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4月19日腾讯宣布推动SSV战略升级,发力社会价值?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题目问法跟搞申论似的,请阅读相关材料,就“腾讯推动ssv战略升级”的主要内容做简单概括。150-250字

 答:“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是指对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展开的一系列探索,是腾讯自19年930变革之后迈出的坚实一步。是深入贯彻和落实新发展格局下的重大议题……

  ……

  编不下去了,说简单点就是,腾讯集团表现出来的浓浓诚意以及那份高度自强的社会责任感……

差不多了,应该能满分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都是个好事,期待未来互联网巨头都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进吧。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面绝对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仅仅是对反垄断所做的一个表态,这个所谓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投资策略是现实可行的,它是可以获得真金白银收益的、真正的投资策略。

以下问题我将分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投资策略和反垄断两部分进行分析。

首先是投资。

首先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投资策略,按照腾讯给的定义,是“针对新发展格局下的重大议题,以科技向善为使命,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探索高质量、可持续的实现路径,共享社会价值、增进社会福祉,并以此为组织发展的首要目标。”

其实这个策略可以认为就是ESG策略。ESG策略是在全球迅速发展的一个投资策略,并且在类似中国的新兴市场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ESG指的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 Social 、公司治理 Governance,该策略是指投资时,除了考虑企业和行业传统的投资指标之外,还要考虑该公司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效用,并以此作为投资的依据。我们对照一下腾讯给出的定义,两者的内核是一致的,而目前首批500亿的投资,碳中和、基础科研、公益数字化、养老科技等等,也都符合ESG的范畴。

国内的投资者对于ESG是比较比较陌生的,但是ESG策略在国际上发展迅猛,并不是什么非主流的投资理念,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创立,签署机构将自觉遵从PRI投资原则,将ESG理念纳入到旗下基金产品的投资决策中。

从2006年开始,到2020年截止,全球共3314家金融机构加入UN-PRI,期间年复合增速为32.7%。资产管理规模共计103.4万亿美元,2006-2020年复合增速为21.9%。

从国家间发展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该策略的推进比较早,2018年欧洲可持续投资规模达14.1万亿美元,美国为12.0万亿美元。其它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比如中国2020年签署UN-PRI的机构数量仅为52家,但是发展速度很快,2012-2020年复合增速达50.3%。

再具体到交易所的情况来看一下,我们以港股和A股为例来对比说明。截止到2020年,港股中80%左右的个股都会发布ESG报告,且该比例逐年上升。在这其中,又有50%左右是独立于年报之外,单独的发布一份专门的ESG报告,而不仅仅是以章节的形势出现在年报中。另外,对于恒指而言,总计50只个股,几乎100%都发布了ESG报告,这无疑起到了很好的风向标的作用。

相对而言大A的表现略差一些。2018年,A股纳入MSCI指数,同期也开始发布ESG评级,但是一方面发布比例低,仅有2%披露了ESG相关信息,另外就是A股的ESG评级整体偏低。MSCI ESG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分为AAA、AA、A、BBB、BB、B、CCC七个等级,而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主要集中在CCC到B级两级,在最高的AA和AAA两级均为0%。

相对于其它新兴市场而言,MSCIESG评级结果主要集中在B到BBB级,AA和AAA两级也有10%企业,可见A股ESG评级结果整体落后于新兴市场指数评级1-2个等级。

下面说到大家最关心的,ESG策略能赚钱吗,还是仅仅是一场政治正确在投资上的自嗨?

答案当然是能赚钱的,资本才不管你政治正不正确,华尔街什么时候为了政治正确放弃赚钱?

如上图,ESG策略在发达市场国家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但是相对收益并不太明显,也就是没有明显跑赢指数,但是在新兴市场,ESG策略不但能够获取绝对收益,而且也能够明显跑赢市场,获得超额的收益,这么好的策略,干嘛不采用?

接下来我们再聊一下反垄断。

有不少人觉得这是腾讯在反垄断高压下的一次表态,我觉得腾讯除了上面提到的投资策略之外,也可能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这对于后面反垄断会不会波及到腾讯,完全没有影响。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这一轮反垄断的本质来看。这一轮反垄断是因为国家看到企业家赚钱了,所以要罚钱?看到部分企业家喜欢福报的企业家有点上头,想敲打敲打?

你如果这么想,也太阴谋论,也太拿国家战略不当回事了,你以为国家LD都是中二少年啊?

我们应该把这段时间对部分企业的制裁,放到新一波全球性的反垄断的高度上来看,能过这个视角你就会得出结论,那就是腾讯这样做从反垄断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一点用的,国家对于这次反垄断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巨头垄断了一种新的生产资料-数字资源,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只要这种情况还在,反垄断就会进行下去,以下是我在上次回答阿里巴巴被罚182亿时的内容。


我看很多答主的回答,要么就是就是在吐槽,要么就是在瞎扯淡。这个问题应该放在全球反垄断的大背景下看待,反垄断的持续时间、力度和产生的影响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我之前已经写文章讲述过这一逻辑,目前来看,这一逻辑在持续验证,全球的新一轮反垄断才刚刚开始。

一、本轮反垄断产生的背景

2020年12月14日是本轮反垄断的浪潮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天里,中、美、英、欧盟同时对互联网巨头动刀,你信这是巧合?反正我不信。

美国要求脸书、推特、YouTube等互联网巨头提供关于如何搜索并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详细报告。英国政府于当日公布政策提案,使科技巨头对平台上传播的非法和有害内容进行监管。欧盟披露的措施更加激进一些,对有垄断事实的巨头进行罚款、甚至剥离业务。中国当日对阿里、阅文、蜂巢各进行了50万元的罚款。

