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自我发问,促使你产生了新想法? 第1页

  

user avatar   Ryanas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知道想要的自己是怎么样的。

有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去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

打个比方,你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你就要认清你现在的现状、你手里有什么资源、你最大效率能富足的方式、你能持续富足的方式等等。

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指导下去怎么做。

只有想清楚了,才能甘心努力这么做。

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持续不断地这么做。

人最怕糊里糊涂的活下去,不知道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怎么活幸福。

只有把脑海中的混沌、心中的梦魇,一一的降服了,才能轻车熟路的指导自己客观世界的行为。

我有一个习惯,叫做“吾周三省吾身”,忙碌的客观世界没办法做饭一日一反省思考,所以一周来一次思考。

自己有没有持续的想要的目标?自己有没有为之努力?自己现在获得感怎样?

这些都只能自己问自己,谁也帮不来。

你认识你自己了吗?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做教育工作的。在工作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会想到自己工作的意义,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给学生颁发学历,学历是不是社会唯一的通行证?


我当时教的这门课叫做商业经济学,属于大二的基础经济学课。在课堂上讲到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专门组织同学们针对下面这个问题投票:

假如现在有两个选择:
强制在大学里面不能学习,必须每天玩,但是四年之后给你一张本专业的文凭;
和现在一样,该怎么上课怎么上课,但是四年之后没文凭了。
请问选择哪一个?



投票的结果几乎总是一半对一半,一半的同学选择了玩四年拿学位,另外一半选择学四年什么都不拿。

学历的作用


这个结果颇令人感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过去长达一百多年来,劳动经济学家们争执的中心话题之一就是,学历到底是固有能力的信号,还是人自身成长的徽章。这方面经济学家们的工作已经是汗牛充栋了。


学历可以是固有能力的信号。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学习本身是一种模拟游戏,目的是通过这种游戏来为社会中的各个岗位来筛选人才。所以人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游戏中获得更高的成就,以此对劳动力市场发送信号——我是适合这个岗位的!而如果玩这个游戏成本太高,代价太大,那就选择不玩,而劳动力市场也因此知道了,这个不玩的人,可能就不适合这个岗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历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其他人才能够更加了解你的特长和才能,才能够去往更大的舞台。


如果支持这一个观点,那么就会更倾向于选择「玩四年,给一个学历证书」的选项,因为来这儿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那么既然证明拿到了,具体在这期间做什么不重要。


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还是有一点淡淡的宿命论的味道。


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在于让受教育者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来展示自己的天赋,而天赋又是天生的,那么这意味着教育并不能改变什么,而只是把本来已经存在的给揭示出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个说法相当于把自己摆在了学生的『工具人』的位置。感觉不太好接受呀!还是说认识到自己做工具人的本质,就是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



而另外一批选择「学习四年不拿证书」的,支持的就是劳动经济学关于教育的第二个观点:教育是人力资本增加的机制

在这部分经济学家的叙事中,教育是有用的,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帮助他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技能,而不是证书。

对于老师来说,这个观点显然让人更有成就感一些。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包括学生们投票是一半对一半也揭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两个观点可能都不全面,现实是两者的一个混合。

社会的锤炼

前不久知乎有一个热榜的问题,是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质疑自己的导师本科学历不是名校的故事。这件事情哪里有问题呢?有问题的是这位博士研究生,把能力当作信号,把信号当作了能力。

如同第一种观点所说,学历是一种信号,是在自己没有做出踏踏实实的成就之前,能够让其他人迅速了解你的特长和能力的信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不断的工作、学习和进步,随着离开学校的时间越来越久,其实学历这个信号的背景噪声,也越来越大。

像这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作为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正教授,本身就是对其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贡献的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能力证明。而其本科阶段不是名校这个信号,并不会有损于其现在的学术成就,相反,这会让人意识到其可能有特别过人之处,在本科学历不是名校的前提下,实现了逆袭。有了实在的证明,那么其『本科阶段非名校学历』就不再成为一个劣势,反而成为了一个优势。

再比如John List。 他毕业于怀俄明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项目,第一份教职在佛罗里达中央大学,但是现在他是芝加哥大学的讲席教授,在行为、环境和教育经济学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并且,和那些一路名校博士到名校教授的同事不同,他在芝加哥大学里面教学教的也非常好的——因为他接地气。谁还能说他的博士出身是一个劣势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公共信息的结构改变了。随着时间的增加,学历所带来的信号作用越来越小,真实成就的权重在不断增加。而总有那么一个时刻,过了之后,学历低不再是劣势而是优势,因为这反而凸显出其后来成就之不易。


很多生意人在自己还不发达的时候,会尽力的展示自己的光鲜一面,来吸引生意伙伴的光顾;而当自己已经众所周知的事业有成之后,反而可以坦然的说一些自己当年落魄时候的场景。其实这依然是一种标榜,只不过有了真实的成绩作为背书,标榜的是自己的逆袭。

像张益唐,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之后,没有人会因为他仅仅是一个讲师而看轻他,反而会更加赞叹于他在困境之中的蛰伏和爆发。


所以说,真实世界中的学历,作用是发送信号和人力资本证明两个方面都有。在开始的时候主要起信号的作用;而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社会在不断的拉平着学历的差距,这个时候越来越重要的,反而是自身的人力资本。


不仅对于“学历是否是社会唯一的通行证”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带着问号看待每个被大家公认的定论,有时候就会得到更多新的想法。这不仅对我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获得更多新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也希望能把这种不断对不同观点的思考和发问的精神,影响我的学生。

就像惠普「问到底」品牌价值观所说的,对既定的见解去发问,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的面对刻板的社会定论,甚至于还能够有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Koch, A., Nafziger, J. and Nielsen, H.S., 2015.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15, pp.3-17.


user avatar   banfoxi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惠普

作为一个年轻人,正是在开拓视野,见识世界,不断刷新认知的阶段,但我始终保持的一个问题是:我现在的想法真的是我自己的想法吗?

