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小说《惨败》中的外星人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书的结尾已经明确描写了昆塔“人”的外形:

  • 地面上的部分看起来像土丘或真菌,在浅层地下有温暖的管道状结构。外壳被敲打而破裂时会喷出少量让人联想起地球上的真菌孢子的东西,切面有大量的气孔,内部有像“面团”的构造。

书中写道,生命检测仪显示昆塔“人”同时进行较大规模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作者刻意将结尾写成了“我将他们展示在你面前,你仍然可能看不出来”的状态,营造出跟剧中人物的“体验”相似的阅读体验。这题目的存在可以证明,作者在这方面至少取得了部分成功。

作者在一系列科幻作品中提出,人在试图与外星智能接触时,“双方的生理特征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困难可能比“宇宙的空间距离隔离”更严峻。在《惨败》的故事里,人类的科技已经能操控巨大的能量、借助黑洞航行,一群人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抵达外星技术文明居住的行星“昆塔”附近,却在过度谨慎和一厢情愿的“善意”下接连误解并攻击外星文明,最终着手毁灭他们。

  • 昆塔“人”就在地面上,人们却视而不见,将他们那“夜间没有灯光”的城市当成了空无一人的废墟或掩体,用冷战思维推导昆塔“人”当前的状态来自过度膨胀的战略威慑。

你可以将这视为对冷战和冷战思维的讽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书中谈到,人造出来的智能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和人很像,在与外星智能接触时,人和机器都可能因文化差异而犯错误——你可以想到,这不限于“与外星智能接触”,机器在其他领域做出的决策或辅助决策也可能如此。




  

相关话题

  癸酉本石头记有哪些情节上疑点? 
  怎么写文才能做到简单易懂又不落俗? 
  小说如何构建间谍剧情? 
  如何看待刘慈欣对《三体》视觉化难度大的评价? 
  你心中的庄颜是什么样的? 
  如何评价科幻小说《沙丘》三部曲?你对今年末的电影《沙丘》有什么期待? 
  如何看待南京一职员「以同事为原型写狗血剧」被判赔?如何判定文学作品侵权的界限? 
  文学作品要不要三观正? 
  《紫川》开播了,牛头人情节真的有传闻那么厉害吗? 
  封神演义里面谁死得最冤? 

前一个讨论
以歼20现在的隐身能力可以在日本韩国本土上空随便飞而不被发现吗?
下一个讨论
家里装修拆了原来柜子才发现墙面渗水严重,物业说刚好5年7个月,过了质保期不修。我因该怎么办。?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