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几个答主真的在一个层面上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路过强答一番。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别人靠专业, 俺靠的长度。俺东西比较长。


这几个答主都在一个层面上。 都是劳动者。 所有的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没有上升到阶级。




老领导说,

任何讨论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事实错误,

什么是不同观点,

否则就会在不需要争论时混战一团。


你和他讲数据, 他和你讲听感;

你和他讲听感, 他和你讲单晶;

你和他讲单晶, 他和你讲物理;

你和他讲物理, 他和你讲英文;

你和他讲英文, 他和你讲信仰;

你和他讲信仰, 他和你讲医学;

你和他讲医学, 他和你讲文学;

你和他讲文学, 他和你讲修行;

你和他讲修行, 他和你讲情怀;

你和他讲情怀, 他和你讲道理;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制;

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政治;

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

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

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文化;

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老子;

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

你跟他装孙子,他跟你讲道理….




请允许俺说一个笑话。

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Трофим Денисович Лысенко,Trofim Lysenko)苏联生物学、农学家、乌克兰人。李森科是前苏联正文治干涉科学的代表。他使苏联的生物遗传学落後世界至少两代人的时间。李森科坚持生物的获得性遗传,否定孟德尔的基于基因的遗传学。他得到斯大林的支持,使用正文治手段打击学术上的反对者,使他的学说成了苏联生物遗传学的主流。1935年,李森科获得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士的称号,任敖德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

1948年8月,苏联召开了全苏“八月会议”。会上李森科声称“米丘林生物学”是“社会主义的”、“进步的”、“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则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并再次得到斯大林的支持。

李森科有一次在会议上宣扬他的“获得性遗传理论”, 在场的生物学家们都敢怒不敢言。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路见不平, 站起来谦虚地请教:

“我没啥文化,不太懂啊,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 如果割掉每一代牛的耳朵, 总有一天我们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是这样的。”李森科回答。

“很好。”朗道恍然大悟,

“既然如此, 为啥女性出生都还带着处女膜呢?”

全场哄堂大笑。

。。。。。。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路线,但继续支持李森科。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的生物界得以清除李森科的学说。






老麦你怎么总是没有结论? -- 麦文学鸽子为什么那么大系列


俺把耳机/音响发烧圈的神论盘点一下,大家可以用下面的列表逐个对照看看您关心的作者是什么立场。**“【】”里面是俺的观点/结论, 是否正确✔ 有待您的思考和实践。


老领导说, 任何讨论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事实错误,什么是不同观点,否则就会在不需要争论时混战一团。


耳机要驱动到远超世卫组织和欧盟建议的安全值来保证“动态” 【谎言 + Over Kill】

换线如换机 【谎言 + 隔靴挠痒 + Over Kill】

煲耳机肯定改善耳机表现 【谎言】

加耳放肯定改善耳机表现 【隔靴挠痒 + Over Kill】

人能靠听觉分辨相同长度及电阻但不同类别的金属 【谎言】

蓝牙无线耳机不能听 【谎言】

大师的耳朵是金耳朵而您的耳朵是木耳朵 【谎言】

大师能听出ppm级的区别 【谎言】

大师能听出供电的区别 【谎言】

再生电源比机内的稳压电源更有效 【谎言】

人能听出皮秒级的 Jitter 问题 【谎言】

医院级插座比家用插座电流容量更大 【谎言】

什么都要煲 (线、插座、手机、播放器、脚钉、架子、量子不干胶贴纸等等) 【谎言】

否认磁带和黑胶唱机里面固有均衡电路 【谎言】

插座压缩声音的动态 【谎言】

集成电路的封装影响声音 【谎言】

电源插座能调节耳机的声音 【谎言】

EQ 是不好的 【谎言】

测量麦克风不用校正或者能靠意念校正 【谎言】

耳放存在推力这个“单位”(量纲) 【谎言】

人能分辨生理侦测极限以下的失真 (0.3%THD) 【谎言】

用在 SPDIF 互联,电视机的75欧电缆比不上所谓的发烧 75欧电缆 【谎言】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随内外导体金属材料变化 【谎言】

充纯氮气的传输线比含氮气70%的国标空气芯传输线更好 【谎言】

不干胶贴纸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保险丝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脚钉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家具(架子)靠量子力学调音 【谎言】

单位长度相同几何结构的金属导体的分布电感随金属种类不同而变化 【谎言】

导电性提高个位数的百分比导致听感几个数量级的提升 【谎言】

耳机线(电缆)能“调音” 【谎言】

USB线比电脑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网线比电脑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电源线比稳压电源以及不间断电源UPS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SATA线比硬盘还贵,因为它能 “调音” 【谎言】

发烧线材造成的改善都不能测量,只能耳朵收货并且只能由大师的金耳朵收货 【谎言】

发烧线材的改善大师的金耳朵收不了货的时候,Audio Precision 这个仪器突然就能收货了

【喜剧】

Audio Precision 这个仪器不是人造的 【喜剧】

发烧线材尽管里面是 MADE IN CHINA 的芯, 但是需要量子棉布调音 【喜剧】

发烧电源线发烧排插没有通过国标安规强制标准 【谋财害命】

耳放是系统的瓶颈,反而不是耳机这个关键的电声转换设备 (Transducer) 【谎言】

电源滤除 EMI 和尖峰靠的是电源线, 反而不是共模电感X电容Y电容压敏电阻 【谎言】

稳定的电源供应靠的是手动调节电处,反而不是依靠机内自动的稳压电路和放大器的PSRR

【喜剧】

煲耳机会让它变好,三频不均衡变成三频均衡,但是卖的时候却强调证书上的数据不会改变

【喜剧】

耳机行销人员能提供大量及翔实的照片证实厂家在煲耳机, 但是改善的证据总是扭扭捏捏拿不出来, 也不敢发表到专业期刊 【喜剧】

某些毒文总喜欢说YYY推XXX推到了七八成, 似乎它们真的有个 100% 的参照物似的。但是这个 100% 的参照物永远存在传说中 【喜剧】



"老麦, 我升级了 USB 线以后被一耳朵震惊了,细节丰富了,声音明显宽松安定清新,我吃了一惊。 "

"俺也有类似的经历。 给冰箱加延长线以后, 打开冰箱冷藏室发现多了一斤樱桃。 俺也吃了一斤。给冰箱加延长线原来还有这等妙处。 俺建议大家经常给冰箱加延长线。"


【鸽子为什么那么大】

“USB线我也觉得听得出区别”

“不同设备对USB线敏感程度差别挺大的 ,以前试过用机线彩色打印机打出黑白照片,后来用发烧USB线就出彩色了”

“对啊, WINDOWS 10 的 CDKEY 对声音也有影响。 企业版的CDKEY大气, 听大编制的音乐不糊。 政府采购版的人声缺乏鲜活感, 换零售版以后三频就均衡了。”

“不要认为吃屎长不了膘,要实际去对比, 罗非鱼吃屎都能长膘。实际上吃了就知道结果了。那些个被封号的论坛孤儿,不愿意去试,邀请去吃也不去,就是各种不相信,这个说一辈子也没有用。试吃自然就信道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我自己就买过几千的USB线, 几百的也用过, 别人的也听过, 听感三频的变化你拿十块一根的比那肯定一耳朵差距了,但是千万千万别盲听, 盲听不科学!”

“一耳朵的事如果需要看发票看毒文开脑放才能确定的,那肯定就是皇帝的新衣!”

“穷X,买不起发烧线材!别在这里瞎叫唤,键盘科学家快滚。 不然找站长禁言封你的号。”

“USB线是有区别的,自己的设备听久了才会听出来,在别人的器材当然听不出。USB线有灵魂。”

“USB线肯定有用,主要体现在音乐背景和声场。你要用心去感受没有,好好感受就出来了。千万千万别盲听, 盲听不科学!”

“线材这东西涉及量子力学和材料学最尖端的领域,而很多线材无用论党,特别是键盘科学家指望用他们高中的物理知识去推翻线材有用其实也挺搞笑的。千万千万别盲听, 盲听不科学!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线材无用论党特别是键盘科学家他们的修行不够,人品问题 RPWT ”

【鸽子为什么那么大】

。。





图图大主教是南非领导黑人反对种族压迫的坚强斗士。

1984年图图大主教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图图主教能言善道。

1984年冬天,图图在美国纽约的一次宗教仪式上演讲时说: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

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

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

于是我们闭目祈祷。

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

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

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同样, 这个21世纪里。

耳机发烧友刚入坑时,

他们手里有人民币或者家里有矿,

大湿手里有电源线、墙插、排插、电处、

信号线、耳机线、USB线、SATA线、网线、

保险管、脚钉、地盒(骨灰盒的变种)以及

量子不干胶贴纸、电子黑洞、暗物质等等 HiFi 神器。


大湿说:‘让我们烧 Hi-Fi 吧’。


于是我们闭目祈祷。

可是到耳机发烧友们睁开眼时,

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

耳机发烧友手里有了电源线、墙插、排插、电处、

信号线、耳机线、USB线、SATA线、网线、保险管、

脚钉、地盒(骨灰盒的变种)以及量子不干胶贴纸、电子黑洞、暗物质

大湿手里有了人民币。。。


///////////////////////////////////////////////////////////////////

       有一种情况,强化与行为间的关系是非理性的, 斯金纳把它称为“迷信”(superstition), 或者“非相倚强化”。斯金纳在实验中,把给予小白鼠投食的方式从按压杠杆引发, 更改为每隔15秒固定投食一次。 小白鼠在投食间隔的偶然动作就会发展成“迷信”。 例如小白鼠正在作揖,它就会在此后不断作揖以求得食物; 如果小白鼠正在嗅通气孔,它则会不断嗅通气孔以求得食物。 人类也十分多见。 譬如天旱引发的祈雨祭祀,运动员对某种动作(如亲吻戒指)、某种服饰与获胜之间的看法 以及由此而遵循的行为等,都属于迷信。迷信只有在多次无效的情形下,才会逐渐产生操作性消退。 但是,只要有偶然性存在,迷信就不能彻底根除。     


##################################################


///////////////////////////////////////////////////////////////////////////////////////

// 散文片段 摘自 《对话线材 – 我读书少该怎么玩线材? — 我读书少您别耍我系列》

///////////////////////////////////////////////////////////////////////////////////////


因为俺读书少, 所以很多读书人知道的东西俺不知道。

你知道么, 太阳和星星困扰了俺几十年也折磨俺几十年。
因为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俺都感觉到地是不动的。太阳绕着俺转了一圈又一圈,星星也是绕着转了一圈又一圈,
都是东升西落。俺觉得俺家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绕着地球转, 俺可以拍着胸口断言。你知道的, 俺喜欢实践。

老领导对俺的俺家宇宙中心论并没有什么评论。 不过老领导说了一个故事:

某人天天担心孩子身高不增加, 直到某天市政在他家门口种了一颗树。  某人发现自从市政在他家门口种树以来, 他家的孩子身高增加迅速。
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门口种树可以促进孩子长高!

老领导说,他小时候在苏联读书,经常做一种练习叫 Facts VS Opinions , 给小孩一句话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让他们区分里面的东西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比如:

左边——冰淇淋很好吃 (这是一个观点)
右边--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制品做的(这是一个事实)

从幼儿园开始,就用这些超级简单的例子去学会分辨嘛是事实陈述嘛是观点陈述。

比如:

很多足球是黑白相间的(事实)
和跳舞相比,足球是更好的运动(观点)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事实)
在海里会感到害怕(观点)…

Fact(事实):
就是能被证明是真还是假的一段陈述(比如,企鹅走路摇摇摆摆)

Opinion(观点):
表达一种信念、感觉、看法的陈述,无须证明(比如,我觉得薄荷巧克力冰淇淋最好吃)

战斗民族早就在贯彻现在热门的 critical thinking,对外来的信息不能照单全收,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要经过一定的质疑。
帮小朋友学会区分 Facts & Opinions,是培养孩子思维的起点。
为什么要区分呢?因为一个唯物主义的布尔什维克要从娃娃抓起。

在我们的论坛里,经常发生把观点和事实搅在一起的问题。

很多时候,大家争论的其实是观点或者宗教信仰,而不是事实。

观点是很难争论出谁对谁错的,

而事实,很多时候是有可能去证明真假的。

老领导说, 任何讨论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事实错误,什么是不同观点,

否则就会在不需要争论时混战一团。



Floyd Toole – Sound reproduction – art and science/opinions and facts


为什么同一个耳机用不同线听声音有差别?



哦对了, 还有一个盲听铜铁的脚本。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的 JavaScript 网页脚本代码,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俺网站上的例子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的 JavaScript 网页脚本代码,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效果

       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  Try it  铜___1 铜___2 铜___3 铁__1 铜___4 铁__2 铁__3 铜___5 铁__4 铜___6 铁__5 铜___7 铁__6 铁__7 铁__8 铜___8 铜___9 铁__9 铁__10 铜___10     


代码如下:

亲手打的代码。 亲测无误。


这是生成 20 次盲听的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p> <p>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点击生成</p> <button onclick = "myRandomSTR()">Try it 点击这里开始生成测试 </button> <br> <br> <p id="Result_Demo"></p> <br> <br>  <script>   function myRandomSTR() {   var ls_tmp =""; var li_i, li_j; var li_tmp = 0;   var ld_myRand = 0;   var li_a, li_b;             do {                 ls_tmp = ""; li_a = 1; li_b = 1;                 for (li_i = 0; li_i < 20; li_i++) {                         for (li_j = 0; li_j < 50; li_j++ ) {    li_tmp = ( Math.random() - 0.5 ) * 68719476736;    ld_myRand = li_tmp / 68719476736;                                            }   ls_tmp += (ld_myRand >0) ? ("铁__" + String (li_a++) + "<br>" ) : ( "铜___" + String (li_b ++) + "<br>" );                                 }                             }   while (li_a != li_b);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_Demo").innerHTML = ls_tmp;   //ls_tmp = null;   }   </script>     


如果您一个字都不想打, 那么复制粘贴下面的代码,另存为一个 HTML 文件,

就可以生成 100 次盲听。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p> <p>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点击生成</p> <button onclick = "myRandomSTR()">Try it 点击这里开始生成测试 </button> <br> <br> <p id="Result_Demo"></p> <br> <br>  <script>   function myRandomSTR() {   var ls_tmp =""; var li_i, li_j; var li_tmp = 0;   var ld_myRand = 0;   var li_a, li_b;             do {                 ls_tmp = ""; li_a = 1; li_b = 1;                 for (li_i = 0; li_i < 100; li_i++) {                         for (li_j = 0; li_j < 50; li_j++ ) {    li_tmp = ( Math.random() - 0.5 ) * 68719476736;    ld_myRand = li_tmp / 68719476736;                                            }   ls_tmp += (ld_myRand >0) ? ("铁__" + String (li_a++) + "<br>" ) : ( "铜___" + String (li_b ++) + "<br>" );                                 }                             }   while (li_a != li_b);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_Demo").innerHTML = ls_tmp;   //ls_tmp = null;   }   </script>     






例题:为什么音响发烧电源线会带来开天辟地般巨大的航天级的音质提升?


答案选项

A 电流流过不同类型的导体会产生各种变化例如繁殖、变异和进化。

B 自古以来圈里认为电源线必须要看作器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电源是“系统工程”,要从进家门的电表开始烧,空开、插座、电处、电源线一个都不能少。发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C 插座或墙插是供电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电源线是器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因为电源线存在电感、电容,它的阻抗和串扰大到能影响输入的电压,引起开天辟地般巨大的变化。

E 你把电源线当成火箭的发动机好了,不同发动机会有不同的声音,你拔掉电源线就没声音了,那么这个线和火箭的发动机也是一样的原理。

F 就用过机线和垃圾线的陋)X(拿着线材无用论的瞎逼逼啥呢?

