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关于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第1页

        

user avatar   sun-ha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法联军的战地笔记,证实了咸丰在圆明园内“金屋藏娇”的野史是真的。

=============

国内一直有野史记载,爱新觉罗·奕詝是一个特别好色的皇帝,而且口味很特殊,不喜欢满人女子,却非常喜欢小脚的汉人女子。为此,他从苏浙地区找来了一群漂亮的小脚汉人女子,偷养在圆明园内,供他玩乐。其中,最漂亮的四位,被称为“四春”,分别是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

[1]既而文宗意后终系满人,不称其意。某大臣阴察之,乃以重金购苏浙妙丽女子数十人来京,欲致诸宫禁,大违祖制。时文宗适园居,大臣乃密奏其谋,托言天下多事,圆明园地在郊外,禁御间彻夜宜加严密,内侍既不敷用,且亲近左右恐不能周至。今雇民间妇女入内,以备打更,巡逻寝室四周,更番为役。文宗旨允之,此数十女子始得入内。每夕以三人轮直寝宫外,人执梆铃一,入夜则于宫侧击之。文宗因召入,随意幸焉。其后选尤佳丽称旨者,加以位号,即世所称四春者是也。

文宗厌满妇之无姿态,辄与某内监耳语,絮絮问都门妇女情,且尤注意于流寓之苏、杭间人。

文宗眷汉女,其目的所在,则裙下双钩是也。窅娘新月,潘妃莲步,古今风流天子,如一辙哉。初,帝闻宇内缠足之俗,以扬州为最上选。乃私遣奄竖心腹来邗上,物色佳丽,因得最著艳名之小家碧玉,曰凌波,相传即四春之一也。凌波之纤趺如削笋,至需人扶掖以行;腰支嫋袅,本可作掌上舞,益以莲钩,每小步花间,偶一摇曳,辄如乘风飞去。帝绝宠之,西后妒之甚。

文宗渔色于圆明园一隅,暗藏春色,谓之四春,世竞传之,中惟牡丹春为最艳媚。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一位法国的翻译官,恰恰就在圆明园深处的湖中岛屿宫殿里,发现了这些汉人女子。

按照他的描述,这些女子是被奕詝养在蓬岛瑶台里。

============

当时,那位法国翻译官对圆明园大湖中央的岛上宫殿非常好奇,便决定撑船过去一探究竟。

[2]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在这座湖中宫殿里,发现了27个年轻漂亮,衣着华丽,却又裹着小脚的女子。

最终,这位法国军官把这些女子送出了圆明园,送回了民间。

一个非常黑色幽默的事情是,把这些女人送出圆明园的交通工具,正是当年马嘎尔尼访问清朝时,送给乾隆的四轮马车。

那些马车一直停放在圆明园里吃灰,结果最后居然是这种用处。

参考

  1. ^ [清]许指严《十叶野闻》
  2. ^ [法]埃利松《翻译官手记》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你我相见恨晚,何不义结金兰?

别闹!

顺治十八年令:凡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着,即正法。

所以,刘关张……

康熙三年刑部题准新例载:“凡异姓人结拜弟兄者,杖一百。查此款律内未载。今酌议得,凡人结拜弟兄者杖一百。如十人以上,歃血盟誓、焚表结拜,为首者杖、徒三年。奉旨:歃血盟誓、焚表结拜者,殊为可恶!此等之人,着即正法。查此款因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为非,所定相应,仍留此例遵行。其立决改为监候,秋后处决。如无歃血焚表盟誓,止结拜弟兄者,照依原定,鞭责一百可也。奉旨依议可也。奉旨依议。”

所以,刘关张三位要是在康熙年间结拜,那是杖一百的罪过,同样,庞青云、赵二虎、姜舞阳也是如此。

然而不久之后又变了……

康熙十年题准:歃血结拜弟兄者,不分人之多寡,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拟绞监候,秋后处决,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止结拜弟兄,无歃血焚表等事者,为首杖一百、徒三年,为从者杖一百。十二年题准,凡异姓人结拜弟兄,未曾歃血焚表者,为首杖一百,为从杖八十。

哎对了,刘关张结拜的时候歃血了么?

2、有趣

清朝往前捋,得说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原来居于胡里改地区,称胡里改部。

而胡里改有个重要的城镇叫——五国城。

而五国城在金朝居住的主要居民是从开封移民过来的……

。。。。。。

当然上面这些,事情是真的有,然而绝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子的。

据《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等史料记载,女真后裔中的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传为宋徽、钦之后。

而这事,清朝也有人承认:

《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铁保,字冶亭,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氏。

据他自己说,他是宋英宗越王之裔。

3、犯罪

3.1、贝勒、阿哥、当官的抽大烟?弄死!

宗室觉罗及王公有吸食鸦片烟者,拟绞监候。

3.2、坑蒙拐骗藏在地窖里,被发现了要带走惩处。但是,若是藏在山东省的地窖里,罪加一等!

