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90%以上的人接触摄影的开始都在走弯路,每个人在刚刚开始拍的过程当中都想去自己先玩玩看,但几个月几年的拍摄时间都浪费掉了,我们的摄影技术还停留在原地踏步,所拍摄的照片无非是用单反拍出来的“高清游客照”。
我来问一个问题:如何拍出好的照片?
这个问题问过家里人,问过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所给出的回答是什么?
带着一台相机,开车去到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用相机记录下漂亮的风景就ok了。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距离成功真的差的仅仅是相机和风景吗?
这张照片来自于大多数人的相机相册,看上去和手机有本质区别吗?无非就是可以放大更多一些,细节更好一些,没什么构图参数等等一系列基本知识可谈,我们对摄影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随手拍,看到什么拍什么的阶段。
但实际上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就好像上学时代的“学龄前”儿童,区别在于并没有谁再能带领我们学习了,在现有的审美水平下,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下,我们认为这些就是好的,这些照片发朋友圈就足够了,并没有过多的去考虑到该怎样提升。
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还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点赞精力,去看一些所谓的质感大片拍摄方法。十秒教你玩转摄影,十秒教你拍出高级感大片,十秒教你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很多很多东西都在误导我们认为:摄影?有手就行?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照片呢?
我们会带拍出来一些奇怪的偏色照片,认为这样的也是好的作品,带有情绪的质感大作啊!但实际上我们的认知正在发生着变化。并不是摄影上的提升,而是在审美路上我们走的越来越远了。爱好始终是爱好,很多人并没有把拍照太放在心上,太过于研究,这也就导致大多数人的相机在吃灰,大多数人的相机………………。
别激动啊,赶快把你手里那本摄影教程先放下,咱们还没到那一步,那本书可能有点早了。现阶段我们要去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教材仅仅是:手中的相机说明书
为什么是这本书?我们来换个说法啊,我们带着武器上战场打仗会涉及到测量风向,天气,距离等等因素的问题,但我们综合考量了一大圈,却发现我们不知道怎么开枪??
这样一想是不是明白大概了?相机上有一大堆的按键,举个例子来说:iso menu info rate av tv m…………………………这些按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又何谈下一步进行呢?
为什么说看摄影教程太早了?
依然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教程书上会提到一些关于拍摄上的技法,有一些拍摄慢门的手法:
像是上面这样的照片作为一个案例给到我们,我们会觉得哇好棒, 我也想拍,然后买来滤镜片,滤镜支架,三脚架等等一系列的附件,带着器材前往到自己家附近的一处小假山瀑布旁。
装模作样的把这一整套器材都安装好之后,准备开始拍摄(此时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的吃瓜群众),当我们按下快门之后,所得到的并不是快门开合的咔嚓声,而是:
这玩意从机顶跳起来了,还是怎么按都按不回去的那种。将就着拍完的照片除了比平时拍的暗一些,没有其他的任何区别,可谓是「背着婆娘(器材)看戏」丢人又受累。
这是为啥啊?教程骗人?告发出版社?
大可不必,我们只看到了需要的器材和买买买,我们忽略掉了有一个关键词是m档拍摄,我们忽略掉饿了一个关键信息点是「减光镜会影响测光」这两个大问题是我们没理解或者说没注意到的细节,在实际拍摄中就会体现到。
总在说相机难用,实际上我们还并没有理解关于相机的使用,和各个档位参数之间的匹配问题。
至于参数怎么调整和运用,不过多说了,看看上面这篇「一万字学摄影」可以帮到你理解曝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运用。
这也就明确了我们要在实际拍摄前去看到说明书,不然我们的相机只会是:
厂家设计那么多按键是有原因的,一定要把说明书看透,虽然有些按键确实我们日后用不到,像是拍照片习惯用raw格式的人来说,log模式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我们知道总比需要的时候抓瞎强对不?