G 自古以来圈里的结论就是“器材”里面对声音提升贡献最大的就是电源线,圈里的老大你不信还能信逼乎的初中生?中二病犯了吧?

H 电源线对系统的声音究竟是改变还是提升这关系到量子力学,暗物质连物理学家都没找到,但是淘宝上有现货。知乎的科学家都不靠谱。

I 圈里的烧友告诉你有提升,就是有提升,这是研发人员才知道的。你不是研发人员,知道了也没用。这是商业机密。

J 发烧要靠自己实践,歪歪是不会让你发烧的水平提高的。年轻人要有好人品,听不出提升是人品问题。

K 你都买了上万人民币的耳机,再不花几千块升级电源线,就太可惜了。 好马配好鞍你知道吧。

L 从发电厂到家几十公里的铁丝无法改变,家里埋的线无法改变,但是电源线就象滤水的过滤头,最后一米很关键。净水器你见过吗?

M 我从香港买的10000多港币的电源线插头是镀金的,机线有镀金吗?一分钱一分货。

N 放大器输出的电流,都来源于电源线, 年轻人饮水要思源啊。

P 耳机“系统”输出瞬态变化是非常大的,电流可能从0.00000安培瞬间跳到几豪安,对于这种突发状况,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电源线会有不同的表现。发烧电源线才能负担这样的变化。

Q 机线压缩动态,发烧电源线能让“系统”发挥 100% 的功效。你花了10000多买耳机,不升级电源线就浪费了。

R 圈里的烧友都听出来了,没听出来的都是没钱的陋)X(。

S 盲听大赛每年都有音响厂家的雇员拿奖。

T 最后一米电源线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性不容置疑。

U 线材怎么优化是厂家的机密,本人文科生,买就是了。

V 发烧线材上的商标很好看,欧洲人还会骗你不成。

W 我觉得 Hi-end 更高保真,我也知道真实乐器的声音,我每年到欧洲和泰国旅游,我有钱。

X 烧HiFi是非常私人的事情,逼乎的闲人天天指手画脚着急替别人省钱,你们自己不恶心看的人也早恶心了。

Y 电源线的阻抗和电容、电感小到测不出来,烧友能听出来,科学家都是**。

Z 我是版主, 能封你的号。



###################################################################


“老麦, 听说你在贴吧的风评很坏?”

“是的。 俺经常劝网友省点钱买鸡蛋补身子, 或者吃香蕉 补钾以及补充血糖来达到调音的目的。”

“怪不得。你砸别人饭碗, 难怪风评不好。”

“其实它们的生意根本没有受影响。 还是很多人买音响发烧线材以及不防雷的‘地盒’。你知道地盒其实是骨灰盒的变种吗?”

“不知道哎! 地盒不防雷你咋知道?”

“那玩意还不如闲置的电脑机箱,不接入大地咋防雷,骗死人不赔命啊。 雷雨季节马上要来了。 雷雨你知道吧?”

“曹禺的《雷雨》我读过。挺狗血的剧情。”

“是的。 挺狗血的剧情。”



##################################


“在众多的认识方法中,科学离真理最近。其中有些科学就是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说的那种或然真理概率真理。即:有些具体的科学成果就是真理。科学与真理的这种关系,使伪科学找到了攻击对方的理论依据。我们常见的有以布鲁诺遭火刑、其科学原理不被宗教承认的例子,说明科学在某些时候,特别是初起时可能会受到压制。这成为伪科学还击科学批评的堂而皇之的借口。”

摘自 涂建华 《中国伪科学史》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1日)

ISBN: 7806503870

商品重量: 358 g


这几个答主真的在一个层面上么?

应该没有太本质的不同。


如果要俺说些什么新年寄语的话, 俺的话就是:

如果您是明月, 别在乎是不是照了沟渠, 毕竟反射的都是太阳光。



这个话痨答主的其他散文/回答:

。。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两位都是声学专业的,不过声学专业分很多细分类型。

虽然我不是声学的,但是我见的多了,我觉得有必要说一点人生的经验。

“我不相信你,因为你的言论太过主观”,“你是做音响的,所以才说耳机不好”,“你就是做音响的,讲耳机怎么可能专业”,“鬼斧神工就是个售后焊烙铁的维修工”,“鬼斧神工是带货的,他说话能信?”,“讲个笑话,知乎HiFi”。

这些是我最常见到的评论。虽然我很多时候都不是做音响的,我是做主观评价和调音的,但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后我不做声学行业了,去大街上扫地了,我写过的文章中,描述“crosstalk对耳机和音箱的影响”,“HRTF曲线与耳机的关系”,“人耳听觉特性”,“什么是soundstage和image”这些东西会不会就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了?

会不会因为我去扫大街了,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扬声器设计手册等声学书籍上面的所有公式就因此失效了呢?

会不会因为我离开哈曼,哈曼曲线就失效了呢?

会不会因为我不做调音了,一些人的听力就变好了呢?

会不会这些理论不发在某吧某坛发在知乎上就会失效了?

我想这是每一个有开篇第一段中言论的人值得思考的。

当我看到别人评论我或者其他同行和测评媒体时,总会讨论“某某某的观点对吗”或者“某某某的理论对吗”之类的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本身对不对或者这个理论本身对不对。

诚然,我也做了一些测评。但我并不是一个测评媒体,这个专栏也不是以测评为主,我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理论的普及,虽然这些枯燥的理论很少有人去关注。

但是我所分享的一些关于声学的理论,关于HiFi的一些原理,例如一些心理声学的概念和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得出一些结论所需要的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不是我的观点或者某个人的观点。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算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不被Floyd Toole发现,不被Sean Olive发现,也迟早会被其他人发现。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最好不要把这个问题捆绑到某个人身上,或者因为他人的言论而影响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而是专注于这个问题的本身。因为很多时候,一旦把问题和观点捆绑在某个人身上,争论到最后,其实争论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到最后,没有人会去在乎和探讨本来要探讨的问题本身。比如说“耳机与音箱之间的关系”、“CD和黑胶谁好谁坏”、“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测试数据与预测音质的关系”等。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17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究方法的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自然世界,质疑所见所闻,然后进行实验,收集可测量的证据,提供见解或答案。这是一个乏味的过程,需要谨慎和重复,以确保数据是可靠的,并用严格的纪律来设计实验,以确保数据与被研究的问题有关,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提出问题的人。答案必须没有偏见。

然而,尽管科学有许多能力,但科学却无法描述音乐。除了一张乐谱上粗犷的音符和符号之外,别无他法。

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区分一个音乐的生产和随后对该音乐的重现。纯粹的主观意见是衡量音乐是否有吸引力的唯一标准。这必然因个人而异。音乐分析涉及旋律、和声、歌词、节奏、乐器音质、音乐技巧等问题。在录音室里,录音师是艺术的另一个主要贡献者。所有用于制作最终立体声混音的许多操作都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其依据是它是否反映了艺术家的意图,当然,它也可能是为了吸引听音者。

在进行音频产品评估时,适合描述音乐本身的术语,要么是不够的,要么是不合适的。描述音频产品需要与描述音乐不同的词汇。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缺乏这种特殊的严肃听音能力,因此艺术通常与技术相结合。在主观评估中,技术音频设备往往充满了音乐功能。有些被描述为能够委婉地增加录音音乐的效果,有些则相反。的确,回放设备的技术性能特征必须体现在音乐性能上,但技术性能属性是固定的,音乐是无限可变的。因此,相互作用是不可预测的。这无助于我们研究和改善声音再现的努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我们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是否有可能有一个令大家普遍满意的解决方案。幸运的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尽管人们对音乐的品味显然是高度个性化的,而且差别很大,但我们发现,当听音者有机会表达他们无偏见的观点时,能听出回放声音中最常见的缺陷是一项令人惊讶的普遍技能。更多的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是“木耳”的人,没有经验的听听音者只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路上犯更多的错误,但最终,他们的意见普遍与专家的意见一致。只有那些有听力损失的人通常会偏离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似乎能够将对回放技术的评估与对音乐的评估分开。不需要熟悉或欣赏音乐,就可以认识到它是或不是很好地回放声音。

很多时候,人们不想用“科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对科学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甚至是对事实不尊重。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一 很多人都在用这款耳机

某些人:你怎么能这样说?某某明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乐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录音师在用这款耳机?

试问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耳机只要戴到他的头上,音质就会变好,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上的所有公式就会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耳机单元的TS参数也会瞬间突变,全人类的听觉系统瞬间变异?

二 你的耳机像四川菜

网友A:我怎么越想看越觉得不对劲呢,耳机音响作为回放系统,当然是越保真越好了,会有人故意去买一块有明显色偏的屏幕吗?

网友B: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佬有没有写过SCI或者EI,如果在一篇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加一段“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审稿人和评委会怎么想?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不同的人不会因为喜欢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喜欢不同的耳机至少是有人做过实验去验证的。

难道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存在量子纠缠?

要是类比也是人们喜欢不同的菜和喜欢不同的音乐吧。

或者再类比一个,人们喜欢不同的电影和照片,但是这和显示器有什么关系?有人喜欢黑白的显示器?偏红偏绿的?

因为人们喜欢不同口味的菜,所以人们喜欢不同耳机?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即便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也是和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和喜欢不同的音乐真的存在必然联系?

因为大奥卖的贵所以大奥就有正确的声场?

因为耳机是用来听的,所以数据不重要?

因为眼睛是戴来用的,所以配眼镜的时候看感觉,不需要验光?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不论如何,有些人总是通过类比到其他不相关的事物上,用其他不相关的事物的规律反过来证明正在讨论问题的合理性。甚至进而否定声学心理声学原理和双盲听实验的结果,在我看来是很滑稽的。

三 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电力声模型。。。

某人: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被动辐射器的原理

某人:XX公司被收购了

四 XX品牌的官网是这样说的

XX官网也强调了其“录音室录音与混音”以及“DJ和trackmaker使用”的情况。

这个我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你们懂我意思就好。

五 鬼斧神工偏激 鬼斧神工是傻x 鬼斧神工是聋子 鬼斧神工没水平 鬼斧神工业务能力不行 鬼斧神工就是个穷x天天只会恰饭

你们说的都对。

不说了,因为疫情我失业了,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在三和靠挂壁面度日。不多说了,我这就要去做日结了。我在这里也正式宣布,我之前所写的文章都是无效的,因为我层面不行水平不行,现在又失业了。各位捐我点吧,救救我吧~~


如果说“层面”,老烧和音频测评大湿在什么层面上呢?

尤其是那些人身攻击、破口大骂、疯狂人肉、对人不对事、歪曲造谣和散播各种玄学言论的。

有悖常理的是:音频评论家的意见受到格外的尊重。为什么这些人被放在如此被信任的位置上?他们所进行的听音测试违反了最基本的消除偏见的原则。他们没有资格认证,没有业绩证明,甚至不能提供一张听力图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的听力是否受损。他们拥有强大的文字能力,能够把他们认为自己所听到的,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而更加糟糕的是,正如我们后面将要讨论的,大多数音频评论家不能提供有效的测量方法,因此读者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印象。
通常,人们经过简单的自我肯定,认为他们也有资格评价声音,理由是他们对这些事务的热爱。
——Floyd Toole博士

Floyd Toole、Sean Olive、Wolfgang Klippel又是什么层面的呢?他们的研究结果老烧和音频大湿会听吗?会信吗?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能理解,所谓玩HiFi的人为什么动不动就人身攻击,而且似乎他们的逻辑永远是只要把xxx骂倒了,他们就赢了,他们说什么就都对了。

One more thing

Floyd Toole博士也是帝国理工的博士,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层面上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观点,有些是事实,有些并不是。

在科学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一种理论;在宗教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这个证据。
——Floyd Toole
在音频中,支持或反对需要证据;在“HiFi”中,支持或反对本身就是证据。
——家境贫寒119

最后写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我在一个回答下面发现的。

实际上我自己这篇回答有不少内容并不是我写的,而是《声音的重现》中的原文。

其实这些话在序章等部分,而所描述的内容,正如书中所写,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展开。而这位回答中所引用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也在后续章节有一定的体现。

也就是说,其实他在用Floyd的内容“证伪”Floyd。如果说这不是强行恶意歪曲抬杠,反正我是不信的。但这部分内容应该和我无关吧,虽然我感觉好像反驳的是我。毕竟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我的“结论”。至于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去仔细读一下这本书,看看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具体的论证又有哪些。(我觉得我写过的已经够多了)

图我也截了,以后也算是有个新段子。

为什么我会引用Floyd Toole的一些话,如果仔细看过那本书,就会被Floyd Toole毕生的工作研究以及才华和睿智所折服。另外一方面也是看看这些人有没有仔细看过书,结果显然是没有。

至于我两年前那个状态还是截图截一半,再加上现在连内容都没看仔细就开始,只能说抹黑的水平让我确实挺失望的。

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刚好契合我回答中所想表达的一些内容,就像一些人在我另一篇文章中表达的对beats态度的转变一样。当然,互联网上的这一切不会改变什么,喷子和黑子还会继续,就像已然会有很多人点赞,还有有人觉得“专业”一样。而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评述,我早在两年前的地铁2035文章中就有详细描绘。

当红线的饥饿人口即将被处决时,Artyom苦口婆心像人们劝说道,地面还有未被辐射的地方,有着有阳光、新鲜的空气的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不存在饥饿,也不用被处决。没有人相信他。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踏出地铁一步。而人们手挽着手冲向了红线的机枪阵地,心满意足的死去。
这个世界里,没有人怕死,人们怕的只是离开莫斯科地铁,离开这个他们眼中“世界上最后的适合生活的地方”。

只要配上一些文字,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道理,是不是真的我说的,一些人就会在精神中胜利,一些人继续谩骂,一些人拍手叫好,就像Floyd Toole在《声音的重现》第三版最终所写:“30年过去了,有些事情改变了,但有些事情从未改变。”人们并不会承认一些事实,即便事实就在那里,事实就在上面的内容。

在宗教中,人们会反驳什么?


user avatar   shi-wang-31-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给了我一个纠纷和挂人判定。为什么?我不知道。

至于是否偏激、引战,就需要大家看完这个回答之后,再做决定了。


长文预警,没耐心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散文”。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平心静气从头到尾地读完。

那些做到了的,我提早说声谢谢。

注:目前已完成对鬼斧神工119回应的更新(包括“歪曲”指责的证伪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跳转至第三部分“更新”进行阅读和查看。

一、证伪

我很喜欢 @丧心病狂刘老湿 在“鬼斧神工119这人的评测靠谱吗?”这个问题下面的一句话:

他的测评靠不靠谱我不知道,但他的测评是可以证伪的。

那么现在,我也试着对本问题下面鬼斧神工119的回答,进行一下证伪。


1. 隐恶

其他两位都是声学专业的,不过声学专业分很多细分类型。

无问题,合理表述。

虽然我不是声学的,但是我见的多了,我觉得有必要说一点人生的经验。

个人感触的表达,依然没有问题。(他也确实不是声学专业。)

“我不相信你,因为你的言论太过主观”,“你是做音响的,所以才说耳机不好”,“你就是做音响的,讲耳机怎么可能专业”,“鬼斧神工就是个售后焊烙铁的维修工”,“鬼斧神工是带货的,他说话能信?”,“讲个笑话,知乎HiFi”。
这些是我最常见到的评论。

我确实见过里面大部分内容,比如“鬼斧神工119是在哈曼扫地的”“早就有人扒皮了”“他是负责音箱的,耳机没他说话的份儿”等等。

不过,我不清楚这些是否是鬼斧神工最常见到的评论。毕竟在其回答和想法中也不乏“还是鬼工的回答干净利落些,我喜欢”等内容,也有很多诸如“锂电耳蜗声音飘,不如锌电池”“把你那几个比特币交出来”的调侃——不过,这是个人主观感受。考虑到以上这些负面评价给人的印象可能更深,可能让鬼斧神工119产生了“这些是最常见的评论”的判断,尽管实际统计可能不一定正确。

(关于消极体验和Negativity Bias的经典论文“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虽然我很多时候都不是做音响的,我是做主观评价和调音的,但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后我不做声学行业了,去大街上扫地了,我写过的文章中,描述“crosstalk对耳机和音箱的影响”,“HRTF曲线与耳机的关系”,“人耳听觉特性”,“什么是soundstage和image”这些东西会不会就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了?
会不会因为我去扫大街了,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扬声器设计手册等声学书籍上面的所有公式就因此失效了呢?

