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兹山鱼谱》? 第1页

  

user avatar   re-re-re-6-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片描述了韩国学士丁若铨因传播西学被发配到遥远的黑山岛,来到岛上后,丁若铨结识了昌大、家居婶等岛上原住民,并对这里的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余生潜心撰写《兹山鱼谱》的故事。《兹山鱼谱》凭借黑白的画风、精炼的情节、朴素的风格,巧妙的刻画了特殊年代人们对于理想和命运的抉择。导演充分运用视觉元素,从而使影片达到符号化的隐喻效果。在影片中,李濬益精准地将人物情怀投射在视觉元素之中,让美学流动在黑白画风之间,从而形成了一副宏大的精神图景。


一、黑白美学

李濬益是韩国一位重量级的导演,也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在2015年作品《思悼》就曾大量运用黑白二色,2016年更是用黑白画风完成了作品《东柱》,到《兹山鱼谱》李濬益的黑白色已经产生不同凡响的美学效果。

(一)黑白的纪实美学

作品描述的是1800朝鲜王朝纯祖一年的历史故事,黑白无疑具有纪实性,也更容易将观众带入那个黑暗的年代。官员白色的官服、黑色的官帽,人民深色的粗麻衣服、散乱的黑色头发,只用黑白二色就可以轻易的将官与民区别开来,在黑与白之间讲述着官和民的故事,也让观众跟随着不同人的人生轨迹,看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如何飘荡于黑白之间,黑或白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二)黑白间色彩流动的隐形美学

影片虽是黑白色,但却精妙的呈现出了黄、红、蓝“三原色”,及其调和出的流动色彩,李濬益对于隐形色彩的调度无疑是成功而有效的。在丁若铨与昌大亦师亦友的愉快时光里、在丁若铨与家居婶的甜蜜生活中,黑白间出现了温暖的“黄色”,这种温暖让观众泪目。

在庶民因无法缴税自断命根的时候、在昌大怒斥官员鱼肉百姓的时候、在昌大脱下官帽的时候,黑白间出现了愤怒的“红色”,这红色是鲜血是怒火,是黑暗年代中庶民的内心颜色,是昌大读懂黑暗官场的绝望之色。

在丁若铨被流放后、在看到百姓的疾苦后、在丁若铨与昌大志向不同分别的时候,黑白间出现了“蓝色”,这是抑郁的颜色,是苦闷的颜色,是惆怅的颜色。

在三原色的调和下,丁若铨寄理想于海洋的时候出现了希望的“绿色”,在昌大举家回归黑山的时候出现了理想的“紫色”,在丁若铨离世的时候出现了令人惋惜的“褐色”,形成了一副色彩流动的山水画...

(三)冲破黑白的青色

这一抹青色比《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色更具色彩意义,辛德勒中的红色有着标识和描述的作用,兹山中的青色却有着升华主题的象征意义,从青鸟出生到海胆露头再到冲破天际,象征着昌大步入官场被黑色裹挟——不堪腐败的官场——回归黑山的理想回归现实的心路,这应当被列入影史最为动人的色彩之一。


二、视觉隐喻

李濬益在影片中多次采用视觉隐喻的方式向观众诉说着主题,这些隐喻既是叙事元素也是点题点睛之笔,影片中“本体”和“喻体”的完美呼应也造就了这部优秀的历史作品。

(一)黑山的隐喻

黑山作为故事重要的发生地,在此人物悉数登场,故事逐渐展开。黑山在影片中有三个隐喻作用:

一是隐喻丁若铨的人生。丁若铨被流放前得到纯祖的暗示“日后必会召回”,在被流放后他结识了昌大,看到了庶民的疾苦,将“学识”化为“实践”,寄情于山水和鱼类研究,直到离世也未被召回。黑山这个本体作为丁若铨寄身之处,也是他将命运放置之处,黑山见证了他的到来和离去,同时就像黑山远离大陆一样,丁若铨也必将远离黑暗大的官场,他就是黑山,黑山就是他。

二是隐喻昌大的选择。昌大作为一个贱民,他的人生理想是走出黑山、进入两班、考取官职,在丁若铨出现后,他学取知识,理想也逐步实现,最终理想被官场的黑暗打碎,他回归黑山。影片中他三次出走黑山,第一次因学识被辱、第二次他才华出露、第三次追逐理想,当影片中一次出现他和黑山、大海的镜头时,其实昌大的选择导演造就告知了观众,他是土生土长的黑山原住民,他的一切都被黑山见证着,当他望向大海思考仕途的时候、当他出海捉到200斤大鱼的时候、当他顺心内心回归的时候,黑山都在注视着、见证着,同时也向观众诉说着。

三是隐喻文化。影片中有一个主题就是“文化的包容性”,这个主题的引出和结束都在黑山,在大海之上丁若铨告诉昌大“我用朱子之学接纳了西学,但国家却接纳不了我”,丁若铨用大海般的胸襟接纳了西学,就如同黑山接纳了他,在黑山上一次次与昌大的碰撞也是文化的碰撞,丁若铨抛出“朱子之学到底是给庶民的学,还是给皇帝的学”,简言之到底是“圣学”还是“愚民之学”,200多年后的韩国文化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吗?

