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找网上孙教授原文的转载,发现凤凰网的标题和内容有些标题党,而且关注的重点略有些偏了。
实锤大数据杀熟!手机越贵,打车就越贵!
这个在原文里是这么写的
我们用“一键呼叫经济型+舒适型两档后被舒适型车辆接走的订单比”来判断“被舒适”的程度。数据表明,与非苹果手机用户相比,苹果手机用户的确更容易“被舒适”车辆(比如专车、优享等)司机接单,这一比例是非苹果手机用户的3倍。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乘客使用的是苹果手机,那么就更容易被推荐舒适型车辆;如果乘客不是用苹果手机,那么就要看他的手机价位,手机价位越高则越有可能被舒适型车辆接走。好吧,这种行为是不是“大数据杀熟”,各人自有判断!
这段内容表达的意义应该是“苹果手机在选择经济+舒适的选项后,更容易被舒适型选择”
说实话,如果真的同时选择了经济+舒适,用户的含义应该是“如果时间足够、给我更好的车型;如果时间不足、给我更快的车型”, 按照报告里的描述,似乎并无不妥。
不过有一点,的确存在问题:
此外,“苹果税”还体现在打车优惠上。数据表明,苹果手机用户平均只能获得2.07元的优惠,显著低于非苹果用户的4.12元(P<0.01)。除绝对金额外,优惠折扣比依然支持上述结论(P<0.05)。此处同情苹果用户五分钟…
其实文中表达的最大问题,是在于匹配和等待时间。
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原来除北京外,扬招是各城市打车最快的首选。这和我们在2017年做过的小范围打车软件调研的结果仍旧保持一致,要想快上车,街头去扬招!不过扬招等候的体验和在室内叫好车再出门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恶劣天气状况下,所以,您自个儿想清楚喽!
也就是说,除了恶劣天气下,正常打车软件并没有让打车速度更快。
这个显然和打车软件“优化匹配打车客群”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并且自从打车软件价格大战后的2017年后,这一情况并无改善。
同时,价格虚标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上海整体低估车费的背后,是各平台价格的严重低估,其中,滴滴的实付预估差异比最高,达18.5%,其次是美团,高出了9.7%,首汽排名第三,为7.6%(P<0.05)。
5大城市中,滴滴和首汽都存在明显的价格低估现象(P<0.01)。其中滴滴平台的实付价格比预估价格平均高了6.7%,首汽平均低估10.9%;但T3、美团和高德并没有检验出明显的差异;曹操平台的实付价格却明显低于预估价格达21.1%,推测可能是平台大额优惠补贴所致。
也就是说,你看到从上海虹桥火车站打车到浦东机场的价格,在平台上显示200元,但是实际需要250-300元。这的确是一个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长途匹配来说。
所以,文章对于用户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
1、打车软件并没有起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2、打车软件的价格虚标现象严重;
3、对于苹果手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但并不一定能认为是大数据杀熟
以上。
几年前,阿里程序员骄傲的告诉记者:“我们能做到中国几亿人的淘宝界面都不一样,而且是秒级更新”,翻译过来就是:大数据可以杀到每一个人头上,绝无漏网之鱼。
每一个中国的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张口闭口的都是社会责任,诚实、诚信,一脸正气。
把台下的观众忽悠的热泪盈眶。
说白了,人类本身的劣根性是无法去除的,在商业利益和用户之间,他们在嘴上会毫不犹疑的选择用户。
但身体很诚实,最终还是会选择利益。
长此以往,这样的算法会不会算计到他们自己头上呢?会的。
为什么他们还是会选择利益呢?