答案很简单:不会。

“crosstalk对耳机和音箱的影响”,“HRTF曲线与耳机的关系”,“人耳听觉特性”,“什么是soundstage和image”,如果只是这些内容,那么他们的存在取决于其背后的逻辑链条与证明、数据是否有效,而非“某个人说他是对的”。“他不是哈曼工程师所以他说的是错的”可以被认为是诉诸背景人身攻击谬误的变种,不具备有效性。

会不会因为我离开哈曼,哈曼曲线就失效了呢?
会不会因为我不做调音了,一些人的听力就变好了呢?
会不会这些理论不发在某吧某坛发在知乎上就会失效了?

结论也很简单:不会。哈曼曲线是否具备有效性取决于其背后的数据与逻辑基础,与鬼斧神工119无关。

其他人的听力取决于其自身听音音量、用耳习惯、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与鬼斧神工119不一定有直接关系——除非鬼斧神工119做了一些可能会让他人听力受损的意见建议等。

理论本身的正确性与其发表地点无关。发在知乎不代表其正确,也不代表其错误,二者在逻辑上没有直接关联。

我想这是每一个有开篇第一段中言论的人值得思考的。

以上是我对这些话语的思考与总结。

当我看到别人评论我或者其他同行和测评媒体时,总会讨论“某某某的观点对吗”或者“某某某的理论对吗”之类的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本身对不对或者这个理论本身对不对。

这是很常见的问题:对于很多复杂问题,大多数人可能无法直接判断某一观点或某一理论是否正确,这时候“权威”的发言与意见也就成为了大众对于某一问题的判断标准。

当然,专家的判断不能构成最终证明。诉诸权威这一行为的可行不代表“专家一定正确”这一判断一定正确。

但根据这一点,很多人对于某问题或者某理论的判断,实际上也是需要在权威或者专家的观点下进行的——这意味着对于某一观点和理论的反驳很容易转成对赞成观点或理论的人的反驳,也就是所谓的“人身攻击谬误”,只不过这一反驳不构成有效反驳。

诚然,我也做了一些测评。

没问题,略过。

但我并不是一个测评媒体

这个不好说。鬼斧神工是否从属于“测评媒体”是一个群体认同与归属的问题。而在一般情况下,个人身份的认同,往往是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共同作用的结果。——鬼斧神工119可以认为自己不是测评媒体,但这不会保证其他人不会将其视作“测评媒体”。从这点上看,鬼斧神工119与部分人群在自我认同(self-difinition)与他人认同(other-definition)上产生了分歧。至于该分歧如何解决,这里不做分析。

这个专栏也不是以测评为主

这一点讨论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不确定“这个专栏”指的是什么——鬼斧神工119没有把这篇回答放在专栏里,而他的专栏有两个。这里暂且认为“专栏”指的是“理性派HIFI”这一专栏。

通过简单统计和估算,本专栏243篇内容中,约有96篇到100篇“测评”——取决于对“测评”的定义。共为鬼斧神工119贡献了约11万(10800以上)的赞同数,平均每篇测评1000以上的赞同。占比还是不小的。其中,几篇过万的文章均为测评,也有很多上千的测评文章,相比之下其他文章的平均赞同数可能不一定能够达到相等的情况——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是一个测评专栏”的印象。

不过,正如之前所说的,可能在鬼斧神工119的主观认知中,这个专栏不是“测评为主”——只不过他的主观观点与他人可能存在分歧。至于这种分歧应该如何解决,是应该强行以鬼斧神工119的主观看法为唯一解,还是综合其他数据与见解,还是完全无视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观点,这里依然和之前一样,暂时不做讨论。

我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理论的普及,虽然这些枯燥的理论很少有人去关注。

本专栏中确实有很多基本理论的介绍性文章。至于这些理论是否有人关注,我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但从我之前的个人主观感受来看,关注人数确实不多。

但是我所分享的一些关于声学的理论,关于HiFi的一些原理,例如一些心理声学的概念和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得出一些结论所需要的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不是我的观点或者某个人的观点。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考虑到鬼斧神工的用词是“一些”理论、原理和实验,这句话并没有问题。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鬼斧神工119在文章和回答中并非全部都是介绍作为“事实”的声学理论和原理,其中也必然包括其个人观点和在原理、理论基础上的阐述和生发,甚至可能包括其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声学理论的正确性不能推出“鬼斧神工119的文章和回答、想法里的观点和见解全部都是正确的”,而需要具体分析,不然就有可能犯诉诸不当权威、诉诸情感、诉诸同情、不相干结论等谬误。

2、同样,对鬼斧神工119的观点的反驳,不能被直接认为是对其背后可能涉及到的声学原理和理论的反驳,而要具体分析。有可能反驳的内容是话语逻辑、用词等与声学原理无关的内容。即使是声学内容,只要鬼斧神工119相关的结论与观点有着数据和原理上的问题,或者无法直接推出某一结论等情况,也是可以进行反驳的。这类反驳不能被直接视作对声学原理的反驳。对这一点的违反可能会带来诉诸背景等其他谬误。比如我曾经对鬼斧神工119的话语逻辑问题进行过反驳:

就算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不被Floyd Toole发现,不被Sean Olive发现,也迟早会被其他人发现。

这点存疑。很多理论和实验目前依然依赖Toole和Olive的很多举措。“迟早会被其他人发现”不能直接推断而来——它可能是高度或然(发生的概率很大的,但它不一定是必然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最好不要把这个问题捆绑到某个人身上,或者因为他人的言论而影响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而是专注于这个问题的本身。因为很多时候,一旦把问题和观点捆绑在某个人身上,争论到最后,其实争论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到最后,没有人会去在乎和探讨本来要探讨的问题本身。比如说“耳机与音箱之间的关系”、“CD和黑胶谁好谁坏”、“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测试数据与预测音质的关系”等。

正确。具体分析前文已经给出。一个问题是否成立取决于多个方面,“支持或者反对的人如何如何”并不能直接判断问题成立的概率,不然就容易犯诉诸人身、诉诸情感等谬误。这一点在鬼斧神工119身上也是成立的——如果鬼斧神工119对于某问题的判断依据是“这个支持/反对的人背后的背景、情感、心理如何如何”,那么照样可能会犯逻辑谬误。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17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究方法的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自然世界,质疑所见所闻,然后进行实验,收集可测量的证据,提供见解或答案。这是一个乏味的过程,需要谨慎和重复,以确保数据是可靠的,并用严格的纪律来设计实验,以确保数据与被研究的问题有关,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提出问题的人。答案必须没有偏见。

成立。不做过多解释。

然而,尽管科学有许多能力,但科学却无法描述音乐。除了一张乐谱上粗犷的音符和符号之外,别无他法。

这一点问题很大。科学对于音乐背后的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存在。即使在社会科学方面,音乐学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方面已经有大量论文和资料可供参考,这里不做过多展开。

同时,“科学无法描述音乐”中“描述”的具体所指在这里是模糊的,这可能会带来歧义谬误

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区分一个音乐的生产和随后对该音乐的重现。

这两点确实有必要区分,不过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科学无法描述音乐”——具体上文有过部分解释。

纯粹的主观意见是衡量音乐是否有吸引力的唯一标准。这必然因个人而异。

同样,这句话也出现了可能的歧义谬误。“纯粹”和“主观意见”在这里指代不明:多“纯粹”才是“纯粹”;“主观意见”是指“个体的主观意见”还是“群体的平均观点”——如果是后者,那么“因人而异”需要如何确定;“吸引力”需要如何定义……这些都可能会带来判断的失误。

音乐分析涉及旋律、和声、歌词、节奏、乐器音质、音乐技巧等问题。

无问题。

在录音室里,录音师是艺术的另一个主要贡献者。所有用于制作最终立体声混音的许多操作都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其依据是它是否反映了艺术家的意图,当然,它也可能是为了吸引听音者。

基本无问题。事实上,不只是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师等都会给最终的成果带来自己的影响。同样,一个音乐作品最终的结果,在“反映艺术家的表达意图”之外,也可能会包括商业考虑等方面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对于“回放”这一过程中“回放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还原艺术家的主观意图”这一论断,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不一定成立——特别是该作品经受了很多妥协的情况下。比如混音师和母带师可能会为了尽可能照顾大部分听众的听音条件而对音乐进行部分调整,而这不一定与音乐人或制作人一开始的主观表达一致。

在进行音频产品评估时,适合描述音乐本身的术语,要么是不够的,要么是不合适的。

基本成立。音频产品的主观评价术语有很多与描述音乐的术语有所不同。比如在ITU标准中就有房屋混响/干燥、可感知/不可感知的干扰等形容术语,而这些在对音乐的描述中可能很少出现。

注意,并不是所有对音频产品的描述术语都不被用在描述音乐上。ITU标准中同样包括诸如明/暗有力饱满等词汇,而这些也经常用来表述音乐作品给人的主观感受。

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缺乏这种特殊的严肃听音能力

这点存疑。目前没有足够清晰的结论可以证明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不具备严肃的听音能力——虽然很有可能如此。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这张图,我解释一下:

这张图表所展示的不是Floyd Toole的统计结果,是EIAJ的一份统计报告。然而在这份报告中并没有指出具体数据,我们也无法确定其统计是否合理。此外,这篇报告的时间(1979年)距今也过于久远,其结果也很难保证可以直接运用到当下的语境中。事实上,就在提到该图的Sound Reproduction一书的同一页(中文版314页)就提到了同一时期Gabrielsson教授的另一研究数据,而在其中Gabrielsson教授指出相比于一般听众,HIFI爱好者对于声音的判断可能更为准确。

注意:这里不是说Gabrielsson教授的统计数据就更有参考价值,仅在指出对于这一点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目前来看,Olive在2003年的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nd Preference of Trained versus Untrained Listeners In Loudspeaker Tests: A Case Study这篇论文的结论可能更为精确——即受训听众拥有更好的判断能力。

因此艺术通常与技术相结合。

很奇怪的“因此”,可能会带来歧义谬误和归因谬误。

在主观评估中,技术音频设备往往充满了音乐功能。

“音乐功能”同样有歧义问题,指代过于含糊。

有些被描述为能够委婉地增加录音音乐的效果,有些则相反。

同样,“增加录音音乐的效果”过于含混。如果将其理解为“部分音频设备可以让录音/音乐的表达在听众耳中有着不同的感知——可能更好听,也可能更难听”,那么这是基本无问题的。只不过由于表达的问题,很难确定其具体含义。

事实上,这不是鬼斧神工119第一次使用这种极为含混且存在歧义的表达了,比如这张图:

在这张图中,鬼斧神工119使用了极为不严谨的“入耳式耳机满分”的表达。事实上,在Olive的入耳耳机预测公式中,其表达的均为百分制结果。(Olive的入耳偏好计算公式一共有两个,一个采用68.685作为被测耳机频响完全契合哈曼曲线时的预测得分,一个采用100.0795作为最大预测得分,其中前者已弃用。而不管是哪一个公式,其表达的均为百分制结果,而不存在所谓的“入耳式耳机满分68.7”。)

鬼斧神工119的这种不当表达已经使得多人对“入耳式耳机满分”产生了疑问,然而鬼斧神工119并没有加以解释:

而在我指出其问题后,鬼斧神工119坚持认为其表述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进一步指出“在预测分数中指出公式本身的满分没有任何错误,反而认为是MUSHRA满分才是错误”。

关于鬼斧神工119的这一表述,我认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如下:

1、不存在所谓“公式满分”的表达。该公式在耳机曲线完全契合哈曼曲线时最大值为68.685,其背后是有着具体的因素的。不能认为其最大值为68.685,而将其“满分”定在68.7。

这就好比,不能因为一场考试中出现了超纲内容,全班同学成绩普遍不好,导致原本100分的试卷即使再努力也只能拿70分,就说这场考试“满分”是70分——满分依然是100。

(注意,该表达不是类比推理,而是类比说明,请不要试图用考试成绩和公式不是一个事物为理由进行反驳。具体原因我之后会说。)

2、如果“在预测分数中指出公式本身的满分没有任何错误,反而认为是MUSHRA满分才是错误”是成立的,那么在同一图表内,头戴式耳机的满分也应该是“公式本身的满分”,即114.49。

然而在鬼斧神工119的图中,“头戴式耳机满分”,为100分——正好是MUSHRA满分的分数。

如果鬼斧神工119的说法成立,那就说明其在制作这张图时,使用了一个错误的满分和一个正确的满分两种满分表达,且完全没有在图中作出区分,而仅仅指出两类得分“不能直接耦合”——尽管这个“不能直接耦合”并不能给读者带来“两种满分含义不同”的判断(又一个含糊谬误)。

而在此之上,鬼斧神工119进一步认为,其表达并没有误导性,也没有带来读者的误解,反而是我“产生了误解而让更多人误解”。尽管之前提到的误解在我指出之前已经广泛存在。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可能说我断章取义,这也是鬼斧神工119在那次争论中对我进行的指控之一。这里我想说,那次争论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争论过程中两人都不够理性,都说了很多现在看来极为偏激乃至人身攻击、逻辑混乱的发言。如果有人试图了解,由于相隔久远,目前争论所在的评论区与贴吧交流贴已经无法找到。之后我可能会把截图单独贴出来,作为我与鬼斧神工119曾经不理智的见证来分享,目前暂时不进行全文张贴。

的确,回放设备的技术性能特征必须体现在音乐性能上,但技术性能属性是固定的,音乐是无限可变的。因此,相互作用是不可预测的。

该说法有问题。这种“相互作用”并非不可预测。比如在McMullin的一篇论文中,就记载了听众耳机低频偏好与试听曲目的频谱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频谱中高频过多的曲目在试听时,听众可能会增加耳机低频来适应这一问题。这是可以被感知和统计的。具体可见:

这无助于我们研究和改善声音再现的努力。

这种研究应该是有帮助的。


2. 拧巴

注:该部分已被单独整理成文章,如果只想查看“拧巴”的内容,可以查看:

如果不想看这部分内容,可以跳转至“3. 虚美”部分。


说到这里,我可能要额外解释一下,为什么目前对于音乐作品的回放,在“还原”层面有着很突出的问题。

在目前的音乐制作与回放过程中,有一个名为“circle of confusion”的现象,我比较喜欢叫做“拧巴圈”。

简单来说,在二战前的音频制作中,由于没有多轨磁带录音机,人们对于音乐的记录很大程度上都只能是对音乐表演的现场记录。

也就是说,那时候如果要制作一张古典音乐的唱片,就必须要把整个乐团组织到录音室内,然后进行录音,最后的结果是很难进行更改的,除了可能会对响度、动态范围等方面做出母带处理之外。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还原音乐”的要求,必然指的是“还原现场听感”——因为那时几乎没有“非现场”的音乐。