(二)鱼的隐喻

李濬益将鱼这样一种生物放置在影片中,是情节所需更是主题所需,影片中鱼这个本体在不同场合的出现有着不同的寓意,也有着不同的指代作用。

鱼作为黑山唯一的裹腹食物,是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在丁若铨潜心研究鱼类后,岛上的食用鱼种日益丰富,这种丰富还折射在了思想上,昌大就是这种作用的见证者。

鱼在影片中也成为丁若铨和昌大这段亦师亦友的关系的桥梁,昌大丰富的鱼类知识震撼着丁若铨,同时丁若铨也用知识回馈着昌大,鱼是昌大最想逃离的物种,但却是流放后的丁若铨寄托理想的载体,一条鱼在两人眼里是两个世界、两种人生,在昌大碰壁后,他终于看见了丁若铨眼中的鱼和人生。


user avatar   lindsay-65-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素媛》《思悼》的导演李濬益新作《兹山鱼谱》,用一本鱼谱来探讨生民本务,格局野心不小;精巧构图和水墨黑白色调审美,都颇有人文韵味。

主角师徒二人在阶层、身份、理念、经历上的对位关系,碰撞出了很有意思的折射观感










一,美学和叙事。

近乎黑白色调的画面里,光线的明暗、构图的视角,都更为直观突出。

山林薄雾里、羁旅途中吟咏着诗句遣怀,烟波浩渺间、对月对海对星空无言唏嘘,诸多桥段里都传达出古典婉约美感








昌大在海上和大鱼搏斗,镜头里拍了一段惊险奋力的部分。

紧接着,又截了一段大海的远景。

苍茫风波中、无边烟水里,架一叶扁舟、以命相搏





一下子就有了遥远的悲悯质感,让人想到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同时又有不屈服的顽强回响、叫人想起《老人与海》。

再接下来,镜头跟着昌大背大鱼的背影,最大程度体现鱼之大、人之力与不屈魂魄





而影片对反派阵营的呈现,大概可以切割成两块,一块是昌大进程之后的同僚们,那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鱼肉百姓、其心可诛。

另一块则是岛上的别将,与其说是反派、不如说更多在承担丑角的喜剧功能

一言不合就想威胁被流放的男主丁若铨“你一步也不准出房门了”,却总被丁若铨轻易拿住七寸来回忽悠,插科打诨的喜剧画风相当欢脱。





当然,《兹山鱼谱》最重要的内核,是通过两位男主来体现的对位思考。

二,在朝在野的对位关系。

剧中一老一少两位,如师如徒、如父如子,处在非常有意思的多层对位关系里。





首先,价值和处境上的多层对位。

薛景求饰演的丁若铨,因信奉天主教而被罢黜(辛酉迫害),流放孤岛开始了艰苦的荒蛮生活。

卞约汉饰演的张昌大,是当地一个小官员的私生子。作为“便宜”儿子、几十年也没见过生父几面,打鱼为生、生活清苦。

自学认字,对《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无限崇拜,希望能跻身两班、加入士大夫行列,变成于国于家于民有益的人才。





苦于出身,限于条件,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读来读去读不明白。

这两位,一个被庙堂辜负过、宦海沉浮过、深谙清谈之苦,希望以“实务”来找到新出路和内心的宁静。

一个被出身所囚、被贫苦所累,以为书本上的大道理达官贵人们人人遵从、以为读书识字进入仕途之后就能带领乡民们一起步入美好人生。





一个需要读书识字,一个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渔民来教授海里鱼虾贝蟹的知识,刚好互为师徒。

流放的散人丁若铨教“贱民”昌大读古中国儒家典籍,昌大反过来教这老头东海的青鱼和西海的青鱼有什么不同、各有多少根骨头、章鱼墨水写出的字会消失放到海里又重新浮现。

一文一“野”,一经一实,一雅一贫,对位非常工整。





其次,天真和世故、希冀和幻灭的对位感。

昌大读书过程中,“对诗”很有意思。

丁若铨和弟弟丁若镛的学生对诗,坐在一旁“二等位置”上的昌大,深感自己被隐隐歧视,一度和老师发生争执。

此后昌大以丁若铨学生的身份去拜访丁若镛,和丁若镛的学生对诗,在对手的轻慢中轻松赢得对诗。





一战成名,才名在外。

昌大那个多年都不认他的便宜老爹,都上赶着来巴结这个遗落海岛的私生子。

上一次面对来求机会的亲儿子,这位亲爹还无比傲慢、隔窗蔑视颐指气使,这次看见儿子就如同看着钱袋子一般、亲切到让人起鸡皮疙瘩。








昌大顺利通过考试、依托关系走上仕途之后,称呼也从昌大变成了众人口中的小张进士。

但这显然不是一个穷孩子得偿所愿的励志故事,昌大发现同僚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条心赚黑钱干坏事,没人把底层“贱”民的命当一回事。

