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和国民度,是个鱼和熊掌的问题。
专业性依靠的是「一手知识」,要将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带入理论模型中分析,需要仰仗自身在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规律。国民度则往往通过「二手知识」的传播来实现,通过层出不穷的段子、对小白友好的类比、翔实的案例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一手知识是干货、硬货,但太干了就可能难以下咽;二手知识更加容易入口,但难免会有掺了水的感觉,在一层层的转述和加工中丧失了严谨性。
要我说,理财直播的形式,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一种特殊的「一点五手知识」,能够让从业者走上大众熟悉的媒介、用人人能听懂的方式讲解专业知识,有助于消除信息壁垒、降低学习门槛。
信息壁垒,是投资者需要翻过的一座高山。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股票账户新开户人数维持了高速增长态势,连续一年每月同比增幅为正,国民投资热情依然高涨。而在世界范围来看,散户也在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传统观念认为,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基本被机构玩家所占据,然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发布的数据,2020 年美股市场中,散户贡献了 19.5% 的交易额,是十年前的两倍。互联网提供了更丰富的咨询和更便利的交易手段,企业的明星管理者也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向散户喊话,促使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
热潮之中,也有隐忧,新入场投资者对金融知识缺乏系统理解,更容易承受损失。就拿股票基金来说,根据支付宝基于 2021 第一季度投资者情况发布的报告,持有基金时长在3个月以内的用户,超7成遭遇了亏损,而持有基金时长超过一年的用户中,近9成是赚钱的。投资对于新人来说本就残酷,更要命的是,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了小白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组织各种投资群割韭菜。
不久前,媒体就曝光了一起典型的诈骗案件,受害者被拉进了一个投资交流群,群里每天都在分享着暴富渠道,让人心痒难耐。殊不知,这个学习群可谓是「全员恶人」,除了受害者之外,都是煽风点火的「托」。由此可见,选择正规、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才能远离各种套路盘,避免自己的一腔热情被不法分子利用。
想要翻过信息壁垒,找到可信赖的理财知识学习途径,直接和基金经理对话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正如之前所说,基金经理的直播是一种「一点五手知识」,一方面,能把各种市场数据、行业报告、投资学知识和估值模型掰开揉碎,结合自身经验加以润滑,避免知识太干难以下咽;另一方面,又能摆脱杂音的干扰,避免过度娱乐化、标题党、震惊体、沸腾文的呈现形式影响判断。
与此同时,直播互动的形式,也能让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形成更加密切的互信关系,找到能够达成共识的理念。
在基金投资领域,信任本身就是一种能产生收益的力量。鹏华基金曾经分析过 2020 年 7 月开始进行基金投资的投资者情况,数据表明,持有九个月的收益率是持有六个月的 1.4 倍,耐心就意味着回报。然而,在震荡市中,半路跳车的诱惑很大,投资者往往在市场波动面前失去耐心、过于频繁地赎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一情况下,基金经理亲自和投资者对话,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背后的理念、明白当前市场波动背后的原因,避免在恐慌之下盲目操作,从而共同坚守长期主义。
理财直播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存在积极的一面,但也有需要规范的地方。数据表明,2020 年新开户的基民中,超过半数年龄在 30 岁以下,对于我们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来说,感官的刺激、张扬的人设、一起玩梗的乐趣可能会延伸到本应严肃看待的投资理财领域,需要合理引导。
对此,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的倡议》,呼吁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管理人恪守「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在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
这一倡议,传达出两点信号:一方面,基金经理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和投资者对话、普及理财知识,是行业所鼓励开展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这类活动也应该有序、合规进行,避免成为「野性带货」、鼓励冲动消费的秀场。
在这一大背景下,支付宝上的818理财节活动,有望树立起全新的行业标杆。支付宝邀请了基金行业内经受住了震荡市考验、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的40多家机构和近百位基金经理,连续一周,每天开播,深入浅出地讲述理财专业知识,为大家带来免费学习资源。
其中,我个人比较期待看到的「主播」,有专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姚志鹏经理。对于一个正在跑马圈地、群雄逐鹿的新领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信息和观点,才有助于形成理性判断。另外,在疫情出现反复的情况下,也期待见到以「喝酒吃药」中「吃药」部分闻名的、专注医药类基金的皮劲松经理,听听他对于医药类基金后半程走势的解读。大家可以在支付宝搜索「理财直播」关键词,查看 8 月 18 日至 24 日场次安排,预约你心仪的基金经理参与直播交流。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参与理财知识直播,初心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帮助决策,以开放的心态权衡各方观点、做到兼听则明,而不是为了冲动入市、狂野 all in。
祝大家都能收获新知,财运亨通!
既然是创业,那咱们可得按照生意的思路来。
有戏么?
有戏,这是目前短视频领域为数不多的明确方向——生活短剧。
但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凭啥是我?
内容创作领域能成的创业者有这么几种类型:
1天生英才的
这种人一下生就主动了吃某个创业方向的饭,稍微做一做就能爆发。
有人天生幽默,张嘴有梗,声音有特色,或者脸长得好看也成。
不过人群里这种比例太少,可遇不可求。
2战绩辉煌的
行业老手,打工时间很长,简历上项目案例1~2页纸都写不下的那种。
内容领域玩到后面也是工业化的军备竞赛,有些人是大厂一路打怪升级,天赋可能稍差,但是拉拢资源、做生意、攒资源能力突出。
科班出身创业,胜率一般比较高。
3市场敏感的
内容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快。
我老说追风口不好,只要是因为很多人反应速度太慢,等他们去追的时候基本只有接盘一种可能。
但是市场上确实有风口追得好的人。发现早期市场机会,迅速入局,等到差不多的时间迅速套现出手。
回头还能靠讲课开班收割一拨二茬。
这种玩法到了至高境界,是自己就能造出风口。
说了这么多,每个内容创业者都要好歹想一想自己准备靠什么成功。
想了不一定就成,不想肯定不成,稀里糊涂的赚钱,最后会凭借实力亏回来。
更重要的是进行尝试,看看自己想的到底是不是对的。
比如给自己3个月时间,拍30个视频,看看数据上支不支持自己吃这碗饭。
去年有个大三学生问我全职自媒体,说看了一些大V成长历史颇为感动。按照学习成长方法坚持了半年多。
我问他数据咋样。
每周3篇,阅读数平均没到100。
看了几篇作品,我及时地制止了他,没啥天赋、知识储备不足,多流量不敏感。
大三学生时间有限,还是准备考研更重要一些。
如果是业余爱好,那无所谓了;如果是创业,记得给自己一个止损线。
祝愿这位朋友早日能找到“为啥是我能成功”这一问题的答案。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