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古代西方没能形成儒家思想?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去曲阜三孔景区,它有个活动,就是背三十条《论语》免门票,然后网上就搞出了很多攻略,把《论语》里最简单的三十条找了出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然,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那直接就免票了。

说完非重点,下面是重点。就是《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有小学语文基础,你肯定知道答案不在儒家这两个字,因为它就是一个代号,和张家、李家、王家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有初中语文基础,你把攻略里三十条背一背,你也能大致有个认识,就是这些话说来说去就五点,仁义礼智信(普世价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做个好人。说到这就有意思了,过去十年我走访了世界很多国家,我发现一点,就是全世界经济水平差异极大,文化也很不同,但道德水平差不多,无论是在发达的美国、日本,还是很穷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们见到外来人,总会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你,我管这叫人性的光辉。但这个光辉我想也是有原因的。后来我就发觉,无论哪个地方,人的头脑都不是空白的,它都有思想继承,虽然形式名字不一样,但内核其实差不多。儒家思想就像一件红色外套,它和蓝色外套,黑色外套是不一样,但颜色再不同,它终归还是外套。就这个道理。你去看看,其实全世界没人光着身子。都是量体裁衣,就是细节各有偏好。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方世界的雨热搭配条件不够好,农耕业不容易小范围自给自足,于是必须依赖大范围贸易。

一旦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就很难维持稳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系统设置。

That’s it


user avatar   lin-xian-sh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第一批来到西方的中国人,对于西方的感受是什么呢?

是我们现在感觉的,他们是个人主义吗?

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西方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儒家榜样,

比如在1850年代活动的王韬曾经讲过,西洋以礼仪为要,以仁义为基,以教化和德为本

晚清名臣徐继畲就写了《瀛环志略》,说美国实行选举制度,“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郭嵩焘观点:他说西洋立国有本,这个立国之本就是“朝廷政教”,西洋人会做生意那只是次要的。

他说西方社会法制很严明,所以“公理日伸”。

说那里没有乡愿,只有“乡绅房”(议会),在那里一帮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受百姓之托公议政事,说这个国家不是君主的私产,这个国家是为老百姓的,说民主选举“所用必皆贤能”,皇帝不能任用私人,老百姓只要不满意,统治者就得换,他说这也很好。

他说朝野两党“推究辩驳以定是非”,“各以所见相持争胜,而因济之以平”。

说那里言论自由,“直言极论,无所忌讳,庶人上书,皆与酬答”,老百姓的声音都受到重视。

总而言之,他认为这个国家“彬彬然见礼让之行焉,足知彼土富强之基之非苟然也”,简直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能够富强不是偶然的。

晚清的儒者找到了一个“仁义道德”的来源,那就是西方。用徐继畬的话说,就是“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得三代之遗意焉。”


事实上有一个暗线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那么推崇西方?难道仅仅是西方人把中国人打败这么简单吗?不是的。中国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情很多,从西周被犬戎攻灭,一直到满清入关,统治汉地两百多年。

中国人感觉自己丧失自信心了吗?并没有。因为中国古代的人有一种基础性的想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必然会服膺儒家文明。

但是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儒家为组织形式形成的国家(那种状态绝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分封制)。而近代以后,西方社会给最初的中国人的想法,恰恰是他们才是儒家的礼仪之邦,而中国不是。因为中国从来没有依照儒家形成一套组织模式。按照朱熹说的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朱熹对这一点,乃至于一切儒生对这一点看得很透。

那么,西方真的就是儒家的礼仪之邦的理想国吗?当然不是。

那么两者是否有共同点呢?

