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根针的速度达到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光速时,地球将会被彻底毁灭,再也不复存在。
以下是计算过程:
我们姑且认为题主所谓的针是缝衣针。
一根长5cm左右,粗0.1cm左右的针(针数据可查证),体积不高于:
已知铁的密度为:7.86g/cm³,可得这根针的质量不高于0.3g。
由于针有大有小,我们姑且认为射向地球的这根缝衣针稍大,质量正好0.3g,即:
光速:
根据狭义相对论,易知,近光速时针的动能为:
当为(1-1/10^2)光速时(即99%光速),动能为:1.64×10^14 J
人类当前一秒钟消费的能源约为2×10^13 J,尚远不及这根针蕴含的能量。
已知一吨TNT爆炸产生约4.2×10^9 J的能量,可知,这根针的总能量相当于3.9万吨TNT,是小男孩核当量的2倍多。
近光速时,铁原子撞击到空气分子的时候,氦、氧元素会发生聚变,温度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在我们这个宇宙中,任何物质在这样的核爆中心,都会直接等离子体化,更不用说铁原子了。
等离子化后的铁原子依旧是近光速,与空气分子撞击,会形成巨大的冲击波,类似于这样:
所以,只要还是宇宙中的物质,在近光速下,就不会存在能贯穿地球的。
即便成了粒子形态的铁原子云,也不可能穿透地球,又不是中微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铁原子等离子化之后,威力就消失了,基本的质能守恒呢?由于铁原子撞击空气会产生的聚变,实际爆发出来的总能量是高于针的总动能的。
当然,也有朋友把针理解成了不会破坏的刚体。为了满足大家的探知欲望,我再在后面,补充回答一下。
由于速度过快,这根针在撞击到大气之后,大气分子就会发生核聚变。同时与空气撞击产生的强大热能,也能令针中的铁元素蒸发成气体。近光速的铁元素,继续撞击空气,产生强大冲击波。
虽然通常认为大气层厚度1000km,但实际大气最外面的散逸层厚达3000km。
由于距离地表太远(地球半径6371km),且核爆持续的时间极短,人类能看到1000km高空的能量冲击波,但还不至于受到生命威胁。
空气总质量高达5×10^18 kg,按照平均2~3米的风速,总动能便高达4×10^19 J,钢针的能量冲击,大约是空气总动能的二十多万分之一。
当为(1-1/10^4)光速时,能量为:1.88×10^15 J,相当于45万吨TNT。
人类已经能看到高空上十分壮观的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强风,已经能对在地面造成影响。
当为(1-1/10^6)光速时,能量为:1.9×10^16 J,相当于450万吨TNT。
该能量已经相当于通古斯大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冲击波已经能够到达地面,对地面造成较大破坏。高速冲击下,发生核聚变的氦、碳、氧等元素也开始指数级增加,大爆炸下方的人开始遭遇一定量的核辐射。
当为(1-1/10^8)光速时,能量为:1.9×10^17 J,相当于4500万吨TNT,接近于沙皇的威力。
当为(1-1/10^10)光速时,能量为:1.9×10^18 J,相当于4.5亿吨TNT,达到9颗沙皇的威力,超过地球每秒钟从太阳接收到的辐射能量。此时产生的冲击波,可以在地面形成冲击坑,如果落在大城市,可造成千万人的伤亡。
当为(1-1/10^12)光速时,能量为:1.9×10^19J,相当于45亿吨TNT,已经接近人类现今核弹头储备。不仅会形成较大的冲击坑,还会形成一场超级风暴,这场超级风暴可能会波及至少1/3个地球。
当为(1-1/10^14)光速时,能量为:1.9×10^20J,相当于450亿吨TNT,超过人类核当量的巅峰储存年代。产生的超强冲击波,可能造成数亿万的人口丧生。
……
当为(1-1/10^20)光速时,能量为:1.9×10^23J,相当于450万亿吨TNT,接近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小行星总能量的2倍。可直接造成地球90%以上的生物灭绝。如此高速的冲击波,也令空气和地表发生剧烈的核爆。产生的破坏效果,甚至高于当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如此高的能量,如果全部作用于海水里,可以令海洋沸腾。
当为(1-1/10^27)光速时,达到6×10^26J,超过太阳每秒钟辐射的总能量。如此大数量级的冲击波,也足以把地球炸得裂开,不过在重力的作用下,地球会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聚合在一起。
当为(1-1/10^38)光速时,达到1.9×10^32J,接近地球重力结合能,如此大的能量,可把地球炸成绵延上百万公里的小行星带,然后只有部分能够在长久的岁月中,重新结合成新的地球。
当为(1-1/10^39)光速时,达到6×10^32J,超过地球重力结合能的2倍多,地球爆炸后,永远不能再聚合起来。它被彻底毁灭了。
也就是说,达到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光速时,地球再也不复存在,中间39个9。
但此时速度还没有达到光速,速度继续增加会怎么样呢?