不多说了,时间留给你,多去看书。
看好照片是一个始终跳不过去的话题,当我们打算开始好好学摄影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淡出生活氛围满满的朋友圈了,而是放在质量更高的图片网站上。
而现阶段我们要去学习的不是照片内容多么多么好,而是学习最基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构图」
对于基本的构图而言,我们会从网上或者书上去看到,那么至于为什么构图?用个简单的方法理解就是:
1+1=2 0.5+1.5=2
很简单的两个数学算式,但大多数仅仅知道这些,在拍摄中就不注意了:
这是学员拍回来的「黄金分割构图」作业,这好看吗?完全不好看,为什么呀?
我们要学习构图的最简单方法是啥?就是让照片更稳定且好看,而不是因为构图而构图。
我们要保证的是画面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让照片能够看上去更佳舒适,而不是简单的因为构图而构图。
我们去看好照片所要学些东西就是,以静物举例:
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了,而是一张由很多组成部分构成的大楼,每个元素的存在都是为了这栋楼的稳定,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元素要出现在照片的这个位置上,如果家里有道具也可以来摆放一下看看区别在哪里?把这些元素进行细化,明白构图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照片有很多种类型:
每种照片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先从分析「构图」开始,不要过早地去分析什么情绪内涵……………………。
好家伙,直接跳过前两条看这个,怎么突然不正经的跳出来一个「求带」??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大概的「相机使用基础知识,以及构图的基本知识」,下一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出门拍摄,开始验证我们这些基础知识的稳定性如何。
就好比老师上课给我们讲到了一个基本概念,针对这一概念我们去做对应的练习题
那么为什么要求带?为什么要去希望找人带我们拍摄呢?还是来看个案例:
这是学员在刚刚开始接触城市夜景所拍摄的照片,没错这是「真·夜景」,等到大半夜拍摄到的照片,所呈现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真的并不好看,这是相机的问题吗?并不是,而是我们有很多知识都不知道,没有拍摄经验。
这是一年之后在一次跟着有经验摄影师拍摄的照片,顺带也学到了一些关于后期的处理方案。虽然有些颜色饱和度还是有些高。但单纯的从照片上来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并没有什么「特别能力」的传授,而是仅仅告诉了他:为了画质更好,要缩小一些光圈;为了照片噪点更少,选择iso100;为了避免光污染过大和暗部细节全无,选择亮灯后天黑前的时间段进行拍摄。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夜景照片带有火烧云的原因⬆
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是享受摄影的乐趣,在很多人一起的拍摄当中,我们还会去:聊一些摄影器材,说一些关于摄影上经验的分享等等……。那么实际上这一过程的重要性远超过与其他阶段。
大概是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旺柴]
拍城市风光,拍人像,或者拍………………,很多的题材我们都可以去找到一些好的摄影师带带我们一起拍摄,有很多特别的技巧和经验都是我们需要摸索很久才能知道的。
有人也问过说:
拍摄一张优秀的城市风光作品是需要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吗?答案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周。
基本的拍摄技法教会给我们之后,剩下的就是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从这个求带师傅到另外一个求带师傅,我们不断的去问到该怎么拍,怎么拍的更好,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提升。
上面这条回答当中提到了关于部落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关于一个摄影师聚合的组织,在500px上有非常多的部落,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部落——联系管理员——询问群聊——添加联系方式——建立联系——约拍。
通过上面这个流程来找到摄影组织,之前也看到过 @龙丘野Nero 老师在回答当中提到这样的一句话:
不要沉迷于本地摄影圈子
这句话说的一点错没有,一个群两个群的水平是有限的,那些人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的去开发新的拍摄创意和思考才能够提高。曾经在路上偶遇一个摄影师,互扫微信后发现共同群聊99+,才发现原来是「大型认亲现场」,网友见面会了。
多多去交流,是对你,是对摄影的一个很好的阶段。
打开网页随便搜一下「北京打卡」会跳出来非常多的好的机位可以给到我们拍摄,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可以尝试去多次打卡和仿拍,从而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明确啥呀?构图可以明确,色彩可以明确,对于好的建筑,对于好的场景可以明确。
总会有很多人来提到打卡这个概念,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审美,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摄影基本知识,提高很多。
坏的方面我们陷入死循环,没卡可打就不拍了。
一定要记得这个环境是一个过渡,适量打卡,不要认为这就是全剧终了。要去在这一阶段当中多多练习相机和构图的使用,提升自己的一些拍摄敏感度。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条问题,我觉得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在前面提到了说我们要多多去看好照片,多多学习。可以从中看到构图的内容。
但就像标题所说的,读图读构图仅仅是很表层很基础的概念,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看好照片究竟学些到什么?接着我们详细来说说。
一看这个标题,摄影专业的学生站起来了,这不是艺考题吗??
