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目前在美国上大学。照片既有在中国拍的又有在美国拍的,手机包括iPhone xsmax,11promax,华为p30pro和mate30pro。
一些前言
以前使用徕卡q2和m10p拍摄照片,但因为它的不轻便终究还是向手机屈服了——其实leica在相机里已经确实算小而轻的了,但是它的综合素质可能还没有手机好。感觉它独特的优势在于:拍摄时的操控感,独特自然的景深和光圈效果以及“德味”的调色,但是很多情况下后期也能达到相似的调色效果。对于朋友圈照片,也不需要太过关注光圈什么的东西——毕竟朋友圈照片不比人文摄影,大家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相机独特的色调风格
相机独特的人像效果,得益于景深和光圈
手机的人像效果,和相机比还是逊色不少(使用华为p30pro拍摄)
不过,今后还是可能会用手机拍照比较多了——至于相机,就把它当作一个精致的收藏品好了。不过我想,或许专业的商用相机(如佳能,尼康,哈苏等等)似乎能活得比leica要好一点,因为他们的specialty area与手机并不重合——或许过些日子可以入手个哈苏试一试,然后再下这个结论。
对于这几部手机,我是由衷觉得mate30pro的拍摄效果比p30pro好的。得益于独特强大的ai,p30总能很好的优化照片,但是这种优化时常显得假;而且很多情况,p30得出的照片和手机取景框中的并不一样——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这是很致命的。
华为比苹果好的就在于对于景深的处理更好,以及拥有更好的夜景(不过iPhone11pro加强了夜景,同时有了deep fusion功能。在夜景上好了不少。下图上会注明使用手机,大家可以自行对比)
iphone 11 pro
ip 11 pro
huawei p30
iPhone xs
iPhone 11 pro
Huawei p30 pro
Huawei mate 30 pro
iPhone xs
iPhone xs
Iphone 11 pro
iPhone 11 pro
iphone 11 pro
Iphone xs
展示一下微距功能,还不错-iphone xs
Huawei p30pro
huawei p30pro
最后是一个秒五里的小火车,虽然拍照并无可圈可点之处,但还是想发上来(huawei p30pro)
有点小小紧张,毕竟第一次晒照
不敢说玩摄影,其实就是喜欢拍照
没有写太多说明
怪
我
懒
好了, 进入正题
《One moment》
前两天看的双年展,拍了几张
《网》
《琉璃》
《处处哲学》
其实我挺喜欢这张的,用一次性水杯喝水时无意间发现的
《Back》
从长江隧道路过时,倚着车窗的时候突然看到这画面
《漏网之鱼》
在海鲜市场时,路中间的一幕
《框中人》
去年年底实施“365计划”的第一张
《向光》
第一次获奖的作品,《影像时代》6月刊
《无题》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在丽江背包十年跟一群陌生人过年
无意间拍到了鸽子起飞的瞬间
在顶部有很多挂灯的酒吧,拍到了另外一部手机上梦幻的一幕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姑娘听说挂号300就千里迢迢来到医院了,她的需求是“今天看上病”,别家医院挂号再容易那也是明天的事了。挂号资格都在黄牛手里,这就是医院的供应。结果就是黄牛可以随便报价。
这4500体现的不是真的医患供需关系,而是特定情景下的趁人之危。
原价再高,都避免不了这种状况。
黄牛广泛出现在兼具时效性与稀缺性的交易中,例如演唱会、球赛、火车、医院门诊,其中前两样普遍是市场经济,一样有黄牛卖天价票。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有时效性,价格就很难反过来影响供应与需求。
而黄牛一旦内外勾结,就可以自己来影响稀缺性。
10年前我曾有过以3倍价格买了张黄牛火车站票,因为我有急事儿但火车站没票,结果一路上车上满是空座。
谢邀。如题主所述,到了大学之后,基本上那种过于浅显的科普书籍的吸引力就不大了,什么天空的蓝,树叶的绿和太阳的七彩,蜂窝和雪花的六角形这种原理都很简单,给中学生看还差不多。一些有趣的实验什么的,基本上能做的实验都太简单了,有趣的实验都做不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物理学当中依然显得有趣的,当属天文宇宙相关的理论了。思考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所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本质是什么,这些东西不管多大岁数都不会显得幼稚无聊吧。
1. 入门书籍,首推《时间简史》。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入门,虽然可能会觉得太简单了,但是趣味性还是有的。
2. 入门视频,我印象最深的是“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这个稍微难懂一些,貌似也有一些错误(?),不过物理的乐趣不就是烧脑吗。
3. 入门网站,维基百科……我不是开玩笑,诸如弦论啊,大爆炸理论啊,费米悖论啊,单纯看维基百科就足以让人感慨宇宙真奇妙了。而且从一个词条开始顺着感兴趣的方向一个个点进去,绝对能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