当为(1-1/10^42)光速时,相当于太阳一年的核辐射的总能量。
当为(1-1/10^49)光速时,相当于太阳5000年辐射总能量。
当为(1-1/10^62)光速时,相当于太阳100亿年辐射总能量。
当为(1-1/10^69)光速时,相当于当前太阳质量湮灭释放的总能量。
当为(1-1/10^93)光速时,相当于银河系质量湮灭释放的总能量。
当为(1-1/10^133)光速时,相当于可观测宇宙质量湮灭释放的总能量。
此时缝衣针的总能量,可以直接创造一个新宇宙了。
可得,能创造我们当前可观测宇宙的缝衣针的速度为:
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C
中间133个9。
……
但此时还没有达到光速,那我们继续加吧。
当达到(1-1/10^149)光速时,便可以创造1亿个可观测宇宙。
给它一个小目标,先创造1亿个宇宙。
给太多,怕这根缝衣针会骄傲。
随着我们与光速的差距越来越低,我们能造成的宇宙个数也越来越多。
……
易知,以光速撞击地球的这一根针,将会创造无限个宇宙。
「刚体版回答」
针如果是刚体,就完全不用考虑针等离子化了。
到达地球表面时,针剩余的动能=针初动能-空气总动能
空气并非均匀的,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压力与密度是成正比的,而空气内的压力和重力加速度也是正比的。
重力加速度满足关系式:
可知空气密度/压强与地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也就是说,一根刚体针从高空射入,单位撞击的空气质量与地心的单位距离呈反比:
大气中距地心R距离的空气密度为:
其中,r为地球半径,另 ,为地表空气密度。
虽然针尖是一个斜面,宏观时斜面角度越低,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但在近光速下,考虑的是微观状态的粒子撞击效果。
微观状态下,斜面是一个个原子组成,有效的撞击面积,和针的截面积相同,即:
当刚体针的速度为 时,撞击空气产生的阻力为:
为单位空气质量, 为阻力所做的功。
空气阻力产生的总能量为:
不过,这里计算出来的是,刚体针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 等于刚体针的初动能时,有:
得:
也就是说,当钢针的质量达到6.6kg,以恒定的速度冲击地球时,空气阻力产生的总能量才能恰好等于钢针的初动能。
但如果按照铁的密度来计算,钢针的质量只有03g,只是以上质量的2万分之一,差距极大。
这说明,在实际情况下,密度不够高的刚体针,撞击到空气之后,速度会以极快的速度衰减。远远达不到地球表面,速度就会衰减到常规速度。
当速度衰减小于光速的20%之后,相对论效应已经极弱,宏观的空气阻力成为主导:
,阻力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但此时钢针的动能已经远远低于近光速时的动能,这里就不再探讨和计算了。
总的来说,刚体针哪怕达到了近光速,但如果只是常规密度,也不足以近光速状态到达地球表面。
不过,铁原子会撞击空气分子,传递绝大部分的能量,致使空气产生无比强大的冲击波。
刚体针速度越逼近光速,冲击波的能量越大。
产生的效果和我上面回答探讨的并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所有的能量,同样会按照我前面回答那样,地球被超级冲击波所破坏。
速度达到一定地步,冲击波的撞击面还会全面发生重核聚变。
总之,钢针要能达到贯穿地球的地步,需要的并不是增加速度,而是增加密度。
容易计算得到,当刚体针密度超过 之后,“针体”才能以近光速的速度达到地表。
要让刚体针能穿过地球本体,那么还需要增加密度。
在近光速下,刚体针穿过地球本体时,同样会出现类似于冲击波的效果:
这里可以带入地球的平均密度简略地计算一下,刚体针需要的密度。
可以简化得到,能在近光速下,高速贯穿地球的钢针密度,至少需要高达:
10^12kg/m^3
可知,刚体针要能贯穿地球,依旧保持高速的近光速,至少是高致密性的白矮星物质(电子简并态)。
此时刚体针质量,大约是钢针质量的1亿倍。
如果把速度降低到0.9倍光速时,穿过地球产生的能量大约10^20J,地球可以形成一个贯穿洞而不受到较大的破坏。然后再在自身重力下,重新结合。
如果这样的刚体针穿过地球之后,需要地球上的生命不会受到很大威胁(以大灭绝为标准),那么这个速度需要低于(1-1/10^12)C,也即0.999999999999光速。
但本问题问的是在光速下。
当速度超过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光速之后,刚体针穿过地球时,在洞穿地球的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同样足以把地球摧毁成宇宙尘埃。
大约比非刚体针完全破坏地球,需要的速度少8个9。
最后,再用广义相对论,探讨一下“黑洞”是否产生的问题:
1、能动张量 贡献引力场。
2、根据Birkhoff定理,在球对称的引力场中,引力源运动时,可以用史瓦西解来描述。(速度不提供引力场)。
也就是说,通常来说,广义相对论中速度是会提供引力场的。但是在球对称引力源的特殊情况中,不会提供引力场。
但是,球对称需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一个物质在三维时空轴的X/Y/Z轴都能旋转对称。
一根刚体针明显不是球对称的。它无限逼近光速运动时,会产生无限大的能动张量,超级空间扭曲,导致整个宇宙坍缩并不成问题。
但是,如果这根针不是刚体针,只是普通钢针的话,它在与真空中涨落的粒子或者宇宙尘埃碰撞后,就会直接解体成粒子云了。
越接近光速,碰撞产生的能量越大,解体得也越小。理论上来说,达到光速之后,能量应该全部和其它粒子碰撞化成光子飞出去了。
解体成微观状态后,基本都是符合球对称的,故而黑洞不会诞生。
之所以刚体能诞生宇宙级的黑洞,实际维持那个刚体本身存在,所需要的能量,就是超越宇宙级能量的。
总之,单纯考虑实际,现实存在的物质无限逼近光速运动时,的确不会诞生黑洞。
当然,前提是不发生任何碰撞!
