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条一条捋:
一方面,过去几年下来,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候资产价格泡沫被戳破,极有可能系统性金融危机(想想美国次贷),如果出现大面积断贷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从地方财政角度,土地财政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方债危机尚未化解,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再砍掉土地财政这么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对本就有点紧巴巴的众多地方政府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地价-房价的关系我就不赘述了)
最后,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房价有着极强的信号作用——如果连上海的房价都稳不住了,那些二三四线城市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说,房价可以横盘,但是不太能降。用时间换空间,寄希望于经济发展化解高房价问题,是现在(我看到的)比较合理的一个路径。
这么多的购房人群,并非铁板一块,有刚需,有改善,有投资,有投机[1]。所谓“房住不炒”,核心就在于如何识别不同的需求并且加以区别对待。
对于刚需群体,通过首套房购房资格来筛选,确保刚需基本能够参加首套房的摇号,并且通过新房房价来控制刚需购房的成本(虽然仍然很高,但不至于过高)[2];
对于改善性需求,我们应该认识到改善性需求的买房者一般都有首套房价值(大多获得升值)作为基础,再加上满五/满三后的多年积累,受到信贷政策的影响虽然同样很大,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控的;
而对于投资、投机需求,政府对于自有资金其实无法做很好的管控(毕竟人家自己的钱,你管不着),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限制房地产的流动性来限制投资变现(这是住与炒最大的区别,是否有变现需求)。指导价代替了市场价格,无疑加大了交易成本——购房前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探知某套房的实际价格。
而另一方面,指导价在控制资金流向炒房上,也起着作用,这也就是最后一点。
其实即使是炒房者,全款购房的比例也并不大——一方面随着房价逐渐走高,这样需要的资金体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购房者而言,除非遇到系统性行情,房价的涨幅受限,全款购房的回报率并不高。
如何提高回报率呢?上杠杆——1000w的房子涨50w收益率只有5%,但是如果用500万本金撬动购房,收益率就变成了10%。
既然如此,就需要限制这类杠杆——指导价出台后,意味着银行在放贷时额度将不再仅仅依据网签,而同样需要参考指导价。如果指导价低于市场价(我个人认为概率很大),那么无疑相当于压缩了购房者的杠杆幅度,需要付出更多的本金,收益率也被拉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指导价以及随后的限贷,确乎是一个不错的遏制炒房行为的策略。
不过到底能不能奏效,不妨再多观察几个月,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