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推理,说明大个子女人欺负男人,使得男人无法靠近而受孕,于是大个子女生的基因消失了。
先插一句题外话吧。
相信很多九〇后的朋友,在小时候应该都有见过那种盖高楼的建筑工地吧?
不管怎么说,在本世纪初期,我们国家还不像现在这样,拥有各种各样让各国人民为之惊叹的机械。因此在当时,很多建筑工地,十五六层,甚至是二十来层,都需要依靠人力,将盖大楼需要的红砖、水泥、沙子、石灰等建筑材料,一趟趟的搬运到高处建筑工人作业的地方。
别的地方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我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因此也就不进行评判了。但是在我们大理这边的工地,搬运建筑材料的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从山区下来的彝族中年妇女来完成的。在我的记忆里面,这些在建筑工地上搬砖的彝族阿姨们不仅及其的吃苦耐劳,而且还总是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她们在完成工作的过程当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背负着一大份沉甸甸的建筑材料的同时,一路大踏步的唱着山歌就上楼了。如果换成是生活在城里的男人来完成这份工作,哪怕这个男人本身就是当工人的,他也决计不可能像这些彝族阿姨们一样,一边背着一大包沉重的货物,还一边唱着歌就大踏步的走上楼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话讲太多,是会伤元气的。更何况是一边干重活,一边唱歌呢?
但事实就是,这些常年在建筑工地从事搬砖工作的彝族妇女,不但可以一边干重活,一边唱歌,还能保证在一天的时间当中,以极为高效的效率完成将建筑材料背上高楼的工作。毕竟以前的山区还是非常艰苦的,甚至超胜于坝区的农村。因此生活在山区的人,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又有哪一个,不是从小就挑起生活的担子呢?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当中来。女性真的就是身材矮小,皮肤细腻,战斗力弱于男性吗?
恐怕不是吧?
哪有什么所谓的女性身材矮小,皮肤细腻,战斗力弱于男性,不过只是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毒打罢了。毕竟在女性看起来娇小可爱地方,男性看起来大约也都是一副温文儒雅的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的只是一味强调男孩子的娘化现象,还真是妥妥的偏见啊。
有利于生存但并不一定有利于繁衍。
理论上来讲公鹿不长那么浮夸的角更有利于生存;理论上那些花花绿绿的雄鸟跟雌鸟一样一身保护色更有利于生存;理论上知了、蟋蟀安安静静的不瞎叫唤更有利于生存……
但事实是对于部分物种而言雄性不够张扬就是找不到老婆,雌性生存能力不够也没法带着孩子活下去。
两性博弈就这样,想要繁衍下去有时候就得内卷,就得要脸不要命,自然规律就这样谁也没辙。
当然,到了人类这儿反过来了。没办法,人类幼儿期太长、孕期对行动能力影响太大,女性再强壮也没有能力独自照顾孩子,需要让男性留在身边承担抚养义务,因此魅力成为了女性的主要选择方向。战斗、生存能力反而成为了男性的主要选择方向。
不过人类已经属于性别差异比较小的物种了。
题主说的那种男女都一样的情况自然界中也有。麻雀、部分企鹅就就几乎没有性别差异。
但这些鸟类都是将对伴侣的忠诚写死到基因里了,显然,人类还没进化到那种地步。
我也有个问题,为什么女性没有毒牙,为什么女性不能飞天,为什么女性不能放电等。从性价比来讲,喷火效率太低了,但是进化出剧毒显然是有利于生存的。
是谁默认女性身材矮小皮肤细腻战斗力弱的?
是你没见过外国健身女性还是你身边的大妈都柔柔弱弱?
压根不关进化的事,你让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妇女给你一拳,一样能把你打的像星爷一样吐血。
社会分工让女性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部分女性不去锻炼身体,没健身没战斗力不是很正常嘛,你看宅男战斗力不也不如鹅。
你咋不进化成大象呢?
