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概率来说,排名第一的就是钱,没办法,电影就是金钱的艺术。
一部电影的下限由投资金额决定,上限由导演的才华决定。
没钱的情况,导演的天赋极其极其及其重要。
一部电影里面,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选,只要钱够就能找到最好的人,这些优秀的人,就是保证电影非内容质量方面的基本保证。
在一个优秀班底加持下,一名导演只需要正常发挥,就能导出基本合格的电影。
一部电影里面有多个部门,每个人的能力和能拿到的薪资成正比,电影是个完全人为因素主导的行业,摄影、灯光、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等部门完全都是靠个人才能决定质量,每个部门的人随着能力与名气的提高,薪资也越高。
行业里每一个有能力有名气的幕后人员,从来不看剧本,只看薪酬和人际关系。即使才华能力如张艺谋,也会尽量寻找行内最好班底协助自己。
如果把一部电影所能使用的金钱压缩到极致,那么导演的能力要大于一切,不是导演才华,而是导演能力,大部分导演的才华必须依靠金钱依托,失去金钱,才华将会打折扣。
比如《路边野餐》导演毕赣,在极度缺钱的情况下,自己写出剧本是才华。用少的可怜的钱找到一群朋友帮助自己拍摄电影,这是个人能力,社交能力。用有限的钱找到合适的道具,找到合适的场景,拍出合适的镜头,这些都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才华在这部分会被极度压缩。
大导演诺兰在没钱的情况下,用极低的成本拍摄处女作《追随》,其实也是个导演综合能力的体现。
这些都是极度个别情况,每年只有非常少电影导演才会在极低成本下,拍出非常优秀的电影。
在中国目前电影底限基础投资在15天周期,总投资最少在100万,保证一个基本及格的电影。
如果在这个投资下的话,对导演的考验也极大,这个投资下的制片人员,一般都是行业一般水平,导演首要的是剧本方面才华,然后接下来是剧组管理能力,短期人际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这些都决定一个剧组几十人的集体发挥。
无论导演才华多么高,这种情况就是必须达到一种平衡,就是个人才华与集体创作能力之间矛盾。
如果导演对于某个画面想要达到九十分,如果镜头是自然环境,那么摄影师的功力要占很大一部分,而摄影师拍摄自然环境,又和当天的天气有极大关系。
如果没钱,就没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给摄影师,摄影师拍摄的时候需要极好的天气,却赶上最糟糕的天气,那么摄影也没办法。
如果是有钱的剧组,全剧组都可以坐在那里玩手机,全组等待优质天气出现。
这时候给导演空间就是钱和个人才华的表达,如果没有钱,就需要取舍,是在有限的时间得到相对合适,但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画面。还是牺牲别的镜头,用有限的时间让这个镜头达到最理想状态,这些都取舍。
条件在复杂一点,一个建筑物内一个人物,那么自然光线、服装、道具、美术、化妆、演员几个部门都是镜头完美的要素。
其他部门水平都很高,但是摄影师技术不好,整体镜头全都垮掉。如果服装不好,表达不到位,道具不好,环境会穿帮,这就是导演的难处,他只有两个小时完成这场戏,他该怎么办,很多因素导演无论要求多高,他就是做不到,他就是无能为力。
把一群人聚到一起,极短时间内完成一部作品,然后领钱各奔东西。每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除了导演把作品当命,其他人都是工作,导演要做的事情太多,个人能力与才华有时候需要达到某种平衡,导演才华极高,但是能力欠缺,整个剧组就是制作人员专业性来维系。
每个人对待目标理解不同,又会带来更多沟通上的摩擦。影片的质量有太多方面,最后归到一起,还是回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