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直接的问,有些人肯定会说“谁告诉你不一样了?”
但你如果进一步追问关于脾、肾、肝等具体功能为什么和现代解剖学不一致,就会得到“系统说”、“经脉说”等解释,其实就是承认实质上的不一样了。
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在古代,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以及印度医、阿拉伯医等等传统医学对人体的了解都是比较粗糙的,直到解剖学巨匠维萨里(Andress Vesalius,1514-1564),通过大量人体解剖实验,完成出版《人体构造》一书,人类对自身的身体构造才开始了真正科学的认识。
古代中医著作中对人体各种器官的形状、位置、作用等方面的描述有些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但更多是建立在思辨、甚至是臆想的基础上,出现各种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我们也应该理解古人,毕竟他们当时能达到那个水平也不容易了。
后世的医家也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早在1830年,清代中医名家王清任就出版了《医林改错》一书,试图把中医对人体结构和人体器官的认识推向客观化,科学化。
到1917年,余云岫的《灵素商兑》更是把矛头对准了《内经》中不科学的地方,试图推翻这个以纯粹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医学学说,转而向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虽然《灵素商兑》是对古代中医理论的致命一击,当时中医界人士毫无还手之力。但中医的发展确没有按照余云岫希望的那样走上现代化之路。
1922年恽铁樵出版《群经见智录》一书,让中医的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对比于现代医学理论,恽铁樵看到了古代中医理论确实难于自圆其说,面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余云岫在《灵素商兑》中的批评,他充分发挥了主观臆想力而写成《群经见智录》,书中写道,“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中医的经络器官不是实体的器官”、“乃是理具性器官”,从此把中医的五脏做出了“虚化”处理,从此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支柱。
恽铁樵的“虚化”处理,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中医理论,但同时也使中医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