然而在50年代之后,事情开始起了变化。多轨开盘机的发明使得混音真正成为可能。人们不但可以对音乐进行整体上的修改,甚至还能通过分录的形式,对每一个乐器、每一个乐手、甚至每一句歌词进行分别的录音与修改,而不需要进行真正的“现场”录制——完全可以个人录个人的然后后期整合起来。然而这在大大丰富和方便了音乐制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混音师可以用各种设备对声音进行修改,这意味着现在音乐里的很多内容,并非来源于现场,而是来源于录音师、混音师和母带师对音乐的个人理解。而最终回放出来的结果,即使在最准确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和“现场”录音完全一致——混音师完全可以做各种修改,不管是为了让它更“好听”还是更“真实”。

这个时候的HIFI,再去追求“现场”的感觉,似乎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有可能你费尽心思搞出来的“现场”感,其实与混音师制作时的想要表达的感觉完全不同——这算什么高保真。

于是退而求其次。既然现场不可靠,那么我们可以追求“与音乐人保持一致”。

既然声音最后的成果是混音师和母带师决定,而混音师和母带师的监听设备一般是音箱,那么只需要还原出混音师和母带师工作时,其所在的控制室的音箱发出的声音,就足够高保真了。

问题在于,这一点很难做到。

因为你没办法知道,你现在听的音乐在制作时,混音师和母带师在控制室内的音箱里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声音。

这些是几个不同工作室内监听音箱的频率响应。我们可以看到,各有不同。

更致命的是,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现,不同控制室内音箱的声音特点,对最后的混音结果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还很大。

这就意味着,你现在听到的音乐,在用与控制室音箱不同的音箱和声学环境回放时,得到的可能就是不同的声音,甚至和混音师与母带师所要表达的声音相差很远

而你,并不能保证你的回放环境与混音师是相同的

更有甚者,如果你觉得这首歌不好听,很有可能不是混音师和母带师的品味问题,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工作环境中,音箱的频响在某些频段有问题而已。

而他们在自己的控制室里听这首歌,是很好听的。

这就是问题了:你又该怎么确定,当你听到一首歌的时候,不论“好听”还是“不好听”,其感受到底是不是混音师想让你听到的结果——如果不是混音师的问题,是歌本来就应该高频过量,你又要怎么知道这种听感到底是“混音师搞砸了”,还是“艺术的表达”呢?

我们不知道。

事实上,混音师和母带师也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音乐发行后,听众到底会在哪一类声音特征的回放器材上聆听它们。有可能在他们自己的音箱上听得好好的,在其他听众的设备上就很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控制室中,混音师和母带师会用频响不够完美的音箱来辅助制作,从而达到模拟恶劣聆听环境的目的——如果这么难听的东西上放出来还好听,那就没什么能难得住它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很多音乐,其实在制作上是对听众有妥协的。

这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用很完美的音箱对其进行回放,得到的也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的表达”,而只是一个妥协过的产物而已。

在一个妥协的东西上追求极致,是否值得呢?

这个问题可以有多个回答。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拧巴圈”,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音乐制作和回放的每一个环节,让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做到回放的“高保真”。

而且,它是真的拧巴。

怎么解决?

很简单。Toole和Olive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统一音乐制作与回放的声音。

只要所有音乐人制作时用的都是一样频响的音箱、做的都是一样的声学处理、听到的就是一样的声音,我们就不需要再去考虑回放的“高保真”问题:只要处理得当,你听到的一定是控制室内的声音。那时候再不好听,就不需要考虑是不是拧巴圈的问题,直接骂录音师混音师和母带师就行。

只要所有听众聆听时用的都是一样声音的音箱和耳机,音乐制作者就在也不用为那些声音不标准的设备做妥协,从而保证每一个音乐都是艺术的表达(或者商业的表达)。你不喜欢?那说明品味不对口。无所谓,反正别人喜欢。

完美

所以Toole和Olive穷尽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Toole和Olive一直强调平直的音箱频响更受大多数人的喜爱:因为只有大多数人都喜欢这个声音,才能让大众普遍接受,才能有动力去普及和推广,最终实现回放的统一。

以及为什么哈曼曲线明明只是人群偏好平均曲线,Olive却一直在强调它的“中正”和“准确”:因为只有哈曼曲线的声音和平直频响的音箱在控制室内的声音足够一致,才能保证用这种耳机听到的声音能够准确反映音乐人的表达,才能进一步统一制作与回放的声音。

这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因为现在,音乐制作的声音根本没有统一:事实上,因为现在网络的发展,很多业余音乐人和个人用户在音乐创作时,所使用的监听环境根本算不上标准,更不用说频响平直了。而不管有多少录音混音的书籍中强调要使用频响平直的音箱,仍然会有不同的录音控制室内因为种种原因有着不同的声音特征。可能是因为没钱,可能是请了不靠谱的装修设计团队,可能是音箱的问题,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控制室,所有制作都是作者在书房里用PC鼓捣出来的。

既然没办法保证高保真,那就去追求听着爽吧。反正大多数听众都喜欢标准的声音,不是吗?

其实不一定。

尽管我们说哈曼曲线的耳机和声学处理优秀的听音室内音箱的声音特征一致,但这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这个“音箱的声音”,其实不是“音箱在听音室内发出的声音”,而是“音箱在听音室内经过调整后的音箱人群偏好声音”。

像吗?确实像。一样吗?不一样。

目前的人群偏好耳机曲线,也只不过是能接近听音室内音箱频响而已。何况这种声学处理的听音室不是哪个音乐工作室都有。

更何况,这个偏好,真的只是人群平均偏好而已。

我们总说哈曼曲线符合大多数听众的喜好。那这个大多数,到底是多少?

根据哈曼自己的统计,是64%。

注意了,这个64%,只是哈曼2018年的头戴式耳机曲线的统计结果。

而哈曼入耳曲线,和头戴曲线,是不一样的。

到底有多少人喜欢哈曼入耳耳机曲线?我们不知道。

那剩下的人呢?他们的偏好,和哈曼曲线相比,区别大吗?

挺大的。

至少在低频上,挺大的。

而即使在高频上,也有着大概3db以上的差距。性别、年龄、听音经验……都有影响。

(有人说听众国家没影响。这个我要说一下:哈曼统计数据中,中国只有大概20个听众,样本量太少。而德国的样本量倒是不少,但平均年龄过大,可能也对结果带来了影响。所以目前国家对听音偏好到底有没有影响,真的不好说。Olive自己也在论文中强调: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方面的影响。)

更何况,这还只是虚拟耳机的平均结果。

虚拟耳机靠谱吗?确实靠谱,头戴式相关性能达到0.85。入耳式更厉害,直接0.98。

有区别吗?真的有。

即使是差别更小的入耳式耳机,也是需要经过用MEMS麦克风反复确认耳道密封性等方面,才能达到的水平。

有没有局限?当然有。比如说头戴式耳机就模仿不出索尼7506逆天的低频失真,导致平均偏好分数高得不正常。

而且,以上种种,都是盲听结果。

而我们平时的听音环境,根本不可能是盲听

差别大吗?非常大。

原因很简单,我们平时的听音过程中,一定是有bias的。

(事实上,这些bias是如此之多,以至于Rumsey还专门写了篇论文来总结。)

当然大家更常见到的,可能是这张图:

We provide a suggestion to some of the most essential attributes, in relation to the defined categories; comfort, design, build quality, brand and sound quality through a listening and experience evaluation (experiment II). He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findings is that sound quality does not seem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i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UX,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KJ-Technique workshops (experiment I) which show that the users rate sound quality as most important.

设计、质量做工……非盲听下,这些都可能比音质来得重要。

这还没算不同音乐对偏好可能带来的区别。

(有人可能认为没区别。我能理解,毕竟Olive的PPT上是这么说的。Olive这么说也能理解,毕竟他要解决拧巴圈。但原论文和McMullin的数据不会说谎。)

这时候有人就要说了:你说了这么多,有用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没问题不就够了吗?大多数人喜欢频响平直的声音,大多数人喜欢哈曼曲线,大多数人不在意虚拟耳机和真耳机的差异……这不就够了吗?这还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吗?你还想怎么样?

够了吗?可能够了。

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够了,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可能够了,甚至对Toole和Olive来说,这个结果可能已经足够了。

然而我不是Toole和Olive、我不是厂家、我不是音乐制作人。

我是消费者

Toole和Olive要推广统一标准,是为了解决拧巴圈,是为了哈曼产品的销量,是为了业界的未来。

但我不是。我买设备,是为了让我

而我如果买了一个耳机听着不爽,那么一句“这是标准”是没办法让我突然变爽的。

Olive一直说,如果你现在觉得一些歌在标准声的音箱和耳机上听着不爽,那是拧巴圈的错。怪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本身吧,不要怪音箱不好。和我们一起统一标准吧,解决了拧巴圈,所有的歌在标准声音箱上都会很好听。

这话有错吗?没错。

可是我怪完了音乐制作人和音乐之后,又能怎么办呢

不听了?那如果我就喜欢这种类型的歌呢?难道让我只要一听歌就会一直不爽下去?

不管Olive的愿望有多美好,他的愿景有多宏大,给下的前景有多诱人,我只知道,那是未来的事。

而现在,拧巴圈还在。

而且只要我听之前的歌,它就会一直在。除非把解决前所有的音乐全都remix+remaster一遍。

而人,终究是活在现在的。

所以,我知道为什么Olive要统一标准,我知道为什么Olive要推广哈曼曲线,我知道Olive在做的事之后会带来更好的未来。

但只要拧巴圈还在,只要还有人听之前的老歌,对统一回放标准这件事我就会一直反对下去。

我希望现在的耳机市场上,能有各式各样不同声音的耳机,而且遍布各个价位各个品牌,让所有人都有得听、有的选,而不用回家自己EQ。

我知道这不利于拧巴圈的解决,我知道自己可能不是大多数,我知道这很费力不讨好。甚至这根本不现实

但我不是Olive,我不是业界

我是消费者

我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说服在座的各位。事实上,如果各位中有致力于解决拧巴圈的人,看到我这番话,可能心里是不太痛快的。

我说这些,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去反对一个事物,不是因为它不够好,或者因为利益相关,或者因为被忽悠被洗脑智商税

仅仅是因为,我们可能有自己的需求和见解。

而对于我的这些观点,你可能不认同,但或许可以试着去理解

哪怕只有一点也好。


3. 虚美

扯远了,我们回来继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我们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这一观点是没问题的。人们由于不同的HRTF、听音偏好、年龄、经验等原因,对于声音是有着不同的见解的。从前文的哈曼曲线统计结果中我们也能找到相关事例。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是否有可能有一个令大家普遍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令大家普遍满意的解决方案”,其中的“普遍”到底指什么。目前来看,这种“普遍”可能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具体在前文中提到了。

幸运的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尽管人们对音乐的品味显然是高度个性化的,而且差别很大,但我们发现,当听音者有机会表达他们无偏见的观点时,能听出回放声音中最常见的缺陷是一项令人惊讶的普遍技能。更多的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是“木耳”的人,没有经验的听听音者只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路上犯更多的错误,但最终,他们的意见普遍与专家的意见一致。

这点是没问题的,除了刚才说过的“普遍”问题。Olive就曾在多个论文中指出,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如果只考虑平均偏好平均判断,那么专业听众(trained listeners)与非专业听众(untrained listeners)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当然就如刚才强调的,只是“平均”,在具体听众上一定有不同,而且可能会很明显。这点在前文的很多图中也有所体现。

只有那些有听力损失的人通常会偏离标准。

这个是Toole的统计数据。Toole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听众都会喜欢同一类型的声音。但是如果听众的高频听力存在20db以上的明显损伤,则会影响到其判断的准确性。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似乎能够将对回放技术的评估与对音乐的评估分开。

依然是同样的问题,“相当大的程度”可能存在含混谬误。目前来看音乐与回放设备的判断之间仍然是有联系的。

不需要熟悉或欣赏音乐,就可以认识到它是或不是很好地回放声音。

这点存在问题。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听众是否熟悉音乐对音频设备(耳机)的评价是否有影响缺乏统计数据的搜集,而是否欣赏音乐虽然有相关数据,但仅为人群偏好平均结果,可能与个体听众的关系不明确,且数据较少,对此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很多时候,人们不想用“科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对科学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甚至是对事实不尊重。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这点是有可能的。不过例子可能存在问题。下面试着看一下。

一 很多人都在用这款耳机
某些人:你怎么能这样说?某某明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乐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录音师在用这款耳机?
试问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耳机只要戴到他的头上,音质就会变好,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上的所有公式就会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耳机单元的TS参数也会瞬间突变,全人类的听觉系统瞬间变异?

首先,不存在这样的人。“耳机只要戴到他的头上,音质就会变好”这种情况目前没有统计结果加以支持。

其次,“某某明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乐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录音师在用这款耳机”作为前提推论是否成立,需要取决于这一推论的论点本身。

比如说,我们要论证的是“某款耳机对乐队来说是否是合格的舞台监听耳机”,在没有更多数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这款耳机是否有很多乐队成员作为舞台监听耳机使用就能够作为论据使用。因为舞台监听中什么样的耳机是可用的,乐队成员的判断是有着其作为目标用户的参考价值的。这时候如果因为某个,比如说,对舞台监听了解不多的声学从业者说这款耳机作为舞台监听耳机不合格,那么就有可能犯诉诸不当权威的问题,因为该专家不一定是舞台监听这一领域的专家,其判断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这一点在“某某录音师”上也是成立的:录音师往往更清楚录音返听的要求,而不需要额外考虑其他“专家”的意见。

然而,如果我们要论证的,是“某款耳机是否适合作为大多数人的日常听音选择”,那么“某某明星是否在用”就无法构成有效的前提来完成论证,而有可能犯诉诸不当权威的谬误了。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某某录音师用这款耳机作为录音返听,那么这款耳机一定不好听”,这个论断就不仅仅犯了诉诸不当权威的问题,同时是一个不相干谬误。因为“监听耳机”或者“录音返听耳机”是对耳机用途的描述,而某耳机被用于某一用途,不代表这款耳机的声音一定具有某类属性。如果改写成直言推论,大概是这种:

所有的录音室监听耳机都不好听

A被用作录音室监听耳机

————————————

所以,A不好听

其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所有的录音室监听耳机都不好听”的大前提是不成立的,二者不具有明显的相干性。

二 你的耳机像四川菜
网友A:我怎么越想看越觉得不对劲呢,耳机音响作为回放系统,当然是越保真越好了,会有人故意去买一块有明显色偏的屏幕吗?

我没有办法做出这个问题的判断。因为这个论断其实是个类比论证

也就是说,在这一论断中,“耳机音响作为回放系统,当然是越保真越好”这一结论,其成立需要依赖于“有人故意去买一块有明显色偏的屏幕”这一命题的不成立,即:耳机和屏幕都是对视觉/听觉内容的回放用器材,没有人会故意买有明显的色偏的屏幕,所以没有人会买有明显音染的耳机音响。

然而,我无法判断“没有人会故意买有明显的色偏的屏幕”,这一命题是否为真。

这时候,如果有人给出了“有人会故意买有明显色偏的屏幕”的例证,那么关于耳机音响与高保真关系的这一命题,将在逻辑上不具备有效性。

……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网友B: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

一个很奇怪的表述。

首先,我们假设这句话与前文一样,是在对耳机音响与高保真的关系进行类比论证。

那么可能的逻辑关系如下:

耳机音响的选择和吃饭的选择有共通性,吃饭应该吃食材的本味,所以耳机音响也应该追求高保真。

吃饭应该吃食材的本味作为命题不完全成立,所以耳机音响应该追求高保真也不一定成立。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佬有没有写过SCI或者EI,如果在一篇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加一段“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审稿人和评委会怎么想?

