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啊。
你想想,一个“香蕉人”,13年公众场合公开讽刺她的母国。
互联网是健忘的,但是美利坚不健忘!!!
一看给了金球,讽刺母国的人成了母国之光!
再给个奥斯卡,讽刺母国的人成了全球之光!
美滋滋!!!
好几年前,某个项目开策划会,请我、我的男同学B、和我们师姐C一块帮着聊聊出主意。师姐正好是同学的女朋友。
从介绍那一刻起,主会者的介绍方式就是: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是A老师、B老师和B老师的女朋友。
师姐礼貌微笑:我叫CC。
谈到一半,某主创问我们意见,又是:A老师怎么看?B老师怎么看?B老师女朋友怎么看?
我同学:她叫CC,是很棒的剪辑师,也是我们的师姐。
该主创:哦哦。
再过一轮,C再次被提问,又是:B老师女朋友觉得我们刚刚的结构咋样?
我同学:她叫CC,不叫我女朋友。
再过一轮,换了个人提问,CC又被喊做「B老师女朋友」了。
C非常严肃又大声:我有名字!我叫CC!
提问者:不好意思嘛,你俩挨着坐,叫了B老师就顺口叫B老师女朋友了。
我同学也很严肃:真的不要这样,谢谢。她叫CC,是我们系的师姐,是导演,也是很厉害的剪辑师。
项目方这才改口。
记了很久的一个场面。
今天看见《无依之地》得奖,无数人一边赞美女性导演赵婷的成就,一边管已经才华横溢到顶尖水平的杰出女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叫「科恩嫂」。又想起了这个场面。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