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回答里提到了饭圈文化的渗透和侵袭
我再提一点其他的想法
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买的东西有多好,好在哪里。他们只是知道别人说这些东西好,或者价格贵,买了有面子。对这类人来说,买东西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而是给自己一种心理安慰,同时想通过买一些特定的产品让别人对自己产生认同、羡慕和尊敬。
我身边的例子就是AJ。现在的AJ已经被炒得烂大街,太多的学生为了打入小团体,攒钱、要钱去买一双至少一千多的鞋子。同学之间看着对方脚上的AJ互相吹捧,“有钱啊!AJ!好帅啊!"那样子就像是街头的地痞流氓在聊天。
可是他们内心真的喜欢AJ吗?我不是说你不了解篮球,不打篮球,就不能穿AJ。毕竟钱是你自己的,在合法的情况下你爱买什么买什么。但是形成一种盲目追求AJ的风气,仿佛不穿AJ就格格不入,然后为了合群使得自己”喜欢“上AJ,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说我酸,我只能先说一句,一千多的鞋子我也能买得起,然而我不喜欢,也不觉得有必要去花一千多买鞋子。我觉得自己的鞋子够穿,也不急着穿。我买的鞋子原价也是一千多,但是我基本是等到打折的时候才买。
回到这些消费者身上。当你说了一些产品或品牌的负面信息的时候,他们就会把你说的话上升成为对他们身份地位的否定,人格上的侮辱,就好像你是在羞辱他、鄙视他一样。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对你恶语相向。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已经产生了扭曲。
其实这种扭曲也不仅仅局限于购物了。有些人,你表达一下不同的意见,他就怒不可遏,上升成对自己人格上的攻击,然后对你施以报复。
这些人,不过是把所有问题变成了一个问题,把所有判断都变成了一种判断: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所谓“互联网思维”下造成的用户粉圈化。最有趣的就是,这种情况大部分产生在瞧不起粉圈,自诩理性的直男群体中。撕逼范围也不限于数码产品,汽车、球星,甚至编程语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厂商角度讲,对这种情况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在“都是供应链技术整合商”的情况下,搞粉圈是稳定客户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
而从消费者本身来说,怒气值往往来自“被否认”。因为现在买一件商品,已经不是买商品,而是秀阶层、定智商。比如某个品牌粉丝群体,一定要证明自己拥护的品牌产品是最好最先进的,新品永远黑科技,性价比市场最高,功能全部值得买,关键是“完美”。当然,别的产品,不是没逼格就是智商机,这是一种附带效应。
一旦被提及负面,那就等于在否认产品完美,那他寄托其上的心理价值就会被否认。这是难以接受的,是必须反击的。不是反驳,是反击,因为他已经把对产品的批评内化为对其个人的攻击,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更令人诧异的是,他们对真正的人身攻击,甚至人生攻击,却反应平淡。比如说某某品牌用户都是xx,他们往往并不在意,反驳也不甚积极。非常典型的案例,某品牌甚至有高管亲自下场说自己的用户都是xx,但你会看到,批判这一言论的人群中,该品牌粉丝寥寥无几,更有甚者会出头为其辩护……
或许,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粉丝行为、品牌崇拜来定义了。更类似于“寄生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