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红楼梦》是明朝遗老所写、情节映射明朝的,是索隐派。认为《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写,情节映射康雍乾曹家家事的,是考证派。
答主是小说派,认为《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明清时事、作者家事都是写作背景,很可能被作者信手拈来进行小说创作,但没有必要将明清时事人物、曹家家事人物与小说情节人物,一一完美对应起来。
打个比方,索隐派说林黛玉映射明朝崇祯皇帝,考证派说林黛玉是曹家亲戚留下的孤女,又如何?我小说派欣赏的,就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绛珠仙子林黛玉。
索隐派在私信攻击我回答挂我名字的时候,请务必认准我是小说派,不要再让考证派无辜躺枪了。最近一次还说我是胡适,我本人挺荣幸的,就是替胡先生觉得抱歉。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索隐派但凡说到贾敬,一定会说贾敬影射嘉靖,《红楼梦》中把贾敬之死写作宾天,而只有皇帝死了才能叫宾天。
这个索隐派观点,随便用科学的态度查证一下,就知道不对了。
1、上网查阅一下宾天的解释,就知道宾天并不只用于皇帝之死。
最通行的解释:宾天,有时候也写作殡天。宾天乃委婉语,谓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包括《辞海》都是这么解释的。
2、上网查阅一下历史文献,就能看到宾天并不只用于皇帝之死。
宾天用于皇帝之死:宋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孝宗宾天,公困多毁。
宾天用于太后之死:明许浩《两湖麈谈录》:用是数年,朝纲整饬,海内安。其后,太后宾天,三杨亦先后下世,振始弄权,天下多事。
宾天用于皇后之死:清《大义觉迷录》:自圣祖仁皇帝升遐之后,继以孝恭仁皇后宾天,共历三十五个月。
宾天用于公主之死:清陈端生评弹《再生缘》:哭一回,燕珠长女殡天后,思一遍,奎璧娇儿被擒身。刘燕珠为书中皇后,其长女为公主。
宾天用于高官之死:唐刘禹锡 《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常侍讳质,字华卿。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宾天而仙,时人曰王子,因去姬为王氏 。
宾天用于道士之死: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暂迂蓬莱宫,倏忽已宾天。伟伟众真会,渺渺凌重玄。
宾天用于尊长之死:清天花藏主人《人间乐》:居行简悠然林下,夫妇各享八十,前后宾天。文中居行简是小说人物之一,为大明江南松江府鸿胪寺少卿居敬,字行简。
那么,索隐派会不会从此就不再提,宾天只用于皇帝之死了?就这个问题下的索隐派回答里,还在说宾天只用于皇帝之死呢!
这么一个简单的错误,索隐派一直视而不见,拒不改口。请问,非索隐派除了骂人,还能怎么样呢?@勃太岁@罗莉亚
举一个最宽泛的例子:索隐派经常用《红楼梦》里出现了多少明朝诗词、用语、地名等等,来论证《红楼梦》作者是明朝遗老,早于考证派支持的作者曹雪芹。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明朝出现在清朝之前,清朝小说里出现明朝东西,这不很正常吗?尤其是作者有为了规避文字狱而刻意模糊朝代的特殊需求。
答主写《知否发糖日记》同人作品时,查阅了大量宋朝诗词并在小说中将苏轼的词改写为诗,这能说明我是北宋遗老吗?
流潋紫的小说《甄嬛传》里有个人物胡韵蓉,自幼手不能张开,被皇帝掰开后发现手里有块玉壁,明显借鉴了汉武帝钩弋夫人的故事。这能说明流潋紫是西汉遗老吗?
相反,清朝东西出现在明朝非科幻小说中,可能性才更低,因为这得论证作者穿越时空了。
严肃红学而非草根红学已经研究列举过《红楼梦》小说中只有清朝才出现的东西,但索隐派还是视而不见,绝口不提。
请问,非索隐派除了骂人,还有什么别的可做的呢?你要跟人讲道理,也得人肯跟你讲道理才行啊!
最后放上红楼小说派护法米丫的护法宣言:
我是红楼小说派,红楼只当小说看。索隐考证对着骂,小说派人只吃瓜。
明清政治大时代,曹家家事小背景。各种理论听一听,科学才能去相信。
精华可取去糟粕,偏听偏信不可行。癸酉同人可讨论,癸酉真本绝不信。
同人作品不丢人,为割韭菜不承认。坚持癸酉是真本,绝非我同道中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拉黑屏蔽没商量。乐于同好说红楼,不与索隐争短长。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司马孚吧。
一个五年平辽平到北京城下,一个是带头废了曹芳位列西晋开国八公之首的大魏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