兑换粮食,把沙子掺进粮食里,折扣斤两坑害苦命人;





针对十五岁以上人的税、却连刚刚出生三天的小婴儿都不肯放过。

在家当苦孩子时,昌大就曾经见过死人也要被收人头税,被逼无奈交不出钱的老者上吊自杀,父老乡亲的牲畜、家中的铁锅都被收税者抢走。

进城当“两班”以后,昌大发现这些人根本不把《大学》《中庸》里说的道理当一回事,只想鱼肉百姓、作威作福、花天胡地。





这对昌大来说,是极度的幻灭。

一开始丁若铨被流放孤岛就已经参透了这个问题,明白朝纲体系里权力倾轧、无人真正贯彻理念,而最终昌大也没能逃过从理想到幻灭的轮回。

并不是说丁若铨的老道成熟是真正的油腻世故,而是他在参透悲剧之后依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昌大此前不明白,书上写的仁义礼智虽好,彼时朝鲜半岛上油头满面的权贵们却并不执行,一直怀抱单线条的天真眺望未来。

而丁若铨则深深知晓,在泥沼中也依旧要“做点什么”、真正做些什么。





再次,对理念的笃信和辩证态度。

故事开头,昌大虽然客观上需要丁若铨的帮助,但面对对方的主动示好他却拒绝:你是“邪说”恶人、被流放的戴罪之人,我(志存高远)不能和你同流合污。





最有意思的部分在于昌大对于舶来的天主教毫无了解,人云亦云认定那就是恶;

可昌大心心念念仰慕的《大学》《中庸》《论语》,对于影片中的朝鲜王朝来说、往前数一数也同样是舶来品。

那些都是中国儒家典籍,包括汉字,对于朝鲜王朝而言都是他山之石、都是借鉴的舶来品;只是因为传入朝鲜很久、已经被很多人广泛接受,昌大不假思索视作天经地义。





故事里丁若铨的态度很有意思,不论是来自古中国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洋的天主教,他都认为有可取之处、都愿意以辩证态度去学习和思考。

他也努力将这种开放心态传递给昌大。

影片中他教昌大看地球仪,昌大对一群乡民拿着地球仪炫耀说月球引力的场面,不失为从保守排斥到辩证接受的变化。





知识本身、观念本身是一回事,实际中有否被贯彻执行则是另一回事;

朝鲜官员吏治们嘴上尊崇儒学、实际上心中只有利益没有道理;起初昌大不理解这一层,头破血流之后心灰意冷才看破。

金玉良言的典籍、不被执行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场空,被排挤出势力中心的丁若铨转向研究自然水产,写鱼谱。

起初不太能理解“这是要做什么”的昌大,如同死过一回之后大概才终于懂了那些平凡的鱼、多么值得被详细记载。





影片最后昌大对同僚们彻底绝望,在万念俱灰的归途中探望风烛残年的丁若铨,没见到最后一面、只赶上身后丧事。

此时,丁若铨这本病中都不肯搁笔、呕心沥血完成的《兹山鱼谱》,在昌大心中真正有了典籍和实用的双重功效,有了传承和参与的双倍意义。

不是一本没有灵魂的简介工具,而渗透努力的敬畏心和求知欲。

所谓有人文关怀的作品,不是台词引用多就叫“文”气、那搞不好就会变成空心和酸气迂腐;真正的内核,是对生民处境的关切,求真求善求仁、有温度。


user avatar   chen-xian-sheng-7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伙儿等吃席都快一个月了,老这么忽悠不行啊,京子能不能上点硬菜


user avatar   chen-ren-mei-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夫姓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但全世界都大差不差。

婚后随夫姓,确实是体现了一种从属关系。如果按今天的政治正确,尤其是按女权思想,简直不可救药。而实际上,把目光放在历史长河当中,能随夫姓简直相当于进了体制内,属于铁饭碗待遇的体现!