本轮反垄断浪潮兴起的原因是互联网巨头对于数字资源的垄断。新时代的背景下,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宏观经济学中提及到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一样,成为了决定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一种新的要素。

但是目前这些要素被一些互联网巨头所垄断,并且进行不当牟利,同时还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安全。

比如,对于国内而言,大数据精准杀熟,之前网友多次提及的,VIP、会员的收费反而更高;滴滴打车的老用户往往比新用户贵;手机越贵,各种服务越贵,苹果手机用户开通视频网站会员往往价格更高。

还有涉及到用户数据安全的。刚刚买了车,各种保险就来了;刚刚买了房,装修电话就打来了;在一个平台上搜了一个物品,你打开其它软件,往往就能看到精准的推送;你在券商上开了户,场外配资马上请你加杠杆。

还有很多大型平台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不合理利润。比如苹果以不合理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商品、向应用开发商收取明显不合理的平台费用。脸书凭借大数据优势,肆意抬高广告价格。

最后还有各大先发巨头对有威胁、有竞争的产品进行不当收购,如脸书收购Whatapp、Instagram,这明显降低了市场的竞争,不利于社会的创新,科技的进步。

二、历次反垄断都采取什么措施?

反垄断的措施,主要有征税、罚款、企业拆分、技术开放、国有化等。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提到了数字税的问题。目前征税最为积极的是欧盟国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互联网巨头大都是国外的,尤其是以美国为主。这些美国的企业,如脸书、亚马逊、苹果等,在欧盟国家攫取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并没有留下什么税收,这是欧盟国家率先征收数字税的原因。

但是,不仅仅是欧盟,美国和中国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母国也会开征数字税,主要原因,是上面提到的,数字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可以预见的是,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会不断提高。

在数字资源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出台数字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有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往往都会被征税。比如封建时期,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古代土地税就是非常重要的税种,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税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小,你不会因为对土地加税,你就不想要土地了,或者不想种地,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土地需求对于土地税收的弹性非常小,所以收税不会对经济有太大的影响。其次是因为收税可以提高占有这些资源所要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垄断的作用。

罚款对于反垄断的作用其实不是很大,毕竟历史上几乎没有靠罚款把一家垄断型巨头罚到愿意不垄断的。因为企业已经拥有了垄断地位,所以这种对于这种罚款,企业可以比较容易的对下游转移,很难对垄断企业起到很好的惩罚作用。

举个国内的栗子,因为高通在国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2015年我国依据《反垄断法》,对高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处2013年度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反垄断罚单,但是对高通有什么实质是的影响吗?没有,因为只是进行了罚款,低于市场的预期,高通股价反而逆势上涨。

企业拆分相对罚款是更加严重的惩罚措施,在美国针对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反垄断过程中使用的比较多,比如把摩根公司拆分为JP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把标准石油公司拆分为34家独立经营的公司,把美国烟草拆分为16家公司。

技术开放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反垄断的新方式,这也与历史的背景有关。信息技术革命以后,巨头垄断的要素从石油、钢铁等资源要素变成了专利等技术要素,所以反垄断方式也与时俱进,针对技术垄断进行技术开放。

我国在21年2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中,也对技术开放和共享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最后,是国有化,这可以说是反垄断最后也是最有效的大招,当然,也不会轻易用出来。一般使用的情况是,该垄断已经威胁到国计民生或者是特殊时期,比如战争时期或者是经济危机时期。

这类案例在国外也经常出现,比如2013年德国希望建立公有制企业来运营城市电网,以对抗瑞典Vattenfall电网公司长期垄断带来的高电价和高污染。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将私营铁路收归国有,促进了日本铁路工业的大发展。

三、我国本轮反垄断的探讨

从形成原因上,我国目前的垄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市场垄断,其形成的原因是自然竞争的结果。第二种是自然垄断,源自计划经济体制。第三种是行政垄断,主要是行政权利形成的排他性垄断。

此次罚款事件针对的主要就是市场垄断,主要是加强对科技巨头的监管。自然垄断方面,主要是继续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放开民企进入。行政垄断方面,需要提升行政处罚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机关地位。

本轮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主要的战场是科技巨头的垄断,但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巨头对经济的贡献还是要大于垄断所产生的危害的,而目前的主要措施也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利用垄断地位获取不合理利润的罚款,二是对于科技巨头合并、收购的事前监管,从严审查不合理并购,防止科技巨头进一步加强垄断地位。

征收数字税目前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到实际落地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至于其他如拆分、技术开放、甚至国有化,目前来看还为时尚早,一方面对内言,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些科技巨头对经济的贡献是大于垄断带来的破坏的。另一方面,对外而言,目前国际竞争局势加剧,我国又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贸然进行拆分等比较激烈的反垄断措施,会直接打击我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比较激烈的反垄断措施,短期内我国不会实施,对面的国家也不会实施。




  

相关话题

  斗鱼「DOTA2 互联网员工杯」友谊赛战果如何?这波队名你觉得谁最秀? 
  最烧钱的互联网公司/业务是什么? 
  有哪些已经进入故纸堆的网络用语? 
  互联网大厂中层(年薪大几十万百万)那种有 35 岁危机吗? 
  浙江某高校选修课要求新媒体账号涨粉 5 万,变现 3 千,说明了什么? 
  有哪些“肥宅快乐网”? 
  在互联网时代,以罗永浩的知名度和口才赚钱简直易如反掌,为什么他偏偏要选择做手机呢? 
  如何看待支付宝回应年度账单「不准」质疑:支付宝不是只有花钱,是在帮大家管钱? 
  当下互联网行业的前景如何,你是否还推荐 22 届毕业生进入互联网?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过被 rm(1) 命令毁灭了的公司? 

前一个讨论
阿里数学竞赛到底难不难?高考142分能不能去试试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年轻人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好事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