山東省凡有賭博姦拐窩藏竊盜容留邪匪等案在地窨內被獲者各就所犯本條加一等治罪

3.3、家里穷,为了不给儿女当累赘,我自杀吧。——别闹,你这样的话,你儿子属于犯罪,杖一百,流三千里。

子貧不能營生養贍父母因致父母自縊死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3.4、辱骂爹妈或者爷爷奶奶的,

凡罵祖父母父母,及妻妾罵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並絞。

3.5、知乎上的大V小V出口成脏? 打!

凡罵人者笞一十互相罵者各笞一十


user avatar   wen-fei-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建州女真族不是游牧民族!不是游牧民族!和匈奴突厥不一样

2、康熙和鳌拜

和大家在影视剧中认知的不同,鳌拜其实更多情况下是先帝护驾忠臣+国之功臣的形象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野心勃勃,之后的王大臣会议,鳌拜,遏必隆,索尼让两黄旗的巴牙喇张弓挟矢,环立宫殿,两黄旗的护军又聚集大清门,以为护卫。推举皇帝的时候, 鳌拜带着两黄旗上前,以死相争,才护得顺治登基。

可以说没有鳌拜,康熙连当皇帝的机会都不会有。之后更是遭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打击报复,屡屡被贬。

顺治驾崩后,顾命四大臣,苏克萨哈是多尔衮正白旗一系的,其时多尔衮旧部势力还在。鳌拜所谓的“擅权”杀的大臣也基本为两白旗,因此鳌拜事件其实基本都是以削弱和打压多尔衮留下的正白旗势力和圈地运动中八旗内部斗争为两条主线的,和“奸臣欺主把持朝政”没啥关系。

而且鳌拜并没有当殿被韦小宝砍死....而是念其旧功,予以圈禁。其后康熙晚年,和雍正、乾隆两朝也屡屡平反加封。



3、清朝最后三个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

同治才活了十九岁姑且不论,光绪活了三十八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恐怕就是生理+政治的双重影响了,一方面政治需要,一方面长期高压的环境下,很容易不举......

但是最蛋疼的恐怕还是宣统,人家是真.蛋疼

溥仪自幼年起,常遭宫女捏xx取乐(另一种说法是太监教唆宫女和溥仪在床上玩不能描写的游戏,又给他强力催春药吃)(出自军统大头目沈醉《皇帝特赦以后》),因此过度耕耘,导致了严重的阳痿......大青果真是药丸




4、关于语言

有清一代,大方向上的确是越到后期满语适用范围就越小,有的说法是八旗子弟一口京片子,差点让满语断了后。这种说法,既对又不对,皇帝是看人说话的,需要说满语的时候就用满语,面对不会满语的大臣就用汉语。

但由于清代皇帝素来维护“国语骑射”,在很多特定场合是要求必须说满语的。 皇帝身边的日讲起居注官都是翰林出身的懂满语的高级翻译人才,不过奏章中,汉文的比例太大,皇帝没有必要用满文来回应汉文奏章。但是对于满蒙文书,皇帝以满文批复也是正常的。

另外一说,清朝皇帝一般会多种语言,汉语,满语,藏语等,见八旗贵族的时候说满语,见西藏班禅时候秀藏语,平时见大臣的时候用汉语。


5、清朝有位皇子据说精通八国外语的外语专业高材生

他就是康熙朝九龙夺嫡之一九阿哥胤禟。

胤禟有着极高的语言学天赋。他学习汉文的速度比一般皇子快很多,阅读速度也很快。当其他的皇子还在学满文的时候,胤禟就已经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之后因为被任命和俄国人打交道,胤禟又学的一手俄文。在皇室之中,胤禟是唯一会俄文的。康熙当年想学俄文,但最后还是中途放弃了,斯拉夫语言特有的大舌头音让康熙不胜其烦。九龙夺嫡时,为了使密信不泄密,特意找了传教士用英语来写联络信。根据一些传教士的说法,胤禟甚至还初通拉丁文、法文、意大利语....

更有创意的是,在夺位失败被雍正囚禁之后,他竟然试图利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满文,传递密码信息给自己的儿子。

另外一说,九皇子的母亲是宜妃郭络罗氏,恩的,就是那个总跟着张国立微服私访的妃子....





6、地名梗

清末,李鸿章和翁同龢同为朝中大臣,一为秉国重臣,国家宰相,一为清流领袖,户部尚书大司农,不过两人都不是什么清廉之辈。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因此世人做对联嘲讽他们。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一语双关

另外一说, 翁家是常熟望族,祖孙三代,都出牛人。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是同治小皇帝的帝师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做过安徽巡抚。翁同书的儿子翁曾源幼承家学,惜乎屡试不中。翁存心死后,以帝师故,朝廷赐其孙翁曾源举人,免会试,直接参加殿试。结果翁曾源一举大魁天下。

后来翁同龢进“弘德殿行走”,成为光绪的帝师,

因此翁家前有“叔侄状元”,后有“父子帝师”,


7、宗人府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宗人府,作为皇家宗室的管理机关,宗人府的宗正、宗令、宗人,都必须由王公担任。但是实际上这些王公都是挂名的,或者是宣示权力地盘的,对于宗室庶务,他们就没有那个精力去管,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管。那么,宗正、宗令、宗人之下的宗人府府丞,就是实际上的宗人府第一人,实际管理者。

