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从头到尾没半点对的东西,不用问也知道的,而且非常有年代感,看了之后就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观点。这无关于那些常见的战巡日经扯皮的谁对谁错。我不是大佬也不想滩浑水,我可以说直到今年Battle Cruiser/Cruising (Fast) Battleship这种东西,从Marder作品的遗产,到费老爹原始意图和最终海军的权衡问题在UK/US还是辩驳的话题,在国内汉语圈里从杂志期刊到论坛贴吧也有很多讨论——但是,讨论来讨论去,几十年前就没有人在这个层面上犯错误了。这里的描述就是很典型的最原始,最朴素,最简单的历史感受主义:很有时代感。
有一些错误非常明显也大概可以猜测究竟是如何想象出来的。比如:认为战巡作用不大,极易被火炮摧毁大概也是纯属历史想象主义。战巡可以,也被计划用于线列交火。日德兰的三艘战巡沉没是RN战巡分队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则的结果。同样的情况适用于任何战舰。胡德则单纯是在与舰龄小于自己二十年左右的新舰交火时沉没的,此时引擎,弹药和装甲布置都以及出现了革命性发展——同样把胡德换成防御还不如胡德的QE或者R级同样有殉爆的可能,而且更大。更别提作为巡洋舰杀手时面对装巡/日后条约巡洋舰的情况了。
认为金刚改造后航速下降大概也是全靠直觉瞎猜主义,完全不了解间战期间是整个人类造船史上引擎的进步最凶残的年代之一。认为胡德在1918年完工大概情有可原,考虑到苏联本身1922年才正式出现,就不深究18年到20年的事情了。搞不清楚间战期间的战巡改造也大概情有可原。20年代日英各自剩余4艘战巡(金刚,比叡,榛名,霧島;胡德,声望,反击和虎)。30年代中,虎被封存随后拆解,而比叡被降格进入训练舰,战前被拉出来重新武装。考虑到条约系统下苏联舰队的地位,搞不清楚也可以接受。吕措夫不是被火炮击沉的而是被鱼雷处决的也是类似的问题,不做苛求。航空改造亦同。如果把光荣级视为大型巡洋舰则可以认为只有美日将在建战巡改造成了航母——而这一点和战巡本身毫无关系,完全是条约的结果。
边边角角的,比如无敌26.5节大概足够精确到不至于冒犯的程度,但是如果胡德取46000吨(46680)为什么无敌是17300(17250)呢?至于什么火控的进步,通讯设备和拦截技术的发展这些远比区区吨位本质得多的东西,根本不提。不能细想。科普不科普与之无关,这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剩下的就是更离奇的错误。
比如一战爆发前“在役和建成”的战巡有27艘——一战前(14年8月)在役的战巡有14艘(9+4+1),在役和“在建”的有25艘(9+1+4+3+1+3+4),无论如何也数不出27艘。认为战巡火炮威力弱于战列舰也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论断。战巡使用的就是战列舰级别的火炮,改用8in或者6in就不是战巡了。帝俄海军自己的战巡设计就是如此。有可能的大概是1950年代苏联大舰队计划时出现的12in“战巡”方案,火力弱于同时期只存在幻想中的巨型战列舰。火炮威力弱于战列舰,防护更差而航速更高——这描述的是标准的装巡。而战巡的词条看了以后让人分不清战巡和装巡的技术拐点,那真的是太厉害了。
至于对象是谁——名义上的对象不论,事实上的教育对象不是军官学校里政策制定者,也不是一线海军指战员——因为蒙不了这些人。英国佬送来的R级黑洞洞的15in大炮上面摆着看得见摸得着你说这玩意火炮威力比胡德声望强忽悠谁啊?水兵不需要视力?真的有人在海军军官学校里面指望学这个?