一个同样奇怪的表述。可能的逻辑如下:

声学问题的讨论应该与声学有关

与声学有关的内容可以写在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

“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不能可以写在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

食材的本味和声学无关

食材的本味不应该在声学问题的讨论中被提及

已知与声学有关的内容可以写在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这一命题不能得出所有与声学相关的内容都会被写进声学类paper里,进而无法推出没有写进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的内容全部与声学无关。所以,食材的本味不应该在声学问题的讨论中被提及这一命题不一定为真。

但就像是我说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表述,在逻辑上不太站得住脚。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玩梗,略过。

不同的人不会因为喜欢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喜欢不同的耳机至少是有人做过实验去验证的。

确实有人做实验去验证过,结论是没有显著关联,但依然可能会因为音乐频谱分布的不同而对不同耳机的偏好判断产生影响。具体我在之前贴出的回答中已经有所论证,这里不再复述。

难道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存在量子纠缠?

不存在。量子纠缠是微观现象,不能用于解释宏观。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是否存在量子纠缠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是否有关不存在直接关系。即使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存在量子纠缠,也不能说明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有关。同样,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不存在量子纠缠也无法推出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无关

很奇怪的表述,在逻辑上不构成有效的反驳。

要是类比也是人们喜欢不同的菜和喜欢不同的音乐吧。

很好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是成立的。类比论证需要前提与结论的实体之间存在足够数量的相似性,同时这种相似方面的种类要尽可能相似。这时候,如果前提与结论的实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就可以作为论据反驳该类比论证。

这里,鬼斧神工119给出了非常好的论证:已知在该命题中类比双方为人们对不同的菜的口味偏好对不同耳机音响的品位偏好,而不同的菜和不同耳机音响有着差异性:菜是用来直接品尝的内容,而耳机音响更接近音乐欣赏这一环节的媒介。因此,该类比论证不一定为真

或者再类比一个,人们喜欢不同的电影和照片,但是这和显示器有什么关系?有人喜欢黑白的显示器?偏红偏绿的?

同上。不过这里存在额外的逻辑问题。

如果假定鬼斧神工119的反问句所表达的内容为“没有人喜欢黑白或者偏红偏绿的显示器”,那么通过类比推理,可得“没有人喜欢有音染的耳机音响”。

已知该推理结论不成立(不再论述),前提是否成立目前未知。该类比推理在逻辑上不具备有效性。

这里的逻辑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涉及到前提是否为真的情况,属于预设谬误

因为人们喜欢不同口味的菜,所以人们喜欢不同耳机?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即便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也是和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和喜欢不同的音乐真的存在必然联系?

“因为人们喜欢不同口味的菜,所以人们喜欢不同耳机”作为类比推理不一定为真,之前已经有过说明,不再论述。

不同口味的菜和不同耳机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

“即便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也是和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确实可能与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但不能得出“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也只和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人们对不同耳机的偏好与其所听音乐的偏好是否有关目前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之前已经有所表述,不再重复。

因为大奥卖的贵所以大奥就有正确的声场?

错误。耳机的价格与其声场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未知。

因为耳机是用来听的,所以数据不重要?

错误,很奇怪的表述。完全无法从逻辑中推出来。

如果要简单总结的话,可能是以下的逻辑:

对用来听的事物来说只有可以听到的东西才重要

数据不是可以听到的东西

——————————

数据对用来听的事物来说不重要

耳机是用来听的

——————————

数据对耳机来说不重要

其中对用来听的事物来说只有可以听到的东西才重要这一前提不成立,具体在上文中已经有所表述,不再重复。

所以该命题不成立

因为眼睛是戴来用的,所以配眼镜的时候看感觉,不需要验光?

这一表述有逻辑问题,只不过这次是类比推理的问题。

首先,已知类比推理需要前提与结论的实体之间有相似性。

耳机是用来听的——眼镜是用来戴的

选耳机的时候只看听感——配眼镜的时候只看感觉

以上两项有足够多的相似性,没有问题。

配眼镜需要验光——选耳机需要看数据

这一点存在问题:耳机的数据大部分是对耳机自身特性的分析,而验光则是对患者自身特性的分析,类比来说的话,应该是选耳机时的HRTF分析。已知HRTF≠选耳机的数据,所以“验光”和“看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该类比推理不一定成立。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鬼斧神工119自身的逻辑水平波动很大。有时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命题中的逻辑问题,有时自己的命题中又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但在这里我想先错开一下话题,讲一下类比论证类比说明的区别。

首先,类比论证的特点在于,该论证是否为真,是取决于前提与结论的类比是否成立的。因此,一个类比论证为真的判断要包括:

1、该论证要有前提结论,即构成论证

2、结论与前提有着足够数量的相似性

3、结论与前提相似之处的种类要尽可能一致或相似

4、结论与前提的差异性要足够小

也就是说,只有在命题的成立取决于前提与结论的类比关系的情况下,才能被视作为类比论证。

与之相对的为类比说明

类比说明的特点在于,其并非论证,即不存在前提与结论。该类比中其中一项的作用是为了说明另外一项,而被说明的项是否为真不取决于该类比关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达:

这里对于音频设备的“喜欢”与“对饮食的偏好”之间,是论证关系,还是说明关系?

答案很简单:是说明关系。

首先,对于类比的前项,可简单总结为:

我知道这个器材测量数据好,但我听起来不喜欢,这一点没什么错。

而类比的后项则相对清晰:

我知道吃清淡一点对身体好,可我就是喜欢川菜的口味,也没错。

两项之间不存在论证关系:前者不依赖于后者存在,后者不是前者存在的前提。

而对于类比说明的关系,是不能通过列举差异性的方式进行反驳的。

而在该回答的评论区中,鬼斧神工119依然用之前列举差异性的方式,对此进行了反驳:

然而,正如之前所说,该说法并非类比论证,类比双方不存在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如果鬼斧神工119要反驳这一观点,可切入角度大概有:

1、“我知道这个器材测量数据好,但我听起来不喜欢”这一现象不存在:凡是测量数据好的器材,听者听起来一定喜欢。

2、“我知道测量数据好,但我听起来不喜欢”这种偏好不合理:凡是测量数据好的器材,听者就必须喜欢。

3、“我知道测量数据好,但我听起来不喜欢”这一现象不成立:凡是知道一个器材测量数据好的听者,一定会喜欢这一器材的声音。

很明显,这三条都不成立。

同样,鬼斧神工119通过列举差异性而进行的反驳,也不成立。

三 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电力声模型。。。
某人: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被动辐射器的原理
某人:XX公司被收购了

和之前的表述一样:“XX公司不做HiFi产品”和“XX公司被收购了”作为前提是否可以论证命题为真取决于该命题的结论。鬼斧神工119在这里没有给出命题的结论,也就无法判断该前提是否在命题内存在问题。

四 XX品牌的官网是这样说的
XX官网也强调了其“录音室录音与混音”以及“DJ和trackmaker使用”的情况。

一样:该前提是否有效取决于命题的结论。如果结论是“XX品牌的耳机是混音监听耳机”,那么考虑到混音是一种用途属性而非声音特征,官网对其的归类作为前提是有效的。但如果结论是“XX品牌的耳机作为混音监听使用一定能带来很好的效果”,那么该前提则存在问题。

这个我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你们懂我意思就好。

虽然与证伪无关,这里建议鬼斧神工119在说话的时候还是多说点比较好,毕竟因为条件不足而无法给出判断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很难知道鬼斧神工119想要表达或者反驳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很容易造成含混谬误。这一点在之前也有人提醒过:

五 鬼斧神工偏激

同样,对于鬼斧神工119是否偏激依然需要从其自身与他人两个方面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前文中鬼斧神工119对于“当听音者有机会表达他们无偏见的观点时,能听出回放声音中最常见的缺陷是一项令人惊讶的普遍技能”的表述很难被称之为偏激,而“不同的人不会因为喜欢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喜欢不同的耳机”的结论则可以被认为是偏激。同样,某些表述在鬼斧神工119的眼中可能不算偏激,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可能就属于偏激,具体需要涉及到其表达的语用分析逻辑分析等多个方面。至于是完全接受鬼斧神工119的判断,还是综合他人的观点,还是完全不顾鬼斧神工119的感受,这里不再展开。

鬼斧神工是傻x

这一点就是典型的“偏激”表现。

鬼斧神工是聋子

错误。鬼斧神工119在哈曼任职过程中听力的存在必不可少。

鬼斧神工没水平 鬼斧神工业务能力不行

这一点需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判断。如与本题中其他两位知乎答主相比,鬼斧神工119在其擅长与研究的领域水平可能确实不高。但与对耳机/音箱/声学所知甚少的人来说,鬼斧神工119的水平可能确实很高。关于业务能力也是一样。

鬼斧神工就是个穷x天天只会恰饭

这点我无法做出判断。首先,我对鬼斧神工119的财务状况一无所知。其次,我不知道鬼斧神工119是否有过“恰饭”的行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答主对于鬼斧神工119经常在答案和文章中放置大量好物推荐链接(根据鬼斧神工119的强调,是京东而非淘宝)说明他在“恰饭”的判断并不一定成立:我们可以认为在知乎上“恰饭”的答主可能会在答案和文章中放置大量好物推荐链接,但不能由此推出所有在知乎上放置大量好物推荐链接的答主都是在“恰饭”,这点还需要更准确的证据加以证明,否则不一定为真。

你们说的都对。
不说了,因为疫情我失业了,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在三和靠挂壁面度日。不多说了,我这就要去做日结了。我在这里也正式宣布,我之前所写的文章都是无效的,因为我层面不行水平不行,现在又失业了。各位捐我点吧,救救我吧~~

我见过类似的表述。评价与上文一样:需要具体分析和进一步证据,否则不一定为真。

如果说“层面”,老烧和音频测评大湿在什么层面上呢?

这里有歧义问题:“老烧”和“音频评测大湿”作为贬义与讽刺性表述在定义上不具有明确的边界,所以我们无法得知所谓的“老烧”和“音频评测大湿”具体可指代那些人物,因此也很难判断他们的“层次”。

尤其是那些人身攻击、破口大骂、疯狂人肉、对人不对事、歪曲造谣和散播各种玄学言论的。

这些情况我都曾见过,我自己也曾经因为向鬼斧神工119指出其在领英上的学历有误而遭到其“人肉”的指控,尽管我对于其学历归属的查找不涉及任何人肉部分。对于这一点的判断总结可得:

1、仅从我的记忆总结来看,鬼斧神工119确实遇到过他人对其进行的人身攻击、破口大骂、疯狂人肉、对人不对事、歪曲造谣等行为。此类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且应该被制止指责的。

2、以上结论同样适用于鬼斧神工119本人:在我的记忆中也有过鬼斧神工119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破口大骂、对人不对事、歪曲造谣的行为。此类行为在鬼斧神工119的身上同样是错误且应该被制止指责的。

3、散播各种玄学言论在我的记忆中也是存在的。这种行为或许有着背后的原因,但依然不值得提倡和宣扬。

Floyd Toole、Sean Olive、Wolfgang Klippel又是什么层面的呢?

和前文一样,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具体问题进行判断。不过从我个人的主观观点来看,至少在AES member的角度,这三人都是T0级别的。(虽然Klippel就得了个银奖,简直离谱。)

他们的研究结果老烧和音频大湿会听吗?会信吗?

和前文一样,指代不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能理解,所谓玩HiFi的人为什么动不动就人身攻击,而且似乎他们的逻辑永远是只要把xxx骂倒了,他们就赢了,他们说什么就都对了。

这是错误的。“XXX被骂倒了”与“XXX的观点是否正确”不一定直接相关,“骂倒”这一结果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表面部分,其观点的正确性与否仍然需要经过其背后的数据、逻辑等方面的验证。

然而这里鬼斧神工119的表达和前文一样,也存在指代不清的问题(“所谓玩HIFI的人”),同时“动不动就人身攻击,而且似乎他们的逻辑永远是只要把xxx骂倒了,他们就赢了”也更多属于鬼斧神工119的个人主观判断,而不一定符合统计数据。当然,正如一开始就提到的那样,负面内容给人的印象往往要更为深刻,所以鬼斧神工119形成“动不动就人身攻击”“逻辑永远是……”的判断,也就可以找到部分原因了。

One more thing
Floyd Toole博士也是帝国理工的博士,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层面上的。

无问题。Toole是新不伦瑞克大学的学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观点,有些是事实,有些并不是。

无问题,逻辑学基本判断。

在科学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一种理论;在宗教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这个证据。
——Floyd Toole

Toole独有的俏皮话。可能不够准确。

在音频中,支持或反对需要证据;在“HiFi”中,支持或反对本身就是证据。
——家境贫寒119

与前文一样,“HIFI”指代模糊,且“支持或反对本身就是证据”语义不清。可以有多种理解,如“在HIFI中支持或反对某人已经决定了此人观点是否正确”“在HIFI中支持或反对某人不需要证据进行证明就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等。歧义谬误再次出现。

证伪完成。


二、散文

在第二部分,我想先开诚布公地说一件事。

在座可能有很多人已经觉察到了:我对于鬼斧神工119的态度,其实并不算友好

根据我个人纯主观的观点,我认为鬼斧神工119是一个虚荣、傲慢、自负、小心眼、爱记仇、脾气差、情商低、斤斤计较、好为人师、死不认错、胡搅蛮缠、看书不仔细、观点问题很多、以科学逻辑自居却漏洞百出、喜欢春秋笔法明嘲暗讽党同伐异转移话题避重就轻、绝对称得上是德不配位的人物。

可以看到,完全没有一句好话。

但我在这里说这些,不是想让大家和我的想法产生认同或者共鸣的。

因为这些说到底,不过是我的主观感受。其中有的我或许认为证据确凿,实际可能不堪一击。何况我对于鬼斧神工119的这些评价,似乎也可以全盘照搬我自己的身上,有的可能不太明显,但有的绝对比鬼斧神工119还要严重

更何况这种掺杂了大量主观见解的内容,就算引起了他人的认同,也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就算其中有正确的部分,可能也早已在谩骂声和喝彩声中隐掉了其本来的价值,意义寥寥了。

我想说的是,我之前的所谓“证伪”,其中也必然夹杂着我的大量偏见与情绪化立场,尽管从头到尾试图摆出一副公正客观的态度,也一定有着许许多多有问题的内容。我在其中列举的种种逻辑问题,说不定在我的论证过程中自己就犯了一个又一个,看得部分读者连连摇头,也许不忍直视。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按照这个标准,我怕也是没有资格去写这篇回答的。

按照我原来的设想,这时候就应该张贴上我收集的许许多多鬼斧神工119的黑历史和“偏激”言论,来验证我之前的“偏见”所言不虚。

但我现在不想这么做。

(当然了,如果鬼斧神工119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以上问题,并且对我大加指责或者控诉诽谤,那为我可能也会贴出来一些以自证所谓的“清白”。之前我也见过鬼斧神工119的“我没错”连环击,至今记忆犹新。)


然而我想说,我能理解鬼斧神工119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我能理解他为什么从一开始在知乎上的小白、调侃、开玩笑,到后来的咄咄逼人、唇枪舌剑。我能理解他写费尽心思写一篇科普文章,得到的却是“聋子”“傻X”的评价之后的心情。我能理解他面对明明两三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结论,却偏偏有人要追着拿不相干的事情杠的悲哀。哪一个知乎内容的输出者,能真真正正地咽下这口气?