宗人府府丞名义上“掌校汉文册籍”,实际上负责整个宗人府的庶务。有趣的是,宗人府掌管宗室、觉罗诸事,府丞这个宗人府的大管家,却是定制为汉人的——不然,怎么“掌校汉文册籍”呢?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满人各有旗属,宗人府掌宗室、觉罗之敎诫、赏罚,如果府丞由满人出任,可能会有偏袒本旗、本族的情形,特别是如果犯罪圈禁的竟是自己的主子,容易下不去手,汉人做府丞,反倒更容易一碗水端平。



8、满汉

满洲亲贵对南方的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中枢官员强行规定两套班子,一满一汉,六部一满一汉两尚书

最高决策机关军机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军机大臣中的汉员,至多两名,籍贯一南一北。事实上,汉员“满编”的时候并不多,就算“满编”,常常两个都是北方人;如果只有一个汉员,那铁定是北方人。


8、清朝官员的官职名称越到后期越繁琐,往往喜欢在本官官职后面+“行走”

清朝军机处,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

皇帝的讲师为 弘德殿行走

御前大臣是“内廷行走”

初入值军机处者,因资历或能力尚浅,则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加“学习”二字,意示见习,其地位低于一般

军机处首席为军机领班,实际上的一国首辅,但是“军机领班”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官称,大多见于口谕,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也会在笔谕中出现。比如因为当事人资历有限,新官上任,为强调身份,讲其他事情的时候,顺带一笔。


同理还有总理衙门

有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这些繁琐的官职。大臣下设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

中国近现代之前的官称,大都如此含混、微妙,当然,非常讨厌。
根本原因,是皇帝为了集权于自己的手中,不把明确完整的权力赋予臣下,以方便自己随时掌控整理调度。
比如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品级,仪制上互不相属,皇帝既可以全班召见。也可以随时召见其中任何一人;而任何的一件事。可以交给任何的一位军机大臣办理。



9、

江苏省内,设有两个布政使,也就是两个藩司。

一个叫做江苏藩司,下辖松江、苏州、太仓、常州、镇江,一共五府。

另一个叫做江宁藩司,管着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厅等地方。

如果是粗略的说,可以算成一个管着苏南。一个管着苏北。

巡抚这个职务,以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职务,从“巡”字便可以看得出来。到了后来,巡抚渐渐变作一个定职,凌驾于藩司之上,成为一省的老大,但用人行政。依旧要通过藩司来施行,这也是所谓“布政”两个字的含义。因此藩司所辖的地方,也就是巡抚所辖的地方。


因此江苏藩司,归江苏巡抚管,但江宁藩司,却由驻节江宁的两江总督直辖




10、清末朝廷用电报发布命令。


据《清会典》记载:总理衙门规定,凡因紧急。公事皇帝下达谕旨或督抚上奏都可使用电报。

至此,在中国朝廷通用了千年的圣旨马递变成了电报。不过真正用电报传圣旨还是在戊戌变法时期。

”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开始使用电报传圣旨。这也是有线电报的开始。由电报局电知各省,该督抚即行遵照办理,毋庸专侯部文。这就是说,各省督抚接到电报后就可遵照办理,不必等待公文。

而清末,民国时期屡屡出现的【通电全国】也因此诞生,清末民初的各路诸侯都喜欢用通电全国来占领舆论高峰,那时候人们为了扩大舆论影响,往往采用电报与报纸相结合的方法,一有重大新闻事件,就发私密电报或者公开通电,然后报纸再予以转载。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信息传遍全国。


user avatar   sme-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人最早的一篇《Nature》论文,就诞生在130多年前的大清晚期。

其作者徐寿,被称为晚清科技总设计,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

当时是1881年,Nature以《声学在中国》(Acoustics in China)为题,发表了传教士傅兰雅给著名物理学家丁铎尔(Johan Tyndall)的信。

信中翻译了徐寿对Tyndall的著作《声学》(On sound)的评论: 徐寿以他自己的研究和实验,对传统的声学定律“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柏努利定律提出了质疑。

该书说:无论是封闭还是开口的长管,其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与其自身长度成正比。

也就是说,任何八度音阶必是吹奏振动数的两倍,因此开口管必须准确地截去一半才发出高八度音。

这虽然与有的中国古典音乐著作的陈述是一致的,但徐寿却发现这一点是不正确的。

于是徐寿用不同口径、不同长度的开口通关作了试验,发现通关长度为4:9时,可以吹出不同的八度音,而不是根据伯努利定律所推断出的1:2。

图:Nature的文章截图

这是公认的中国人在Nature上的第一篇文章,虽然由他人翻译,但是实质的东西是徐寿完成的。

而此前徐寿本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柏努利定律,也不知道以前已经有人作过解释了,但他的验证方法比以前的要更简单明了。

