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大家说,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也曾经这样认为。时间匆匆,自然就有了科学的答案。
那时候父亲总是很忙,但只要有空,他最喜欢带着我到大自然中走走,他告诉我,森林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植被覆盖能涵养水土,我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都来源于父亲的引导。
不过,有一颗疑惑地种子在我内心渐渐发芽,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发问——“爸,森林这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砍伐它?这难道不是在破坏环境吗?”
“如果乱砍乱伐,那当然不能”,父亲盯着我,“但如果合理使用,就可以。”,他继续走在林间小路上,留给我更多的思考空间。
那场对话之后的许多年,我走过世界上的许多林间小路,我也试图用自己的见识去理解父亲的话。
与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材料相比,木材的确拥有许多环保的属性。它不像塑料、金属之类的材料,生产加工都需要消耗很多能源,产生很多污染,也不存在无法快速降解带来的废物处理难题;虽然木材看起来好像不如钢筋水泥、金属制品坚固,可使用寿命却往往长的多,保养考究的实木家居用品使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完全没问题,我在欧洲见过许多纯木房屋,可以在家族里传承几代人,在我国山西的唐朝木质建筑佛光寺,更是历经一千多年风吹雨淋屹立不倒;即便有些破损,木制品也可以翻新复用;更重要的是,只要有阳光雨露,树苗总能长成栋梁,从这个角度看,它又拥有可再生的能力,这是许多材料都不具备的。
来源环保节能,使用持久可再生,这还只是木材环保性的一角。在今天,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引发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碳的总量不断增加,除了通过能源革新减少碳排放之外,想尽办法固定大气中的碳也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一种途径。木制品,恰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呼吸作用,植物把大气中的碳固定在自己的木质素里,只要木头不腐烂分解,这部分碳就能被牢牢锁定。再让我们联想一下木制品超凡的寿命和生产环节中的低污染特点,如果我们能在不减少森林总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推广木材使用,它们固定的碳就能达到一个惊人的规模。一些先锋的观点甚至认为,大规模推广木制品使用甚至可以在自然系统和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未来的城市可能不再是简单的消耗和排放碳的“碳源”,它也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汇”场所。
可为什么这么环保的木材,却总是和“破坏环境”的极端联系起来呢?依我看,问题恐怕不是出在木材本身。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利用木材的方式简单粗暴,大片原始林地被采伐开垦,森林覆盖率也快速下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人都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人都知道有节制的砍伐木材再补栽,木材就可以取之不竭,可只要有人不遵守这些规则,对森林的破坏就难以避免。
使用实木家居到底是危害自然,还是呵护自然?这其实完全取决于我们使用木材的方式。问题是,我们怎么能确定用来制作实木家居的木材到底是以那种方式取得的呢?
关注这个问题的并非只有我自己。最近几十年来,许多林业组织和环保机构也在致力推行一种可以规范木材生产最终达到可持续使用森林的标准,这就是FSC森林可持续认证。按照FSC的要求,一片森林必须要能维持它最基本的生态功能,比如对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生物的保护,对水和土壤的涵养,在这个基础上,这片森林还必须做到能可持续的利用,砍伐木材必须遵守他们严格的轮伐机制,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降低。在这套森林认证标准监督下,采伐反而成为保护森林的举措,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木材的使用需求。有了这样的认证,森林可以永葆长青,木材也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木材不仅便利生活,实际上也是在为遏制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像我父亲这样的实木家居从业者也早就认清一个事实——从长远来看,实木家居行业才是森林资源破坏的最终受害者,哪怕只是从利益角度出发,也没有人比实木家居从业者更希望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大自然家居从创业初期就喊出了“砍一棵树种十棵”的承诺,在全球各地开展的公益林植树延续到今天,已经在17个地区植树80万棵,形成了24片、总面积102万平方米的生态林。2007年,我们获得了FSC森林可持续认证;2009年,我们又率先试水购买碳汇,来自亚马逊雨林地区的碳汇配额抵消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大自然家居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批实现碳收支平衡的企业。
儿时的林间对谈,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不过他的默默坚持,让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喜欢实木家居,完全可以不破坏自然,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开发森林,也可以让实木家居造福自然。
从一个旁观者到亲历者,我从父亲的起点出发,也在试图走出自己的绿色道路。今天的大自然家居正在全线升级“零醛智造”技术,在整个实木复合地板生产过程中做到生产过程零醛污染,生产原材料零醛添加,用医用级胶黏剂胶生产的地板甲醛释放限量可以达到企业标准E0级,更是通过了严苛的CARB环保标准认证。
儿时的我和父亲一起从林间小路慢慢走过,今天的大自然家居也在环保道路上步步前行,前路很长,但我的方向是坚定的,我们希望不断减少珍惜木种的使用,致力于更多的碳收支平衡行动,也希望为物种多样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路的尽头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吧。我们会坚持植更多的树、造更多的林,将环保理念“植入”更多人的心中,这是植树,更是育人,由此人和自然才能得以共生、持续发展。前路很长,但我们终究会到达,因为,我们都爱大自然。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