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假设一个问题: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国取得了极大成功,中华文明重新站在了世界顶峰,汉字、汉文化、中华礼仪被世人敬仰,比汉唐更为强盛。那么依存在中华文明之下的服饰文化何去何从?要不要推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服饰?这里面所代表的文明先进性,巨大的奢侈品含金量以及中国的高端服饰品牌价值,有没有强烈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现在的服装奢侈品牌依然在欧洲,美国也有,但是总体上比不上欧洲。日本有一些,但是在国际上就目前现状来说,依然无法和欧洲的服装奢侈品牌相比较。中国基本上就没有,高端服饰品牌的溢价能力,中国就是被收割的对象。
从一般人的认识来看,服饰这个东西,当然是外国的好,中国的土里土气,大多是山寨货。
实话实话,中国的很多服饰看起来就不像是原创的,总像是从某个外国服饰设计中偷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现代服装的背后,是欧洲文化的衍生物。
尽管美国自二战后成为世界超一流国家,但是美国文化依然是脱胎于欧洲文化,是旧大陆的延伸,美国并没有文化上的根子,它是欧洲人远渡重洋在北美洲结出的硕果,美国只有西部牛仔文化有一定的原创性,但是美国西部文化太过于草根,下里巴人的风格明显,篮球鞋和牛仔裤实在是上不了大雅之堂。
现在晚宴高端服饰,只能是欧洲贵族服饰为主流,而且是绝对主流,目前任何红毯上走动的明星,都是以欧洲贵族服饰为基调,甚至于代表着中国主流文化的春晚以及各种明星晚会,穿的都是欧洲贵族服装,这就是整个世界的样式。而设计制作这些服饰的高端品牌,只能是欧洲公司,这是正本清源。哪怕是中国的某个服饰公司搞出来了,因为这不是中国的文化根源,只能流于山寨。
在这件事情上,美国的服饰公司是相当不服气的。美国在各个方面都力压欧洲一头,唯有服饰不行。对于欧洲人来说,美国就是个暴发户,没有欧洲老贵族的雍容华贵,就连文化都是继承自欧洲的,有什么资格和老欧洲平起平坐?
想当年,特朗普的爷爷弗里德里希·特朗普在美国搞妓院起家,发了爆财,只因为他的身份是个老鸨子,美国上流社会根本就不承认他。尽管他身家百万,手下名花如云,为了得到美国上流的社会的认可,只能回到德国,找了一个根红苗正的德国老婆,这才算是有了身份。
欧洲文化是目前世界文化的主流,日本人的梦想就是“脱亚入欧”奈何欧洲却根本看不起日本。
最近有部电视剧《觉醒年代》很好看,这里的大教授,大政治家,乃至新文化代表人物胡适之,都是一派正宗的欧式洋服,而穿着大清服饰的辜鸿铭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
现代高端服饰,美国就是吃了文化上的亏。
中国要不要继续走美国的老路?继续将高端服饰这一块拱手他人?
这就是个问题。
中华文化按老话说就是源远流长,中华服饰峨冠博带,这是华美之风。
假使一日,中华再一次站在了文明的顶端,中华服饰之美难道不能传遍世界吗?
西洋服饰早就不是一针一线,百年老店裁缝秘制,一样是流水线制作,现代化纤运用自如,电脑制版设计成衣就是标准流程。
汉服自然也可以破旧立新,从中华文明的根基吸取精华,自行原创作品,让这些具有典型中华特征的服装穿在明星身上,走上世界的舞台,这些中国公司因为原创而成为世界顶级服饰品牌。
现在的情况主要就是有点乱,很多人一时感到不能接受,而一些依存于西洋服饰的公司,甚至是外国的服饰公司,对此忧心忡忡,假以时日,万一这事搞成了呢?
这不就是未来的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吗?
服饰是文明的衍生品,其背后站着文明这个巨人。而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惊人,中国人对中国服饰的热爱出乎意料,汉服的成功和中国的发展速度成正比,这是国运昌隆,中国文明的一个代表。
但凡是对此有一点研究的,都看得出来,中华服饰上升,那就要挤掉西洋服饰的份额,甚至于直接站上桥头,俏立于世界服饰的尖峰。
这不单单是一种执念,更是放手一搏,美国没有做到的,中国要做到。承认与否,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要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不能一说到革命就是城市工人暴动,要搞农村包围城市,将革命进行到底。
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
实践和理论有什么不同?
一说到搞社会主义,搞共产主义,就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一脚踹倒?