连Nature的编辑在按语中都评价道:我们可以看到,以真正的现代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已经非常出奇地在中国发生了,而且这还是用最原始的器具完成的。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但其实徐寿本人,可比这一篇Nature要神奇得多。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这些成就都出自他手,完全是晚清科技的一股神秘力量。


徐寿,号雪村,181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没落的地主家。

虽5岁丧父,但他的母亲仍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望他日后高中状元,讨个官做。

所以自幼聪颖的徐寿,不但饱读诗书,还对这些古文有许多自己独特见解。

无论是母亲,还是外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在旧式的“童子举”中,他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不久后,母亲的去世,也让他更加痛觉学习八股文的无用。

在这之后,他便毅然放弃了“应试教育”和科举当官的打算,开始通往“经世致用”之学——科学。

他涉猎的科技范围极广,律吕(音乐)、几何、重学(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

象限仪, 用于测量火炮倾斜角,检查火炮瞄准和火炮的角度

那时根本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而徐寿更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家”。

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与现代的科学理念完全相符。


他求知若渴地翻遍历代的科技典籍和西方科技著作,更是推崇“究察物理,推考格致”的求实精神。

为了求实,他曾自制过指南针、炮用象限仪、甚至是结构极其复杂的自鸣钟

图:自鸣钟中,报时的小鸟

此外,他还研究制造出好几种古代乐器。

而这几种古代乐器。也带领着徐寿通往了更宽广的科学之路。


一次,徐寿正在县城帮人修理七弦琴,他精湛的手艺和非凡的谈吐,引来了举人华翼纶的注目。

那时的华翼纶想给小儿子华蘅芳(青年数学家),找个亦师亦友的“玩伴”,让他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

之后,徐寿和华蘅芳便成了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的忘年之交(徐寿比华蘅芳大15岁)。

图:左徐寿,右华蘅芳

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能学到的科学知识实在有限。

所以徐华两人也结伴,到处寻找“科技发烧友”,只要弄到一本科学书就互相传抄,学习新知识和互相交流。


一次,徐华二人到上海寻书时,就觅得一本新编译的西方近代科技书《博物新编》

这本书虽说是欧洲普通的科学常识书,但对比清朝的科技水平,徐寿仿佛穿越到了未来200年一般。

那种心情,结合一下当时清朝的环境,就可以想象得到有多欣喜。

图:《博物新编》

得到这本书后,徐寿便立刻开始验证书中一些科学理论和实验。


他的动手能力极强,许多实验要用到的器材、工具,都是从他那双巧手得来的。

如他当时就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用来观察光的折射和光分七色的问题。


除了做验证实验外,徐寿还能触类旁通。

他还试做了许多《博物新编》里还未有定论的实验,并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图:《博物新编》中火轮机图

那时,他还认真研读了《博物新编》中关于现代蒸汽机原理,甚至经常跑到西洋人的轮船上,探究其造法。

在那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民智不开的清朝,徐寿的“奇技淫巧”完全是异类,更是引来不少关注。

很快,徐寿等人的事迹也传到洋务派曾国藩耳中。

当时正为洋务运动发愁的曾国藩,马上就把徐寿等人聘到安庆机械所。

1862年4月,徐寿等人进入安庆内军械所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自制轮船”


依据“国情”来看,自制轮船谈何容易啊。

古代中国的造船业规模虽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多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原始木船。

与西方近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船一对比,鸿沟显而易见。

图:中国古代的内河船

虽完全白手起家,但徐寿还是表现得信心十足。

首先关于轮船的核心技术蒸汽机,徐寿早已从西方的机械书中烂熟于心,设计图跃然纸上。


就算没有任何进口零件(当然国产也没有),但徐寿自己本身就是个手艺人,像蒸汽机所有的零部件,他都能凭锉刀一个个锉出来。

而擅长数学的华蘅芳,则在测算、绘图,配置动力等方面给予他帮助。

就连他的儿子徐建寅也“屡出奇招”,帮忙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图:徐寿儿子徐建寅

3个月后,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

1864年,徐寿等人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制造出了完全国产的“黄鹄号”蒸汽船。

当“黄鹄号”试航完毕靠岸时,曾国藩对徐寿、华蘅芳等人赞不绝口道:“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


“黄鹄号”的落成,也使徐寿在科技界声名大噪起来。

之后,他更是获得了一副清同治帝御赐的“天下第一巧匠”牌匾。


但是徐寿并不以为荣,反而是将这块牌匾收着,不以示人。

因为在他看来,轮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近半世纪,大清还关门自称第一,洋人看了是笑话。

1867年,徐寿也因出众的才学,被调往从事军工生产的江南制造总局。

然而,他并不满足现阶段的只求技术,而不求科学原理的洋务派思想。


一上任,他就依据民族的“刚需”,向曾国藩呈送了四项建议,分别为:一、开煤炼铁;二、自制大炮;三、操练轮船水师;四、翻译西书。

图:徐寿的纪念章

但曾国藩与徐寿在思想高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那时,他只想着用“洋技术”造出轮船即可,对本国的科技发展和学习西方真正的科学理念不太上心。

所以,曾国藩就以“其轮船以外之事,勿遽推广言之”为由,一口拒绝了徐寿的所有请求。

图: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

好,你说造船,就给你造。

很快,由徐寿设计的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诞生。

之后“操江号”,“驭远号”等军舰也陆续有来,为我们近代海军军事工业打下坚实基础。

图:二等炮舰“操江号”

虽说徐寿在遵照上级“专心”做轮船,但是私下他还是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他觉得,前三条建议上级不同意,算了!

