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地漏,地漏
地漏,地漏,地漏
我是7月份高铁上的次密接被隔离的。
隔离点的地漏是这样的,没有地漏芯,直接和排污管道连接的。
一开始想下面是不是还有水封,我还把吊顶打开看了看楼上的管道。
直接连通的,而且问了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他们房间也是这样的。也就是意味着隔离点真有确诊人员,大家通过下水道联通的。
钟南山院士、香港淘大花园案例均提示要注意新冠病毒下水管道的传播风险。
我进去就把这个口堵上了,然后自己快递买了地漏芯堵上了,多买了两个,送给工作人员,他们没有要。
我找了隔离点工作人员,找了疾控中心,找了12345,他们回复隔离点是通过验收的,没有问题,可怕,最后也都没给解决。我隔离期到了就给放出来了。
哎,建议去隔离点买个橡胶的地漏芯进去。
我居然又说中了……
福建仙游县发现 6 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如何做好境外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
怎么说呢,只能说建设”健康驿站“很有必要。
全球疫情在五到十年内基本是结束不了了,干脆全国统一搞几个超大型的,能容纳几万人的”健康驿站“,”健康小镇“,配套的医院、机场什么的也建好。肯定能带动不少就业,建完之后入境容量也能扩充10倍,随便飞航班。也免得有人说”不让出国”,“回不了国“之类。集中高标准建设管理,不怕外泄。
”健康小镇“提供高标准隔离服务,单间面积弄大点(毕竟人家好几周不能出去),摆点娱乐设施,请上好厨师,菜什么可以随便点,每间房间可以搞个大阳台透透风什么的。
也按照高标准收取费用,21天隔离期可以收个每人两万块,对出国的人而言这点不算多(航班多了机票便宜了就能省下这两万,实际上掏的钱可能更少了,而且由于”航权对等“,机票钱一半是要给外国航司赚走的,隔离点的钱都是国内自己赚),也不愁回本。
国内局部疫情爆发时,临近的”隔离小镇“也可以承担国内隔离、治疗的任务。
关于这次疫情的具体情况,@39健康网 分析得挺不错,大伙儿可以去看看(顺便点赞)。
但就整个入境集中隔离机制交叉传染的风险而言,似乎国内数据不算太多,也不太容易看出端倪。
所以老夫就搬运点境外信息来作为参考吧。
——首先请品鉴一篇预印本[1]:
纽村和土澳几位老师统计了截止2021年6月15日两国所有隔离酒店感染事故。
结论如下:
平均每集中隔离10万名旅客会发生5.0次感染事故;
平均每在集中隔离中检出1000例感染者会发生6.1次感染事故。
或者换句话说:
并且吧,老夫来给加点料啊,
上面的数字是土澳纽村两家平均数。
如果只算土澳的话呢,则是:
土澳和新西兰的酒店集中隔离制度,基础框架和国内差不多,都是标间隔离14天,吃喝送上门。
差别主要体现在检测强度。
土澳和新西兰一直是两轮检测;
而国内在疫情初期搞过一段时间两次检测,后面逐步升级,
现如今在部分地区已经搞成两家机构同时检测PCR+血清抗体+肛拭子+环境样本了~
但不管怎么说吧,把人关房间里14天不让出门这个基本操作还是相通的。
所以……土澳每44个感染者就造成一例隔离酒店感染事故,
国内就算能比他们强十倍,甚至强百倍,照样很难接受……
既然说到土澳,咱不妨来看个经典案例[2]。
5月11日,墨尔本确诊一位感染了Kappa(B.1.617.1)的病例,并最终导致整个维州封城。
流调结果显示,该病例曾于4月19日到5月4日期间,在南澳阿德莱德某酒店集中隔离,
于是球踢给南澳,南澳那边通过大量调阅监控录像最终发现,该病例于5月3日被隔壁房间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
南澳卫生署官方确认的传染路径见下:
简单来说就是:
而且阿德莱德这家隔离酒店…怎么说呢,它是一家索菲特美憬阁,
门廊空间可能比国内一般隔离酒店还强一点吧……
于是出于好奇心,老夫搜索能力全开(其中辛酸就不用提了),
终于扒到了一些在这家酒店集中隔离时的第一视角取餐视频,各位不妨感受一下:
如果连美憬阁这种档次的酒店,都有可能因为相邻房间开门关门的问题而发生跨房间感染,
那么广大的更亲民的普通隔离酒店又该咋整呢(比如说广州市荔湾区的速8和如家等)?
最后还是简单说一下国内的情况得了。
下面是老夫人肉统计的,国内某城市2020年10月某日到2021年1月某日之间的所有入境感染者检出阳性的天数(从入境当天开始计算):
一共120位感染者
集中隔离期间至少检测3次(分别在第1天、第8天和第13天)
各位有没有发现蹊跷?
(看破别说破啊各位)
所以啊,归根结底,酒店集中隔离机制就是疫情初期为了应急而利用现有设施快速启用的一套过渡性机制。
它本身的感染风险恐怕是很难根除的。
这就是为啥现在要修健康驿站。
并且老夫觉得,在健康驿站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加码。
可能还需要结合健康驿站搞一些类似于半封闭式生态区的概念……
最后强推一个吐槽土澳酒店隔离制度的一个视频[3](可能又需要野生翻译君出马……):
关于澳洲隔离酒店的疯狂吐槽 https://www.zhihu.com/video/1422216118887419904广州搞健康驿站很有必要。很多酒店本身条件是不达标的,哪怕楼道一天喷三次消毒水,一晚上一晚上地开紫外线灯,像送餐、定时检查这种活动的沾染都可能导致一定概率的交叉传染风险。
但隔离酒店的收入是有保证的,如果入境人员全拉到健康驿站,很多酒店在现在这个一阵一阵出问题的时期恐怕要直接倒闭。
也许隔离期间,开门就得戴口罩,厕所门要一直关,地漏要有水,排气扇要常开,上厕所戴口罩并酒精洗手,口罩严格遵循一次性使用原则,拿了饭要酒精消毒手和饭盒,这些措施可能有点用?
@拍照稀烂帮帮主 @39健康网 已经说得非常全面了,补充几点:
1.建议修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
在隔离酒店内,如某房间被隔离人员被检出阳性,则这个房间附近的几个房间的被隔离人员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以上人员立即转移到其他酒店,隔离时间从零开始计算。
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所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2.可用隔离取物窗传递物品,避免房门打开后的空气流通
每个房间可设置两个取物窗,一个传递食物,一个传递垃圾。
房门贴封条,如无绝对必要禁止被隔离人员出入。
3.解除隔离人员有继续定期核酸检测的必要性
4.隔离点按规范选址,远离居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
5.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隔离点一线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临时人员)的收入水平,用高工资吸引高素质人员,进行防疫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并淘汰能力不足的人员。
6.按规范进行垃圾处置,废水处置
汲取去年成都疫情教训,避免隔离点周边居民捡拾隔离点垃圾造成社区传播。[2]
7.加强隔离点内部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每批次住客离开后,隔离酒店房间进行彻底消毒。
8.学习浦东机场“14+7+7”封闭式管理措施,一线人员全部集中居住,避免上下班期间与社区人员的接触
所谓“14+7+7”封闭式管理,是指这些一线人员,先进行14天的在岗工作,其间由专车在工作地与集中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 随后7天离岗,在专门的酒店进行封闭式的隔离健康观察; 再接下来的7天,为居家隔离健康观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