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回家路上,刻意去了趟图书馆还书,倒不是书到期了,而是发现书的最后七分之一脱胶了,就是这一叠页面都脱离了封皮。而这本书我借来后根本没有看过,我今天急着送回去的动机倒不是怕我有责任,而是想他们赶紧修补好,以免整本书脱页,毕竟这本书很老了,又是这么有帮助的书。到达市图书馆后,我没有为了自己方便把书放进停车场的还书箱子,而是在前台排队,还到工作人员手里,好让他们知道到底哪儿出了问题,加以注意。当到我位置时,我告诉了工作人员这本书的最后几十页脱页,并展示给她看。她是个华裔ABC年轻女子。一看书的确损坏,立马说,你要赔钱。我非常震惊,倒不是不知道损坏的书要赔钱,而是她的满脸横肉的表情。我向她解释说,这本书是我同其他9本一同借出的,昨天晚上才翻阅这本书,发现损伤后立刻停止碰它,包裹好后今天第一时刻送了回来。她指着一个布告栏说,你自己看。我看了一下上面写着英文的“恳请读者在发现书有破损时告知我们,这样避免书的进一步损坏,感谢大家愿意告诉我们!” 我看了后,说,我就是照这个规则做的啊,我并没有送到还书箱子省我时间,而是排队到你面前特地指给你看。她还是没好气儿的说,我可以这次不罚你钱,但是你这次就是错了,下不为例。[考虑到我一般都跟人客客气气知书达理不发脾气,但唯独对方过分时,我就进入死磕较真儿状态] 我说你问你经理去吧。她说不用了,她自己能做主。我说你必须去,问你经理。她去了,一分钟后回来,说你可以走了,没你的事儿了。我义正言辞的告诉她,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和态度,往大了说是种族歧视,往小了说是惩罚任何善意的GOOD FAITH的客人,以后谁还会报告给你们。她不说话。我说,希望你引以为戒,下次professional专业一点,不要惩罚善良善意客人的心。我刚扭身往外走,她就和同事哈哈大笑,不是微笑而是放声哈哈哈大笑,如同最近那段著名的希拉里狂笑。我继续往外走,到停车场,点着车。心理不平安,想的是,我一直追求所谓正义与公平,既反对种族歧视,又反对政治正确。今天这桩事,如果是个白人,会是这样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不能如广大华人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忍气吞声,最后华人社会地位变成如此卑微。于是我锁了车,又回去了。找到她经理。她经理是个白人50岁男子。我问他你知道全部情况吗。他说知道,还说 我们又没罚你钱,你怎么又回来了。我问他,我该被罚钱吗。他说,不好说。我说,那我付给你罚金好了。他说为什么要付,你要干嘛。我说我付完之后,然后起诉你,也就是市政府(市图书馆的被告主体是市政府),我花钱验证这本书脱页已经至少数月,绝对不是这几天。他就解释说,没必要没必要。我说有必要,因为我今天善意的多此一举,反而被那个ABC谴责。我不认这事。他说但是你的的确确有义务向我们报告,他搬过来那个告示板,让我读。我说你读吧,我读过了,我完全符合这条规则,而且做到了模仿。他就大声读起来。读完后,我问他,里面有immediately这个词吗(就是立刻,意思是读者是否需要立刻报告)。他说没有。我再问他,既然没有,我是否有义务向你们立刻报告呢。他说没有。我继续说,那么我是否可能昨晚发现书有损坏,今天报告,这种情形算作立刻报告呢。他回答说,算。我再说,那么整段告知规定读者的报告是基于你们的请求还是基于读者的义务了吗。他说,读者没有义务。我说,对的,我没有义务报告。我更没有立即报告的义务。哪怕有义务,我昨晚发现损坏,今天告知你们也算立刻的时间范畴内,对吗。他说对。他问我,那你想要什么。我回答,一,对于你的下属之前公开大声恶劣态度的对我good faith善意行为的谴责而道歉,二,为我离开时她大声笑做出解释,三,对我的善意行为做出感谢。他回答说,我们从来不感谢读者,每天那么多人我们谢不过来,同时她的确做错了,但是那是她该道歉,而不是我。 我问他,此时此刻,你听到前台说了几次谢谢了吗【美国基本上把谢谢用成]中文的”的“的频率】。他说听到了,那也不代表我要谢你。我说好啊,那你需要道歉吗,你是她的上级,你管教无方。