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问一号传回中国人拍的第一张火星近照,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你对我国火星探测有哪些期待和祝福?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说马斯克的空叉、猎鹰之类的很吊吗?

发一个火星探测器试试啊。


不是说好打算葬在火星的吗?


user avatar   wo-men-de-tai-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期盼已久!

2021年2月5日20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此前,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

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今天是南方传统的小年,小年快乐哟!

按照目前的计划,2月10日,近火制动!

火星,我们来啦!过年喽!


user avatar   liu-zuo-y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问一号有好几个相机,首先要知道是哪个相机拍的。

“航天科技集团相关专家表示,天问一号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在浩瀚的星空中找到火星后,测出相对角度,然后控制天问一号精准指向火星,再用高分相机对火星拍摄”—摘自《中国航天报》

所以这把就确凿了!是用高分相机拍摄的。它长下图这个样子

放在天问的什么位置呢?如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同行对相机是什么评价呢?

简单介绍一下这款相机吧

  该高分相机采用了集光能力强、有效口径利用充分、光学传递函数高、杂光抑制能力强的长焦距大视场离轴光学系统,以全碳化设计理念解决了相机长焦距技术指标与重量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通过碳纤维桁架实现了光学元件的位置保证和高轻量化的结构设计。相机配置了五谱段TDI CCD和国产面阵探测器两种成像探测器,实现线阵推扫和面阵成像的兼容,有望获得火星表面真彩色融合图像及视频图像。

高分相机科学探测任务包括获取火星表面重点区域精细观测图像;对沙丘、冰川、崩塌等可能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区域进行高精度成像和详细勘测,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及变化探测研究;对干枯河床、沉积岩层等火星可能存在水的地区、以及撞击坑、火山、峡谷、多丘带、裂谷边缘等典型地貌单元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单元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开展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撞击坑地貌、风蚀地貌等特征地貌单元识别,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研究。该任务的完成将为我国火星探测和人类全面了解火星地貌地表状况、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等做出重要贡献。 (转自长春光机所官网)

那么是什么单位造的呢?

长春光机所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火星探测高分相机研制任务。承担研制任务的是来自长春光机所空间三部一支年轻的队伍,这支队伍由3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团队在四年多的研制过程中,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保证了项目的顺利交付。四年间,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同时为适应深空探测数传能力弱的强约束要求,大胆创新工作模式,设计了抽点、融合、区域提取等多种下行模式和星上感兴趣区域识别功能,为高分相机首次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成功应用探索出一条新路。 (再次转长春光机所的官网)

你们可爱的常驻长春的冰冰也来过这里报道过

欢迎各位点赞的同学来长春光机所深造读博读研,每次科学开放日王冰冰同志都会来呦!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ps水平急需改进。nasa公布的图片大多数都是专门ps调色过的。


user avatar   sp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闻没说照片是用天问一号的哪个仪器拍的,简单分析一下这张照片看看。

火星的直径为6779km,距离220万km时,视直径为10.6角分。

测量一下照片上的火星半径,跟照片边长对比,可以得到这张照片的边长为11.76角分。

@我们的太空 上传的这张照片边长为3000像素,假设图片尺寸是没有经过压缩或扩大的,那么每像元对应的是0.23角秒。

根据wikipedia,天问一号的轨道器带了一个分辨率51角秒的中分辨率相机和一个分辨率1.0角秒的高分辨率相机。这样的话,这张照片应该是轨道器的高分辨率相机所摄

我们算出来的每像素0.23角秒和wiki给出的分辨率1角秒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一般像素总是要小于光学分辨率来保障采样密度,合理。


找到了官方公开的高分辨率相机(HiRIC)的参数[1]

这里发现一个问题:

按照这份材料中说的,在265km高度可以覆盖9km视场,则该相机视场将达到117角分(近2度),比刚才按照图片估计的要大10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发布的这张图就是经过严重裁切的、且原图上火星孤居一角?

原图?