这不是地摊不地摊,科普不科普的问题。科普可以简化,可以忽略,但是是不需要故意说错话的。只是为了让普通人对战巡是什么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的话,根本不需要画蛇添足写什么金刚改造后航速下降,把胡德和无敌搞得吨位标注不一样。写成这样最可能的就是写的人发自内心的不懂。这是不是科普都不能为这一点开脱。
然后,我不相信苏联一线设计人员不懂这个。即便是国际设计的落成时间,数据性能的错误之外 ,完全无视全球一起进步的火控,弹药,通讯——尤其是引擎进步的事情,我不相信一线技术人员干得出来。无论苏联在技术上再怎么孤立,那些帝俄时期留下的,或者上过绘图板/参与过苏德/苏意技术交换或者和英美技术交流的战术/政策/技术人员,不太不可能不知道引擎效率究竟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或者说不该不知道。如前所述,20-30-40年代的引擎革命是字面意义上的革命,不是简简单单的小打小闹而已,从战舰到民船都囊括在内。哪怕在港里溜达唠嗑也至少至少不会毫无耳闻。
所以··· ···算了,大概言止于此吧。
要吃饭的,不说太狠了。
奥加尔科夫同志是个好陆军,让他主编这玩意难为人了。
往好处想,名字里带着百科二字的,从wiki到ecyclopedia britannica,都是极端简化的叙事视角;仅仅只是这里玩砸了变成真的错误了才显得特别碍眼而已。至少这玩意没有在词条前面卖假药。
我来自问自答一下吧。
其实这个问题起源于某年某月战列舰贴吧里某个关于战巡属性的讨论帖,其中有一层楼提了一嘴:80年代我们引进的某军事教科书中,战巡词条的第一句话就是:战列巡洋舰是战列舰的一种(注意此处并非是想引出这个被水烂了的话题)。看到这个贴我顺便就翻了一下这套百科全书,发现确实如此,但是越往后看越不对劲,于是才有了这个问题,也是想看看大家的意见。
倒是没想到诸位回答得这么快,有认为确实问题很大的,也有认为过分抠字眼觉得作为一套百科没必要咬文嚼字的。
我花了点功夫找到了这本书的俄文原版词条:
文章数据跟译文版一致,引用图片都是胡德号(译文版的我没截图),所以应该可以认为这个俄文版词条和译文版是一个版本。以下可能出现的翻译要么来自于咨询他人要么来自于稀烂的百度和谷歌迫真翻译,如果有懂俄语的同学指正感激不尽(悲)。
如果深入一下其实上面所提的一些错误是来源于误译或者翻译得不够准确。比如第一点“火炮威力”,俄文原文使用了“вооруженин”一词,意为“军械,武器“,到中文其实就是常用来形容舰船的“武备”,但是中文译者翻译成了“火炮威力”,在这里一些答主所提出的“火炮威力”可以代指一条船的“火力”,既包含火炮的威力(即火炮的口径,弹丸重量等)也包含火炮的数量,但就如同 @米凯勒 法比恩 在他的回答评论区提到的“destructive power of a gun/ a shell”和“firepower of a ship“是不同的概念,在中文里毫无疑问是硬伤。那么俄语原文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接受的选项呢?我觉得未必,因为在这个词条所引述的文献中已经给出了比较精确的表述。
关于27艘战列巡洋舰的问题,原文的表述:К нач. 1-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на всех флотах находилось и заканчивалось стр-во 27 Л. к.
Л. к.就是ЛИНЕЙНЫЙ КРЁЙСЕР战列巡洋舰,类似中国人说战巡。这句话经过确认,应该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那么到1918年11月11日为止,世界各国共建成并服役战列巡洋舰数目为无敌级3艘,不倦级3艘,狮级3艘,虎号1艘,声望级2艘,冯德坦恩号1艘,毛奇级3艘,德弗林格尔3艘,金刚级4艘。如果计入4艘下水未服役的伊兹梅尔级4艘即为27艘,对这个数字的解释不失为一种说法。所以这个问题似乎来源于误译。
关于战列巡洋舰停造的问题足够再开一个问题(或者说已经有不少了),我依然持保留意见。
4,5点有答主认为咬文嚼字,这也难免。不过我认为如果说百科全书可以用简化叙事为叙述漏洞开脱,那么读者也应当保留对不严谨之处提出质疑的权利。
这段文字其实是有引述文献的,但不在该词条末尾,而在该词条上一个“ЛИНЕЙНЫЙ КОРАБЛЬ”即:”战列舰“结尾:
第一本书是Килессо, А.И. 的《Корабли и суда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大意是《海军舰船》,第二本书是Шершов А. П. 的《К истории военного кораблестроения》,大意是《军用造船史》。
很遗憾第一本书我并没有找到电子版,只有在莫斯科的某个旧书市场以及某俄国船模论坛才看到,想想钱包还是放弃了(悲)。
第二本书倒是幸运地在一个网站上找到了网页版的阅读途径,这个词条关于“无敌”号和“胡德”号的排水量应当就来自于这本书。这本书关于战列巡洋舰有如下记述(以下翻译来自google和本人润色,懂俄语的同学欢迎指正):
Для этого требовалась большая скорость хода, чем у линейных кораблей, орудия того же калибра, но меньше числом и почти такая же броня.
(这需要比战列舰更高的速度,同样口径的火炮,但数量更少,装甲几乎相同。)
这难道不比原文的描述更加准确吗?明明有更为准确的叙述,却使用了更模糊的表达,混淆了真正的舰种区别,而且这段文字就出自参考文献。
这版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出版于1976年,主编之一是大名鼎鼎的奥伽尔科夫,这样的煌煌巨著我无缘全部拜读完。但就这个词条而言,确实失之严谨,只能告诉读者历史上存在这一战舰,而未能阐明读者这个舰种与前面“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以及“巡洋舰”词条的演化关系,算是小小的遗憾。至于在大部分扛着以英寸计口径巨炮的怪物们早已消逝在人类文明的海面上的1976年还是否有必要给读者科普清楚早已过时的火炮战舰理念,那就见仁见智了。往好处想想,编不对战列巡洋舰的词条也不影响坦克推平北约,是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