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已经预设了一个立场。毕竟在很多画大饼的发布会后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成果出来。每个发布会都在讲自己全方位吊炸天的技术,高薪挖了国内外的各种大牛,并在很短时间就有望产出。前不久在上海有个智能汽车的展会,但看了一下之后发现相当于看了一个车载电脑UI设计展览,看不到一个让人觉得有希望在可见的未来实现的方案。
“智能汽车”这个概念被众多资本追捧。很多互联网神话都靠庞大的资本推动一瞬间铺满全国,比如外卖、打车。互联网公司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那么人力资源、合作伙伴都不是难事。然而汽车虽然是一个需要庞大资本推动的产业,但对资本来说回报率并不友好。汽车是国家支柱工业,汽车工业只存在于足够强大的国家。也更多的反映国家意志而不单纯是资本的推动。南北大众的各种合作也是中国和德国关系的缩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某些企业是在圈钱。
我曾经在之前的一个问题中提到过,做汽车不是拼资本,甚至都不是拼人才和技术,而是在拼坚持。
大部分发布会透露出的信息都在求快。最不靠谱的只有ppt和大学生毕设水平的大模型。稍微靠谱点的会讲“正在和国内某厂洽谈”。当然还有和印度英伦豪华运动品牌签约的。最后还有几个公司在低调的招揽做相对细小工作的格式人才,在自己安排建厂。
尽管流程可以优化,在新时代可以有新的生产方式,但如何压缩造型推敲,工程优化和实验认证的时间呢?买地,建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何况还是一台从0开始除了轮胎之外什么都没确定的汽车呢?
现在所有的公司都在军备竞赛一般争抢时间,“我比你先上市”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公司的目标。虽然说先上市先抢占市场无可厚非,但这种由于资本的推动而愈发浮躁的氛围让人不安。和智能的手机,无人机,穿戴设备甚至自行车不同,汽车的系统复杂程度无疑更大。一台糟糕的手机会让我们浪费几千块钱,一台不那么智能的自行车大不了当普通的飞鸽永久那样骑。而一台糟糕的汽车是可能要人命的。
做设计,细致到了每一个倒角;做工程,优化了所有的结构;一台汽车能在未来能在潮湿酷热的永暑岛开,也要在零下40度的漠河行驶。作为汽车设计师,我深刻的知道造出一台好车的不易。汽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产品,哪怕高尔夫和911这样的传承而悠久的作品也是到了四五代以后才没有什么突出的缺点。
对于电子产品大厂来说,旗舰手机一年一换代,品牌旗舰手机也是做到第四代左右才在各方面达到平衡,比如iPhone4。汽车,以国际大厂的主流速度来研发换代,最快的速度也要四年以上。即使以最快的速度更迭,推出四五代车型也不会少于20年。显然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依赖别人。尤其在市场动荡的时候,供应商很可能会舍弃现阶段并不稳定的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厂家。车和家、蔚来汽车、威马汽车、乐视汽车都是在自行建厂的。相比较于代工厂,把生产掌握在自己手中更靠谱。他们也都在招揽一些涉及到具体工作的人,这比组建一个国际化的明星管理层要靠谱的多。
实话讲,现阶段我更看好比较低调的厂家。厚积而薄发,或者说“闷声发大财”。而不是召开发布会,发布了一个又一个没法上路的模型,讲讲情怀,说几句“你造我有多努力吗”。
威马的沈晖在采访中说,他现在45岁,可以干到65岁。每个想真心实意做好汽车的都应该有这种坚持。如今中国的智能汽车、纯电动汽车厂家用雨后春笋形容一点不为过,比00年代各地出现的各类自主品牌还要更多,而坚持到今天的都称得上成功。在资本的强力推动下,资金和技术甚至只是造出一台好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中国互联网的双子星,资本最雄厚的腾讯和阿里都选择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合作而不是自己单干的方式是有原因的。
以中国的城市规划和普通人的生活环境来看,智能车、纯电动车都很遥远。在最先可能普及电动汽车的大城市,停车位非常紧张,小区中普遍没有某一家固定的停车位。不谈国家电网和物业如何扯皮,充电桩也很难安装。没法安装充电桩难道要从自己家很危险的扯线吗?还是每周花几个小时静静地等待车充满电呢?
所以无论是汽车本身的优化、换代,还是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这些智能的、电动的汽车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看似充满了金光灿灿的资本和高深莫测的技术的行业,最朴素的坚持反而是最重要的。存活10年的互联网公司称得上是巨头,而10年对于汽车公司来讲只是一个起跑。10年后,今天诞生的这些智能汽车厂商能存活下两三家已属幸运。而20年后还屹立不倒的,我想一定已经走在网络和智能的前面,开始定义新的交通模式、规划这个世界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