认为战斗力强就生存概率高,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说男女容易引起争吵,就都说男人。
在军队里,战斗力强的部队实际上伤亡率往往高于战斗力弱的部队。道理很简单:越是战斗力强的部队,上级就会更倾向于投入更为激烈的战场中,对抗更多的敌军,而且这些军队作战意志顽强,不少时候能战至最后一人一枪,所以伤亡自然就大了。而战斗力弱的军队,首先就不太容易投入关键的激烈战场,而且就算上阵了,一触即溃,动不动就举手投降或者扭头跑路,综合算下来,能有多少伤亡?说不定跑路时各种踩踏死的人比战场上死的人还多。
其实恰恰相反,人类属于灵长目中雌雄体型差异较小的一类,部分雄性大猩猩的体重可以达到雌性的两倍。
下面我从头说明一下。
首先要明确一点,所谓“进化”,是没有目的性的,其实用“演化”来形容这种现象更合适。
也就是说,进化的主体并不知道其本身进化的优越性,只是拥有这种性状的物种更多地留下了后代而已。
其次呢,某类性状的形成,至少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像人类与黑猩猩,外表看起来差异巨大,但两者分家不过700万年。从物种角度看,两者本质上是一类动物,都属于人科。是的,黑猩猩和人都属于人科。
最后,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是“性别二态性”,且都是雄性体型较大,说明这种性状的形成,至少要追溯到灵长类的源头那里,即传说中的东方晓鼠,那已经是6000-7000万年前的事情了。即便是追溯到猿类形成,也是2000万年前的事儿了。
也就是说,在人类这种动物出现之前,雄性就一直比雌性大。所以并不是人类进化成这个样子,而是人类从灵长类的老前辈那里继承来的这种样子。
回归这个问题。题主所说的“男女身体一样强不是更有利于生存”,并不是事实。
哺乳动物的“有利于生存”,关键点有二。
一是要有绝活,要么更能打、要么更能躲、要么足够大。当然,还有另辟蹊径者,像蝙蝠,跑到天上去;像鲸,跑到海里去;像人类,不长牙口改用手、不讲武德,等等。
二是要能生。有的走数量路线,一胎N多个;有的走精品路线,即一胎一个,哺育期长。
现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组是一个雄性和五个雌性,另一组是一个雌性和五个雄性,在相同周期内,哪一组会留下更多后代呢?
答案肯定是一个雄性和五个雌性,这是自然选择。
所以,本质问题就出来了。雌性天生是有价值的,她们承载着繁衍后代的功能。而雄性要想获取这种价值,必然会产生竞争。那些反映不够灵敏的、身体不够强壮的,自然无法争取到这种价值,也就无法产生后代。
这里我之所以没有用“更高”这个词,因为灵长类的老祖宗也是爬行走路的。
也就是说,能够留下后代的雄性,必然是更强壮、更快、能在竞争中获胜的,而雌性不管是强是弱,大概率都可以留下后代。
久而久之,经过N个时代的演化,就形成了现在雄大雌小的状态。
而在繁衍方式上,人类所在的灵长目,从其形成初期走的就是第二种路线,即上文所说的精品路线。
灵长类中最古老的现存动物之一眼镜猴,出现于距今6000万年以前,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是一支高度特化的灵长目动物,体长只有9~12厘米,体重为150克左右。
通常而言,这种体型的动物,怀孕期会很短,像老鼠,仅20天左右,但眼镜猴高达180天,其寿命不过10年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母猴一生仅生育两胎,就要用去她寿命的十分之一,这还没算哺乳期。
在这种情况下,雌性的运动量、捕食等等日常行动,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其不如雄性强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为什么我文初说人类属于灵长目中体型差异较小的一种呢?
因为“阶级”和“社会组织”的产生。
自从这两种东西出现后,人类在争夺配偶方面就不完全依靠身体条件了,更多的是权力、武器的运用,对身体强壮程度要求就小了。所以更多身体方面不那么强的男性也可以留下后代了,所以人类的性别二态性不那么明显。
像现在东亚人群、中东人群、南欧人群,他们的男女身高差异、体重差异明显要小于西欧人群和非洲人群,就是因为这些地区较早产生所谓的“文明”,进入了农业阶段,出现了阶级和社会组织,所以弱化了性别的二态性。
大致这些。
最后给专栏打个广告,喜欢的朋友多多关注哈。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体优良性状的作用。像水螅出芽,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等生命现象,其实就是生物在进行无性生殖。
送给女权主义者。
“您好,我是来自未来的人类,为了未来人类女性身高体格不亚于男性,您能不能和矮小瘦弱的男性生孩子?”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