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杂志智族GQ发文评价2020年2月27日发生的肖战事件? 第1页

  

user avatar   fox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最后面留了一个捕虾笼,算是彩蛋。)

一年过去了,GQ和林西依然拿的是牌桌上熠熠闪光的预言家牌!


要说这次的文章,必须要要先说去年的文章,并且GQ算是最早深入剖析227事件根源的媒体,并且没有被粉圈的思维逻辑所裹挟

去年(2020年3月的文章):

何为被粉圈的思维逻辑裹挟呢?这里有一个经典案例:


在《粉丝举报同人网站:“这次撕的是命运共同体”》这篇旧文里,林西提出了后来被广泛引用的几个说法(引文里都是文章里林西的发言):

  • 纯血流量
肖战之前的流量明星,比如鹿晗、吴亦凡,其实他们最早的成名机制和互联网资本没有关系,只是互联网资本把他们的人气、热度、话题识别为了流量。但肖战不一样,你往前捋,他的履历和资源的背后几乎都有腾讯,这和打造”泛娱乐产业链“的过程是同步的,是一开始就部署好的。他的流量完全是互联网资本给的,是纯血流量,这是一个基本逻辑。
  • 夏日限定CP
一般情况是这样,两个艺人要以某种方式组成CP了,通常和他们个人意愿无关,只是实际上的同事关系。他们整个合作期被称为“蜜月期”,这样的CP被称为夏日限定,因为这类剧通常趁学生暑假的时候进行宣传、播放。当夏天结束了之后,大家分道扬镳。……这个解绑过程绝无可能是和平的、悄无声息的,绝无可能是默默走到尽头,自然而然分手的,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粉圈大撕裂的方式进行,CP粉和两边的唯粉划清界限,撕破脸皮,才能往下一步走。……梳理这两年突然爆红的顶流,有两条路径:一条路是演玛丽苏剧,跟女idol组CP,这个女idol通常是杨紫;一条路是走耽改剧,和男idol组CP。第一条路是因为人口基数大,第二条路是因为购买力真的强。

以上这两个说法基本就解释了两个基本问题——
1,为什么是肖战的粉圈惹事?
2,肖战粉圈为什么要惹事?

  • “夏日限定CP”这条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王一博是肖战粉圈的假想敌之一(又称“值日生”)。并且,目前所见许多依然挂“博君一肖”(《陈情令》王一博肖战CP粉)的网友基本都等同于肖战粉,因为“提纯”已经完成了,成为王一博粉丝的人无须留恋与肖战有关的身份标签。


我特别喜欢林西一点是,他了解这些事情,但又能解释清楚这些事情。
别觉得这个很容易,上面那个经典案例,就是把自己的追星行为和摸清粉圈混淆了,从而代入了很多粉圈灌输给她的奇特逻辑。难得的是,林西在解释的过程中很清楚。


一起来看看第三个问题——
3,粉圈肖战粉圈是怎么把这件事干坏?

肖战粉圈至今想不明白的是,自己所在的事儿,是所有粉圈都在做的事,不是应该法不责众吗,为什么最后大家就逮着肖战粉圈锤?“天下苦流量久矣”当然可以解释一部分,但无法解释各个圈层的枪口如此一致,毕竟踩出圈的粉圈肖战肯定不是第一个。

肖战粉丝一看到GQ的文章不是立场明显地挺自己的,且字数很多,就懒得往下看了,实际上林西都解释了(引文里依然都是文章里林西的发言):

①粉圈为什么要“撕”?
为了在自身没有足够资源和能力的情况下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

在粉圈,恨比爱长久多了。党同伐异是一个极其常见的手段。“我要保护我的idol,我idol只有我一个人了,我一定要搞死对家,我idol才会好好的。”粉丝会不断强化这种认同感,所以就是尽可能的用力。再加上这波粉丝普遍年纪小,不占有社会资源,也没有钱,“我能为偶像做什么呢?”,只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必须打到的敌人,然后借以打倒TA,完成一种“我为哥哥做了事”的心满意足感。
  • 这条可以解释为什么朱一龙等人成为除王一博以外的假想敌(“值日生”)

②肖战大粉(巴南区小兔赞比)为什么要纠集粉圈去“撕”?
大粉在帮助粉圈树立假想敌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话语权,也增加了粉圈内部凝聚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粉往往跟明星团队有利益输送关系,甚至就是团队成员)

另外,从一个组织学的角度,操作粉群或者说凝聚粉群的一个经典方式,就是“大粉”(拥趸众多、在粉圈有话语权的粉丝)树立一个敌人。要知道,一个粉群内部的矛盾也是非常剧烈的,内撕并不比外撕少,你对我不满,我对你不满,大家好像互相要撕起来了,但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一个共同的敌人出现了,那所有人立刻放下成见,共同对外,在敌人面前重新凝聚成一团。

