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初期“南北榜”一案根本原因在哪?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原因在于,类似科举这种考试,首都和接近首都的地区有天然优势,更准确的说,谁离出题人和阅卷人近,谁就有优势。

首先,离得近方便和考官接触,拉关系,了解考官的行文风格和政治观点,甚至可以拿到试题的暗示。哪怕是现在高考的考官,都会利用自己的考官身份,四处走穴,照顾文风接近自己的考生,古代的考官就更不用说了。

就算考生不拉关系,单靠文风和文化,近畿考生也有优势;在普通话普及之前,别说官话区和吴语区,赣语区,粤语区之间没法沟通;就是官话区内部,冀鲁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之间,也只能靠翻译交流。

最后,科举并不是只靠一篇作文,还要靠时务策论,经义和策论全通者才可以取为进士;所谓时务策论,也就是时事政治,这玩意天然的有地域因素,近畿地区天然的占据优势。

南方士子能在洪武年间的科举中占据优势,根本不是因为什么经济发达,四书五经读的好。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位于吴语区,在文化、语言和政治观点上,南方士子和考官有着天然的亲近。

景泰年间,朝廷曾在南方士子的大力呼吁下取消了南北榜,理由也简单,要公平嘛:

盖取人以文为度,如果合格,虽多至千百亦不为过,果不合格,虽少至十数亦为至当。但不可以合格之文而舍之不取,不合格之文而强取之也

这次科举的结果你猜怎么着?

北方官话区几乎包揽了所有进士名额,山西、陕西、北直隶的中举人数都是往常的两三倍,而东南方言区几乎全灭。这时的北方刚刚经历了也先入侵,经济总不能好于南方吧!

其实这事想想也能知道,朝廷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变,正是大力用兵之时,而东南士子一般都喜欢呼吁轻徭薄赋,这不是找抽嘛!

最后,朝廷又在南方士子的大力呼吁下,改回了南北分卷。




  

相关话题

  明朝如果不从安南撤军,能否长期维持在当地的统治? 
  明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是什么样的? 
  如果没有清军入关,现在中国的领土面积会止于汉地十八省吗? 
  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的能力、人品、延续明朝的作用分别如何排名? 
  如何评价朱由校? 
  李自成的闯军后期(整体水平,包括嫡系和从其他农民军吞并过来的)战斗力如何,与满八旗相比怎么样? 
  播州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 
  为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朱见深比朱祁钰厉害很多呢? 
  朱佑樘和万贵妃的关系到底如何? 
  为什么似乎有更多的人讨厌清帝国,人们讨厌清帝国的原因大多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明成祖有没有必要征蒙古?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西方不避讳“海盗文化”?





© 2025-04-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