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作用机制,体内外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临床试验等数据推荐阅读:
这个药物我关注了很久,至少目前的数据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还是得注意,它临床试验对象是感染确诊小于5天的轻中度非住院患者,确实是有效的。可是在这之前,大概九月初,它在住院病人身上的III期临床试验终止了,官方给出消息为“business reason”,也有人说是没有治疗效果而终止的。8月9号,它已经在澳大利亚上市,且美国政府已经预定了12亿美元的订单,这是既定事实!当初瑞德西韦在没有大宗临床试验验证疗效和存在毒副作用情况下,相继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和批准上市,仅2020年销售额就达37亿美元,令人惊讶!我相信Molnupiravir也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也能在某些国家申请上市!此外,由于该药物是诱导病毒基因突变,所以它对新冠突变株也是有效的(包括这次临床试验),但是对宿主的基因毒性,还是需要长久的临床结果进行验证!当下新冠疫情仍旧肆虐,有心人可能会留意到,从Gilead的瑞德西韦,到默沙东的Molnupiravir,以及辉瑞的PF-07321332,这都是目前来看,结果很好的,但是都是美国,这些大制药企业有着深厚的积累,这种积累,不只是资本,更是化合物库,经验以及一整套完备的药物研发体系。此外,瑞士罗氏的AT527,日本盐野义的s217622,都是口服的,也都推进到III期了。疫苗之后,研发较快的属于单抗,但我相信,最终会落到小分子药物上,而且是口服小分子药物。中国制药行业目前处于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物研发大国的关键阶段,源头创新还是稍有不足。目前国内关注最多的是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但这还属于老药新用的范畴,真正创新药物,从听过的几场报告和各研究院所的官网信息来看,上海药物所应该有几款,比如FB2001,这个在美国正在开展I期临床(NIH临床注册有登记),此外还有vv116,BE60,从药物所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的文章来看,BE60应该是离子通道E蛋白抑制剂,这两个化合物应该也会往前推进!再有应该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李洪林团队的DHODH抑制剂S416了,这个从去年就开始在做了。再有就是日本盐野义这个多说两句,s217622,3CL蛋白酶抑制剂,什么信息都没披露,他们自己在日本本土进行临床试验,满足内需为主,毕竟他们有病例!国内现在创新药物研发有个问题就是临床试验需要在国外开展,国内没有病人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