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航海时代IV的两个版本十四个霸者之证各有什么来头? 第1页

  

user avatar   youngfly01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载说明:正文部分主要转载自大航海时代骨灰级玩家 toasc(沙加) 【知乎id:林一张(不知道为啥@不到,在评论置顶可以找到)】撰写的《霸者之证的来历》,本人在转载时部分内容做了修改扩充。

原文可在“大航海时代4加强版航海宝典”中看到(右下角城门遗迹图标点进去,第一篇),

此宝典可从此获取:
1.阿里云盘:aliyundrive.com/s/c1kKM
2.百度云盘:pan.baidu.com/s/1wXxecB (提取码: cfx6)
3.访问toasc的ys168网盘获取,地址: toasc.ys168.com

—————— 以下为正文 ——————

光荣(KOEI)在历史方面的造诣,作为玩了几十年光荣游戏的玩家来说是感受颇深的。不说他一堆历史题材的游戏,比如本国历史的《信长的野望》系列、《太阁立志传》系列、《战国无双》系列、《维新之岚》系列、《源平合战》;中国历史的《三国志》系列、《三国无双》系列、《三国志战记》系列、《项刘传》;中国/蒙古历史的《苍狼与白鹿》;中日历史都有的《英杰传》系列;美国历史的《独立战争》;欧洲历史的《特洛伊无双》、《拿破仑》;近现代史的《大航海时代》、《提督之决断》;等等等等~还不算各种半历史半虚拟的那种游戏。
而且就但论游戏本身中的历史知识,光荣也很在意,比如《三国志》和《三国无双》中一直注意增加的游戏人物的传记(包括所有大众脸人物,加起来也几千呢)等等,就算是大航海时代中各种剧情和宝物,也无不凸显着光荣深厚的历史功底。

而玩了这么久的游戏以后,玩家们自然而然的会对游戏中大量的充满历史感的物品产生兴趣,虽然每个物品游戏中都会给它有几句介绍,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玩家们的好奇心。这里,我就仅对霸者之证来进行一些进一步的介绍:

我想霸者之证里面的诸如长信宫灯、大方鼎,可能还有水晶头盖骨之类的,还有妖刀村正等各种宝物(武器、防具等),很多人应该是耳熟能详了。但的确有一些宝物可能会看的人一头雾水,比如资料片版(7个游戏主角的版本以下称作“资料片版”,对应的3-4个游戏主角的版本就叫“非资料片版”)中东南亚霸者之证“琼恰克的王冠”中就提到了所谓“一起抵抗汉民族的统治”云云,就让诸多中国玩家很好奇:


其实这对姐妹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两征”,具体的介绍在后面可以看到。
这里其实就有个翻译的问题。其实这些霸者之证中提到的人物和历史,大多数可以在百度百科中查到,我下面的很多资料也出自百度和百科,顺带说下,但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看到了贴吧:tieba.baidu.com/p/22828 这贴拷贝而来,当然我也加入了不少我自己写的内容,但还搜到过2009年就有的一个更详细的版本(贴吧这个是2013年的),所以贴吧这个应该也是转的,而2009版有“图为……”的文字但没有图,应该也不是最初版。
另外资料片的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93203521 ,因为没找到单独的图片就用上了。里面还有不少其他宝物的资料介绍。

但可能有细心的读者之前就去查过,就会告诉我说:我怎么都百度不到,特别是没有对应的百度百科词条呢?这个其实是翻译问题,游戏里面的一些词,可能是采用的港台的翻译法,因为我们玩的“中文版”的大航海时代4应该是面向港台玩家的繁体版,虽然后来也有了简体版,但也只是换了字体而已,内容没换。比如非资料片的地中海霸者之证“肯毕西斯”的王冠,其中的“肯毕西斯”,大陆这边一般翻译做“冈比西斯”;类似的资料片的北海霸者之证“哈尔舒塔的供品车”,这里的哈尔舒塔(Hallstatt),大陆这边一般翻译做哈尔斯塔特或者哈尔施塔特(搜这个有百科,但里面又写的是前面那个)。
另外更大的问题是,大航海时代4的游戏虽然是官方汉化,但做的很粗制滥造,甚至有些名字,就是汉化者直接根据日文中的写法做的音译,而日语中的词本来就是音译过了一次,两次音译下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天差地别了,加上汉化者大概也没仔细核对过,比如刚刚提到的资料片版的北海霸者之证“哈尔舒塔的供品车”的介绍中就把“奥地利”汉化成了“澳大利亚”,这种只要核对一下就会发现的,毕竟北海的霸者之证怎么会出现大洋洲上的澳大利亚的物品呢?对吧。
所以你如果直接拿游戏里的叫法来百度,十有八九自然是百度不到的了。呵呵。