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所以,他也开始明嘲暗讽,他也开始不怀好意。既然别人骂我,那我骂回去还不应该?最好能和别人一块儿骂,于是也开始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试问谁能拒绝和同僚一起纵情肆意、酣畅淋漓的快感?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所以,他开始偏激,开始虚荣。看到不顺眼的就拉黑,反正自己一转身就有无数的人夸。自己只要把不顺眼的答案在想法里一挂,立刻就有人排着队点踩。他们说的再对又如何——我才是我主页的领袖。

这个圈子看不起我,好,那我也让别人看不起你们。

“老烧”“大湿”“玄学家”“魔法师”……这些词简直有魔力,短短数语就能把对方打得恼羞成怒,打得此方一片喝彩。管你是不是,输入法啪啪一响,黄豆人嘿嘿一笑,还不是哑口无言?

痛快。

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误伤的自然不在少数。然而这又算得上什么,对面又何曾顾及过自己?多骂一句不过多拉黑一个,互联网三天记忆,谁还记得你上周说了什么,还不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骂的有理。


但是,是谁让鬼斧神工119变成这个样子的?

是你!是你们这些发烧友!

7506的文章刚发出来的时候,贴吧、知乎、大家坛,骂成一片。“聋子”“扫地”,不绝于耳。

我坐在旁边看着,一句话也没说。

我看得高兴:有人骂他,我痛快。

你呢?是不是也一样?看到有人骂鬼斧神工119就高兴,看到别人损老烧就开心。“老烧都一堆智商税”“知乎发烧图一乐”。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别说你没干过。

要钱又没有,要知识又不去读书,只知道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复读几句嘲讽的话,仿佛说了这话,自己就是玩HiEnd的大佬,就是AES论文等身的专家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鬼斧神工119被围攻的时候,为什么没人用两边都能理解的话好好帮忙解释?鬼斧神工开始心态崩了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去真真正正地鼓励他而不是说一些“大佬加油他们都是**”的风凉话?鬼斧神工119科普和观点出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能及时用足够的数据和理论指出来并且和他的傲慢抗争到底?都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鬼斧神工119当了这么久的猴子,怎么就没见你们去读书读论文自己当个老虎?

你要鬼斧神工119怎么办?他怎么办啊!

我说这些,你们肯定觉得我苛刻。哪有这么容易的事。说得对,然而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到现在也没怎么变。

都说鬼斧神工119偏激,在他身边的你,又何曾有多理智?

你当今儿个是小人作乱,祸从天降。不对!

是我们自个儿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到这副田地的!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给鬼斧神工119开脱。要是数落他人格的缺点,我说个一天一夜说不完。

而是我深知他这么久,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容易。

我在知乎不过写了两篇科普文,就占据了三天几乎全部的空闲时间。找论据、截图、简化语言,一项项都要做。

鬼斧神工119的科普写得好不好?不好。哈曼曲线这么简单的东西,两年了愣是没讲清楚。

但是除了他,还有谁能写的更好?

你能?你有这个精力、这个耐心、这个本事?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我今天写这些,不是因为我没有罪,而是我的罪过,其实和诸位一样大。

说起来,这个圈子变成现在这样,乌烟瘴气,战火纷起,怪谁?

还不是我们的错。

你就说那线材调音。

线的阻抗改变带来的耳机阻尼系数更改,导致频响和非线性失真变化。

这么简单的东西,2021年了,连个共识都达不成?

你说加了阻抗是作弊不是线材调音,那你说在线里的东西,怎么不叫线材?

不过是一个定义分歧的事,承认双方定义不一样,不就完了?

偏不。非要骂。

追着骂,咬着骂,骂的耳机散了架,奸商该赚多少赚多少,合着全内耗。细细地数过来,人家说不定比你还恨奸商,然后硬是把对方一股脑推到奸商水军的阵营了。

虚假宣传就讨论虚假宣传,定价过高就说定价过高,性价比不行就大大方方地承认。非不,非得把对方祖宗十八代损个遍,然后心里嘴上一起说:傻*。

殊不知你骂再久,世上也不会少一根线。你打字能有多快,有新加坡线材贩子搓线快?

我们彼此追着骂了太久,都忘了怎么好好说话了。

其实哪来的不共戴天。

你以为是鬼斧神工119拱火引战,殊不知要是所有人都平心静气,他再怎么拱火又能烧到哪儿去?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然而还是欣慰的。就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学习的阵营。

他们阅读论文、下载书籍、整理数据、分析曲线。昔日迷迷蒙蒙的HIFI大雾现在正在被一点点地探寻出新的解释。

原本被当作是玄学的东西有了定义,之前被以为无关的事情被引入了评价。煲机成了老人嘴里“自然听就好”的套话,以价论声被越来越多的“不是贵的就好”取代。量子贴片早就成了新人时不时才提一嘴的都市传说,不知道被扫进了哪里的故纸堆。

这一切如果说没有鬼斧神工119的功劳,那是没有良心。

在我最糟糕的时候,我巴不得鬼斧神工119明天就被拉下知乎,打成大忽悠,踩上一万只脚。万万年不得翻身。

但鬼斧神工119没了,活还是得有人干。科普还是得有人写,小白还是得有人带。锅,也还是得有人背。

谁来干?我吗?我写两篇就磕磕绊绊,鬼斧神工119几百篇,哪能这么容易取代。

你说他水。对,确实水。不光水,还不说人话。看都看不懂,一看就难受。

但他写了,你没写

就凭这个,你取代不了他的作用。

很多时候,一个圈子里得有一个偶像,让人崇拜,让人指责,让人以子之名拉帮结派,打出一幅大旗就猎猎生风。遇到事儿能找他,出问题能扎堆。打发一堆闲杂人等的时间,稳稳本来就不容易有的太平。

只可惜偶像也不过是泥做的,太平久了,往水里一趟,浑成一片。

浑的久了,人们就得把他从水里捞出来,该拜的拜,见怪不怪。临走啐一口唾沫,都没了之前的利落劲儿。

我不是在为鬼斧神工119开脱:他的缺点太多,优点都快看不到了。老粉都得凭着以前的熟识,闷一口曾经的阔落,保不齐也早已没了那个味儿。

我理解他,但我不认同他。

不错,他伤痕累累。但转过头看他旁边的旧敌故友,每一个身上都带着他留下的刀印。

举刀互刺,兄弟阋墙。

悲哀莫过于此。

好在事情到了这一步,该说的都说了,该骂的都骂了。就连鬼斧神工119也只能从之前写过无数次的文章里寻章摘句地拼拼凑凑,哆嗦出一篇有气无力的文字来。没劲。

这时候就可以把他拾掇起来,抖一抖,弹一弹,掸掸身上的灰尘,是功是过都理一理,也算是有个交代。不隐恶不容易,不虚美倒不见得真的难。

这容易吗?当然不容易。说是对事不对人,可成事在人,哪能说隐就隐。

然而我还是想让大家在平时,能尽己所能多区分一下,该夸的夸,该骂的骂,该指正的指正,该反驳的反驳。他可能立马拉黑了然后挂你,也尽可能别在意。人嘛,总得有点爱好。

毕竟,你长大了,把你领进门的那个人脑门上却有了疤。看着难受,做得不对还是得瞪。

只希望诸位,能在讨论的时候,多一分包容,少一分偏激。

我不指望鬼斧神工119能做到这点了。过了这么久,早就不是说变就变的事儿。

然而你,还不是,还有劲儿,还能往前奔一奔。

我希望今天写了这些,这圈子能稍微变好一点、变平和一点。哪怕不多不少,也算有个盼头。

临了了,我想用鬼斧神工119的一句话结尾:

凯撒的物当归凯撒,神的物当归神。

也许现在,是重新评判的时候了。



更新

截止当下(2021年3月4日22时40分),鬼斧神工119在本问题下的回答中,针对本答案进行了回应:

考虑到后续修改的可能问题,现截图如下:

鉴于本答案虽然重点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挑错”,目前再进行驳斥似乎也已经毫无意义。

但毕竟本文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对鬼斧神工119的答案进行了“证伪”,目前来看,似乎也有必要对鬼斧神工119答案中的更新内容也进行一下“同步更新”。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部分:

和之前一样,还是两部分。


证伪

最后写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我在一个回答下面发现的。

无问题。这确实是我回答的内容。

实际上我自己这篇回答有不少内容并不是我写的,而是《声音的重现》中的原文。

考虑到鬼斧神工119的用词为“不少”而非“全部”,这句话是完全成立的。

但既然鬼斧神工119提到了,我们不妨对其原回答中,属于“《声音的重现》中的原文”的部分,进行一下总结与区分,毕竟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那么,开始。

其他两位都是声学专业的,不过声学专业分很多细分类型。
虽然我不是声学的,但是我见的多了,我觉得有必要说一点人生的经验。
“我不相信你,因为你的言论太过主观”,“你是做音响的,所以才说耳机不好”,“你就是做音响的,讲耳机怎么可能专业”,“鬼斧神工就是个售后焊烙铁的维修工”,“鬼斧神工是带货的,他说话能信?”,“讲个笑话,知乎HiFi”。
这些是我最常见到的评论。虽然我很多时候都不是做音响的,我是做主观评价和调音的,但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后我不做声学行业了,去大街上扫地了,我写过的文章中,描述“crosstalk对耳机和音箱的影响”,“HRTF曲线与耳机的关系”,“人耳听觉特性”,“什么是soundstage和image”这些东西会不会就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了?
会不会因为我去扫大街了,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扬声器设计手册等声学书籍上面的所有公式就因此失效了呢?
会不会因为我离开哈曼,哈曼曲线就失效了呢?
会不会因为我不做调音了,一些人的听力就变好了呢?
会不会这些理论不发在某吧某坛发在知乎上就会失效了?
我想这是每一个有开篇第一段中言论的人值得思考的。
当我看到别人评论我或者其他同行和测评媒体时,总会讨论“某某某的观点对吗”或者“某某某的理论对吗”之类的问题,而不是这个问题本身对不对或者这个理论本身对不对。
诚然,我也做了一些测评。但我并不是一个测评媒体,这个专栏也不是以测评为主,我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理论的普及,虽然这些枯燥的理论很少有人去关注。
但是我所分享的一些关于声学的理论,关于HiFi的一些原理,例如一些心理声学的概念和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得出一些结论所需要的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并不是我的观点或者某个人的观点。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算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不被Floyd Toole发现,不被Sean Olive发现,也迟早会被其他人发现。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最好不要把这个问题捆绑到某个人身上,或者因为他人的言论而影响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而是专注于这个问题的本身。因为很多时候,一旦把问题和观点捆绑在某个人身上,争论到最后,其实争论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到最后,没有人会去在乎和探讨本来要探讨的问题本身。比如说“耳机与音箱之间的关系”、“CD和黑胶谁好谁坏”、“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测试数据与预测音质的关系”等。

以上为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观点,非《声音的重现》原文。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17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究方法的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自然世界,质疑所见所闻,然后进行实验,收集可测量的证据,提供见解或答案。这是一个乏味的过程,需要谨慎和重复,以确保数据是可靠的,并用严格的纪律来设计实验,以确保数据与被研究的问题有关,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提出问题的人。答案必须没有偏见。

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原文(p.xviii )。英文如下:

Contemporary science is based on a method of inquiry developed in seventeenth-century Europe. The scientifc method involves observing the natural world, questioning what is seen (or heard, in this context) and then conducting experiments to gather measurable evidence to provide insights or answers. It is a tedious process, requiring care and repetition to ensure that the data are reliable, and a disciplined approach to designing the experiments to ensure that the data bear on the question being asked without being influenced by extrane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person asking the question. The answers need to be free from bias.

然而,尽管科学有许多能力,但科学却无法描述音乐。除了一张乐谱上粗犷的音符和符号之外,别无他法。

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原文(p.xx)。英文如下:

However, in spite of its many capabilities, science cannot describe music. There is nothing documentary beyond the crude notes and symbols on a sheet of music.

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区分一个音乐的生产和随后对该音乐的重现。纯粹的主观意见是衡量音乐是否有吸引力的唯一标准。这必然因个人而异。音乐分析涉及旋律、和声、歌词、节奏、乐器音质、音乐技巧等问题。在录音室里,录音师是艺术的另一个主要贡献者。所有用于制作最终立体声混音的许多操作都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其依据是它是否反映了艺术家的意图,当然,它也可能是为了吸引听音者。

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原文(p.xx, p.xxi)。英文如下:

It is at this point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a musical event and the subsequent reproduction of that musical event. Subjectivity—pure opinion—is the only measure of whether music is appealing. That will necessarily vary among individuals. Analysis of music involves issues of melody, harmony, lyrics, rhythm, tonal quality of instruments, musicianship and so on. In a recording studio, the recording engineer is an additional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art. All of the many electronic manipulations used to create the fnal stereo mix are judged subj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it reflects the artists’ intent and, of course, how it might appeal to consumers.

在进行音频产品评估时,适合描述音乐本身的术语,要么是不够的,要么是不合适的。描述音频产品需要与描述音乐不同的词汇。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缺乏这种特殊的严肃听音能力,因此艺术通常与技术相结合。在主观评估中,技术音频设备往往充满了音乐功能。有些被描述为能够委婉地增加录音音乐的效果,有些则相反。的确,回放设备的技术性能特征必须体现在音乐性能上,但技术性能属性是固定的,音乐是无限可变的。因此,相互作用是不可预测的。这无助于我们研究和改善声音再现的努力。

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原文(p.xxi, p.xxii)。英文如下:

When making audio product evaluations, the terminology appropriate to describing the music itself is either insuffcient or inappropriate. A different vocabulary is needed. Most music lovers and audiophiles lack this special capability in critical listening, and as a consequence art is routinely mingled with technology. In subjective equipment reviews, technical audio devices are often imbued with musical capabilities. Some are described as being able to euphonically enhance recordings—others to do the reverse. It is true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playback devices must be reflected in the musical performance, but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attributes are fxed, and music is infnitely variable. Consequently the interactions are unpredictable. This does not help our efforts to investigate and improve sound reproduction.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我们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是否有可能有一个令大家普遍满意的解决方案。幸运的是,现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尽管人们对音乐的品味显然是高度个性化的,而且差别很大,但我们发现,当听音者有机会表达他们无偏见的观点时,能听出回放声音中最常见的缺陷是一项令人惊讶的普遍技能。更多的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是“木耳”的人,没有经验的听听音者只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路上犯更多的错误,但最终,他们的意见普遍与专家的意见一致。只有那些有听力损失的人通常会偏离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似乎能够将对回放技术的评估与对音乐的评估分开。不需要熟悉或欣赏音乐,就可以认识到它是或不是很好地回放声音。

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原文(p.xxii)。英文如下:

Add to this the popular notion that we all “hear differently,” that one person’s meat might be another person’s poison, and we have a situation where a universally satisfying solution might not be possible. Fortunately reality is not so complex, and although tastes in music are demonstrably highly personal, enormously variable, we discover that recognizing the most common defciencies in reproduced sounds is a surprisingly universal skill when listeners are given a chance to reveal their unbiased opinions. More good news is that most people can do it, even those who think they have “tin ears.” Inexperienced listeners take more time, make more mistakes along the way, but in the end, their opinions generally agree with those of the experts. Only those with hearing loss routinely depart from the norm. To a remarkable extent we seem to be able to separate the evaluation of a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from that of the program. It is not necessary to be familiar with or to enjoy the music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that it is or is not well reproduced.