他说,我不需要管教她怎么对待客人。【小宇宙彻底爆发】我告诉他,首先我承认亚裔新移民的确是损坏书的人中比较多的那种,这个很遗憾。但是你要是歧视全部亚裔或是针对华人,你得有能力和智力分辨谁可能不是。我明明借了本法律的法典,你竟然不更谨慎一点,那就是你不够聪明。既然不够聪明,你就压根不该歧视特定种族。你现在下属既然歧视了,你还敢口口声声说,你对她没有管理责任。那我今天基于本市居民,也就是给你们纳税发工资的人,我要求你提供你的全名和她的全名,我向市政府写信把今天这事儿说清楚。然后请你罚我罚金,我好告市政府。他怂了,道歉赔不是,etc。【为了华人在美的种族地位修复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今天浪费了20分钟生命】【而且违背了座右铭】 座右铭如下
我的目标是:哪怕我走后你恨死我骂死我恨不得拿把枪崩了我,但你在我面前的时候就得认你的错,没准你还得装孙子,那你也得装,并且以后你看到我或是和我类似群体的人,你会想起我给你的精神疼痛与恐惧,导致你得向新的人也得装孙子也得装下去
哈哈哈,有次去芝加哥看我初中同学,他让我先帮他在国内淘宝上买两盒隐形眼镜,原来他老婆去看他时,忘带隐形眼镜了,本以为到美国了随便买2盒就行了,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巨坑。
首先,要预约医生,隐形眼镜是处方药哦,这个预约要等2个星期,费用200美金。
然后,要等医生的诊断出来后,下单给工厂订做,这个订做要等2个星期,费用大概300到500美金。
也就是说,如果顺利的话,同学他老婆要盲一个月之后,才能拿到她的隐形眼镜,然后花费4000多块人民币。
我在淘宝上买了2大盒,200块人民币,第二天一早快递就到了。
不过,大家在评论里也能发现,虽然隐形眼镜在美国的确是处方药,但是在美国各地对于规定的执行,也是不一样的。
呵呵,这题是逼我上图啊。
美国的理发师不会理发,我没有特指任何人,我是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以前我是听说过这个传闻的,因为当年我那个自小移民的表弟从美国回来,在我家旁边的理发店花十块钱剪了个头,照了两个小时的镜子,边照边念叨'It's so cool”。
据他说美国理发师离了推子不会理发,剪刀基本就是摆设,理出来的头都跟用除草机推过一样,丝毫没有美感。
但是因为我一直剪的是非常简单的寸头,在国内时学校里的综合服务中心就可以完全满足我的要求,而且,只要8.7人民币,良心,简直是良心。
于是我想,美国理发师再弱智也不至于这都剪不出来吧?
所以当身边的朋友都劝我一定一定要去韩国或者中国理发店剪头,我大手一挥,不必!我是靠内涵吃饭的人,不在意那些外在的东西。
韩国理发店要25刀一次啊!25刀是什么概念?我在国内可以剪整整一年的头啊!
我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某16.5刀的美国理发店,而且每周二打折,只要12刀。
作为一名向来艰苦朴素的共产党员,这个价格已经让我很不能接受了,但是毕竟能省则省。
我第一次去剪的时候,愉快地跟理发的白人大妈谈笑风生。
我说:“我不喜欢鬓角,就不留鬓角了吧。”
在座各位,你们应该知道国内理发什么叫不留鬓角吧?
就是这种一条完美的弧线延伸到耳后,显得整个人阳光清爽美美的。
结果大妈目光坚毅,抄起推子,瞄准我的上耳廓,将鬓角齐齐地剃出了一条水平线。
就把我剃成了西瓜太郎。你们感受一下:
我都28了大妈,您知道我剃这么个头走街上得多高回头率吗?
好吧,我承认可能是中美文化差异加上我自己表述不清,第二次我学乖了,找了一张照片能够体现出什么叫“不要鬓角”,我让你看着图你总是剃不错了吧?
这图是这样的: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指着图给大妈连比划带说:“看没看见?鬓角要这样,要一条曲线?理解吗?一条曲线。”
大妈满口答应,在理的过程中,又让我拿出手机看了三次。
然后理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大妈诚不我欺也!还真特么有一条曲线啊!!!