下面就按照非资料片和资料片来分别介绍一下这14个霸者之证的来历。
(注:资料片版,也就是7个主角的版本中,上面4个角色所能获得的霸者之证,也是和非资料片版中一样)

————非资料片(前4个主角)————

【北海】:威廉·泰尔的弓箭/狩猎神乌尔的弓箭


  非资料片中,北海霸者之证是威廉·泰尔的弓箭,不知什么原因,资料片版变为了“狩猎神乌尔的弓箭”。虽然都是弓箭(图都没换),但其实这是两个人。一个是凡人,一个是神。
  在很多动画片中(特别是欧美的),常常可以看到为了表达主角的箭法高超,会让其他人(一般是主角的好朋友、爱人,更早的话一般是儿子)头上顶一个苹果,然后主角一箭将苹果射穿。这类的剧情其实就是源自“威廉·泰尔”的故事:
  公元11世纪,瑞士归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当时的帝国中央集权度不高,各地的大贵族割据一方,占山为王。13世纪末,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s)的鲁道夫皇帝(Rudolf)在位时,势力扩张到卢塞恩湖畔的乌里州(Uri),在那里开始了残暴统治。后来,州里官吏盖斯勒(Gessler),把自己的帽子挂在广场的杆子上,命令所有过路人向它致敬。一個叫威廉·泰尔(William Tell)的猎人和他的儿子,拒绝不从,而遭逮捕。盖斯勒命令泰尔的儿子头顶苹果站在远处,命令泰尔用箭射那个苹果。泰尔向盖斯勒要了两支箭。泰尔用第一支箭准确射中了苹果。盖斯勒不怀好意地说:“射得好!不过另外那一支箭干什么用呢?”泰尔说:“第一支箭要是伤了我的孩子,第二支箭就用来射你!”泰尔又遭逮捕,在押往盖斯勒的地牢的路上,乘机逃跑。不久,泰尔在盖斯勒路过的地方打下埋伏,用第二支箭射死了盖斯勒。埋伏的地点在卢塞恩不远处的Rigi山脚下,时间是1307年。此后,许多英雄好汉纷纷投奔泰尔,在泰尔的带领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而他也被尊称为瑞士独立之父。

  而乌尔(Ull,也译做优儿),是北欧神话中的神祗,其父母为欧万迪尔(Ovandil)和西芙(Sif)。后来西芙改嫁雷神托尔(Thor),乌尔也就成了他的继子。一说乌尔为主神奥丁(Odin)的前身。乌尔住在亚萨园(北欧神祗聚居之处,类似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亚山)中的紫杉树谷里,长于射箭、狩猎和滑雪。乌尔尤其对人类非常友好,把他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人类,因此他被人类以为是滑雪之神、狩猎之神和弓箭之神。在一些地方的传说中,乌尔曾于奥丁不在的时候代替他行使主神的权力。

【地中海】:肯毕西斯的王冠


  肯毕西斯,大陆这边一般翻译做冈比西斯(Cambyses),历史上叫这个名字的皇帝有两个,冈比西斯一世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早期成员。他是居鲁士一世之子,居鲁士大帝的父亲。游戏中指的应该是冈比西斯二世。他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王(前529年—前522年在位),居鲁士大帝的儿子。最初为巴比伦总督。他大约于前537年在巴比伦担任居鲁士的全权代理人。前525年率波斯军队入侵埃及。昔兰尼(希腊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利比亚自愿臣服冈比西斯;埃及在其军队于贝鲁西亚为冈比西斯击败后投降,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被俘。前525年5月25日,冈比西斯二世成为埃及统治者,建立埃及第二十七王朝(波斯第一王朝)。他使用“埃及皇帝,诸国皇帝”为称号。前524年冈比西斯二世入侵努比亚受挫,同年在埃及发生反对波斯统治的暴乱。冈比西斯二世镇压暴乱后又策划征服努比亚,然而这一计划为波斯本土发生的高墨塔(伪斯梅尔迪士或伪巴尔迪亚)起义所打断。冈比西斯遂挥师回国。他在途中神秘死去,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以为是自杀,有的以为是被人谋害,也有人以为是伤口恶化引发并发症而死。

