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了撑地价,毕竟地方分到的预算严重不足,连养老和医保都吃力了,靠土地才勉强撑着。向财政部要蛋糕更不可能,外交军事开支在那里压着,这都是直接关系到国际影响力的开支。另外,地方现在还有一大帮拿着几倍于平均工资,享受廉价住房,廉价医疗和平价食堂等福利的公务员要养,还得去各种挖路修地铁以获取KPI。这个好像也省不了,毕竟吃俸禄的公务员是对社会主义最忠诚的一批人,稳住他们可以稳住七大姑八大姨一大片,对他们实行降薪和优化那得制造多大不稳定啊?修地铁修马路那是成绩的来源,升迁就指着这些东西了,也不能省吧?挖路修地铁这块现在不少地方也拿不出来了,只能搞城投公司,再去额外举债,融资。现在土地收入占总开支四成以上的城市为数不少吧?而且一旦房价剧烈下跌,那么之前已经买房背上房贷的人就算彻底被夺走了人生中大部分财富,这个会带来多么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呢?要是因此带来大量断供潮,带来的严重金融风险又要如何抵消?
至于再向企业加税,我只能说目前生产成本已经高到承受不了增税了。即使不增加税收,三季度GDP和社会消费增速都已经远逊于预期。而且这以后会是常态,毕竟码农和培训老师显然比流水线工人消费能力更强,要是流水线没电了开不了工,那工人就更没有消费能力了。工人薪水还没办法涨太多,毕竟土地能源比不过东南亚南亚,技术比不过日德,唯一优势就是劳动力了,再涨那工厂生存成问题。未来税收预期看涨,福利预期却不看涨,福利主义刚被官方批判过,房产税等新税收又近在眼前了。房地产相关的家电消费也是个大头,但是在缩限房贷规模,房价限跌的作用下,9月房屋成交量下降了30%。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即使是企业普遍不遵守劳动法,把工人的工资压到维持其基本生存所必需的下限,多数制造业企业活得还是很艰难的。由于土地能源税收等成本的居高不下,工人所需最低收入也因此上升,国产商品逐渐失去比较优势,曹德旺确实在美国建了厂,倒闭的民营厂撤走的外资厂确实不少,搬到东南亚的厂确实也不少。企业大量收缩和关闭的直接后果就是近年灵活就业人数与日俱增。
所以你不必奇怪各地房产救市政策,因为房地产企业完了土地也就没办法再去转化为财源了。为什么房屋成交量一再下跌,市场机制却没有起作用去降低房价?供给端市场调控失灵了,因为土地起拍价不是市场定的,低于起拍价就流拍了,而且商品房过多降价的行为是被定性为恶意降价的。需求端市场调控也失灵了,因为你租房就不能落户,不落户有很多权利就享受不到,就不算真正扎根在城市了。这个解固然不优,却是目前唯一能够延迟不稳定的办法,在我国稳定素来是比发展重要的。今后,此类新闻只会越来越多。
为了卖地连杭州这种强一线城市都出台政策了,成都这种弱一线城市出台救市政策没什么稀罕的。
救市政策目的表面上是帮助开发商卖房子和回款,实际上还是想办法帮自己卖土地,毕竟就剩下年底最后一波了,再不卖点地年终奖估计都发不出来了。
成都第二次集中供地在开拍前一天取消了17块地之后,最终推出58宗地块,成交52宗地块,卖了446亿元,其中38块地底价成交。
我估计第二轮土拍之前成都肠子都悔青了第一轮土拍只推了40宗地块,虽然有31宗地块成交楼面价封顶,但是因为第一次推的太少了,总卖地金额也才354.86亿元。
截止到目前两次集中供地,成都一共也就卖了801亿元,相比较隔壁重庆第一次集中供地就卖了635亿元,虽然第二次主要靠自摸但是账面还是卖了162.59亿元,前两次卖地收入成渝双城基本上持平了。
成都2020年土地出让收入是1471亿元,2019年是1356亿元,2018年是1088亿元,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比二次土拍的时候还要糟糕,如果不出台政策第三次供地结果可能比重庆第二次供地还要惨,有可能全面流拍最后卖个百来亿,这个就真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如果没有了土地收入天府新区怎么建设?地铁怎么修?成渝双城怎么建?
杭州、成都已经出台了帮扶开发商的政策,我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城市跟上的,毕竟兜里没有钱的日子不好过呀。
本人从不马后炮,马后炮的分析可以直接屏蔽了。
首先,现在是牛市无疑,上证还在继续上涨。
第二,上证和创业板的分化,成为主线。主要的原因在于创业板受到宁德时代影响太大了,今天宁德跳水,一度让创业板跌了1%,如果不是上证强势带动了市场情绪,分化还会更大。
第三,目前上证有几条主线。第一个是券商,也是我说的牛市旗手。第二个是基建,最近基建ETF创了新高。第三是上游,煤炭、钢铁、化工。
这三条主线不倒,上证就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而且非常可能冲破2月前高,看到4000点。
其实,行情不用天天问,看准中长期大方向就够了。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