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流量,实际流量,实际购买力,如果你能搞懂这是三个指标,世界五百强、美国总统选举都请你去当顾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阶级(贫困、中产、富裕阶层),不同地区(北上广和农村),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已经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了。他们不能够理解对方的境遇,进而不能够理解对方的思维逻辑。
只看微博,你会觉得满世界都是几千万粉丝的顶流,至于流量又有多少能转化成购买力,没有人知道。
新浪微博、知乎这些平台不知道,李宁、蒙牛这些广告商也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试错。
去年直播带货还记得吗?
很多广告商想着:“我知道这个明星的流量数据是假的,一小时带货几千万是假的,但是,我就是想试一试。”只是没想到,这些明星没有武德,流量数据全都是泡沫,甚至找水军充当粉丝,气的上法院了。
举个栗子,知道原神肯德基联动的时候,为什么肯德基门店普遍没做好迎接大批客户的准备吗?
据说是因为肯德基调研平台是微博,以至于原神玩家的数量和消费能力被极大低估了。
平台流量,实际流量和实际购买力,从来只是三个相关量。
看知乎会觉得肖战已经人人喊打了,但是看微博……流量好像还可以?
至于流量又有多少能转化成购买力,多少隐藏的购买力不能被流量反映出来,那就是一个更加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当然,这些偏差造成的营销错误的苦果,只能由调研不充分的商家自己承担了。
(话说回来,论言论极端性和流量造假,微博似乎已经甩开其他APP至少一条街了……)
你知道“太阳附近没有氧气”,“人是怎么死的”还用说么,不考虑太阳,人也会窒息而死呀。
NASA研究认为,暴露在太空中的人约能存活90秒,最初9~11秒里可以保持清醒,在30秒内获救基本不会受到永久伤害。主要死因是减压导致的缺氧损伤,而不会“身体爆裂”或“血液沸腾”或“冻死”。
如果你将人送到水星轨道附近、套着宇航服扔出舱外,在呼吸有保障的情况下,现有宇航服的散热系统无法抵抗那里强烈的太阳辐射,人会因体温过高、多项生理功能障碍而热死。如果距离太阳更近一些,宇航服和人体会在高温下熔化、沸腾、汽化、分解。即使不考虑维持人的呼吸所需的氧气,人体也不会在太阳“附近”持续存在。
如果你将这个倒霉的人放在距离太阳有够近的地方,在失压杀死他之前,他就被太阳烤得外焦里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