但是关于第四条的“翻译西书”,他却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放手。


因为每当想起初读《博物新编》的心情,他都想把这种“开眼”和“穿越”的感觉,传递给更多的人。

被曾国藩拒绝,他就迂回地找到江南制造局会办的冯骏光和沈宝靖。


他用试探的口气,以“小试”之名,提出先翻译几本西书,看看效果。

这个既不会得罪曾国藩大人,又能开始译西书的“曲线译书法”,自然也得到了冯、沈二人的同意。


之后小试初译的三本书,也完全在徐寿的意料中,一改曾国藩以往的反对态度。

他不但对徐寿赞赏有加还出大力支持,更是建议“另起学管以习翻译”

图: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内,左起徐建寅,华蘅芳、徐寿


就这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徐寿担任总管。

为了更好的翻译西书,徐寿高薪聘来了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伟烈亚力等人负责口译。

而徐寿、徐寅成、华蘅芳等熟悉西方科技的中国人则负责理解,形成文字。

图:英国传教士傅兰雅

徐寿这译书,一译就是17年,译著书共计137部,约290万字。

其中徐寿更是以化学译著最为出名,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先驱


他将西方近代化学中的各个分支,无机、有机、定性、定量、物化以及实验方法和仪器等都完整引入我国,翻译的书籍还成了我国第一批化学教材。

图:徐寿父子、傅兰雅等人翻译的书籍


此外,徐寿更是首创了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

他选择用罗马音的首音(或次音),找到同音字,加上偏旁,用于化学元素的译名。

我们现在必背的元素周期表,也大部分都出自于他的翻译。


你可能觉得,这几个化学元素的翻译没什么厉害的。

但是只要对比一下日本的元素周期表,你绝对会对徐寿心存感激。

日本翻译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直接音译,所以他们的元素周期表也沿袭了这一做法。


徐寿译的“钠镁铝硅磷”,日语则是“ナトリウム、マグネシウム、アルミニウム、ケイ素、リン(罗马音Natoriumu, maguneshiumu, aruminiumu, keiso, Rin)”。


想想要用日语背下整张元素周期表,就觉得还是徐寿中西合璧的翻译更加先进高明。

图:日本元素周期表

为了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徐寿和傅兰雅等人于1875年,在上海创建格致书院。

这也是中国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


此外,在格致书院,徐寿还定期举办科学讲座,边讲科学知识边做实验表演,效果显著。

图:格致书院

其实刚开始英国的董事会,是想在上海开办一个像大英博物馆一样的科技展览机构。


但是在徐寿的坚持下,才建成了“工业技术学校”的模样。

为了不让这所科技学校流产,徐寿当时还捐出了1000银元(可购买一百亩良田)。

此外,他继续发动北洋大臣李鸿章拨国库1000银元,各界才纷纷响应凑齐7700银元,使书院脱离了财产危机。


几乎是与格致书院成立的同时,徐寿和傅兰雅也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图:《格致汇编》

除了在这本本土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外,徐寿当时竟还向外国科技期刊投稿。

其中文章开头的那篇Natur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只是可惜的是,在这篇《Nature》发表后的第三年,徐寿就病逝于上海致格书院,享年67岁。

十多年后,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在一次无烟火药中,也意外被炸死。


他们不求功成名就,更不求达官厚禄,一生都致力于先进科学的引进与传播。

或许徐寿这些人,在整个科学史上的成就微不足道。

但是在封闭和黑暗的清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图:徐寿石像

文章链接:他考不上秀才,倒成科技总设计师,大清未亡就发了第一篇《Nature》


user avatar   si-ke-da-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解决关外穷乡亲们生计困难的窘况,我大清曾经征发新疆的维吾尔人(当时称为“塔里雅沁回子”)到呼伦贝尔教东北老乡们种地.....

结果才种了三年地刚有点起色,大清就因为害怕东北的索伦人、蒙古人跟着维吾尔学种地是“沾染汉习”“从习汉俗”,于是把这些维吾尔族全遣返回老家了~

真·回汉一家亲

1、

在崇德帝嵩太极的遗言“入棺,入棺”的号召下,清国最终征服了整个汉地,一些八旗子弟过上了吃肉喝酒,住大豪斯的逍遥日子,然而还有很多人却只能窝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的关外苦寒之地,有事时到关内当拔刀队、板载营,无事时就在黑龙江边摸鱼掏鸟蛋。