虐不虐!我就问你虐!不!虐!
这还不算完。
朋友又帮我拍了一张后面的照片,边拍边发出丧心病狂的笑声:
我恨这个残忍的世界。
———————2016.08.15更新————————
时隔一个月,终于又到了要理发的时候。
这次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去了一个韩国大妈那里。
她没问我要什么样子的没看之前的照片没问我推子的卡尺要几号也没问我哪里该用推子哪里该用剪刀。
这,尼,玛,才,叫,理,发,师。
讲真,我不知道白人理发师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且,其实也只要18刀而已。
感谢这个世界^_^
这个答案看得我震怒。
这位答主通篇用充满优越感的文笔对流浪汉、老年人、低端工作人员、乡下人、体貌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人充满了公然的歧视、蔑视,竟然还有90多个人给这种答案点赞,甚至包括
@vczh?!
这位答主
@许蒋氏,我不知道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写下这篇回答。什么样的心态能让你用了几天的时间在这里旅游,享受完美景美食之后扭头就用几张照片和充满恶意的描述来否决几个人甚至几个群体的人生。
你把在第五大道的流浪汉赶走他们就不存在了吗?你把挡住你旅游的工作者赶走你的道路通畅了,当地人的饭碗你就不用管了?你有没有想过是游客占了本地人的道?老年人在纽约之所以还能开公交车,你就没想过他们除了“退休金不够”之外还有一种是社会对年长者工作保障的原因吗?
我想告诉你的是,纽约之所以在最繁华的街区没有将流浪汉赶走来制造出一个繁华且完美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恰恰是我们爱这个城市最大的原因:她包容并接受所有人,不管你是富贾还是穷人,不管你身体残弱或健壮,不管你容貌精致或臃肿,它公平地给所有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她让所有来这个城市的人相信不管他们来自世界的任何角落,不管他们拥有怎样的阶级身份,只要他们遵纪守法不妨碍他人,他们就能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他们追求的生活,不管他们的生活是当个流浪汉还是拿着广告牌在第五大道赚微薄的薪水,他们在这个地方一样能获得平等和尊重。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生气了。我只是觉得悲哀,深深的悲哀。我知道这世界为什么是这副模样了。
诸位晚安。
晚上吃饱喝足了,撂开腿溜达着走回家,这在美国体验不到。
有次和两位美国基友在市中心一个酒吧小酌了几杯,离开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轻轨半小时才一班,uber一时又打不到,
我说,也就两里地嘛,走吧,就当消消食,
两位基友一副你他妈在逗我的眼神看着我,说你是想和黑帮人士交流切磋呢,还是想倒腾点毒品呢?
最后打到了车,我说在中国我晚上经常出来散散步啊,我们那太热了夏天白天根本不想出门晚上正好,
基友表示,你这住的是富人区啊,
我说不是啊,我就住在市中心附近,
对方一脸肃然起敬,不知道有没有动移民的主意。
之前有朋友也提到了,晚上在美国街上走路不安全,在我看来有几个理由:
1. 美国城市规划中,商业区和居民区划分非常明显,城市的中心地带(downtown)基本都是写字楼和配套设施,到晚上人去楼空,鲜有常住在市中心的居民。于是当酒吧、商场和电影院关门后,街上就只剩下流浪汉在翻找垃圾,昏暗的灯光照着空无一人的街道,说不出的阴森;
2. 美国人均汽车拥有量领先世界,因此在城市规划时更多是为了驾车上下班而考虑,往往几条高速公路直接从郊区通往市中心。离开市中心几步路就是车流呼啸而过的高速路,而很少有街边小店小摊这种可以在回家路上随便逛逛的地方,也就少了些“人气”,更少了治安保障力量;
3.持枪。总体而言,我对持枪权持中立态度,但至少在走夜路这一点上,我认为允许持枪对于行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素。在晚上走路回家的,一般都是初来乍到的学生,特别是没车又没有资格持枪的留学生,也有可能是喝过酒不能开车,醉醺醺就算有枪在手也很难有效反抗的人。而且,在美国要取得“隐匿持有武器”的资质并不容易,想要走路的时候口袋里放把枪防身很难实现,因此夜晚路上的行人对于持枪劫匪来说简直是皮薄馅大的提款机。
--
有朋友可能好奇,那美国的治安到底怎么样啊?