苏轼牛不牛?其最爱的小妾,也就是被谪至黄州[1]都没有卖掉[2]的王朝云[3],坟头上也只能写着王氏,而非苏王氏[4]

图片出自百度百科

另外,关于姓氏,咱中国还略好一些,像日本,姓氏取的那么随意,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天皇到今天还没有姓氏[5],而平民拥有姓氏也只是近150年的事情[6]。姓氏上由于太随意,留下了很多奇葩的存在,例如"一二三、我孙子、肛门、猪鼻、上床、浮気[7]、土肥"……

名字就更随意了,男娃就叫大郎、次郎、三郎,至于山本五十六[8],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女娃就是花子、美子、优子、菜子……并不比我们的大柱、二牛、小凤、翠花更高雅……

欧洲也没好到哪去,别看有些人名字里带个"Von/de/Don"之类的很显洋贵,其实11世纪之前这些贵族连姓都没有[9]。至于平民,那就更好办了,要么领个教姓/名[10],要么干脆看情况起一个,比如Fisher(鱼夫),Smith(铁匠),Hunter(猎人),Johnson(约翰之子),苹果CEO cook祖上大概率是厨子……

但毫无疑问的是,家庭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利益共同体,能否成为正式的家庭成员当然是极重要的硬指标。

在长久的旧时代,宗族/家族出身是极重要的,这是不分国界的。于女性而言,几乎不可能独立生存,如果再得不到家族的实名认证,人生大都是悲惨的。如果说有所区别,大概也只是悲惨的程度和花样。

现在回归问题身本:为什么如今在很多发达国家同样以随夫姓为主流呢?

先说,我国是破了四旧[11],烧了不知多少本家/族谱,否则也不会出现争冠姓权这种事。

一方面是惯性使然。这可不只是习惯问题,更不是简单的一句"传统观念"就能解释的。这种惯性,更多的是一种力量,是利益集团的一个标致,其中并非只有男权,而是整个家族的权力征徽,更类似于一家大企业的名号,其庇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平民阶层随夫姓的主要原因是效仿权贵阶层,除了自觉拿到了"皇帝的金锄头",再就是"话事人[12]"原则的体现,也就是每家每户,都要有个撑门面的最强者,而普遍上兼具暴力与理性的男性显然更适合这个位置。就普通家庭而言,其实这个位置并没有多爽,责权一体不是说着玩的!如果放在中国,这个位置就更难坐了,很多中国家庭中享有冠姓权的男性,责任与实权、收益并不成正比。

这里面还有个逻辑推导,既从妻子的角度出发“我随他姓是因为他很强,也比我强,如果反过来,他随我姓就说明我比他强,反推就是他比我弱,如果我还不如多数随夫姓的女子,那则说明我们一家子都还不如别人家最弱的那个,那就没法混了呀!”

所以,姓氏对于小家庭意义并不大,但对家庭某一成员的意义很大。且随夫姓并不见得就亏,反而很可能是赚的,无利不起早,这符合人性中的趋利特点。

那一定有人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女权还要争冠姓权呢?”

答案就是:不是姓氏有问题,而是人品有问题!


以上。

参考

  1. ^ 黄冈
  2. ^ 古时候妾属于财产,更接近于随意买卖交易的财物。
  3.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9C%9D%E4%BA%91/56511
  4. ^ 了解苏轼的应该知道,确有苏王氏,既其第二任妻子王弗。
  5. ^ 日本天皇是真的没有姓氏,虽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但客观反应了中古时期(公元600年)之前的日本的蛮荒程度,这与人们普遍认知的日本文化相去甚远。
  6. ^ 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国民,均可起姓”的决定。可是竟然没有多少人响应,于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颂布了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规定了“凡国民,必须起姓”。
  7. ^ 意为出轨。
  8. ^ 因其出生时父亲56岁。
  9. ^ 欧洲贵族自11世纪起才普遍以封地为姓氏,之前基本有名无姓。
  10. ^ 出自于宗教典籍,或牧师之类给起的姓氏
  11. ^ 指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与其后的"立四新"相对应。
  12. ^ 指在一个组织中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同时享有最高地位的人。

user avatar   yi-ren-dian-ying-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事儿 毕竟你女朋友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tong-ku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速空跑, 实时观测, 避免干涉, 避免碰撞, 随时紧停.


确认之后, 再自动运行.




  

相关话题

  有哪些代表性的cult film导演和电影? 
  哪些视频让你看完很想学做饭? 
  电影《峰爆》中男主徒手攀岩的剧情现实吗?是过度夸张了吗? 
  婚姻中没有工作的一方应该承担所有的家务吗?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马前卒对电影《长津湖》的评价? 
  有哪些你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小小的愿望》? 
  如何看待鹦鹉史航? 
  所以《我不是药神》里究竟是谁错了? 
  如何用王家卫的风格描述你的一天?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大卫·芬奇的电影《心理游戏》?
下一个讨论
同学问我「看那么多高分电影有什么用处」,我该如何回答?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