后台很多朋友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我就过来给各位看官,解释解释这场看似离奇,实则早有迹象的,能影响瑞典社会未来走向的,这起政治事件。
从时间和逻辑线上梳理一下“瑞典女首相火速辞职”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给大家科普一下瑞典的各主要政治势力:
关于此次事件的后续影响,我的观点是:
首先这起事件起因有点戏剧性,影响力最小的党派-环境党,通过退出联合政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也间接地暴露出了瑞典联合政府内部“不和谐”的声音:
未来瑞典,究竟是继续走由社民党、左派党支持的偏“左”的路线,
还是走,由民主党、温和党和基民党普遍支持的,偏“右”的路线,
是个未知数。
目前从瑞典社会的民意调查来说,整个瑞典社会现在是偏右的倾向,比如一贯政治主张相对强调民族主义的瑞典民主党,于2010年才正式进入政治舞台,而在接下来的2014-2018年,其支持率在不断上升。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之前政府提出的偏左的移民政策,在今天看来,是较为失败的,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先前瑞典政府对于难民投入了大量的物质支持,但并没有有效培养起来这部分群体的生活技能,同时,这部分群体的文化融合进度,远远没有达到政策预期,相反,在文化矛盾的影响下,难民群体在所在辖区,还造成了大量的冲突和犯罪。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
这起事件,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党派的政治诉求,但也引起了社民党党魁、“8小时前首相”、“二进宫的下一任”“史上最快连任首相”安德森的警惕,是因为,其所在党社民党的主要执政方针,并没有赢得联合政府的普遍支持,而其支持者环境党的退出,更加恶化了其未来较为不利的政治局面。
所以,即使是安德森再次当选,其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能不能得到有效伸张,在我看来,还是非常有挑战的。
至于瑞典到底要不要左,要不要右,我个人觉得瑞典早期的制度设计者,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不左不右,实用主义至上。
回顾瑞典近10年在国际社会问题上的表现,还是有点太白左了。同时,当下的国际环境,也到了一个适合“关起门来修内功”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