一方面,这似乎是一个路不拾遗的乌托邦,快递包裹都可以直接放在门口不怕给人顺走(独栋房屋的门口,其实也就是马路边上),
另一方面,这又似乎是个堕落的罪恶之城,街头上充斥着枪击、抢劫与帮派犯罪,
这两方面都有对的一面,完全取决于观察者处于城市的哪一部分。
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都市杂谈,说有那片地区在晚上千万不要独自前往,比如双城地区的某国移民聚集区,比如芝加哥的地铁绿线南端,
但很多城市也有绝对安全可以闭着眼走的"good neighborhood", 警察对那片地区严加保护彻夜巡逻。我在“检察院”(attorney's office)工作期间就接触过一起盗窃案,警方报告直言不讳地说,当时巡逻的警察认为嫌疑人出现在“那个社区”的行为“非常不正常”因此前去盘问,因此发现了盗窃证据。
至于为什么认为此人出现在“那个社区”非常“不正常”,原因可想而知。
为什么有这种分化呢?
也许,种族、贫富、阶级这些因素,至今仍深深扎根在美国社会中,又确实地反映在居住地区的分布上,进而影响着不同地区的治安情况,
在从前,人们说美国是个大熔炉,
但后来,有人指出,这个社会其实是个“水果沙拉”,看似融合在一起,但实则互相分离,泾渭分明。
5个人感觉还是小费文化。
很多人说什么有小费有激励机制,问题是,你至少要给到10%,那么我为何要特意好好服务你这一桌来换取一个你“可能给我15%,20%”的机会???和福利国家的低保一个德行,我吃低保也是混日子,干重累活也是混日子,不如直接保底就好。你认真服务了四五桌,可能会有15%的小费。但是我都敷衍的话,精力时间足够服务10桌10%了。而且有一次服务很差,给了个整数不到10%,他居然还跑出来要更验证了他的有恃无恐。本来小费是鼓励服务人员的机制,现在已经成为“明面上的潜规则”。给少了甩脸子甚至追出来要,给多了我吃个饭心里还不痛快。好笑的是一帮人整天骂吃拿卡要,但还整天给小费文化洗地。
——————————————————————————
中国有句话叫“助纣为虐”,餐馆不开工资,让服务员和顾客扯皮,这是无赖,不去推动改革,反而以“习惯”推脱。“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
更新一下。还有任何工作人员的话,只要不是落在白纸黑字画押,你都可以当他在放P。很有可能你第二天问他就是另一个说法。业务不纯熟,他导致的错误只要没有白纸黑字,他一点抱歉也没有
--------------------------------------
更新一下,昨天我主动加钱。但不是饭馆。昨天雇老墨搬家,三十刀一小时。妈的,大夏天,没电梯三层楼,双人床垫,沙发这类东西扛起来就一人搬上去,搞得我很不好意思,给他们拿水,主动让他们休息,完事让他们在我家洗把脸,他们都不好意思。最后主动给每人加了十块。大家高高兴兴。他们哪怕再继续管我要,我也乐意给!我切身体会到“服务态度”了。相比之下,饭馆干一天有他们一小时累?
美国的服务业基本都处于一种服务人员智障外加服务系统拖延的状态。
好基友在美帝,每次回国都要专程去开封菜吃几趟,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在天朝吃开封菜,那不是美帝的特色吗?
