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有哪些比较好的路由器推荐?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c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文3w字,28张图,会在这个月里持续更新,有问题请留言,鉴于内容比较多请按需观看)

这是去年我的两个高赞路由器回答重写精炼版,现在做年度更新。如果各位只关心路由器推荐,可以直接跳到第二节。。

                请点赞,喜欢,收藏支持~这是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另一个要开篇点明,由于目前Wi-Fi 6路由器已经在各大厂商的产品线里足够普及,第二代产品已经出现,这篇回答里也添加里Wi-Fi 6部分,同时也建议各位尽量考虑Wi-Fi 6路由器。这篇回答会持续更新wifi6部分

遵循本人一贯数码写作原则,希望能授人予鱼也授人予渔。这篇回答先解释一些大家不一定懂的无线知识,再对目前的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分为三部分:
  • 如何明确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路由器?
  • 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路由器?
  • 如何正确使用路由器?/如何玩转路由器?

更新log5:

添加部分Wi-Fi6路由器

更新log4:

Fix一些bug,下一版本大修

更新log 3:

调整一些误导性语言。

更新log 2:

提高Wi-Fi6路由器的优先级。

更新log 1:

补充更多WI-FI6 路由器。


1. 对一个家庭来讲,什么样的路由器才是合适的?

我先用比较严谨的话来给出一个全面功能定义,这对此后选购有一定帮助

家庭无线路由器主要功能是组建无线本地局域网(Wireless Local Network):用以在限定区域内建立设备之间无线连接;并可以通过网关连接外部网络(比如广域互联网)。

简单来说,无线路由器有两个基础功能:

  1. 设备的无线接入功能(Access Point):允许类似手机,电脑等设备通过无线链路连接,从而搭建家庭内网
  2. 和数据包从局域网转发到广域网的路由功能(Router):允许内网和外网的数据通过路由器作为桥梁/网关中转,完成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互

无线接入内外网路由这两方面也是衡量路由器质量的通用标准。其他功能比如防火墙,MAC地址过滤,端口映射和一些中高端路由器所拥有的Mesh组网,漫游,透明代理,QoS分流都是这两项基础功能的扩展

那这里让我们从第一个开始。


1.1 路由器的无线接入质量:无线覆盖、无线连接速度和时延

1.1.1 无线覆盖:双频and多频覆盖分析,在选购路由器的时候,其实更需要考虑的是5GHz覆盖

路由器的无线覆盖范围或许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我最经常听到的抱怨就是,自从我换了路由器以后,我家里的卫生间信号就完全没信号了。事实上,无线电信号覆盖是影响因素非常多,与房屋结构/材质/路由器功率都有很大关系。

a.但是,路由器上的外在天线数目完全不需要考虑。从原理上讲,电磁波传输经过复杂环境(比如墙壁,门)会面临能量衰减,能量衰减会导致覆盖范围下降。衰减幅度与路由器的无线电频率(2.4GHz/5GHz)、路由器的发射功率都有直接关系。但是,需要特别强调,如果没有算法支持,信号覆盖和天线数没有关系!

国内很多路由器厂商在低端路由器上的明显位置放置4,5个天线,其实实际意义不大,因为从设计上来讲,路由器完全可以把天线做到盒内。换句话说,天线多不意味着信号强,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b.精准计算覆盖范围对家庭用户来说很难,所以大多情况下我们只能给出一个大略范围主流Wi-Fi标准是隶属于Wi-Fi5的802.11ac wave2和隶属于Wi-Fi6的802.11ax协议。

这意味着主流Wi-Fi频段有2.4GHz,5GHz( 支持协议 802.11ac, 802.11ax ) 和未来可能有的60GHz ( 802.11ad ) 三种。

       结论1:普遍来说,2.4GHz覆盖范围 > 5GHz>>60GHz。其中5GHz和2.4GHz的差异大概在7dB左右。     

为了支持这个结论,我给出一点简单分析。

**********************预警,我是理论分析的分界线,不想看请跳过**********************

单纯用以给出可信结论的话,关于覆盖范围的对比可以考虑通过计算最简单的场景,也就是自由空间损耗模型(Friis transmission equation)[1]得出。

