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记住这是一个罕见的孤例,并不是常态。
(自动x3)
其次,这个电影并不是在告诉我们怎么背单词,而是呈现了一门语言诞生、成熟的整个过程。
刚开始,男主吉尔斯造词靠胡编,结果发现脑洞不够用,自己都记不住。后来发现了一个好东西:素材库。名单提供了许多音节和组合供他使用,而且不同地区抓来的人在不断更新这个库。
语言学里有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在这个过程里都能看到一些知识点的体现。
到后面,这个自创语已经趋于成熟了,男主和男二已经可以喋喋不休地相互咕噜咕,交流很多话题,甚至快要升华,具备文学性了。
所以,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们也要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背单词不是为了背单词,是为了学习这门语言。顺着单词表硬背,获得的结果大概率是abandon。
吉尔斯不是记住了2840个单词,他是拥有一门活生生的语言。这些名字是这门活语言的词典。在意大利抓来的犹太人带来新素材库的时候,他的造词法也升级了,在打饭期间问这个人的名字,同时关注这个人的特点,比如急躁,然后这个人的名字就用来创造“急躁”这个词。这样,声音、形象、意义三者有机绑定了,甚至带有故事性,他就不是干巴巴地只记了一个名字。
硬要说我们可以借鉴的背单词方法,有这些吧。
1,动机。他不把教“波斯语”这件事情做好,真的会被捶死。所以强大的动机带来了强大的专注力。
2,沉浸。比如他要每天在发饭和回住所时重复见到这些人,要嘴里突突自己造的词,要手底下抄写名单,就是用多种感官、多种频道在强化。
3,互动。教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巩固自己知识的很好方式。
4,规律。西方世界里,每个族群的常用名字是有限的,而且大头都是来自圣经的,姓的产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祖先的居住地或职业经过一定词形变化。他在造语言的过程中,更深地去总结和运用了这些规律。
5,情感。因为这些素材库都是活生生的能看到能触到的人,给题主100个中小学同学名单让题主背一周和给100个陌生人名单,肯定是同学名单记得更快更牢固。这里我分享一个我朋友的小爱好,他在压力大的时候就背人名,比如世界球员排名、中国古代名将什么的,抄一张单子背完一个划掉一个。他觉得经过这个仪式,那个人物活在他心里而不是纸上,就更为不朽了。
总之,学语言,学听人话讲人话写人话,而不是背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