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深圳一中学响应「阳刚之气」,进行差异化性别教育,男生运动,女生插花? 第1页

        

user avatar   xlin0mu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培养目标:女的在家做饭养花,男的出去工作健身。

差异化只特指性别差异,而不是每个人的差异;阳刚之气只允许男性持有,而女性只能温柔。

这是传统,中华正统。

那新中国是怎么做的?

“妇女能顶半边天”

在一般生活中,只有性别个体被当做人看待时,才是真正的平权。

女生可以运动,男生可以插花。

有女体育生,有男艺术生。

男可柔,女可刚,男女皆可刚柔并济。

这才是人。

每一个个体都对困难刚毅、对同志温柔、对生活热爱、对道德坚守,这才是人间正道。

正道的光寻不到,但我们仍应该追光而行。

而这所中学,在这条道路上抛弃了一半的人。

性别差异是必然的,但选择是个人的。

暴虐的人、造作的人,不论男女都为人所恶。

大气的人、坚毅的人,不论男女都为人所敬。

运动不分男女,插花不分男女,茶艺不分男女,学习不分男女……

但这所学校的所谓“阳刚之气”,是用来应和有此观念的家长。

而不是将其作为人类都可以追求的美好品质,教育人类的青年。

从龙虾兵在这片土地挥舞大螯之时,这所谓的传统就该变变了。

科学与民主攻破的封建壁垒,正在以各种方式回归、渗透,在人的心里重新驻起。

民众团结,男与女、上与下、老与幼,才是人类发展的根基。


user avatar   witch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比一下深圳和北京两所中学的口号


看到深圳学府中学打的口号:

我想起了北理工附打造的学生气质形象:

我第一次听到北理工附这个“男生英俊,女生淑雅”的口号时,也觉得不适,但查到内涵解释后觉得还说得通,除了“内秀”还带有一点日常生活女性刻板印象的气息(但其实形容男生也无不妥),其它几个词大气、沉毅、担当、友善、文雅,乍看来都是中性的,男女皆宜。

但学府在解释它的性别教育时,用的词是什么呢?

“绅士”“淑女”这种可是完全对应性别,“柔美”这个词则是刻板印象十足。

如果一个女生不文雅、不友善,确实不太合适(同样适用于男生);但如果一个女生不想柔美,有什么错呢?

这两个学校的口号一对比,我就想起了跑招聘期间,我和我的朋友们对深圳和北京基础教育的感觉。

深圳的基础教育确实发展神速,吸引到了很多优质师资,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粗糙的,也许也有广东高考大省学业压力的因素在,深圳的很多学校在发展全面教育的过程中,还是缺乏经验。即便是学府中学这样,位于南山区、打过“幸福教育”牌的好学校,做出的这个决定也考虑不周。

而即便我的朋友们很少选择留在北京的学校,也没有人会否定北京基础教育的水平。这也许和北京家长的水平是分不开的,在十一学校任教的朋友,说起家长会,会觉得简直是神仙见面。如果这种操作出现在北京的学校……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提议,或者家委会早早就已经拦下了这个想法。


希望这次的热榜能起点作用,因为曾经有热搜改变了类似的问题

深圳自己的宣传是打开放牌的,不知道为什么又出现这种“倒车”教育。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2019年有过类似的新闻,深圳市龙华区发放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中存在性别歧视等问题:

好在,这事儿被网友举报、讨论后,教育局改了:

所以希望这次讨论后,也能促使学校或教育局有点什么改变。


学校也许该多听听心理老师的想法

我之前搜索过学府中学的心理老师,不乏名师,本应看出这样区分性别的不妥,不知道在这次的决定中,学校是否征求过心理老师的意见。

在前阵教育部答复“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新闻上热搜时, @刘文利儿童性教育 提过一个很有价值的建议:

我觉得,很多学校、机构都需要这样的设置。如果人力不便安排,学校的心理老师也许能承担起其中一部分职责。

我在深圳实习的时候,跟带教老师聊过我支教时队员上给初一学生的一堂性别教育课。

课程设计的引入是这样的:给所有学生发了一红一蓝两张便利贴,让他们随意写下自己想到的典型男性特质、典型女性特质。然后把这些便利贴分男女贴在黑板上。

其实老师并没有说哪一部分写到哪张纸上,但所有同学都在红色的便利贴上写了他们心中的女性特质,在蓝色上写了男性。

从便利贴的颜色入手,我们开始聊性别刻板印象。

课程的最后,老师邀请大家用黄色纸写自己希望拥有的特征,撕掉课程之初贴上的红蓝两色纸,把新的黄色纸贴回到黑板上。

我们希望这一点能被所有人内化:美好的特质不分性别。

这才是合理的性别教育。


user avatar   wu-zhi-zh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语,哪有按性别分开授课的。。。

不说别的,我作为个男的也很想上烘焙课。。。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也就是做做样子,教育部下了个文件,各地抽几个学校响应下就完事了。不用太过在意。

至于阳刚之气,这是民族应该共有的气质。无论男女都该具备,有责任,肯担当,不畏困难,一往直前。

不过这种气质,肯定不能寄托在教育体系培养的,他们把文化教好,考试尽量公平,就已经算是给阳刚之气做个榜样了。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样是不对的,甚至是曲解了教育部的精神。

其实不如男女都来点更能培养阳刚之气的搞法。比如搞个三清教育队,所有学生每年必须在那里训至少三次,每次为时一个月。内容差不多,男女分营。


user avatar   liu-ming-yu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校老师说让我改学什么,我就改学什么,没有拒绝的空间。

这样逆来顺受,算是“阳刚”吗?

既然资源是足够的,那是不是开成多门选修课,学生们自己表示自己想选什么,即便别人质疑,也坚持自己的意见,为自己辩护,这样更阳刚呢?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为啥我一直相对支持清北毕业生们放弃卷前沿行业去地方教学生……


user avatar   guan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真是不出我所料,前两天我正好在知乎答题预测过,如果把「阳刚之气」的事弄起来,一定会演变为单纯的体力劳动或集体运动。没想到那么快就被我言中了,看来我还是很有先见之明啊,有链接为证。万万没想到啊,我的回答还没坚持一天就被以违反法律规定给建议修改了。只好把原回答删除换新的了。

我个人认为「阳刚之气」并不是跑跑步那么简单的,这是需要由内而外全方位改变的,比如在文化上建立自信。如果只是运动,根本不能算「阳刚之气」,那只是锻炼身体。同样插花顶天也只能算一个才艺。所以锻炼也好,才艺也好跟性别真的没有任何关系。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单纯的锻炼身体,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多运动就可以的。也需要很多科学的配套措施,比如适合个人的运动量,还有营养的补给和足够的休息时间。学习做题不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衡水模式都在复制,但成功提高成绩的却很少。因为除了拼命学习外,人家是雇有专门的老师团队研究题型,不是你去随便淘几百张论斤卖的卷纸硬做。

最后,我觉得吧,学生还是以学业为主,认为学校不要一时兴起弄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学好知识打下基础将来能在社会更好的立足也算是一种「阳刚之气」。现在学生的学业压力真的很大属于重度脑力劳动,休息的时间又不多,没必要再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了。这样的前提运动很容易生病,耽误学习真的得不偿失。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点丧但真实的感想:

在一个缺乏普遍现代性启蒙的社会,就不要讨论现代性议题了。怎么谈怎么糊。

经济技术或许可以弯道超车,思想文化只能踏实进步,没有任何捷径。

我时常觉得自己选了宣传思想工作这个行当,就是选了西西弗斯。

抑郁了。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好!很有精神.gif




        

相关话题

  深圳会取消汽车摇号政策吗? 
  北大教授建议推行 10 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高中合并五年,上初中随机分配学校,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加拿大诞生世界首个「无性别」婴儿? 
  如何看待《6 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如其中所说吗? 
  在澳洲和欧美国家留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作为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深圳或者东莞人,在其他内地城市漂泊并定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爸爸日常带娃,能沙雕到什么程度? 
  如何评价武汉等创办文明城市抽背「二十四字」?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如何反驳「读书人一般都不幸福,而幸福的人恰恰是没读过书的人」? 

前一个讨论
你被哪些雕塑作品震撼过?
下一个讨论
曹操那么残暴为什么没人造反?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