穿着西装洋服闹革命就是正宗共产主义了?
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要不得的。这就是另一种教条主义。
中国的革命实践是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文明是不能割舍的。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经济搞上去,发展生产力,搞出中国的服装品牌,以传统服饰为基调,走出自己的原创之路,让中华服饰创造经济价值,这是对的。
现代的礼服,这本身就是一种礼仪,展示的是服饰之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用心装点生活,在闲暇之余,用服装衬托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不就是革命的最终意义吗?
革命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生活,穿自己喜欢的服装,让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人民大众喜欢这样的服装,这有什么问题?
让中国人承认西洋服饰为正宗,认为欧洲文化居于中华文明之上,这是哪门子的歪理邪说?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中国的革命实践必然要与之结合,创造出新的理论,要展示我们的文明高度。
什么叫百花齐放?
汉服这支花盛放到底碍着了谁的事?
中国革命之路就是要革了汉服的命吗?
汉服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打着红旗反红旗对中国革命理论一窍不通的,且到一边去。
是不是执念与横向比较就好了。西装牛仔服,运动服,休闲装……汉服的人不是一直强调汉服也是正常生活可以穿的衣服吗?那你就和正常生活中大家穿的衣服相比。
其他衣服没有人私刑致没有荣梓杉正没有人号称自己传播了什么文化,没有人说其他衣服要复兴要发扬光大,没有人。自发上街帮商家执法,更没有人成天上知乎来问,为什么大家不认同?为什么大家不接受汉服复兴?
某些人为了一个衣服做了所有其他种类的衣服都不会做的,这些偏激的事情,你说算不算执念?就这答案中还有人说是反汉服的人,太执念了,拜托,真没有人反汉服,汉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没有人会去反他。大家烦的烦的恰恰是某些汉服爱好者的偏执行为。
说实话我入坑三年了,有很多汉服知识我都不清楚。
对汉服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于常穿的形制和款式。
像我这种天天穿汉服的野狍子,其实每天唯唯诺诺,
有同事穿着汉元素连衣裙说是汉服,我也一句话不敢说,生怕被贴上汉服小JC的标签。
能做的只是每天在朋友圈发一些穿搭,然后打上明制、宋制、唐制、汉元素等tag,
目前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围同事朋友们对汉服的看法和兴趣。
SSDS......我非常认同题主说的,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过于执念了...
比如校服要汉服、重大场合要汉服、要人人都懂汉服穿汉服.....
而且这部分人还不一定是最了解最懂汉服的!!!
实际上我关注的一些汉服博主,非常推崇汉服改良,
并且也是基于她们对汉服形制的了解和理解,提出了一些合理改良的建议。
更别说汉元素,汉服穿的久了,都会喜欢一些设计好的汉元素的。
知乎抨击的汉服小JC,实际上穿汉服的人(比如我)也会很讨厌啊。
不管穿什么衣服,我只有一句话:管好你自己。
有些人反汉服,或者去掉“服”字,是否是执念?
题主在提这种钓鱼引战的问题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去查查“执念”的词性?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就没见过把这词当形容词用的。我猜题主可能本来想说“执着”,执着虽然有褒义也有贬义,但在汉语语境里执着一般是褒义,表达贬义一般用固执,所以题主灵机一动想到了“执念”这个词?
说回问题本身,执念的话指的是得知自己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不断努力的过程吧?确实很多同袍有这样的执念,也得益于这帮敢于吃螃蟹的人的执念,现在汉服复兴运动的局面相比以前好了太多。
我从去年开始关注知乎的汉服问题,姑且认为你说的“部分人”指的是喜爱汉服支持汉服的人吧。我看到很多同胞未必真的喜欢汉服,而是在看到了“同胞”的言行后产生了一些民族意识,从而支持汉服。就支持汉服复兴的这个群体来看,有些人有执念,有些人因为汉服好看,还有些人因为汉服好看从而转向了有执念。还有一些人支持汉服是因为看到了“xxxx”或“xxxx”这件绸缎衣裳里的烂棉花和稻草后的自我保护而已。
但如果了解了汉服复兴的历史,你会发现我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情况,本质上都是为了自保。
时间关系多的我也不说了,欣赏一下我的图库吧。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弘扬汉服文化也是要恰饭滴。
不逼你们按“标准”买衣服的话 怎么赚钱?
你们这些不按“标准”来的伪汉服爱好者害的别人白花时间弘扬汉族传统服饰了!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