1、我们的数据是免费给他们的。
我们给他们的前提是信任他们,相信他们用数据不会泯灭人性,会作出更多产品和服务出来,发展互联网,发展经济。
但是始终都会在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地从用户身上薅羊毛,这都是免费惹的祸。
价值我国鼓励互联网创新,监管默认了我们的数据免费的提供给了他们,虽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为了鼓励创新,整体力度不够。
2、犯罪成本低,回报太高
马克思教导我们: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用在某些企业家身上来说,完全适用。
而大数据杀熟多带来的利润何止百分之三百?边际成本为0,千亿的利润,在不知不觉之间被算法从乘客中薅走了。
我们大致保守估算一下:
中国有14亿人口,算一半的人每年打车10次,每次薅羊毛3块,大家算算是多少,是210亿,真实的数据只会比这多。
这种算法极难被发现,要不是孙金云教授,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打车800多次,花费50000多元,实测统计,我们根本发现不了。
同时,即使违反了相关法律,惩罚的成本非常低。
像此次事件,多半又会归结为系统bug,后期改正,即使被罚款,根据相关法律也只有50万的上限,对一个动辄上百亿的庞然大物来说,九牛一毛都不如。
一本万利的事情,人性使然,都会去干。
所以那些到处演讲的企业家,披着金光,满口仁义道德,也许我们应该更客观的认识到,他们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比一般人都强,所以他们会成功,所以他们会杀熟。
所谓企业责任、社会道德,他们可能也在做,但都不是免费的。
免费是最贵的收费。
3、消费者维权难
大数据杀熟就是互联网的一颗毒瘤,此前的多次事件引起了全民关注,也引起了司法部门的关注,司法部分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当热度起来之后,普通用户好像有了维权的武器,我们感觉这些上帝视角的企业好似低头了,前赴后继的发表声明,表示自己绝不会大数据杀熟。
然后他们确实会把真实的价格展示给用户,只不过这些真实的价格藏在了几十页之后。
他们也确实做了,但是,等于没做。
消费者维权也更加艰难。
即使维权成功也最多只赔付50万,一个普通人,每天都要上班养家,哪里有时间个专业的企业法务耗时间?就连老干妈这么大的企业,南山必胜客说冻结你2000万就冻结你2000万。
这也就是老干妈,换成其他的小公司,直接就破产了。
前几天,一个车把我车擦挂了,然后跑了,我连拿着录像到警察局的时间都没有。不是真的不想去,而是去了就要耽搁半天时间,对我来说就很浪费。还不如我在知乎上多写点东西。
就连一些专业的律师,他们被杀熟后,都放弃了维权,更可况普通人。
我们始终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不可能永远处于行业垄断地位,总有一天,民众认真了,觉醒了,或者是更有良心的企业出现了,他们这些互联网巨头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欢迎关注+点赞
感谢~
终于知道中国的互联网程序员比勃勃多加的那些班究竟在干啥了
“不好了!”一名员工急忙跑进办公室,“因为大数据杀熟,咱们公司上热搜了!”
“杀熟?”营销主管疑惑道,“不杀熟,难道还杀生吗?”
“大数据?”技术主管疑惑道,“我国消费者为享受便利,乐意出让部分隐私。”
“热搜?”公关主管疑惑道,“竞争对手应该没钱上黑热搜了呀。”
“咱们?”人力主管疑惑道,“这位同学,请来我们这儿了解下最新的自愿离职规定。”
“不好?”还是公司老总水平高,“给苹果手机提价,是爱国的表现;给高价手机提价,是劫富济贫!这不是价格歧视!”
办公室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老孙干的好,本大王佩服你,就冲你这一波操作,就值得我给你个大拇指。
大数据杀熟已经被实锤了好几次了,打车实锤目前也是第一次。
之前就有人用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同时买同一家店铺的同一件产品。
结果比对下来,苹果手机购买物品,明显价格要高出安卓手机不少。
现在可倒好,连打车也搞这没有底裤的套路了。
以前网约车还经常嘲笑出租车计价器作弊乱跳。
现在呢?光速打脸,计价器还能拆下来检测。
网约车的大数据杀熟算法怎么拆下来检测?