很多时候,人们不想用“科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对科学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甚至是对事实不尊重。
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一 很多人都在用这款耳机
某些人:你怎么能这样说?某某明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乐队在用这款耳机,某某录音师在用这款耳机?
试问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耳机只要戴到他的头上,音质就会变好,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上的所有公式就会像被施了魔法咒语一样失效,耳机单元的TS参数也会瞬间突变,全人类的听觉系统瞬间变异?
二 你的耳机像四川菜
网友A:我怎么越想看越觉得不对劲呢,耳机音响作为回放系统,当然是越保真越好了,会有人故意去买一块有明显色偏的屏幕吗?
网友B: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佬有没有写过SCI或者EI,如果在一篇声学类的paper的principle里加一段“我也觉着不对劲。拿吃饭来说,难道不应该吃食材的本味吗?四川人居然喜欢吃麻?湖南人居然喜欢吃辣?江浙人居然喜欢吃甜?这些人太奇怪了!”,审稿人和评委会怎么想?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不同的人不会因为喜欢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喜欢不同的耳机至少是有人做过实验去验证的。
难道人们喜欢吃什么菜和喜欢什么耳机之间存在量子纠缠?
要是类比也是人们喜欢不同的菜和喜欢不同的音乐吧。
或者再类比一个,人们喜欢不同的电影和照片,但是这和显示器有什么关系?有人喜欢黑白的显示器?偏红偏绿的?
因为人们喜欢不同口味的菜,所以人们喜欢不同耳机?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即便人们喜欢不同的耳机也是和HRTF以及之前的听觉适应性相关,和喜欢不同的音乐真的存在必然联系?
因为大奥卖的贵所以大奥就有正确的声场?
因为耳机是用来听的,所以数据不重要?
因为眼睛是戴来用的,所以配眼镜的时候看感觉,不需要验光?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
三 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电力声模型。。。
某人:XX公司不做HiFi产品
我:被动辐射器的原理
某人:XX公司被收购了
四 XX品牌的官网是这样说的
XX官网也强调了其“录音室录音与混音”以及“DJ和trackmaker使用”的情况。
这个我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你们懂我意思就好。
五 鬼斧神工偏激 鬼斧神工是傻x 鬼斧神工是聋子 鬼斧神工没水平 鬼斧神工业务能力不行 鬼斧神工就是个穷x天天只会恰饭
你们说的都对。
不说了,因为疫情我失业了,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在三和靠挂壁面度日。不多说了,我这就要去做日结了。我在这里也正式宣布,我之前所写的文章都是无效的,因为我层面不行水平不行,现在又失业了。各位捐我点吧,救救我吧~~
如果说“层面”,老烧和音频测评大湿在什么层面上呢?
尤其是那些人身攻击、破口大骂、疯狂人肉、对人不对事、歪曲造谣和散播各种玄学言论的。
Floyd Toole、Sean Olive、Wolfgang Klippel又是什么层面的呢?他们的研究结果老烧和音频大湿会听吗?会信吗?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能理解,所谓玩HiFi的人为什么动不动就人身攻击,而且似乎他们的逻辑永远是只要把xxx骂倒了,他们就赢了,他们说什么就都对了。
One more thing
Floyd Toole博士也是帝国理工的博士,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层面上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观点,有些是事实,有些并不是。
在科学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一种理论;在宗教中,反面证据会使人们质疑这个证据。
——Floyd Toole
在音频中,支持或反对需要证据;在“HiFi”中,支持或反对本身就是证据。
——家境贫寒119

以上为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观点,非《声音的重现》原文。


我们继续。

其实这些话在序章等部分,而所描述的内容,正如书中所写,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展开。而这位回答中所引用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也在后续章节有一定的体现。

无问题。鬼斧神工119引用的《声音的重现》内容均在序章,没有进行后续内容的引用。

也就是说,其实他在用Floyd的内容“反驳”Floyd。如果说这不是强行恶意歪曲抬杠,反正我是不信的。

要回答这个情况,我们需要统计一个情况,即我所说的“证伪”中,究竟有多少是在“用Floyd的内容反驳Floyd”。

首先,对于鬼斧神工119回答中引用原文的部分,我确实进行了证伪,但不是只用了“Floyd的内容”进行了证伪。

那么,我的“证伪”内容中,包括“Floyd的内容”的部分,有哪些呢?


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缺乏这种特殊的严肃听音能力

对于这一点的“证伪”中,我涉及到了Floyd书中引用的内容:

这张图表所展示的不是Floyd Toole的统计结果,是EIAJ的一份统计报告。然而在这份报告中并没有指出具体数据,我们也无法确定其统计是否合理。此外,这篇报告的时间(1979年)距今也过于久远,其结果也很难保证可以直接运用到当下的语境中。事实上,就在提到该图的Sound Reproduction一书的同一页(中文版314页)就提到了同一时期Gabrielsson教授的另一研究数据,而在其中Gabrielsson教授指出相比于一般听众,HIFI爱好者对于声音的判断可能更为准确。

《声音的重现》中对其的表述原文为:

Perhaps the most detailed analysis of listener abilities was in an EIA-J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Japan) document (EIA-J, 1979), which is shown in Figure 3.17. It is not known how much statistical rigor wa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listener performance, but it was the result of several years of observation and a very large number of listening test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om a committee member).

When put to the test, Gabrielsson and Sjögren (1979) found that the listeners who were the most reliable and also the most observan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est sounds were persons he identifed as hi-fi enthusiasts, a population that also included some musicians. The worst were those who had no hi-fi interests. In the middle were musicians who were not hi-fi-oriented. This corresponds with the author’s own observations over many years.

同时,我也强调了在《声音的重现》一书中Toole对Gabrielsson教授参考文献的标注错误:

Sound Reproduction里对于该实验的注释有误。该论文不是1979年的Perceived Sound Quality of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s,而是1973年的Judgments and dimension analyses of perceived sound quality of sound-reproducing systems

而对该问题的证伪,我也采用了Olive的数据进行说明:

注意:这里不是说Gabrielsson教授的统计数据就更有参考价值,仅在指出对于这一点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目前来看,Olive在2003年的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nd Preference of Trained versus Untrained Listeners In Loudspeaker Tests: A Case Study这篇论文的结论可能更为精确——即受训听众拥有更好的判断能力,且该能力与听音经验显著相关。

其中,这篇论文在《声音的重现》一书中也进行了引用。但考虑到这不是Toole的研究成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不认为这属于“用Floyd的内容反驳Floyd”。

除此之外,另一处涉及到Floyd书中内容的部分为:

这个是Toole的统计数据。Toole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听众都会喜欢同一类型的声音。但是如果听众的高频听力存在20db以上的明显损伤,则会影响到其判断的准确性。

但在这里我进行了足够的标注

这个是Toole的统计数据。

同时,在以上的表述中,我也没有进行反驳。因此,这不属于“用Floyd的内容反驳Floyd”。

除此之外,我对于Toole书中原文部分的证伪,尽管普遍涉及了逻辑数据两方面,但没有直接采用Toole书中的内容。

因此,鬼斧神工119对于我“其实他在用Floyd的内容反驳Floyd”的评价,是错误的。


我们继续。

如果说这不是强行恶意歪曲抬杠,反正我是不信的。

这个是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观点。不进行个人判断,各位可以从我之前的表述中自行判断其是否属于“强行恶意歪曲抬杠”。

但这部分内容应该和我无关吧,虽然我感觉好像反驳的是我。毕竟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我的“结论”。

这点我简单解释一下。

虽然在上文的表述中,我区分了鬼斧神工119的回答中“引用《声音的重现》”的部分和“个人观点”的部分,并给出了相关原文。但鬼斧神工119的回答中,其引用的《声音的重现》内容,均为中文翻译,而非英文原文。这意味着翻译和原文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别。因此,对翻译语句的逻辑判断不能简单等同于对原文语句的逻辑判断,也就不能简单说“和我(鬼斧神工119)无关”。

举个例子,在鬼斧神工119的回答中,他是这么表述的:

因此艺术通常与技术相结合。

然而在原文中,这句话为:

and as a consequence art is routinely mingled with technology.

其可以被直译为:结果就是,(对)艺术(的评价)总是和(对于)技术产品(的评价)纠结不清

可以看到,鬼斧神工119回答中的内容,有些虽然引自《声音的重现》,但是在表达的含义上与原文是有差别的。

这时,对于鬼斧神工119回答中的译文的评价,就不能被直接视作对原文的评价。

因此,鬼斧神工119“但这部分内容应该和我无关吧”的表述,可能存在问题:如果这段译文的译者为鬼斧神工119本人,或者鬼斧神工119知道译文与原文的区别——如果他读过原文的话,那么对于译文逻辑的判断,则依然与其本人有关,并且可以“由此得出一些关于我(鬼斧神工119)的结论”。

因此,我通过鬼斧神工119的译文联想至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表达,在逻辑上并非不能解释。

至于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去仔细读一下这本书,看看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具体的论证又有哪些。(我觉得我写过的已经够多了)

无问题。此外,我也非常推荐《声音的重现》这本书。诸位如果有兴趣请务必读一读,尤其是第三版内容。

图我也截了,以后也算是有个新段子。

无问题,他确实截了图。至于算不算“段子”,各位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我会引用Floyd Toole的一些话,如果仔细看过那本书,就会被Floyd Toole毕生的工作研究以及才华和睿智所折服。

基本无问题,除了该句中“就会被Floyd Toole毕生的工作研究以及才华和睿智所折服”其实并非必然,而为高度或然

另外一方面也是看看这些人有没有仔细看过书,结果显然是没有。

我看过《声音的重现》,不过序言部分确实没有仔细翻阅。

至于我两年前那个状态还是截图截一半

这个我要说一下。

首先,我原文中对于鬼斧神工119“两年前的那个状态”的表述中,确实没有截全整个状态。

但是我在文中,依然提到了鬼斧神工119原状态中的表述,并且对其中的含混进行了说明。

如果鬼斧神工119的说法成立,那就说明其在制作这张图时,使用了一个错误的满分和一个正确的满分两种满分表达,且完全没有在图中作出区分,而仅仅指出两类得分“不能直接耦合”——尽管这个“不能直接耦合”并不能给读者带来“两种满分含义不同”的判断(又一个含糊谬误)。

这种做法是否属于所谓的“截图截一半”,各位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再加上现在连内容都没看仔细就开始,只能说抹黑的水平让我确实挺失望的。

同样,此处为鬼斧神工119的个人观点。不进行个人判断,各位可以从我之前的表述中自行判断其是否属于“抹黑”。

最后,我还是想对这件事进行一下强调:

那次争论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争论过程中两人都不够理性,都说了很多现在看来极为偏激乃至人身攻击、逻辑混乱的发言。

因此,目前我暂时不打算将此次争论的截图张贴出来,请原谅。

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刚好契合我回答中所想表达的一些内容,就像一些人在我另一篇文章中表达的对beats态度的转变一样。当然,互联网上的这一切不会改变什么,喷子和黑子还会继续,就像已然会有很多人点赞,还有有人觉得“专业”一样。而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评述,我早在两年前的地铁2035文章中就有详细描绘。

同样,鬼斧神工119个人观点。不进行评价。

就像Floyd Toole在《声音的重现》第三版最终所写:“30年过去了,有些事情改变了,但有些事情从未改变。”

无问题,此处为《声音的重现》第三版某小节标题,原文为:

13.2.1 Thirty Years—Some Things Change, Some Don't


证伪完成。


散文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我在原回答中有句话:他可能立马拉黑了然后挂你,也尽可能别在意。人嘛,总得有点爱好。

现在拉黑也好,挂人也好,倒也都实现了,也算是预言成真,德尔斐欣慰有加。

说的是对是错,其实现在来看,虽然解释了一通,但也不算重要了。

唯独Toole的那句话,倒是历历在目:

Thirty Years—Some Things Change, Some Don't

正如我之前说的:

过了这么久,早就不是说变就变的事儿。

三十年都没变化,何况今天的一朝一夕呢?

但别人没有变化,不代表你没有变化。

我希望今天写了这些,这圈子能稍微变好一点、变平和一点。哪怕不多不少,也算有个盼头。

凯撒的物是不是要归给凯撒,我不知道。

但神的物,必归给神。





user avatar   qing-ang-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问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明显意有所指。那么关键问题是这里面争议最大的鬼某是不是真的按照回答描述那么不堪?而我觉得不如把视野扩大化,看看其他知名的音频测量分析专家。

1.音频测量者的争议现象

这里介绍三种音频测评者现象,可以试着对号入座一下:

  • 高强度评论时政或不相关的领域,在自己领域网络公开内容重复度很高
  • 消费领域没有一直从事工程制造,长期输出盲听和第三方评价和心理声学内容,且与传统老烧对立甚至与在职公司部分人员观点对立
  • 在没有熟悉测量方法和设备前,推出了具有争议的测量,又因在互联网上具有号召力,造成未知影响,自身学历并非音频测量与主观评价研究人员,且自身注册公司具有部分产品推广能力

上面三个人分别是:Sean Olive AES主席 前哈曼国际音频研究主管(推特上高强度键政川皇,重复发表关于虚拟耳机哈曼曲线等相关内容);《声音的重现》作者:Floyd Toole博士;

Amir Majidimehr艾美技术类奖获得者、ASR论坛创办者、自身拥有家庭智能装修业务公司madronadigital并与revel产品销售人员有极好的关系。拥有apx555音频分析仪、kilppel NFS音箱测量系统、B&K5128人头测量系统(后替换为GRAS45CA测量系统)。

2.争议分析

Sean的部分不细说了,避免在这个问题在已经具有争议度的情况下引来键政乐子人,感兴趣的可以上推查看。另外之前鬼斧神工跟Eagle的争论(鬼与E的争论具体内容因为企业争议被知乎关了,具体可以搜下鬼的想法),也代表了Sean的耳机哈曼曲线产品研发策略并不被一些哈曼工程师接受。

而Floyd Toole也曾经被另一位音频专家Ethan Winer质疑,工程制造相关经验不足,有种指点江山的意味,并且在室内早期反射声方面观点存在对立;

哈曼的另一位资深工程师Greg Timbers也表示从不进行像toole博士领导的哈曼国际那样的盲听和双盲听测试。

更不要说Toole博士自己在《声音的重现》里发出这样的嘲讽

然后AKG就跟他对着干,搞出这种宣传。


Amir也因为早期不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推出了很多争议测量,比如早期忽视了温度的影响,使诺音曼KH80的测量出现严重偏差(题外话:Neumann是个业界知名的音频设备公司,代表作品U87话筒;然而因为国内某厂提前注册纽曼商标,导致只能使用诺音曼这个看起来山寨的名字)

Amir目前在国外音频测量领域,尤其是专业监听音箱测评这个小众领域可以说是颇具影响力。他曾经用NFS系统,把前JBL 7系列离职工程师创办的KALI公司产品in8拉下神坛,大幅度削弱了KALI公司风评

可以说Amir对于KH80的争议测评对Neumann产品销量形成了一定影响

可以发现以上三人不仅跟竞业对手或第三方有争议,甚至跟自己人还对着干。一句话总结:因为他们都测量了已发售产品,影响到了产品销量和公司战略。不是 @萌叔哦卖糕@子鱼 两位专业人士没有这种争论,而是他们很幸运根本还没有趟进这摊关于牵扯外观市场营销研发的民用产品销售浑水。我可以这样断定,如果这两位专业人士对市售产品进行测量评价,那么就一定会引发争议