很多地方搜到把下图认为是“冈比西斯二世”的像,但在百度百科“冈比西斯”中却标注是冈比西斯一世的像。


另外没搜到他的皇冠的图片,用“冈比西斯二世 皇冠”搜到的都是查尔斯二世、伊丽莎白二世、理查二世之类的皇冠,百度你也够了。

就搜到一个很小的图,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主帅带着一个帽子,但和大航海时代中的图差异很大:



【非洲】:阿克斯姆王的金印


  非洲的霸者之证是这个金印,而且还和宝物“忽必烈的大刀”的有关,“忽必烈的大刀”的线索的获得,就是在持有“阿克斯姆王的金印”的情况下去泉州的广场。

  惯例阿克斯姆会有个其他的翻译,为阿克苏姆(Aksum,也有作Axum的),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4世纪初国势达到极盛,古希腊诗人摩尔称其为“世界第三大国”。国王埃扎纳更是被誉为“众王之王”。 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里首次提到它。国王埃扎纳在位时(320年-360年),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麦罗埃和南阿拉伯,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缔结同盟条约,国势极盛,被称为“众王之王”。埃扎纳还皈依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使阿克苏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公元570年,阿克苏姆被波斯人赶出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帝国兴起,从东西两路蚕食阿克苏姆。东路于8世纪占据红海沿岸地区,切断了阿克苏姆王国海上贸易通道;西路沿尼罗河南下,分别灭了信奉基督教的穆库拉和阿勒瓦两个国家,并建立了丰吉苏丹国。10世纪时(有说为11世纪)灭亡。13世纪时,阿克苏姆复兴,退居中央高原,改称埃塞俄比亚王国。虽然完全被伊斯兰教国家所包围,但国祚延续至今。在大航海时代2与大航海时代3中,这儿还是主线剧情中“约翰·普莱斯特”王国的所在地。


图为阿克苏姆王国的著名遗迹:阿克苏姆方尖碑。(呃,这不是游戏“魔法门之英雄无敌”中的那个方尖碑啦,英雄无敌中的方尖碑是以埃及的方尖碑为原型的,和这个略有区别)

【美洲】:水晶头盖骨


  说实话前面三个霸者之证的确名气不是特别大,我也是翻了百度才知道的,但美洲的霸者之证“水晶头盖骨”,可是闻名遐迩哦。

  这个是1924年(也有说是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当时一位英国考古学家17岁的女儿安娜·米歇尔·赫奇斯在英属洪都拉斯(今伯利兹)的玛雅城市卢班图姆发现了这只水晶头颅。它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個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玛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但后来被人证明是赝品,2005年,大英帝国博物馆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几个传说中的玛雅水晶头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水晶头骨上并未发现手工磨制时应当留下的不均匀刮痕,反倒是发现了现代机轮留下的干净利落的弧线。由此,考古专家们得出结论:“所有这批水晶头骨都是由使用工业钻石的现代宝石加工机轮雕刻而成,并经过现代机械的抛光处理。”

  其中提供者安娜对发现时间的几次改口也是被证伪的一个佐证:她曾经被人询问过3次得到水晶头骨的时间,她分别说是20世纪三十年代、1928年、1924年,在水晶头骨之迷中再次变为1927年,而且前三次她都是说是他父亲发现的,最后这本1995年出版的图书中却说是自己挖掘出来的。

  虽然现在头骨被证明是用现代工艺伪造的。但也有人反思:是先有了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之后,才有被伪造的头骨。而还无法证明是先有人在现代造出了头骨再返回古代去编造一段传说让它流传下来。所以,水晶头骨的传说,水晶头骨是否存在,水晶头骨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待破解。

  水晶头骨的实物形象,真的很漂亮:



【印度洋】:吠陀本集


  印度洋的霸者之证“吠陀本集”的名气也不小于水晶头盖骨。
  吠陀(Veda),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在印度历来被以为圣典。
   “吠陀”一词,源自于梵语,原意是知识的意思。吠陀文化最初源自将雅利安人,后随着印度最早的文明种族达罗毗茶人遭到雅利安人的入侵,也将吠陀文化传入了印度,随之建立了许多个阶级分立严明的雅利安王国。《吠陀》是雅利安人在漫长迁徙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伟大经典。它的内容方面包罗万有,即使宗教圣书也是史料总集、文学诗歌,可以说是集雅利安人的智慧之大成,最后甚至成为印度文化的代名词。直至如今,现代印度人仍常常自称他们的文化属于“吠陀文化”。
  吠陀本集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献则为约公元前6世纪或4、5世纪的产物。 其中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达婆吠陀本集》。在4部《吠陀》中,最古的《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包含了人类早期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 ,其中较晚的部分和另两部《吠陀》则反映了印度上古社会发展的情况。

【东南亚】:库德里的永久护符


  库德里(Kediri)应为日文假名クディリ的音译,中国史籍一直称之为谏义里,并延用至今。说起谏义里,必须先说下室利佛逝(Sri Vijaya)。
  室利佛逝是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兴起的信奉大乘佛都的海上强国。国名在梵文中意为光荣赢。中国唐代史籍通常称它为室利佛逝,有时简称佛逝或佛齐。宋代以后,中国史籍改称为三佛齐,说到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就会一脸恍然大悟了吧。该国前期的政治中心可能在今巨港附近。唐代其疆域“东西千里,南北四千里远”。
  室利佛逝初为末罗游(位于占卑地区)属国,后独立。自7世纪后期至8世纪后期,室利佛逝先后征服了苏门答腊的马来由、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爪哇西部的婆登和中爪哇的诃陵等,从而发展成东南亚的海上强国。9世纪中叶从中爪哇败退的夏连特拉家族成为室利佛逝的统治者。1017年,室利佛逝遭到注辇(即南印度朱罗国)的袭击。1025年,注辇大举进犯室利佛逝本土及其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各属邦,室利佛逝的国力从此大受削弱。随着室利佛逝的衰弱,东爪哇的室利佛逝属地马打蓝宣告独立,并逐渐取代了室利佛逝的地位。后马打蓝分裂为两个国家:东部为章加拉、西部为谏义里。1182~1194年,谏义里由国王卡默首罗统治,他娶了章加拉公主为妻,两国遂合并成一個国家,谏义里由此逐渐强大。据《宋史·阇婆国传》记载,谏义里控制着印尼东部地区,其势力可能已达到西伊里安。它有胜兵3万,卑官千员,分主各地城池。13世纪初,谏义里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杜马坡的地方长官庚·安洛,宣布独立,于1222年推翻谏义里王国,统一东爪哇,建立了新柯沙里王国。


【东亚】:秦始皇的长信宫灯

  作为一名中国人,霸者之证中最熟悉的应该还是东亚的霸者之证,不论是普通版还是资料片,东亚的霸者之证都是用的中国的文物。不过,其中非资料片的霸者之证“秦始皇的长信宫灯”其实并不是来自秦始皇。

  1968年7月,河北省满城西郊陵山内发掘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墓中出土的文物,除金缕玉衣使世人震惊外,还有很多精美的青铜器,长信宫灯就是其中一件。灯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通体鎏金。宫女体中空,头部和右臂(上手)能够拆卸。右手提灯罩,右臂袖很自然地作为排烟管道,使蜡烛燃烧时的烟烬通过宫女手臂纳入其体内,灯座能够盛水,这样体内大量积聚的灯烟便可溶于水中,净化空气。灯的结构也十分精巧,灯座、灯盘、灯罩均可拆卸。圆形灯盘能够转动,两块瓦状的罩板能够开合,因而能任意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和亮度的强弱大小。跪坐姿态的宫女,形象也很生动,她身穿汉代最流行的曲裙深衣。她的衣着打扮为研究汉代妇女服饰提供了可靠证据。