关外之地中,呼伦贝尔又比较特殊。清朝时的呼伦贝尔,位于黑龙江将军辖区最西边,大致就是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西的西半部分。在尼布楚条约签署后,这里西边就是沙皇俄国的外贝加尔边区和外蒙古喀尔喀车臣汗部,东为布特哈,南为哲里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正所谓“呼伦贝尔一地,不独关系黑龙江省安危,而亦东三省一线命脉所縶之枢纽也”。从雍正起,清朝先后组建索伦两翼八旗、额鲁特(厄鲁特,即卫拉特/瓦剌)一翼一旗、新巴尔虎两翼八旗驻防,合称为“呼伦贝尔八旗”、“五翼总管旗”、“呼伦贝尔五翼蒙旗”等等。

1755年,呼伦贝尔总管瑚尔起率领索伦健儿出征新疆,在天山南北与准噶尔、大小和卓征战五年后回到呼伦贝尔,结果却发现当地兵丁的生活十分窘迫,许多人没有了牲畜,甚至只能靠乞讨维生。在他返回北京后上奏折给乾隆称:

此次奴才护送兵丁到呼伦贝尔地方看得,索伦、巴尔虎兵丁生计,较前甚属凋敝,或无牲畜,靠捕渔为生,或乞讨度日。遂经询访得知,近几年干旱,粮食无获,加之冬天雪大成灾,牲畜倒毙甚多。今虽存留少许牛羊,但驼马甚少,尚不敷当差乘骑。查呼伦贝尔地方,距俄罗斯边界不足二百里,远离于山,地处旷野。以往数年,因干旱无雨,粮食歉收,且狩猎处所相距甚远,无法与布特哈地方相比......

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会对游牧、渔猎的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觉得其比农耕更自由自在。然而古代社会游牧生活实际上极为辛苦,呼伦贝尔的冬天动辄零下三四十度,一个大雪天牲畜全部被冻死导致倾家荡产也不稀奇。

面对兵民困顿,瑚尔起脑洞大开:呼伦贝尔泉水不少,应该能发展农业屯垦。虽然俺们东北那疙瘩的索伦人、蒙古人都不会种地,可是我在新疆打仗的时候见到的那些维吾尔(塔里雅沁回子)非常擅长种地啊.....

呼伦贝尔地方,河流泉水甚多,不计其数,相应恭请圣恩,从新降塔里雅沁回子内,挑取会灌溉地亩者一百名,饬交该处分别安插,责令旗佐,将有无牲畜者混编耕作,教习灌溉种田,俟有粮食收获,便不致于宰杀牲畜食用。数年之间,即可得以缓解,食粮充足,牲畜繁衍,兵力强盛,庶与边界,亦有益处。是否可行,伏乞圣主睿鉴。为此谨具奏闻。请旨。

维吾尔人到内地种田,此前已有先例。如雍正年间清军与准噶尔交战不利被迫放弃吐鲁番,当地吐鲁番人就跟随清军迁往瓜州种田,二十三年后才西归故土,期间开垦了二十万亩农田。

2、

乾隆看了奏折未直接表态,而是交往军机处讨论。军机大臣傅恒看了后谈论道:

查得,呼伦贝尔地处黑龙江极边,彼处居民,俱以畋牧为生,近几年被灾,牲畜亏损,生计较前萧条。伊等本系按蒙古方式生活之人,若酌量赏给牲畜孳生,数年之后,即可自行宽裕,庶与伊等生计有益。今若委派回子,教习伊等种田,不仅不能即可获益,且索伦等皆沾染汉习后,抛弃其原维生之道,亦在所难免。然伊等之生计,诚如贫苦至极,赏给少许牲畜,亦岂能孳生,必被食用殆尽。务俟种田收粮后,方利于生计。现在解往肃州等地赏给官兵及发配青州等地赏给民人为奴之塔里雅沁回子甚多,从中挑选会灌溉种田者百余人,派往呼伦贝尔,教习索伦等种田,亦未尝不可。唯如何办理,方令其生计得到实效,臣等未便揣度定夺。谨请将此,敕交将军绰尔多等,依据彼处习俗,体察地方情形,将或仍令放牧孳生有利于生计,或令耕种地亩有利于生计之处,定议具奏。俟奏到之日,再行议奏。为此具奏。请旨。

傅恒的态度很矛盾:索伦人应该坚持游牧路线方针一万年不动摇,跟人学种地——不管是不是跟汉人学——那就是“沾染汉习”很不合适。但是其也承认瑚尔起的建议确有合理性。乾隆看后,决定直接采纳瑚尔起建议,再任其为呼伦贝尔总管办理此事。

1760年,清朝从此前掳掠到甘肃省甘州府(张掖)、凉州府(武威)、宁夏府(银川)等地赏给官兵为奴的“塔里雅沁回子”挑选善于种田的壮丁一百名,连带其妻子共计二百口,起送黑龙江。1761年三月底,“塔里雅沁回子”们陆续抵达呼伦贝尔。

3、

从1761——1763,三年间瑚尔起带着这些维吾尔人一边开垦土地、挖掘水渠,一边教授着驻防八旗中的索伦人、巴尔虎蒙古、额鲁特蒙古一起种地。

呼伦贝尔情况复杂,在这里种田并非易事。第一年疏通旧河渠,开挖新河渠,塔里雅沁在额布都克都拉克种地,索伦、巴尔虎等在附近仿照学习着一起种植小麦、大麦等,结果全年的收成扣除口粮后连来年籽种都不够;