没错,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事,但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而言所不具备的一件事。那么他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找一张图来分析一下:
这是一张纪实摄影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维度来拆分一下这张照片,分别是哪几个维度呢?
拍摄角度独特,利用黄金分割的构图,将老人孩子得以非常好的在画面中布局;与此同时孩子们以及周围的静物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们聚焦在老人手中的这个泥娃娃身上,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与巧妙的抓拍,这样的手法不仅能够让画面趣味更强,同时也让主体陪体关系更加明确。(分析构图)
通过前景娃娃的被拉伸状况,我们可以判断出作者利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让画面当中的娃娃,人物,以及环境都能融入到画面当中来,把小房间拍出很大的感觉。被收录进前景当中的泥娃娃也让画面的故事感更强,画面效果更加。(分析镜头)
窗外的自然光,白色泥娃娃的反光,两个区域的光线在老人的脸上形成天然伦勃朗光,更像是作者的精心布置,让画面的氛围感很强,渲染的十分出色。利用暖色调来渲染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画面感受。(分析光线)
利用中间调的方法将主体人物以及周围环境都打亮,让我们能够很好的看到人物的面部以及屋子的细节,画面层次丰富,给人很舒服。(分析影调)
很好的拍摄到了关于河南尼娃娃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幅纪实摄影作品,在孩子们的表情当中也看到了渴望学习,慢慢求知欲的感受。(分析故事)
我们拿到一张图片之后要去分析到他的信息点,能够从图中学习到关于一些技法的知识。
比方说上面这张图:为了能让场景人物都清晰,并没有使用大光圈。(学习点1)
构图看似很满,又很舒服,可以来学一下(学习点2)
人物形态动作表情抓拍的很到位(学习点3)
这是我能够想到的关于拍摄的三个点,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学到的东西同样不同,也来试着解读看看。
对于人像作品更是如此,照片当中我画了四个圈,一个箭头。什么意思呢?
首先看2:通过眼神光来分析,可以看到眼睛中的亮点来源于画面的右上侧,与此同时通过2和3的阴影区 都能够明确箭头5的正确性。
再然后看4:背景有一个渐变,可能是有单独的背景光,或者反光板
最后看1:头发有一圈亮光渐变,可能是应用到了发光,或者是5的光源
这是看到这三张图之后我所作出的分析,如果是我拍,我会把这些知识转化到我自己的拍摄中去。
第一点当中所提到的:「图片分析——仿拍」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概不少的时间,这一阶段是相对于上一阶段的进阶点,我们不仅仅是看图+仿拍了,而是我们要把照片当中的亮点提炼出来,能够把这些细节给到应用到我们实际拍摄中去。
举个例子:
这是一张拍摄校车的画面,利用航拍表现非常好的颜色秩序感,非常喜欢这样别致的颜色效果,以及画面元素感觉,那么我要做的是什么?出去找,出去找。
然后我在拍摄中得到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在卫星地图中我看到了黄色以及停车场,我马上联想到了关于上面那张作品的感觉,虽然画面当中车辆位置不同,但对于50%的效果上已经得到了。我们要去学习的不再是抄,而是去找到重合点,这里我在给到一个疯狂后期的案例:
这是我看到的一张航拍照片,很好看,我也想拍,之后我就开始留意关于这样的路。在之后我遇到了一条这样的路,并拍下来:
但看上去好low,也不那么好看,所要怎么办呐?后期做,我来改一下,然后我就得到了:
没错,这两个的原图都是上面那一张,通过合成的方法完成了路面的改进,是不是区别一下子很大了?