③为什么要用“举报”这种手段?
在占有不多的资源情况下,恶性举报是打击对方有效且低成本的事儿。而粉丝的见识水平往往决定了他们无法理性遇见恶性举报带来的辐射效应。

再加上这波粉丝普遍年纪小,不占有社会资源,也没有钱,……这样的胃口和战斗欲是被微博的举报机制慢慢养大的。我今天用刀捅你了,我明天想用原子弹炸你,这个阈值是一点点往上升的。耽美圈这一两年发生的最大的事,证明了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果有一个人跟我的意见不一致,那我就可以举报他。我看到举报的粉丝非常委屈地说我们没有举报平台啊,姑且不讨论他们是否真的这么想,但这首先是非常愚蠢的说法,一个核弹落下来怎么可能只砸死一个人呢。

过了一年以后,各方都在总结发言,尤其肖战为了虐粉固粉反而在周年的时候选择挑拨原本受害人的神经。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参与其中的人很容易会过多阐述这些发生的事,当然也有因为一开始选定的立场不佳而选择逃离(比如经典案例,在知乎没发什么内容的时候,知乎10周年就给人家分猪肉了),但林西的发言依然是通透且客观的

完全可以想见,这篇文章里很多内容也会像“纯血流量”“夏日限定CP”成为后续其他人发言中的典型概念。作为一周年的发言,林西这次文章更深了一点,我简单梳理一下(引文里依然都是文章里林西的发言):

1,偶像是提供情感劳动的娱乐圈职业

①偶像为什么大多那么菜还有人爱?
偶像作为娱乐圈中的独特职业,他们并不以专业技能立足,而是向粉丝提供“情感劳动”、展示“性魅力”。

偶像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和演员、歌手这些演艺圈传统职业的区别是什么?你把偶像工业体系里所有旁枝末节的生产关系都抛除掉,最终只剩下一组生产关系,那就是偶像在用自己的“亲密关系劳动”(即某种旨在营造亲密关系体验和恋爱氛围的情感劳动,但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也有一定歧义,姑且用之)置换粉丝的购买力和注意力。不管是握手会、见面会,还是微博问候、发自拍,偶像是在提供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就像空姐对你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一样,这种笑容虽然外在体现是情感,但实际是经过加工、经过整饰的一种商品化的情感服务。通常被认为代表偶像业务能力的唱跳舞台,主旨其实也不完全是声乐、舞蹈能力的展示——就算有专业歌手和舞者在实力上碾压爱豆,粉丝也不会立刻转粉对不对。舞台表演其实更像是一种性魅力的呈现,这同样是营造亲密关系氛围的重要手段。

②肖战为何一年前不发言,一年后发言又不道歉?
这个内容在去年那篇里:因为比起成为独立人格的个体,不发言的偶像更安全,也更能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和战斗欲(俗称“固粉”“虐粉”)

中国idol这两年有个很大的问题是,他们背负着资本巨大的期待,真的是压力很大,他们不能做错事、说错话,不能有一点污点,否则就会糊掉,付出巨大的代价。那怎么办呢,那我不说话了,你会看到现在大部分流量idol的微博已经AI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idol不说话,idol不为自己辩护,这就反向激起了粉丝的保护欲和战斗欲,就是“我idol都不能说话了,那我要为了他骂遍你们所有人”。


2,磕CP的本质是在假想亲密关系

①为什么女性粉丝更偏爱男男cp?
男性作为社会认知里的完全的“人”可以免除性别干扰,但实际上男男CP的亲密关系模式反而是女性化的。当女性越来越被当做独立的个体,“耽美”就会逐渐向“百合”转向,CP才会呈现出更丰富的多样性。

因为是男人是“默认的人”,是“完全体的人”。当你要探索纯粹的亲密关系,性别本身会是干扰项,就像我们做实验有对照组和变量一样,当男人和女人出现在一起,你讨论亲密关系时一定会搀杂性别问题。如果耽美读得够多的话,你就会发现里边的男性人物,只是被作者标为性别为男而已,他们之间的相处充满了温柔、忍让和对细微情绪的体察。我们刚才说,耽美小说是两个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但那个亲密关系的模式反而是“女性化”的。

②流量偶像为什么更容易诞生CP?
偶像作为娱乐圈中的独特职业,他们并不以专业技能立足,而是向粉丝提供“情感劳动”、展示“性魅力”。“炒CP”就是这些劳动下的与亲密关系有关的“产品”。

(同上)通常被认为代表偶像业务能力的唱跳舞台,主旨其实也不完全是声乐、舞蹈能力的展示——就算有专业歌手和舞者在实力上碾压爱豆,粉丝也不会立刻转粉对不对。舞台表演其实更像是一种性魅力的呈现,这同样是营造亲密关系氛围的重要手段。