他回答我说,在美帝,那特么叫一个难吃,说着就又点了两杯圣代。
还有更逗的,一姑娘,在国内本科时就有学校老黑喜欢聊骚她,她拒绝时被问为什么,她直接回答因为你是黑人,我不喜欢黑人。去美国读研又被老黑聊骚,却再也不能这么直白的回答了,想想都心塞。
在美国,如果稍微不注意饮食的话,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胖子
因为在很多时候,高热量、高糖和肉类制品是要比新鲜蔬果便宜的多
超市里面大量的冷藏肉类
10美元可以买一大堆
可乐雪碧等饮料在美国也是被当成水喝的
而麦当劳/KFC/汉堡王更是遍地开花
汉堡可乐都要比国内size要大一个标准
袋装的薯片可以做到枕头那么大
从美国超市里面买的冷冻鸡腿
普遍感觉比国内的鸡腿大
甚至大到可以当杀人凶器了
美国的胖子和国内的胖子的概念不一样
很多在国内被视为胖子的人
到美国就会立刻变成瘦子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美国的胖子
是真正的那种特大号胖子
可以去网上搜一下美国减肥真人秀《超级减肥王》
那里面的胖子绝对不是特意挑选出来的
而是随处可见
看第一集里面的选手选拔
非常的夸张,各种胖到变形的人过来应征
所以,评委们的挑选范围非常的广
最后都挑那种感情丰富外露,过往故事复杂的选手
-----------------------------------------------------------------------------
美国的便宜食品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容易让人发胖。麦当劳,汉堡王,肯德基这样的快餐不会收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反而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食品卖得更多了,因为快餐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低。麦当劳还推出一元菜单对想省钱的人提供有吸引力的选择。
随着收入的减少人们用于健身的消费被砍掉,停止付钱去健康俱乐部。这几种因素的直接的后果就是,穷人变胖了。
美国的肥胖率相对全球的量级,非常暴击
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肥胖率几乎都要高出全球平均水平一倍左右
另外09年美国反映视频安全的纪录片《食品公司》可以解释一下肥胖的原因:
蔬菜水果很贵,而工业化生产的快餐食品则很便宜(截图来自网络)
-----------------------------------------------------------------------------
再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来看看去美国之前的凤姐,虽然不漂亮,但也算身材匀称
去美国之后,凤姐从事着劳动密集型的美甲行业
没有太多钱去买健康的食物和蔬果
估计也没时间健身
直接爆肥成大妈
不过还是要赞扬一下凤姐,在地铁上还不忘看《故事会》和《知音》
2016年7月21日媒体报道的凤姐最新照片
1. “希望成年后的每个决定都由你亲自完成,这件衣服要不要买,这顿饭跟谁一起吃。什么时候开始婚姻,要不要生小孩。外界的任何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微博搞笑排行榜下面的某条评论
2. “如果亲吻不到想亲吻的人,祝你们能亲吻到想要亲吻的人生。” —出自某音
3. 在迷茫的人,没关系,慢慢来吧。
一年一年都过的挺快的,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来,也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做,慢慢的提升自己的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很迷茫,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随记
4. 对待家人和朋友,处事一定要“心硬口软”。嘴上说着温柔、鼓励的话,原则问题一点也不放松。
如果你“嘴硬心软”,无论你在对方困难的时候帮了他多少、苦口婆心教导了多少箴言真理,对方记住的往往只有你在他低谷时期对他说出的伤害的话。
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出出气,关键时候心一软还是会原则退让,对方除了了解利用你的秉性,还会对你产生感情淡泊——埋怨你得理不饶人,还“关键时候对其不够严格”。
同理,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时刻记住:真正的敌人是不会摆出一张敌人脸的。
—随记
5. 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利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缺点,欣赏别人的好就够了,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再好的关系,合不来的地方就模糊,往合的来的地方发展。
人和人之间就是求同存异+包容。然后这世界最对的法则是:自己开心就好。可以配合他人演出但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必非要委屈自己去配合,然后还要被埋怨,自己玩吧。这世界上没有特别适合的第二个人,一切都可以拒绝的。—自己的随记。
6. 你只管朝前走,碰到什么是什么。
7. 总有人问:“女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买车买房不如找个好人嫁了”
为什么努力!当我有房有车有存款我能理直气壮的要求未来的那位,需要他拥有什么条件,符合我什么想法,希望他有趣而且必须足够有资本维持生活。他不需要比我优秀太多,但至少要与我相配。
我可以挺直腰杆直接说,因为我有底气,他们不会只是觉得“这个人只知道钱,特物质”,而是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太无能,要么上进努力要么直接退缩消失。
———自己写的随记
8. 成长大概就是在外面受了伤害,会想家,想妈妈,理解她的不容易,知道她永远刀子嘴豆腐心,有更多耐心去跟他们相处,长大之后看过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他们为我避开了很多暴风雨,给我撑起来的那片天,曾经是我想挣脱的禁锢,现在是我所有的眷恋。人嘛,所有的耐心最应该留给的是家里人。
这是今日想法,来自2018年12月6号的周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