也有人认为,这应该考虑碰撞截面(散射截面)的问题。
也即,在粒子撞击实验中,会出现速度越快,散射截面越小的问题。
但刚才已经探讨过了,考虑更多实际情况的话,飞向地球的早就不是针形物质了。
钢针在不断加速过程中,在和宇宙粒子撞击过程中,必然会有:
钢针→铁原子云→质子、中子云的变化过程。
一根针大约有10^21个质子和中子云,它们全部无限逼近光速撞击地球。
现在的散射截面,要考虑不是钢针,而是整个地球总粒子的散射截面。
首先这个数据是难以分析的,其次任何10^21个中的质子或中子的能量都是接近无限的。它们中,但凡有一个质子撞击到地球的某些粒子上,都是无限的能量爆发,地球核爆,超级黑洞的诞生都是可能的。
哪怕在一个适度的速度区间,即:地球散射截面足够小,单个粒子间碰撞爆发的能量也还足够低的的阶段。地球可能存在一定的概率,一群超高速粒子穿透地球,而造成相对较低的破坏。
但随着速度越来越逼近光速,偶然间的粒子碰撞,就是一场毁天灭地。
懒得算了,我猜相当于一次小当量的高空核爆炸,地面上没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透着一股邪乎味儿,怎么看怎么危险啊……
建议专业机构给予支援。
从你这觉得你老婆做得不对,她的脾气比较爆的 容易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这一点看,你的问题解决不了。
你老婆是你老婆,你妈妈是你妈妈,她们两个人因为你和你老婆的婚姻才成为“亲戚”,实际上,她们两个纯粹的陌生人。
把你老婆和你的角色互换一下。你和你爹妈一起生活了二三十年,有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有天突然有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半熟不熟的陌生人对你说,“你应该听我的,不应该怎样怎样”,你觉得你会有什么反应?
现在你老婆的所作所为,不就是你遇到半熟不熟的陌生人的反应吗?你错了吗?你老婆错了吗?
这件事的问题在于你妈妈界限感不强,说好听点叫好心办坏事,说难听点叫就是过于强势,非得你老婆听她的。
而你需要知道,在这个“家”里,母子亲缘改变不了,没有隔夜仇,夫妻纯粹靠感情。
所以,婆媳间,要尽量往老婆那里偏一偏。可千万别觉得老婆没了再娶,孩子没了再生,那样的话,你何必结婚呢?和自己妈妈相亲相爱一辈子就是了。
我个人的感觉,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性的事儿,尤其是好电影,我历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看,如果呼朋唤友,往往因为志趣不一等容易产生干扰。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独自面对奇异瑰丽世界的封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引起波澜的,无疑对我来说,是一部好电影,希望对你也是。
《老无所依》:一个孤独冷酷的杀手,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个不知所谓的电影名称,一场看后也难以言说的情感,如果不反感轻微致郁,建议观看,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李米的猜想》:灵气加持的周迅,发挥稳定的邓超,混迹演绎场的张涵予,还有诸位年轻时不可多得的锐气,导演曹保平,音乐窦唯,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服你,那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4892281970688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7224029671424《海上钢琴师》:小号、钢琴、爵士乐、还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萍水相逢的友情以及对自我的坚守:如果生于此是场意外,那么我可以选择留在这。
这是一场极度适合一个人应对的梦幻旅程,船已到港,欢迎启航。
《大无畏》:只是一部相当平常的喜剧片,两个小混混阴差阳错抽到生死签做杀手的故事,演技稚嫩与浮夸并重,唯有在临行前各自回家看亲人,对暗恋的人告白,携手赴死的淡淡温馨,却刚好凑足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刚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的人生已触底,那到了最后关头,你会干什么?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小成本科幻巅峰,如果一个人跨过漫长的时间,那他意味着什么?神,妖魔,鬼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遗忘,会受伤,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跨过了多少人的岁月,承受了太多离别。来路我已日渐模糊,未来,我又将要去往何处?又或许,过往种种,都只是为了,过好我这一生。
《移魂都市》: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那么我们就当是第一次相逢吧。
哥特式的全程阴郁与结尾的耀眼阳光,明与暗的强烈对比,配合悬疑解题式的剧情,绝对值得观赏,只要你忍受开篇前几十分钟的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