这里面我所看到的是弯弯的小路,引发出来关于「峰回路转」的思考,然后找到红黄车子以及回转的山路,进行后期合成。
这就是关于学习拍摄思路中的思路的方法,我们只需要知道每张照片我们希望学习的是什么就ok了,不再是简单的复制。
第一张:我们可以学习那种蜡烛的后期方法,可以学习他的画面布局
第二张:天气很棒,这个风吹草动的感觉很出彩,可以以后拍摄中注意一下
第三张:运动场可以作为拍摄点,这里拍色彩很棒
第四张:人物颜色和背景很跳,这衣服选的好
最后一张:这个后期方法可以学习一下
每张图找出来一个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应用到实际拍摄当中去,就可以提高很多。
说半天了,也没见说十秒调色啊??
放在后面了,我们不聊十秒调色。时间太长了,我们聊「一秒拆色」。一秒怎么学啊?老规矩找一张图举例:
这张照片的后期思路是怎么样的?
很简单:分区调色,每个区域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右侧的图层。建筑一层,水一层,外加天空渐变光一层
这一节阶段当中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明确每一个环节是代表什么就行了。
就像是理科物理解题的一步一步一样,每一步要做什么我们都要分析清楚,具体的信息点我们可以来参考这个回答:
同样对于慢慢氛围感的人像,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做法:把我们看到很棒调色风格的照片拆分开,分析他的调色过程,从而明确答案。
调色不过多说,多看好照片熟悉色彩之后,我们就会有对应的解答方案了,放在「进阶之路01」里面来看了。
老不正经的又来了,嘛玩意不嫌多?
图不嫌多,我们要一直拍,多拍,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为什么?所谓的避雷指南,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前人的踩雷集锦,众多的翻车经历都是自己在拍摄中不断积累得出的,而并不是看过之后就成神了。
一个硬盘绝对不算多,一年时间里通常要消耗掉两个到三个2T硬盘,不断的拍摄才会有提高。有些拍过之后躺在硬盘里的素材,会有某一个晚上突然产生灵感起来修图的,别慌,只是时机还未成熟。
求点评标题上总会出现:3000次快门了求点评,1w次快门了求指点…………
还是那句话,衡量你拍照技术的不是快门次数,快门次数一百万不思考的话你能够成为的不是专业摄影师,而是专业质检员。
这一阶段没什么过多说的,多拍多练习吧。
进阶中的进阶,难吗?难,很多人止步于上一阶段了,没有提升了。这里也给到一个一个前两天的聊天:
对于城市风光作品,为什么推荐当中很少看见了?这图很ok啊!
没错这图是很ok,但我来问你这样一个问题:
这图你能拍,我也能拍,入门三个月的新人也能拍。那么这就已经可以算作是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门槛了,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吗?
难不成您都上小学了,还和同学炫耀自己会用筷子吃饭?
以「城市」题材的摄影大赛来说,上面的照片获奖的几率比较低,因为没什么太多亮点,就是简单的城市风光,但我们来看到一张获奖作品:
不再是简单的城市风光作品了,没错啊。对于城市来说,我们可以拍摄的题材很多,可以拍摄的视角也很多,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拍摄地点,而是我们把目光放在一些新鲜事物上。
对于城市我们可以拍摄关于城市建设,可以拍摄人文故事,可以拍摄………………
有太多可以拍摄的题材了,没错啊,城市不是城市风光的代名词,想要出彩就要考虑如何出众,想要出众就要考虑一些新鲜点子如何提升了。
和深入看图很接近,但此时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摄影社区了,同样也要去光顾各大摄影赛事的网站,去看看获奖作品额优秀点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看看这一条?我们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不仅仅是照片本身,更是照片之后的思考。
摄影这东西,说简单很简单,说难又很难。
如果说倒退二十年开始爬楼,开始飞航拍,那无疑你火了,因为没人去用到这样的视角拍摄。但给到我们的是2021年,已经有无数人尝试拍摄过这样的照片了,我们能够去做的不再是重复的打卡复制了,而是更多时间去静下心来想想拍什么?
时刻要记得,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
用光我们的时间,用光我们的金钱,用光我们的精力…………。慢慢来吧,摄影可以学习很快,也可以很漫长,每个阶段想什么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未来的路留给你,自己走,慢慢体会这别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