  这盏铜灯上还刻有铭文9处,共64字。“长信宫灯”得名于铭文中的“长信”字样。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刘揭文帝时受封,景帝时被削爵,家产及其此灯被朝廷没收,归皇太后居所长信宫应用。后来皇太后窦氏又将此物赐于本族裔亲窦绾。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目前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此物最早的主人是谁,因此光荣(KOEI)将之归为秦始皇的财产并不妥,一般更多的认为宫灯的主人应该是西汉阳信侯刘揭,比如在百度百科中就被称为“西汉长信宫灯”。

  实物图:



好了,说完非资料片版4个主角所能获得的7个霸者之证,下面我们来说说资料片版的3个新主角所能获得的不一样的另外一套霸者之证吧:

————资料片(7个主角的版本)————

【北海】:哈尔舒塔的供品车

  在资料片中,新的3位主角获得的北海霸者之证,变成了“哈尔舒塔的供品车”



  哈尔舒塔(Hallstatt),大陆这边一般翻译做哈尔斯塔特或者哈尔施塔特(搜这个有百科,但里面又写的是前面那个),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话说评论中很多人吐槽了,游戏中直接把“奥地利”汉化成了“澳大利亚”。呃,我第一次看到评论的时候还以为是在说我,吓得我马上回来看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说游戏的汉化,话说北海的霸者之证怎么还能出现大洋洲的物品呢,我就呵呵了。好吧,我们应该对汉化宽容一点,再垃圾的汉化,对游戏的推广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Hallstatt名字里的“Hall”应该是来自“盐”的古克尔特语。1846年考古学家在此地发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物,于是将这些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以该镇命名。哈尔斯塔特文化分四个时期,第一与第二时期始于公元前1200年,即青铜时代晚期;第三时期始于公元前800年,即已进去铁器时代。该文化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哈尔斯塔特文化主要由凯尔特人创造,其覆盖面积很广,从法国东部到巴尔干半岛都受到他的影响。
  此物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产物,在奥地利的Strettweg的一处墓穴中被发现。铜质,主体造型为四轮车,上有12个类似战士的铜人像,另有四匹铜马和两只雄鹿。人物皆裸体,中间有一女性人物体形较其他人物大,高举双手,疑为身份尊贵之人或某神祗。该女性人物双手托起一大铜碗,可能是在某种仪式上盛放供品所用,但详情为何物不明。该文物的表现手法明显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有专家以为这可能是希腊工匠在文化交流中所创造出来的。

【地中海】:阿葛曼侬的面具


  阿葛曼侬大概又是一个港台翻译的结果,大陆翻译做“阿伽门农”,希腊文意为"坚定不移", 希腊最尊贵的英雄(超人)之一。 希腊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战争是因为他想称霸爱琴海,他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只是导火线,在战争中,他也成为希腊联合远征军统帅。战争胜利后,他顺利回到家乡,然而他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对于阿伽门农在出征时因得罪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而以长女伊菲革涅亚献祭之事怀恨在心,便与情人埃癸斯托斯一起谋害了他。关于他的事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有详细记载。而在另一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魔法师喀耳刻的帮助下前往冥府询问路途吉凶,曾在该处遇见阿伽门农的灵魂。当时阿伽门农还发出“宁在凡间为奴,不在冥界为王”的感慨。
  此物是在迈锡尼坟墓中发现的一個葬礼用的黄金面具。迈锡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遗址,位于伯罗奔尼撒东北部。它被称之为阿伽门农的面具的金制死人面具。它提示我们该坟墓可能是一個国王陵墓,传说是特洛伊战役中希腊军队统帅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陵墓。

【非洲】:羊头狮身像


  游戏中对此物的表明为:在黑人王国库舒以琥珀金制作的像。狮子身上安着阿门神的圣兽羊头。
  库舒(Kush),呃……我们翻译做库希特,即努比亚,是现代埃及的一部分。第一個关于努比亚的记载初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远古埃及人的记录中。那个时候,“努比亚”词语指得是埃及整个南面得区域。公元前747年, 当埃及正处在国内战争的骚乱的时候,北方人威胁这南埃及的城市底比斯(Thebes,今卢克索),然后那里的埃及人就向努比亚国王寻求保护。库希特国王Piye从他的首都Napata向北部进军,解救了底比斯,并且统一了埃及。在以后的100年,库希特国王统治着努比亚和埃及。直到公元前663年,亚述人的侵入导致了这个时代的完结,努比亚的国王逃到他南方的首都Napata去了。
  在埃及现存的许多神庙外面,都有着大量的狮身羊头像,关于它们当时的正式名字现已不可考,现在通常把它与狮身人面像归为一类,统称为斯芬克斯。此物的造型取义于:羊头代表阿蒙神,狮身代表王权。