信息茧房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信息茧房不仅仅是阻碍你获取新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茧房可以缓慢而坚决的让你接受一些信息,悄悄改变你的想法,并让你认为这些就是常识,让你不再去思考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不会使用逻辑思考的,我们会在观察中缓慢的吸收外界信息,用这些不起眼的信息总结出“经验”,之后按照经验做事。

当我们遇到和经验不符,过于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动脑细胞,开始思考到底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

而信息茧房可以把让我们活在一个总能得到大量认可的环境里,并因此放弃思考。

比如前几年网上有很多关于过年如何怼亲戚的段子,看起来很爽,实际上并不适合模仿。

被忽悠傻了去怼亲戚的小伙伴都已经被爹妈拿来擦地板了。

被认可太多,就会让人混淆“被潜移默化的观点”和“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之间的界限。

我越了解传播就越畏惧传播,因为我太清楚一个人有多容易被大量信息影响,只需要一些小手段,就能让你潜意识里出现一组信息。

因此我必须要经常问自己,我现在的想法到底是哪里来的,是我自己思考的所得,还是被某些信息轰炸给潜移默化了?

在传播上有一个手法,就是提出一个带有预设的问题,然后不管你对问题怎么看,都默认了那个预设是真的,比如出来问“法餐是怎么成为世界第一菜系的?“,大家会不知不觉接收到法餐世界第一的信息。

但是法餐是世界第一吗?如果从传播度来说,意大利菜才是天下第一,从丰富度上来讲,中餐也不遑多让,这是一篇论文都写不完的东西,却因为一句话就让你形成了印象,天长日久甚至会被洗脑到不敢质疑这个论断。

这种潜移默化的洗脑在现在这个时代随处可见。

而信息茧房加重又导致了一个很搞笑的状况:没有人来洗你的脑,结果你被洗脑了。

典型就是现在对一些行业的追捧。

一些行业有很强的头部效应,比如明星、网红、自媒体,本身就是靠曝光度来吃饭,成功度和曝光度正相关,所以我们能看到的那些都已经是行业内最顶尖的成功者。

再加上这种流量行业本身就需要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人后不管怎么吃泡面都要在人前显圣,就会让看到这些行业的人产生“这个行业非常好,容易赚钱,活的轻松潇洒”的错觉。

而事实上,只要仔细思考一下,把行业的结构、需求、竞争难度、生命周期理出来,就会发现有些行业看起来好像能赚很多钱,其实是透支了之后几十年的工资,有些行业只有头部能出头,随便去平台上搜搜新发布的内容,会发现大量观看只有个位数的悲剧。

还有就是电视剧的潜移默化,电视剧里经常把金融从业者当成钻石王老五来塑造,好像金融这些行业都是高帅富聚集地,潜移默化就让人产生了“金融行业都是高大上,进了投行就前途无量”这样的印象。

而实际上呢,家里没有点背景,很可能就在柜员的位置上蹲一辈子。

这就像鸡汤总说比尔盖茨辍学创业,但他们不会告诉你比尔盖茨他妈和IBM的关系很好一样。

不把信息看全了,就很容易被这些片面的信息误导。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要不断扪心自问,看新观点,逃出信息茧房。

但接触新信息还不够,在这个信息时代,最大的难题不在寻找信息,因为信息会疯狂向你涌来,问题的关键在怎么处理信息。

你妈告诉你饭后要百步走,你刷朋友圈看到走多了伤膝盖,这该怎么分辨?

发生了一个社会事件,一方人抨击A,一方人抨击B,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你站谁?

信息越多,处理信息就越难。

在这个时代,学习是一件成本很低的事,只要你有学习的想法,有大量的教材和课程随便你找,但正因为学习成本太低了,大多数人变得根本没有学习的想法。

以前我们说不学习特别爽,因为学习太累了,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不学习就会成天被让你不爽的信息糊脸,反而好好学习更能平常心看待问题。

这一代年轻人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突破信息茧房,重新捡起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会有条理的处理各种信息。

有一句话说“将自己从固定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提问引发自己新的想法,才能释放思考的力量”,这句话是惠普品牌坚持的观点,而这句话深得我心。

思考的前提,就是从固定的常识里脱离出来

去思考“为什么常识一定是这样的?”可以让你不断翻新想法

而这种思考得出来的答案往往才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这个信息茧房越来越凶的时代,想要保持独立思考,不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全新视角,就得像惠普的品牌价值观一样“问到底”,通过不断发问和审视自我,把思考提升成一种习惯,去接触更客观的真相,突破思维的局限,获得自我成长,让每一次发问总有新想法,新认知。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惠普智能教育本? 
  小时候你有过哪些独自的大发现?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无法做到换位思考? 
  你觉得什么是人定胜天? 
  有哪些自我发问,促使你产生了新想法? 
  为什么会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竟然不是女权主义者? 
  惠普暗影精灵 6(2020 款)值得购买吗? 
  有一批人特不情愿你会独立思考,什么原因? 
  人能独立行走和思考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部分人友善且独来独往? 

前一个讨论
10 月 25 日韩国突发大面积断网,全国企业、普通家庭等均受影响,为何出现断网问题?将造成多大损失?
下一个讨论
现在国内市场上有什么好的吸尘器?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