这玩意儿更隐蔽,侵权成本极低,利润回报极高。
这他娘的不就是新时代的“劫富济贫”吗?
只不过以前的劫富济贫是劫了富人帮助穷人。
新时代的劫富济贫是劫了富人肥了资本家。
受伤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唯一有一点我觉得略微欣慰的是,这一次资本家只坑有钱人……
吾等屌丝,不在他们的范围内!
难得啊,难得!资本家终于也有对有钱人下手的时候。
顿首百拜,求你们高抬贵手,放过穷人。
当然,滴滴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我大胆猜测,他们的公关会这么说:其实我们这么做,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购买廉价手机。
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你手机便宜了,打车费自然也便宜了。
绿色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活需要你我他的一起支持。
让我们一起健康人生,加油!
我吐了……好恶心,让我缓一下。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民众对于『大数据』往往有误解,以为只要涉及到数据的科技都可以算『大数据』,这样吧,用通俗易懂一点的方式来说明,只有你的数据用Excel表格出来不了的时候,才算『大数据』,不然只能算『数据』。
这问题中提到的『手机用户被分为三六九等,根据手机的价格,接单的车型就不一样』,一个Excel绝对能总结出手机的三六九等,一段代码就能根据手机价格来做接单车型分配,根本没资格称得上『大数据』。
像Uber那样,根据城市中不同区域用车需求情况调整价格,勉强可以算『大数据』,严格说只是用了大数据相关技术,但是一座城市里实时用车数量还没大到一个Excel表格放不下的程度。
所以,各位,咱们专业一点,不要扯什么『大数据杀熟』,杀熟就是杀熟,和大数据无关,就算没有大数据,平台依然可以杀熟,这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态度问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不作恶,作恶的是应用技术的平台。
大家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你成天喊着『大数据杀熟作恶』,人家说『我没有搞大数据杀熟啊』,人家很可能没有说错,因为人家就用一个if-else语句来杀熟。
正确的方法,是要国家出台行业价格规范,用法律的方式来约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价格的行为,如果实锤发现了,往死里罚。
只要规范出来了,不光要全民监督,而且要鼓励平台之间互相监督(也许根本不需要鼓励),一个平台发现另一个平台有违规的行为,只要举报,就能让竞争对手停业整顿,何乐而不为?
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每天空喊什么『大数据杀熟』有啥用,连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呢。
我媳妇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淘宝,拼多多下单,据说是根据个人的消费额度会有价格的调整,每个人下单买到的价格并不一样,买的东西越多,越是老客户、忠实用户,价格就会越高,商家就专门宰熟客。
这个事貌似是我媳妇和她闺蜜无意中一次聊起买过同样商品的价格时,意外发现的。两人同样下单,价格却不一样,反复多次实验,都是这样。
现在互联网的大数据已经进入了“私人订制”的时代,不是服务贴心的私人订制,而是宰客的私人订制。你花的钱越多,宰你起来就越狠。别人买东西便宜,你买东西就贵。
我一开始听到这事,还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这套应用已经通行绝大多数互联网了。
这倒有个好处,可以某种程度上降低人的消费意愿,你的收入是辛辛苦苦加班得来的,你工作的越辛苦,赚的越多,你和别人买一样的东西,接受到一样的服务,就越贵。那你的辛苦是为了啥?
这岂不是在说,人生彻底躺平学三和大神要比辛苦工作更划算?
现在回想,互联网企业自豪的说出,我们可以追踪每一个人的消费,提供服务的时候,原来不是说服务越来越贴心,而是专门设计程序出来坑你,搞价格歧视,也是太有才了。
这年头想省个钱都难,你看到的价格和别人都不一样。。。
那是你没见过真吹过头的时候,那时候知乎全都在论证年薪30万码农从各方面吊打省直单位正科级,吊打985青椒。
这个问题透着一股邪乎味儿,怎么看怎么危险啊……
建议专业机构给予支援。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