火星离画面中心偏了1.5度?这也太偏了吧?这个听上去就不太靠谱……

那,难道是文档里把0.9km错写为9km了么?——如果文章作者真的粗心到这个程度……姑且说有这个可能。这样的话,发布出来的就是未裁切版本,也就是说用了一个边长3k的小相机。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听起来就比较浪费,花那么大劲,才带这么小一个相机去火星?


还有一种可能,这相机它不是方的。

或者说,虽然整体是方的,但是具体到每个颜色,只用一条。类似这样: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把滤光片覆盖到相机上,不需要用滤镜轮换来换去,省的在太空里容易坏。所以对于每一个颜色,长度和宽度都会差别很大,所以官方文档给出的width,应该理解为长边的大小。而想要产出一个正方形的图,就只能用短边去限制。

这样说的话,可能是想用短边为23角分左右的黑白条一角的一块正方形画幅去覆盖火星,覆盖的歪了一些,出框一点,于是截了一下,只用其中的11.7角分用于发布,也就是这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指向的偏差也就只有12角分,可能在飞行途中会有各种制约指向的因素,也合理。

我想应该算是破案了。


实际上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受之前美国MRO火星探测器的HiRISE相机滤光片布置的启发。

HiRISE相机出的图,根据不同的颜色,长宽比可达6到30。比如这样:

其他的一些火星探测器,也类似。比如火星奥德赛的滤光片布置:

比如ExoMars的滤光片布置:

合理猜想,天问一号相机上的滤光片布置也会采用类似设计。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高分辨率科学相机还没开机,只是用导航用的工程相机随便拍了一张。

比如去年天问一号刚出发的时候,就拿它的光学导航敏感器拍过一张地月合影:

但是,一般导航的分辨率需求并不高,综合大量恒星位置之后,统计地给到1角秒精度即可,单个像元的大小可以不必做到1角秒那么细。

另一方面,假设导航相机用1微米的小像元,即使要达到1角秒像素分辨率,也需要206mm焦距。如果要达到前文所述0.23角秒,那就得~800mm焦距,太长了,不可能给导航相机配置那么长的镜头的吧?[2]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我前面一个猜测。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12角分的指向误差来自于,用星敏相机导航信息盲指以后,等了一段时间才按下快门,这期间飞船往前飞了一段,火星从视野中滑了一段呢?

那我们可以算一下要滑多长时间才能滑出12角分。

根据网友制作的天问一号轨道模拟:

天问一号1月30日距离火星0.0176AU,2月1日距离0.0147AU(也就是大约220万km),2月3日距离0.0118AU。粗糙认为这96小时内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其相对于火星的平均速度为(0.0176-0.0118)AU/96h=2.51km/s。

而在220万公里处,12角分对应的弧长是~7700km,用2.51km/s的速度去飞,需要飞51分钟。

从导航确认姿态,到调整飞船指向对准火星,到相机拍下第一张照片,需要51分钟那么长吗?因为不清楚航天器操作的具体流程和相关限制条件,这个我无法判断。


我猜的对吗?求专家指点 @太空精酿 @haibaraemily @我们的太空

参考

  1.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3117720307870
  2. ^ 考虑到公开发布的图如果是变更尺寸后发布的,将原尺寸缩小的可能性较大,而扩大原尺寸的可能性比较小——一般没有那么搞的。也就是说这个相机的像素分辨率更大的可能性是小于等于0.23角秒,也就是说算下来的焦距数是大于等于800mm。



  

相关话题

  为什么长征五号芯一级尾焰是黄色的而助推器是蓝色的? 
  「载人登陆火星」在化学能动力时代是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战略欺骗吗?为什么? 
  舱外航天服一点都不能破损吗? 
  歼- 20 发动机研发院所官宣「我国已经具备了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什么? 
  宇宙航行如何确定坐标? 
  中国航天和日本航天技术谁厉害些? 
  如何评价 SpaceX 载人龙飞船成功首飞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如何看待美国正式宣告将在月球建立永久存在基地? 
  如何看待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为什么火箭可以竖直发射而不会歪掉?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罗斯福号航母进入南海?
下一个讨论
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中国向别国成功输送疫苗,西方领导人感到有点丢脸」,对此你怎么看?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