第二年索伦、厄鲁特就近在昭额里苏地方种田,巴尔虎仍在额布都克布拉克地方种田,“塔里雅沁回子”则分在两处种田。这一年的收成好了一些:存下了一点点余粮。不过大概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一百名维吾尔壮丁有三十名患脚痛病无法下地,原先总计199口的维吾尔人少了10人,可能是病故了。

第三年终于苦尽甘来,呼伦贝尔的农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瑚尔起兴高采烈,在奏折中欣喜的陈述耕作成果并表示渴望进京面圣报喜:

学习种田之索伦、巴尔虎、厄鲁特等,因知晓种田之益处,故今年人人意气旺盛,修固水渠,动用人力蓄力,较上年多种地亩。今小麦、大麦已开始收割,黍子、荞麦长势甚好。除将秋收情形详报该将军外,率领官兵操演完毕后,冬天无事之际,奴才瑚尔起恭请赴京陛见,奏陈三年间挖渠引水开垦种田情形,聆听训谕。

乾隆回复:“知道了。尔理合前来。钦此。”

然而瑚尔起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三年来倾尽心血,刚刚开始有了起色的边疆农垦运动,马上就要付诸东流了。

4、

在乾隆批阅瑚尔起奏折二十五天后,即1763年8月24日,之前就不完全赞同农垦的傅恒上奏折激烈反对,表示应立刻停止该项活动,并将“塔里雅沁回子”押送回新疆老家:

臣等伏思,索伦等向赖狩猎养蓄为生,并不务农,自幼即行习猎,及至成年技艺娴熟者甚众。今若令唯勤于农,索伦等只图眼前利益,从习汉俗,日久之后,忘其旧习,弃其技艺,于边界地方甚属无益。尚将塔里雅沁回子等撤回,令索伦、巴尔虎等仍照旧习狩猎养蓄,似属有益。唯此事系属瑚尔起奏准施行之事,故不必问彼。

于是,由军机处咨文黑龙江将军国多欢,按照傅恒所奏停止开垦种田,撤回“塔里雅沁回子”。

1763年十月二十日,呼伦贝尔的“塔里雅沁回子”98户,壮丁106,妇女66,男孩22,女孩14,共计208人离开刚刚定居三年的呼伦贝尔草原,再次踏上漫漫回乡路。次年七月二十日抵达伊犁,途中失踪4人,病亡1人。

三年间,约百名壮丁第一年收获粮食1100仓石,第二年1269仓石,第三年2102石5斗。

5、

客观来说,清廷采用很多手段力图防止索伦人“沾染汉习”以求保持其剽悍善战的习气,也确实让呼伦贝尔等地的索伦兵长期维持了较强的战斗力。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呼伦贝尔的边防也不可避免的愈发废弛,部队战力越发糟糕。

呼伦贝尔极为苦寒,甚至常有官兵被冻伤而被迫截断手指。游牧渔猎生活的脆弱性使得官兵常常衣食无着,饷银却只有内地八旗的一半,兵丁每个月只得银一两。久而久之,论作战,则“弓力较软.....不如在京之满洲人等...地方兵丁技艺,全行废弛”“承平既久,暮气日深,轮戍习操,有名无实”;论边防,则有边无防,完全被俄国人渗透成了筛子,沿边卡伦巡防形同虚设,俄国人大摇大摆入界放牧、割草、走私,甚至偷挖金矿。


user avatar   yidai-zhen-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修建完成,向全世界广征纪念物,徐继畬的朋友丁韪良将徐的著作《瀛寰志略》有关华盛顿的评论文字刻刻成石板,赠给了美国华盛顿纪念馆。

石板内容如下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

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来而不往非礼也,1867年10月21日,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表示对徐继畬的敬意,他代表美国政府将一幅华盛顿像赠送给了徐继畬。而此时徐因为赞美华盛顿被开除公职闲赋在家,为了举行仪式,朝廷临时给他封了个官职。

听说这个画像一直留着,直到80年代时候徐的后人拿徐传下近300件文物去换城市户口,未果,300件文物也下落不明。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某绅在扬州买妾,连相数家,悉不当意。惟一缊寄居卖女,女十四五,丰姿姣好,又善诸艺,大悦,以重金购得之。至夜,入衾,肤腻如脂,喜而扪其私处,则男子也。骇极,方致穷诘,盖买美僮加意修饰,设局以欺人耳。黎明,遣家人奔赴媪所,则已遁,中心懊丧,进退莫决。适浙中同年某来,因告之。某便索观,一见大悦,以原金赎之而去。

都喜欢有大JJ的美女啊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和新疆历史很有趣。

清朝入住新疆后施行类似蒙古札萨克制,回部(维吾尔人)由地方贵族管理,行政权归回部贵族,清廷又派官员(参赞大臣、领班大臣、领路大臣)掌握军权驻扎各地并节制地方贵族。导致爵位或者品级低的人节制比自己爵位高品级高的奇葩情况。

