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随着人们对教育对儿童心理学对个人成长发展的研究而不断改变。
就目前来说,公认的几个“答案”:
所为家长,唯一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
暂且不谈做个好妈妈,做个优秀妈妈,咱们先谈一下做家长的及格线:无条件的爱。
这个说着挺简单直白,但是真的能做到的不多。
很多人养孩子出发点就有问题:养儿防老,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法完成的理想,延续自己的事业或生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自己生活得不好,憋屈,指望把孩子培养好,来跳跃阶级或改善家庭条件。。。。这些人都属于把孩子当工具人。不配养孩子。也就更说不上爱孩子,无条件的爱。
所谓“给与无条件的爱”,有个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能力给与爱。当你连自己都不爱,自己有心灵缺口时(缺爱,缺安全感,缺自尊。。。),你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给他人无条件的爱的。
如果能真正理解无条件的爱,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举个例子,现在有些人的误区是,我要当个好妈妈,所以我应该快乐教育?还是要严格要求孩子,让他从小学各种技能让他长大考上名校?
误区在于,他们以为自己是雕塑家,孩子能任ta塑造。或者以为自己是园丁,教育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忘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给孩子的影响肯定会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塑造孩子,但是,怎样塑造?不可控。
然而在这个“用力过猛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精疲力尽,不知不觉的以结果为导向,忘记了自己唯一的本职工作是,无条件的爱孩子。
结果培养出优秀却缺爱的孩子,高学历却没有幸福的能力的人。
这句关于教育孩子的话,应该算是做好家长的几个基本点:
给孩子我的时间,我的爱,和我的关注。
如果能真正的给足这些,已经能当个很好的家长了。
其实培养好孩子,需要的不是名校不是学会十八班武艺,而是家长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
他碰到挫折跌倒,他犯错误,他有成就,你要做的都不是提供解决方法或金钱,而是精神上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
之前知乎上有个妈妈问,她的孩子过于内向,从三岁开始就给她报班学主持学演讲,可是没用。这是很多人的误区,寻找最快最好的狗皮膏药,治标不治本。她根本就没有从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没有给她爱和时间投入。于是看着孩子没有朝她期望的方向发展,就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