3.鬼某与其他测量者的对比

可以看出 @鬼斧神工119 或多或少跟前文所述的三种音频测量者现象有所重合,但是他所处的环境也是音频测量者里最糟糕的。实际上前期鬼跟不键政的Sean状态类似,在他所处的正版蓝光吧的一亩三分地里,像目前的子鱼和萌物一样发表自己的音频见解,基本没有争论。而引爆鬼斧神工119争论的则是爱否这一视频:

在此视频前爱否相关人员咨询过鬼,但是由于爱否自身并不拥有专业音频测量系统与测量经验,并且测评发生了很多技术错误(如:电子管不工作的电子管放大器与晶体管放大器对比),导致舆论风暴。而鬼随后在百度贴吧耳机吧发表了哈曼曲线与虚拟耳机的相关论文介绍,贴吧的戾气远远不是本提问之一的答主失望或是我能描述的,耳机吧一度删除了有关鬼的讨论,甚至一度有人在贴吧人肉鬼。然后就是鬼入驻B站和知乎,开始慢慢撰写科普文章,b站的恶意评论也不少。更不要说期间还有小吴跟鬼在b站争论,甚至他的群友制作关于鬼的恶意讽刺侮辱性表情包,而小吴也使用模仿鬼id的b站名发表视频,有的视频封面竟然还使用针对鬼个人的讽刺侮辱表情包。而大量的伸手党对鬼的提问异常不客气,并且存在很多诡异的张冠李戴行为;鬼也从刚开始的从容耐心科普解释,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这个问题我早已经说过了”“这里挂个言论”,而鬼也因为大量的恶意篡改言论行为,面对一些非恶意只是因不理解产生的误读也产生厌烦。跟麦文学随后也发生合流,学会了麦那套自说自话与散文风格。

而鬼专业小众领域的科普文章实际上争论很少

如果鬼坚持出这些方面内容,那么他的争论绝对很少;但是鬼对耳机消费品测评有很大兴趣,所以争论给他带来了关注、名气,也为他带来了戾气和改变。另外本提问中有的答主认为鬼本科研究生进行的是电气自动化与雷达通信方面研究,因此专业度上大打折扣,但是鬼自己是有在哈曼从事几年研发经历的,这几年他至少比爱好者甚至kol强很多,接受过哈曼的系统培训(从鬼的评价文章可以看出),同时能接触到哈曼的各种器材实验室。像鬼最新的文章介绍的jbl音箱设计师Greg,本科毕业就去了哈曼,难道因为这个就可以说他是个外行,只会跟着公司内部的主管搞流水线设计?也许对于Sean或者Greg等专业人员来说,可以批判鬼斧神工专业性有所不足,但是面对消费者,又不懂,又没条件接触硬件实验室,那我们面对鬼只能谦虚的询问。现在对于有的爱好者都不是不耻下问了,必须建议不耻上问

另外就是关于鬼争议最大的耳机打分模型了,耳机打分模型这里我无法判断,虽然鬼使用的这套耳机打分模型具有可证伪性和可复现性,但是绝大部分人和评测者是没有能力或者设备复现鬼的打分模型测评,目前普通用户对鬼的打分和fr测量的怀疑只能通过对比以下两位测量者的数据来实现:

二者都使用和鬼与sean博士同公司推出的GRAS45系列测量系统(具体系统稍后会增补),但是oratory1990的测量系统只有针对入耳式耳机的夹具,大耳评测效果存疑(此处稍后需重新确认),更不要说温湿度对FR的影响,让对比只能很粗浅(关于温湿度对频响的影响可看前文KH80测评链接)。这套模型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被soundbug采用的耳机打分模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耳机打分系统肯定有不足,但复现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大厂的标准听音室,对人头麦克风测量系统进行曲线拟合,然后再次进行大规模盲听实验,综合得出自己的公式,但我认为这已经不是爱好者的领域了,甚至不是一些中小型耳机研发公司的领域

对鬼关于放大器dac的测量对比就要方便很多,除了上文所说的ASR论坛,还有以下两个测量网站:

测量系统基本与鬼一致,可以进行对比。关于这些测评对普通用户的影响我放在第五部分。

最后说一下虽然答主想的是萌物、子鱼高于鬼斧神工119几个境界,但是真实情况是子鱼很欣赏鬼的科普,甚至子鱼写过有关鬼某科普积极意义的一篇文章(没想到吧.jpg):

4.对鬼某的个人主观评价和客观影响

先说好的客观影响吧,客观上鬼作为目前国内关注数最大的电声学与音质评价科普up,对这两方面推广起了不小的作用。

鬼推荐的一些书籍,像《声音的重现》一度从部分书店售罄。另外也把关于耳机主客观评价与音箱系统评价推广开来,制作的科普图片如声像定位示意图也被成都小春等从业科普人员引用:

同时从工程人员角度出发,介绍了哈曼集团的科研成果,让大家从营销人员的精美图片、话术中找到一条新路。另外介绍了不少国内外的音频专家和研发工程师,也推广了声学楼和iseat两大国内专业的电声学学术平台,并大幅度推广了哈曼虚拟耳机预测系统(不论该系统是否“正确”,但该系统仍然是具有开创性的)与《声音的重现》这一巨著。还有哈曼咋听(Harman How to listen)这个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训练最全的听音培训软件。鬼客观上最好的影响则是通过翻译Sean的论文,证实了售价与音质并无关联(甚至与质量)同时极力建议学生党慎重消费,尤其是面对当下奢侈品耳机与播放器鼓励分期付款的超前消费观影响下。

主观上,对我来说好的影响跟前文一样,不再赘述。对我来说另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通过与鬼群群友的交流,知道了类似ASR 0HZ等其他科普测量平台,同时学会了阅读Spinorama图(该图是Toole博士的毕生研究成果,把房间影响主客观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并去掉了所以对主观音质不明显的参数)。虽然哈曼曲线方面我像Sean一样不喜欢太重的低音,但是Spinorama图让我从主观混乱的影响挑选中逃离出来,真正能从指标上筛选音箱。这个网站是Toole博士推荐的,收集了网上几乎所有的音箱Spinorama图,并给出了测量图使用方法(也可以从该网站看出新的监听音箱设计逐渐趋同,追求Spinorama给出的标准;但是部分民用消费级音箱甚至是哈曼自己的设计仍然让人感到混乱):

而主观不好的方面,一个是鬼越来越不耐烦,面对真心求科普的萌新,复读机一般的说出:“看我之前的文章。”但是鬼没有意识到,他的文章已经数量颇丰了,不经过引导是很难找到相关内容。另外一个方面是与麦文学的合流,文章逐渐散文化、碎片化,通顺且用心文章数量明显减少。我个人实际上十分反感麦文学。因为在耳机大家坛上,在不相关的帖子上重复复制粘贴他的铜线铁线论(部分鬼的粉丝也有类似行为,导致产生了”鬼小将“这一名词,进一步拉高鬼的仇恨)。另外作为一个爱好者,虽然购买了相关设备,但是测量过程有问题,导致大量的有误的FR图(可用麦的图片与ASR论坛或1990测量做对比),并且喜欢撕逼与争论,文章写的狗屁不通。如果说鬼的某些言论被某些人说成是曲线党传教,那可以看看麦在大家坛的表现,简直就像给你捏着鼻子硬灌某些他的理论。

但是这只是我个人主观的感受,我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要求鬼甚至麦在文风和态度上为我改变,因为很简单的道理:这些文章测评都是麦和鬼自费自愿免费发表的,他没有强迫性的让我观看,我也没有购买这篇文章。同时面对一些争论,我除了面对一个伸手党声援了鬼之外,其余都是袖手旁观,因为我不知道来龙去脉。对伸手党批驳声援鬼也是因为我前文说的态度,既免费内容全靠作者自己发电,在免费看这篇文章时,可以批驳他们极其明显的科普错误或交流你的疑问,但不能为了你而改变他们除了hifi理论或工程错误之外的行文方式;更不能说你前脚骂完了他的能力、品格等主观评价,后脚就过去要资料当伸手党,让他文章改成你想要的风格、撰写你想要的内容;并且还要求他耐心面对你这些主观批驳,必须按照你的意思改正,不改接着骂。也许有的免费科普作者态度不错,愿意改正他们的行文风格、交流态度以及着力撰写你想要看的内容,但这也是情分不是本分。当然我希望鬼恢复18、19年的状态,不用产出太多,耐心写出条理通顺的科普文章,尤其是他深耕一直从事的领域。当然这是我的希望,鬼不接纳那也没办法,他今后写出的好文章我还是会接着看,散文跳过就是。

5.音频爱好者的悖论

一方面是面对《声音的重现》里所描述的音频怪圈(我更喜欢称之为音频产业链悖论)。

其实很简单就可以看出,音频领域理论上的状态是录音制作、监听回放、消费者欣赏,三者像陆海空三军一样形成联合,互相反馈;实际情况是,三者就像魏蜀吴三国,还经常发生互相看不起拆台的现象。比如雅马哈公司推出的新白盆hs系列,使用Spinorama图方法测试结果:

虽被amir评价为尚可,但可通过数据看出与按照Spinorama理论设计的箱子(如jbl7系列、真力80x0系列)的明显差距。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制作人使用该音箱,很多使用传统经典名气较大系列(如白盆或atc系列等)的制作人对于这一评价不在乎也不关心。制作人员内又靠着丰富经验而非音频研发理论工作,同时很多制作人是偏向艺术类文科,感性化较多。面对电声学的庞大专业理论体系,没有时间也很少感兴趣进行学习,导致双方进一步不理解。即便采用了真力等按照Spinorama指导严格设计的箱子,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纯靠听感选择。而消费者回放端就更惨了,被营销人员话术忽悠的找不着北。另外攻城狮也对不同路线设计的产品,争论纷纷。比如某品牌7系列审听人员对7系列和另一音箱系列评价:

虽然国家开始对舞台音响进行标准化,但是又有多少监听环境可以标准化?有的制作人员甚至要在10平米以下的工作室制作环绕声:

另一方面是爱好者听音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一部分人拒绝承认培训听音能力的必要性,认为吃饭和听歌还要培训吗(这也是我反对不恰当比喻论证的原因,十分容易变成红鲱鱼谬误)。即便实验已经证实了主观评价需要经过系统训练:

很简单一个道理,评价一个产品任何人都可以,但是一旦想形成具有说服性的结论,要说的有理有据,美食家需要具体说明菜肴使用了哪些佐料或原材料让菜品美味或难吃;同样的审听人员需要说明不同频段不同乐器、混响等要素的表现,并与仪器测量图结合说明音质:

这也是鬼斧神工与很多主观反对他测评的人最大的矛盾点,鬼斧神工认为需要有充足的实验条件和听音能力训练基础才能反驳他的某些评价。而某些人认为我认为不好听,那就可以说明鬼斧神工的评价有问题,两者说的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也是非专业爱好者面对专业人士的一个矛盾,没有设备没有相关资质,无法证明自己的某些结论

而爱好者听音能力培训则面对一个更有意思的悖论,因为所有的听能培训对底噪失真等问题可以训练出判断量化能力,而面对频率训练的只能有辨别相对程度能力

如果想要训练出频率判断能力则会陷入下图中的死循环

耳机用户稍稍好一些,因为市面上有预测分数很高的接近哈曼曲线的耳机。不管耳机还是音箱都是很难在非专业测量实验环境下做到瞬时切换,必须通过强大的听音记忆能力,而听音记忆又必须在标准环境下记住,一个死循环。耳机还能因为体积小通过一些小装置完成瞬时切换,而音箱测评用户就惨了,尤其是环绕声测评,必须在标准认证听音室中完成训练。这也是为什么爱好者测评可信度不高,甚至只能用玄学词汇描述听感

很多人又对老产品的调音适应了,无法适应新的调音指导理论,又觉得难听,但是新的耳机像app又开始遵从这一套理论。个人认为随着新产品的铺开,大部分人的听音习惯会慢慢趋向于哈曼曲线等新调音理论,正如同当年beats一代因重低音影响大家听音观一样。而不适应也不要紧,即便哈曼内部测评,也有百分之10左右的人不喜欢哈曼,更不要说哈曼的样本数量面对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来说偏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即可,不用削足适履,即便Sean本人也会把新的曲线低音部分调低一些,觉得哪个适合自己即可。

另一方面APX555等音频测量系统,普通用户没有时间精力投入电声学理论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货比三家,对比几家不同的测量结果,合理判断。同时学会读懂测量结果,不要成为我下文具体描述的另一种跟玄学党镜像的纯数据党

纯数据党面对的则是这种谬误,因为过于相信数据或错误理论影响主观判断,ASR就说过这样一个案列,面对单个音箱反相正相接线可见测试,非烧友表示没有区别;而一些数据党表示听出了区别,但是切换到盲听后,就开始瞎猜了。一些曲线党也有这种趋势,面对高q的峰谷,看图之前感觉还行看图之后就感觉那里有问题

另外有的用户听惯了电子管,但是他们也没有强推听音观,不用像个传销人员一样进行另一种削足适履,强推标准放。但是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用纯粹主观的判断否定从业人士精心制作的研究成果。

除了哈曼曲线等调音理论,其实我更关注的自适应调音和hrtf的实现,虽然苹果app实现了部分,不尽如人意。下面是另一位专业人士辜磊(国内声学号角仿真首屈一指的存在)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技术进步程度。

但是我相信随着跨界大厂的丰厚财力,慢慢耳机的体验将逐渐从曲线纷争中脱离出来,进入真正能感受声像定位和包围感的阶段。

而对于大部分烧友和普通用户,最关键的是耳道卫生和听力保护问题。随着app等入耳式tws的泛滥,大部分人群第一是不知道清洁耳套;第二是高音量聆听时间过长。暂且不提是过于相信tws的降噪能力,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降噪的同时听音乐这种行为;有的非降噪tws或有线耳机都在在地铁里长时间聆听。

耳机吧的某些老哥已经用身体给大家证明了从耳机烧到助听器: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发烧友或普通用户,随着年龄增长,20岁以后约16khz以上的听力急剧下降(来源: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四版P390)。很多乐器的高频泛音已经听不见了,有兴趣的可以用eq高切到14或13khz模拟下听感。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却说听音乐要趁早,把宝贵的听力未损失阶段放在欣赏音乐上,而非纠结于目前还处于悖论的器材怪圈中。希望都能选择好符合自己经济情况和听音习惯的重放系统,真正享受到音乐或电影的魅力,而不是纠结于互联网上虚拟的口水大战。

谢谢耐心看到这里,写的比较长。成文时间比较仓促,有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我及时修改。


user avatar   baod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成拳的阴招儿挺多的,封眼、插眼、戳喉、踩脚摁倒打百汇、上星、哑门、濂泉、人迎……

我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呢?




  

相关话题

  耳放对发挥耳机素质能有多大的影响? 
  好的耳机音质可以好到什么地步?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用 10 块钱耳机还标榜只听无损音乐是什么心理? 
  刚刚入手了拜亚动力DT990PRO,想买个能推它的播放器,如果没有,加哪款耳放呢? 
  2021 年「双十一」,有哪些新款蓝牙耳机值得购买? 
  2018 年有哪些值得入手的经典款耳机? 
  推耳机怎样叫推好? 
  预算两千上下,求一个acg耳塞? 
  如果EQ大法有用,如何用SR80调出rs1的声音? 
  2022年南卡有哪些骨传导耳机值得买? 

前一个讨论
请问初中只用几个化学元素,还是全背?
下一个讨论
阿里巴巴的小白兔、野狗、大牛、老牛、老白兔,分别指代什么??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