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经营。
1643年8月9日,皇太极去世,清朝内部发生了继承争端,但是非常迅速地解决了问题。8月16日,代善和多尔衮干掉了阿达礼和硕托,8月26日,福临正式即位。爱新觉罗家族没流多少血,就比较平稳地完成了过渡。
9月11日,济尔哈朗和阿济格指挥的清军对明朝发动了攻击。吴三桂的驻地宁远暂时无恙,但是清军在9月26日破中后所。
10月1日,清军破前屯卫。中前所守将黄色不战而逃。10月17日,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班师。10月22日,篇古、博和讬、伊拜、杜雷戍守锦州,为之后进一步攻略辽西做准备。
12月2日,守备孙友白从宁远叛投清朝。12月22日,清朝又派出谭泰、准塔增兵锦州。
1644年1月10日,来达哈巴图鲁增援锦州。
2月22日,艾度礼增援锦州。
此时清朝的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松锦大战之后,辽西明军主力损失惨重,辽西防线已经无力再阻挡清军了。清军在逐步加强对辽西的攻势,拔除明军的外围据点,最终目的是将宁远的吴三桂部、山海关的高第部这两支关外明军的最后主力吃掉,随后便可以大举入关,争夺中原。
但就在这时,清朝方面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3月4日,崇祯皇帝下令,调吴三桂部进关攻打李自成。
3月13日,吴三桂部进入山海关,3月16日,清朝方面得知了这个消息。此时他们对于大顺军向京城进军的事情还一无所知,认为吴三桂是害怕了他们,想要逃跑。原本清军就已经在做战争准备了,得知这个消息,清军立刻进行动员,准备在四月上旬出兵入关。
4月1日,多尔衮将豪格废为庶人。4月4日,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明朝气数已尽,当入关与李自成争夺天下。4月9日,清军正式出兵。
清军的计划原本是兵分两路,一路从辽西走廊推进,一路从蒙古绕路入关,内外夹击歼灭吴三桂和高第。4月15日,清军路遇吴三桂的信使,这才得知了关内发生巨变,改变了原定计划,全军直扑山海关,与大顺军进行决战。
这就是山海关大战之前,清朝方面的基本态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管大顺军是否进攻北京,清军要在1644年发动一场大型战役的决心都是早已定下的。
起初清朝倒也不见得想就此一统天下,即便是山海关战役之后,他们对于能否彻底征服中国还是存有疑虑的。多尔衮颁布剃发令时,有人劝谏他:“南人剃发,不得归。远近闻风惊畏,非一统之策也。”多尔衮却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范文程所想的,也只是“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
但是洪承畴想的比他们更深一层,洪承畴提出的目标是“宇内可计日而定”。不过在洪承畴的设想中,清军应该“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虽然他并不会从根本上反对清军杀人放火搞屠杀,但是他反对清朝在已经投降的地区杀人放火搞屠杀。对待明朝降人,要“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有首倡内应立大功者则破格封赏”,而且提出,对待大顺军“虽不能与大军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汉兵轻视之也”。尽管洪承畴也低估了大顺军的战斗力,但这是情报不足导致的,而且洪承畴也没想到清朝后面能有全面剃发、对绿营卸磨杀驴、逼死耿仲明、在华北腹地滥杀百姓这样一系列神操作。
总之,不管李自成做出怎样的战略选择,清军在1644年都会大举入关,其战略目标至少是夺取华北,而且这个目标一定会轻易成功。假如清军按照原先计划的那样,内外夹击山海关,吴三桂百分之一万会投降,因为他不可能会有援兵,崇祯会派谁来救他?姜瓖?唐通?刘泽清?高杰?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这对于吴三桂来说不难选吧。
接下来也就和范文程说的一样,直隶、山东、山西三省的明军根本不会有任何有效的抵抗,除了极个别有骨气的能坚持抵抗或者逃走之外,大部分人都会望风而降。
就算清军打得再慢,拿下华北所花的时间也绝不可能超过一年,如此短的时间,即便大顺军顺利占领江南,也不会有时间去经营。
到那时,顺清双方还是得靠现有的军事实力一决生死。清军裹挟了关宁、宣大、山西的绝大部分边军,而李自成在南方能收编到的,只有田雄、马得功这帮家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和吴三桂、姜瓖、唐通、高第等人的兵马相比。
相比之下,还不如抢在清军前面逼降宣大明军,集中主力在关门与清军决一死战,胜算倒还大些。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