答案是有的,这就是两者都是小共同体为组织资源逐步形成的社会模型。

在儒家那里,他是典型的小共同体本位社会,而在西方,则是以小共同体为组织资源,以个人主义为逻辑前提,形成的自由和秩序的统一体,这也就是哈耶克等人所说之自发秩序,或黑格尔和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的核心,在黑格尔看来是行业公会的兴盛,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自发共同体的兴盛,所以西方的宪政民主的背后,不是上层的三权分立,也不是民主选举,而是自发的共同体的自治模式。

这也是托克维尔到了美国,发现了一条没有贵族制的,依然完成宪政的密码,这就是美国遍布这种共同体模式,都是底层的自治,所以才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形态,而不至于社会空心化。

而中国人往往会觉得,自由和秩序是对立的,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的秩序是归官家所有,离开了官家,整个社会立马就会陷入乱套的状态,而自由则是一种农业时代的任性(这一点确实可以读读M的那个《反对自由主义》,尽管M对什么是自由主义,根本不理解。但是他所说的现象,是农业社会,尤其是秦制社会长期被压抑,然后突然丧失组织力所形成的放纵状态。)。

这种秩序和任性就会造成,中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原因就在于,社会的空心化,上层和底层之间是没有缓冲地带。

这就是儒家和西方的相似之处。


但是这绝不是说,儒家就是西方,因为两者有很多不同

其一、儒家思想是以血缘关系建构起来,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色彩。而西方的中世纪封建制,则是契约形成,他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废墟之中,逐步形成的状态。所以在中世纪中晚期时期,由于政权力量不足,导致出现了一大批自治地区,成为了现代文明的萌芽

其二、西方的思想,是基督教,而基督教是适应着大共同体意义上的宗教模型,因为基督教是一神论,这种一神论带有普世性的色彩,有着天然地摧毁共同体束缚的功能。所以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化,成为了近代文明的开端。

而基督教是建立在个体与上帝的关系之中,而不是以某个血缘家庭与某个对象的关系,这说明基督教表达的是把个体在彼岸意义上,彻底消解他的外在属性。

所以基督教思想,是不可能容许儒家式的血缘关系的束缚的,耶稣就有个名言

爱父母兄弟姐妹胜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因为基督教形成于希腊城邦瓦解,个体从城邦束缚之中脱离出来的历史背景下形成,这一点原初的开端,与近代的个人主义社会是背景是类似的,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user avatar   jiong-jiong-de-pi-p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管西方思想叫自由平等博爱?

不怪你,怪我们历史课本编的太差了,外国史基本等于是“编”的。

古希腊的男人们是平等啊。一人一票,票死了苏格拉底。对啊,就是有人诬陷苏格拉底,然后投票表决,决定谁对。大部分人啥也不知道,就跟风。这叫自由、博爱吗?

某教是主张博爱啊。但其实中世纪是公认的人类历史黑暗时期。为什么新教诞生啊?为什么一丝兰能传播开啊?因为某教那个时候教义太残酷太严格了。这叫自由、平等吗?

米国是主张自由啊。但独立宣言自始至终说得就是殖民者自由,寻求的是殖民者在原住民土地上为非作歹的自由。不信你可以去读一下原文。这叫平等,博爱吗?

你说的儒家思想,恰恰在那个环境下是自由平等博爱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是儒家“正名”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正名”讲求:名正言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讲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所以那个年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明臣良父慈子孝

谁做到了呢?孔子。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这不就是自由平等博爱吗?

在现代,自由平等博爱最贴切的解释就是和谐,是我们继承儒家文化后提炼出来的。

以上来自一个有点喜欢哲学的工科女~都是自学,可能理解的比较浅显,欢迎指正。


user avatar   bu-chi-xia-wen-22-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认为不是,所谓权臣一般都是军政大权都在手里或者亲信手里。并且皇权完全被压制。。而赵高没有将领都支持,内政方面也不稳定,完全靠狐假虎威来制约大臣,臣子们怕的是皇帝而不是他。。




  

相关话题

  茅于轼反对造航母,是从哪方面考虑的? 
  18世纪美国独立是必然的吗?如果美国没有独立会怎样? 
  伦纳德的职业生涯可能到达什么高度? 
  如何看待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都认为南海不属于中国? 
  有人认为古代汉人不在乎最高统治者的族群,为何岳飞是民族英雄? 
  如何看待中方已决定对在台湾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负责官员实施制裁?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式教育是否缺乏「批判性思维」? 
  如何看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过的这句话? 
  政治老师是公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对世界各种古代文明超感兴趣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系统学习?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那冰岛那些大力士不去参加举重项目?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