【美洲/新大陆】:契慕的斧头


  契慕,通译(咳咳)为契穆、奇穆(CHIMú),是秘鲁北部的一個印第安分支。契穆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打败了西康人,1476年为印加所灭。契穆王国的首都昌昌位于今秘鲁境内,是一座西班牙殖民时期之前整个美洲占地最大的用泥土建造的城市。15世纪,契穆王国鼎盛时期,这儿居住过10多万人。该城位于特鲁希略城东北6公里处,方圆20平方公里。昌昌古城最主要的建筑特性是市区内级别区别十分严格。其主要建筑坐落在一块占地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这一区域又分成9个四方形被称作宫殿的建筑群。所有建筑群四周都由高大宽厚的土坯城墙环绕着。
  图中所示的东西叫“Tumi”,由黄金所制,有绿松石做装饰。根据介绍,这应该是一把刀而不是斧头,专门用于祭祀仪式杀死祭品(可能是人)。现在拉美地区的部分人以为,在家中的墙壁上挂上这样一件Tumi能够带来好运,而且它已经成为了秘鲁旅游宣传的一個符号。

【印度洋】:萨尔贡的头像


  萨尔贡(Sargon)于公元前24世纪出生于两河流域的基什城邦,是闪米特人的私生子,其母亲地位低下。萨尔贡一出世,就被其母亲抛弃在河边,由一個汲水工捡到,并抚养成人。萨尔贡年青时做过园丁,之后被推荐给基什城邦的国王,成为其臣僚。后来萨尔贡乘基什在战争中失败,人民对国王失去信心的时机,于公元前2371年篡夺了基什的王位。
  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各城邦已经进去列国争霸的时代,其中南方的温玛城邦在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的带领下初步统一了两河流域。就在其与另一個大国拉格什激战的关头,萨尔贡趁机起兵,打败了温玛的军队,俘虏了卢伽尔·扎吉西并将他作为祭品献给了恩利尔神。之后,萨尔贡率领大军继续南下,深入苏美尔腹地,经多年征战,先后征服了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城邦,直抵波斯湾,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個军事帝国。
  萨尔贡在基什附近修建了阿卡德城,作为其首都。从此,萨尔贡建立的帝国被称为阿卡德帝国,萨尔贡这一支闪米特人被称为阿卡德人。萨尔贡在阿卡德帝国建立后,继续对外军事扩张,向东进攻埃兰,向西征服了今叙利亚和土耳其东部地区,有可能曾抵达地中海。他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又称为沙鲁金(Sarrukin,“正义之王”)。萨尔贡大约死于公元前2316年,史称萨尔贡一世。

【东南亚】:琼恰克的王冠


  这个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两征”了(这张图第一次传到了最前面,而且删不到,反正差不多就不删了)。
  游戏中对此物的表明为:『在越南同妹妹陈妹一起抵抗汉民族的统治,不费吹灰之力攻陷65座城市的女中豪杰琼恰克的王冠。』需要表明一下,这儿又是汉化者直接译音日文假名的结果(呃,其实前面很多都是这样),所谓的“琼恰克”,其实叫“征侧”,她妹妹叫“征贰”,她们俩也被合称“两征”(二征)。
  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因不满太守苏定的暴政举事(当时越南属汉朝的领土),后来被马援所镇压,按《后汉书·马援列传》:“又交址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址。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
  “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征侧,征贰姐妹死后,马援继续向南挺进,追击二征的余党。待完全平定后,马援将汉朝的版图又向南延伸了许多。他在新边界上立了两根铜柱,一来作为界标,二来夸耀自己的功勋。据《安南志略》说马援在铜柱上刻下“铜柱绝,交趾灭”的字样。二征虽死,当地的土著仍然怀念她们,很讨厌马援的铜柱。但是因为有这种话刻柱上,所以也不敢将其销毁。虽然不敢销毁,但每次有人路过都要捡一块石头投掷铜柱。天长日久,石块堆成一個小山,铜柱就被埋住了。征侧的故事,在《后汉书》的《南蛮西南夷列传》也略有提及。
  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她们自然是叛军,但对于越南人就不一样了,她们被视为民族英雄,为她们修建了二征夫人庙,许多地名、路名也以她们为名。图为越南人节日里对她们的扮演。
  百度百科“征氏姐妹”词条也有一些中越双方对此的描述。