3,粉丝在为偶像工作,同时控制着偶像

①为何男团反而成为我国没有内卷的行业?(反而在比烂?)
因为真正被“卷”的是男团的粉丝,偶像工业使得粉丝以打榜之类的方式为平台工作,从而让偶像获得更好的收益。

传播政治经济学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就是“受众劳动”。简单说,为什么广告商会给电视台付费?因为它购买了你的注意力,你作为受众并不是免费地在看,你也付出了你的劳动。……如果主动迎合这套规则来创造信息数据呢?那就是粉丝打榜。平台明确地告诉你,我们就是要征用你的娱乐活动和闲暇时间,粉丝为了偶像有更好地排名,就会反复地像劳工一样地进行数据劳动。本来你只是闲着没事刷刷微博,没有任何负担,但现在你要去微博“上班打卡”——你点开一个偶像的数据组,会发现他们的用词就是“上班打卡”,每天会发布一个数据清单——就这样你的闲暇时间也被整合进一个KPI系统。……互联网资本创造出来的这一套“以流量为一般等价物”的商业体系就是这样。……你不努力,你的idol就落后对不对。……。偶像工业是一种变相的内卷,而且背后机制在指挥着你内卷,卷起来就是巨大的流量,粉丝就是活体流量印钞机。

②举报同人为何成为227的起因?227为何成为压垮肖战的原因?
两年的文章里都有谈到同人:
因为粉丝创作同人,本质是对偶像的阐述,很多粉丝喜欢偶像喜欢的是其他粉丝阐述出来的幻想。可想而知,大粉呼吁举报,是在打压一部分阐述的方向,但这种恶性举报却最终伤害到了肖战的根基,因为偶像缺乏独立人格,他们本身就是被阐述被营造出来的。

要知道,粉丝进行同人创作,二次视频剪辑,包括为他在超话里写小作文,都是对偶像进行再阐释、进行赋魅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其实也凝结了粉丝的创造力。……我发现粉丝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她们爱的并不完全是那个偶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爱上了其他粉丝描述的美妙幻影,只是那些描述需要以这个偶像为容器。……她们天天在这个粉圈里,用这样的语言和文字去表达对偶像的爱,她们自然产生了幻影,我的偶像就是这样美好,但其实他们爱的是用如此美好的语言被描绘的那个形象。……但当偶像在这个环境下越来越谨小慎微,什么话都不敢说,什么事都不敢做,本身也没有什么好的内容生产能力时,粉丝创作的比例是不是越来越高?

举报事件影响到了肖战流量的基本盘,伤筋动骨,损害的是他红起来的根本原因。……互联网资本进入文创产业后所产生的最大的逆转,就是挖掘年轻人的喜好,从他们身上解读出大数据的流向和流行趋势,征用背后的购买力。那征用来的具体是什么呢?就是亚文化,就是粉圈,而且是几乎敲骨吸髓地征用了这些亚文化的资本。……所以归根结底,肖战现有的流量有很大一部分是互联网资本从亚文化圈子里攫取之后,再转移到他身上的。

我给与GQ和林西比较高的评价,是因为227一年了,我们都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发生,并且我们应该多反思一点,因为粉圈不暇自哀

但是粉圈折射出来的需求却是真实的,不论是需要治愈的女性,还是需要补偿的亲密关系,甚至是粉圈奶头乐式的满足感,以及我时常从粉圈看到的这一代年轻人严重的性压抑和病态的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控制欲。
即便没有偶像工业来通过这些需求来攫取金钱、劳力、注意力等等,也会有其他势力进来。因为需求是真,所以可获得的利益也是真的。

反过来想,很多媒体是不是也在通过肖战事件攫取粉圈和亚文化圈层的流量呢?
比起那些随意撩拨的文章,GQ和林西的内容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最后,是答应大家的彩蛋

因为我太想知道林西是谁了(个人觉得不是林品),而两篇文章的采访与撰文都是杜梦薇,所以我就想去搜一下看看,然后就看到一个小号在莫名其妙辱骂“杜梦薇”。

这个小号表面上没有明显粉籍,只是在一个“我爱吃瓜瓜”的超话里活动。

超话本身就是微博搞出来攫取粉丝经济收益的产品,大多数超话都有明显的圈层属性,要么是某个明星的粉丝,要么是某个亚文化的聚集地。
这个超话表面看起来是用于吃瓜灌水,俗称“瓜超”,但事实上所有的“瓜超”除了要求加入者不能被人发现有明显粉籍(所以一般就是注册小号,粉圈换墙头也会换号或清空以往记录)以外,本身都是有倾向性的,甚至就是基于这种倾向性而建立起来的。

而这个“我爱吃瓜瓜”的超话,就是肖战粉圈建立的瓜超,别怀疑,就是伪装路人的集散地。

PS:超话公益除非是要日后做成台账成为某个明显的公益业绩,否则就是刷阳光信用的地方(在里面回复带正能量话术的回复就可以了)

所以这个彩蛋就是,我阴差阳错获得了一个捕虾笼~




  

相关话题

  经过“肖战事件”以后更多人喜欢上肖战了吗,为什么? 
  如何评价《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三观,十问检察日报》一文? 
  如何评价今年下半年最火的三个人? 
  肖战事件结果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 
  想问一下路人们现在对肖战的观感真的很差么? 
  为什么现在有人喜欢孙一宁? 
  如何评价张雨绮这个人? 
  新周刊,你是什么野鸡周刊?你想通过媒体表达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如何看待吴亦凡微博被注销? 
  如何评价广电局叫停「劣迹」艺人? 

前一个讨论
陆军上尉级别高吗,是如何分等级的?
下一个讨论
既然乱世出英雄,为什么又说战争是灾难呢?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