清廷在新疆封了四个君王四个公,各城延续旧制封了阿奇木伯克(三品到七品)。而很多地方的朝廷派遣的官员品级或者爵位比他们要监视和管理对象的低,所以每次见面得先给人家行礼,然后宣布朝廷最新的诏令。

第一任库车王前后出任叶尔羌、喀什、阿克苏的阿奇木伯克(一品),而他的搭档参赞大臣才三品官员无爵位,见他都得三跪九拜。

伊犁阿奇木伯克是三品,第一任伊犁公(吐鲁番君王)是贝勒后来君王级别,而有几任伊犁将军的品级或者爵位比伊犁公低。所以伊犁将军见伊犁公得下跪行大礼,伊犁公要跟伊犁将军商量事儿,要么自己来公府,要么公府大台吉去将军府。额敏公的长子继承了吐鲁番君王爵位,三子继承了伊犁公(一等台吉或者一品公)爵位并兼任伊犁阿奇木伯克(一品或者三品)。

哈密回王和吐鲁番郡王是有固定封地并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级。伊犁将军的爵位往往比他们两低,跟他们会面必须得行大礼三跪九拜。所以呢伊犁将军一般路过哈密吐鲁番不会进城绕道而行。朝廷派遣到新疆的官员路过哈密吐鲁番也得去王府拜见,给人家跪几个。

更奇怪的是哈密吐鲁番王府的一等大台吉是一品,还有二品到四品的若干台吉,而两地参赞大臣是三四品官员,他们见王府台吉也得行礼。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割曹州”有可能是真有历史原型的,我估计大致指的是曹州教案后山东沦为德国势力范围。

教案起因于一场误杀事件。刘德润生在巨野,喜爱练习拳棒。因其与巨野县官许廷瑞有着很深的矛盾,故刘德润寻机报复。当时,磨盘张庄的教堂神甫薛田资与周围村民时常发生不和,县官许廷瑞无论是非曲直,每次一味地偏袒教堂,所以村民与薛田资的矛盾异常尖锐。于是刘德润与其同伴商议,决定刺杀薛田资,既可以泄民愤,也可以连带地借外国和清政府之手惩罚县官许廷瑞。于是,刘德润与其同伴于1897年11月1日夜晚突袭磨盘张庄的教堂,寻找到薛田资住的房间,却误杀了两位德国传教士。原来,当天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经过巨野,留宿教堂,薛田资将自己的房间让给两位传教士歇息,所以发生了误杀。刘德润等发现所杀的是外国人,立即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1896年12月14日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海靖向清总理衙门提出要租借胶澳地区五十年,被总理衙门婉拒。1897年11月1日曹州教案中,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钜野被杀,德国趁机派军舰于同年11月14日占领胶澳。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翁同龢在北京与德国驻中国公使海靖签署《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内容包括:德国租借胶澳地区99年,租期内胶州湾由德国管辖;清政府允许德国修筑青岛到济南的两条铁路,并允许德国在铁路两旁30华里内开矿;德国可以优先承办山东的任何事业等。此后,清政府和德国又陆续签订《胶澳租地合同》、《胶澳潮平合同》和《胶澳边界合同》等文件,确定了德国租借区域的范围。1899年德皇下令租借地的新市区改名为青岛,胶澳成为德国的殖民地,而山东则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根据条约获得了胶济铁路两旁30里的开矿权,之后一年又获得了山东境内五处矿产的开采权(包括登州、莱州、青州、沂州、胶州五府),实际范围是很大的,几乎占山东全境一半,所以教科书称之为此后山东全省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不过因为当时的勘探技术和条件所限(有不少金矿是民国时期才勘探出来的),以及民众反抗(之后义和团运动即爆发,山东局势非常不稳定,以及当地民众成立保矿会)造成一定压力,德国估计从中获利并不是很多,所以几年后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又用白银把这些矿赎回去了,最后反而是侵华日军掠夺了不少。[1]


游戏里面,P社可能只知道山东产金,但山东实际产金地主要是莱州湾和临沂一带,德国殖民者据记载挖的也是那两处地方的金矿。可能是因为历史研究员翻到了曹州教案,所以就放在了曹州。

参考

  1. ^ 论文《胶东近代及建国前金矿开发简史》

user avatar   zhi-jian-qi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帖木儿死后,奥斯曼帝国与安纳托利亚上的诸突厥贝伊国跟黑羊王朝有过往来吗? 
  西安和长安有什么区别? 
  如何看待钧正平的发言「先人牺牲不容遗忘,功勋战机不容亵渎」? 
  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吗? 
  如果两宋历代皇帝和宗室亲王在地下相见,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 
  为什么二战胜利后审判时不起诉日本天皇? 
  比较“史诗”的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小说或古代文学有哪些? 
  苏轼为何说叔孙通枉死市? 
  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哪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秦始皇和刘邦真的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吗? 

前一个讨论
海盗比恐怖分子更难打击吗?为什么索马里海盗可以横行这么多年?
下一个讨论
喜欢围棋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 2024-09-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