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这么说过。不要出来带节奏。
这个现象是否确实存在我没考证,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互联网的进化确实正在倒逼商业规律和用户习惯之间产生新的耦合。
互联网1.0时代,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你可以理解为当年的互联网,事实上就是打印在显示器上边的报纸。
互联网2.0时代,网民和平台之间的互动开始。
互联网3.0时代,网民和平台的关系,不再有高下之分,平台只提供框架,网民提供内容,好的内容自然会被大家认可并登录热搜——当然了现在热搜有一部分是拿钱买的,这是行业里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当然,互联网4.0的概念已经在孵化中了,是工业和互联网的高效联动,这个比较赛博朋克,姑不做论。
咱们现在看见的热搜啊弹幕,都是3.0时代的产物。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每一个普通网友,几乎都有和内容本身同等重要的存在感。一句击中心坎的短评,获得的赞同也许比内容本身还多。
甚至弹幕形式,我认为可以称之为互联网3.5时代,因为弹幕和内容本身是在同屏存在,甚至优先层级高于内容本身。
我们可以把弹幕理解为茶馆相声,座下的看客谁高兴了,都能披上马褂上去跟演员同台说两口儿,这种突发式的不可预期效果,往往比内容本身更具备看点。视频网站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所以我们看到,信息的传播模式改革,是在不断的把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优先级越来越提前的。
辣么,用户的意见被传播模式所重视,本身就催生商机。
体育赛事直播,胜负仅在须臾毫厘之间,一招定生死,赢了,弹幕满堂彩。
牛逼!赢了!yyds!
满屏都是这些,区分不出来谁是谁。
而3.0时代的主张,就是用户借助网络表达自我,所以用户如何能在满屏雷同中凸显出自己的不一样呢?
类似这种“我踏马的一句搜了同款运动服买爆”就是一个表达形式。
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的经济支持更能说明诚意了,在花钱买单面前,口头支持的力度明显孱弱许多,因此大剌剌的喊出来支持同款,必然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实际上真的有这么多人买嘛,我看可未必。
人在口号和行动之间,明显是前者更具有传播效果而且是免费的,在口号喊出来之后到之际付款之间内几分钟,是足够公众冷静下来想想:
我踏马有这么多零花钱么?
这项运动我会么买了装备是不是白瞎了?
我一年运动频率不超过三次还都是公司团建买完了供起来么?
结果,大概率是口号大于行动。
我说我要买要支持,表达的是对运动员的崇敬和爱国热情。
既然我说出来就达成自我表达的目的了,干嘛非得掏钱买它?热情这玩意又不用签合同,也没有违约罚款这么一说,那就喊一喊,热闹热闹完啦……
可不是瞎说,我在奥运期间特地关注了几个大平台运动品牌的销量,真的没有激增的情况发生。
竞技体育现在已经不是风口浪尖的行业了,互联网普及后人都在变懒且娱乐模式变多,认认真真研究规则看比赛的用户,身体力行在平日里拿运动当娱乐的用户,已经是越来越少。
因此,除了几大球加上棒球冰球网球的商业赛事外,类似奥运会这种综合性体育赛事,其人文价值和zz意义,已经越来越高于其商业价值本身了。
所以打算化用户热情为冲动购买力的话,事实上运动品牌商家可以把玩法迭代一下。
例如说
在直播比赛运动员热身期间,品牌和直播网站合作,此刻挂出来参赛选手的装备货号,以活动价格5折销售。
承诺此时购买的用户,若比赛获胜,商家全部所得利润作为助威基金,打入该项目的国家队账户,为培养运动员夯实经济基础。
当时购买的用户,购买信息以彩色加大加粗字号出现在弹幕中,倍儿有面儿。
这里边会涉及到一些法规和谈判的条款,但细节玩法很多,是能够保障品牌方不亏宣传效果,直播平台方大量引流,用户买到便宜商品,以及体育项目专款大幅增加的。
品牌就当是打了一茬广告,很应景的不赔本赚了吆喝,绝对是超值。
怎奈何,从国际到国内的运动品牌,根本就做不到与时俱进依靠传播模式的进化去修正自己的企划,而是要么墨守成规还按照二十年前的打法对待国际赛事,要么就以爱之名玩一些内行人一眼看透不说透的,拿不上台面的营销路数,有被笑到。
都走走脑子做正经生意不好么?
以不变应万变
美国棋高一着 赢了又赢 麻了又麻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军演
布林肯:美国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增兵
国防部发言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军队
俄罗斯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独立
拜登:美国绝对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俄军空降基辅 登敖德萨 攻入哈尔科夫
白宫: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派兵乌克兰
美国:套娃竟是我自己
英文:我和乌克兰感同身受
你要是比绥靖,比卖队友,比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比民众艰苦抗争统治阶级脑满肠肥,比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那二战时蒋光头统帅的中华民国尚有一战之力。
你比综合国力?对不起啊,就你那一年钢产量不足十万吨(1945年数据约12万吨,疑似因为收复了日本人的钢铁厂)的中华民国别说比英国啊,你连当时的印度往前退位了三十年的大清你都可能比不了啊!哦,对了,北宋一年的生铁产量都有可能比这个多!丢先人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