【东亚】:殷代方形鼎


  最后来到我们东亚,东亚霸者之证是“殷代方形鼎”,可能有些对历史不怎么了解的玩家会好奇,这个“殷代”是什么时候啊?呵呵,其实殷代就是指的先秦三代“夏商周”中的商朝,因为商朝国都频繁迁移,一直到盘庚将国都迁到殷(今安阳)这个地方以后,才稳定下来,所以历史上也用“殷”、“殷地”、“殷商”来代指商朝。有个段子就说周朝灭了商朝以后,商人(呃,商代的人)有一部分就向东北逃亡,最终越过了白令海峡到了北美洲,但他们心怀故土,碰到有远航而来的人,就向前询问“殷地安否?”,久而久之,他们就被称作“印第安人”,哈哈。

  回到我们的霸者之证上来,其实这个“方形鼎”的图小了一点,一下子也看不出是哪一款文物。介绍中提及是“刻着饕餮”的话类似的鼎还是很多的,哪怕加上商代背景也不少:

饕餮纹方鼎(商)青铜_全景网


广州御臻:稀世之宝-饕餮纹青铜方鼎-搜狐 【青铜饕餮纹方鼎】拍卖品_价格_图片_描述_鉴赏_(青铜) -博宝艺术品拍卖网

不过这些鼎虽然价值不菲,但要说是牛B到可以作为世界1/7的霸者的证明,似乎还是有点……呵呵。如果真要说国宝级的方鼎,其实还是要说到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鼎)。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鼎吧(其实是因为网上找的游戏图带的那个就是司母戊鼎,呵呵)
铜鼎盛行在中国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21年)。由于铜鼎只有王侯才能应用,鼎成为一种重要的祭祀礼器是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传说大禹在治水之后便铸成九鼎以象征天下九州,今日依然有“一言九鼎”这个成语。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一直到达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乘机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没有回答楚庄王,而只是说夏代兴盛的时候,用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夏亡迁于商,商灭迁于周,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来可问也。”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和语词“鼎迁”的来历。
  鼎中较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又称“后母戊鼎”。,是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高1.33米,重875公斤。从外观上看,司母戊大方鼎腹壁宽厚像墙,宽大肥厚的耳朵装饰猛虎咬人的纹样,鼎体四周是雷纹,四角是兽面纹,腹壁上铸着"司母戊"铭文(第一个字现在也被认为可能是“后”字)。鼎的整个造型给人威武的感觉。它是1939年3月在中国中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一個农田中被发现的。从司母戊大方鼎的铭文中能够推断,这件器物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充分显示了殷代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从铸造痕迹上看,司母戊大方鼎是用20块模范一同铸成,这不仅反映了当时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宏大,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水平高超。



好了,本期霸者之证的介绍到此结束,其实大航海时代4中的各种宝物甚至各种特产都是有一番故事可以讲的。

如果哪天在知乎看到有提到大航海时代4宝物历史的问题,我再来回答吧~当然大家也可以在评论中给我推荐一下哟~




  

相关话题

  《大航海时代 OL 》出现鬼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大航海时代),海盗是怎么在茫茫大海上发现锁定和攻击目标的? 
  为什么大航海时代靠指南针和天文导航可以全球航行,银河号被关了GPS就失去航行能力? 
  假如西班牙没有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能否续命一段时间? 
  如果皮萨罗没有活捉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会灭亡吗? 
  如果没有奥斯曼还会有大航海吗? 
  奥斯曼帝国为何不参与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扩张活动? 
  既然朝贡体系使中国吃亏,为什么欧洲冒险家没有假装朝贡骗钱? 
  古代中国占领云南后为什么没有继续推进,占领印度洋出海口和肥沃的恒河平原? 
  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在殖民时期有先发优势,得到原始积累,不是最先工业化,反而英国最先工业化? 

前一个讨论
当我们在刷牙时,我们可以干些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写出走心的文案?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