这里 ,所以 。

****************************我预警完了***************************

7dB是什么概念呢,我们通常说功率增加6dB,距离增加一倍。2.4GHz覆盖范围会比5GHz大1倍左右。当然实际中,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电磁波各种遮挡物的穿透损耗5GHz电磁波比2.4GHz大,这会带来额外损耗,见下表里5G衰减和2.4G衰减对比:

名称 厚度(mm) 2.4G衰减(dB) 5G衰减(dB)
防弹玻璃 120 25 35
石棉 8 3 4
砖墙 120 10 20
砖墙 240 15 25
有色厚玻璃 80 8 10
混凝土 240 25 30
玻璃窗 50 4 7
金属 80 30 35
合成材料 20 2 3
木门 40 3 4

5GHz比2.4GHz覆盖范围要小1-2倍

换成更加直观的数字,我们一般认为2.4GHz的覆盖范围在70-100m左右,5GHz的覆盖范围大约在25-35m左右,60GHz的覆盖范围大约在10m以下

无线覆盖分析得到大概结论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我们希望针对每个家庭定量计算很难。因为变量太多,不仅涉及自由空间损耗、穿透损耗、器件损耗和链接损耗[2],也要考虑硬件上的天线增益,发射功率,和手机上的终端信号检测门限,检测算法等等也有部分联系。即使希望定量计算大概范围,也需要用专业WLAN规划软件才能给出比较可信的结论,比较常用的比如华为的WLAN Planner,NetSpot WiFi,WiFi Explorer等等,而这种软件并不适合非专业用户。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如果不考虑多个路由器组网覆盖(一般称为多AP组网),那么其实不必规划的很精细。此外,如何在合适的位置放置单路由器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会在第三节讨论。

       结论2:产品选择建议,路由器要根据家庭面积选择覆盖方案。 建议中小户型直接根据面积选择产品, 120平米以上需要考虑多个路由器协同覆盖,建议在装修时就考虑网口。     

c.从产品来看,同频路由器覆盖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线和功率放大器效率。我们刚才说了路由器覆盖范围其实主要和发射功率,天线增益,频率等有关。

  • 其中频率我们在上文已有分析。
  • 发射功率有国家标准,所有国产路由器出场需要遵守,所以这一指标基本各厂家相同。当然某些路由器可以通过刷新固件(比如梅林或者OpenWRT/DD-WRT之类),把国家地区调整到某些标准比较宽松的国家来提高发射功率,扩大覆盖,但是总的来说,发射功率不是路由器产品选择可以参照的因素。
  • 一般家用路由器的天线增益在2dBi或者3dBi左右,有的路由器产品可以提高到5dBi或者9dBi,再高的话就很难了。其实高增益天线是单路由器提高覆盖最好的手段
  • 这部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相当多的mesh路由器采用三频传输,也就是有2个5GHz频段和1个2.4GHz频段,其中一个5G频段专门用作无线数据回传,来避免单5G频段因为同频全双工带来的峰值速率下降[3]如果考虑选择mesh路由,路由器间需要考虑5Ghz链路稳定性

1.1.2 路由器的无线连接速度和时延:协议速率只是峰值,协商速率与频段干扰才会决定路由器最终表现

很多路由器产品上列有无线速率和支持协议,比如1900M@802.11ac。很多同学以为这就是路由器的速率,这其实是不对的,它只是路由器支持的峰值速率,代表着路由器无线的理论速度上限。以1900M为例,它是这么计算的:

2.4GHz频谱的峰值速率600M+5GHz的峰值速率1300M=1900M,我们称为AC1900M。

所以标称1900M,实际使用在5GHz频段MIMO等配置合适的情况下,最高也只有1300M,到不了1900M。这个速率看看就好,它其实只是在描述路由器支持的802.11传输协议最大速度,这不如直接考虑无线协议来的方便。。

我之所以说路由器的实际传输速率几乎不可能达到峰值速率,是因为现在的无线速率通常会受到两个条件影响:

  • 实际协商速率
  • 周围无线电的干扰

a.协商速度。Windows系统和各种手机上,如果打开网卡设置,就会看到实际协商的Wi-Fi速率(一般是不断变化的)。比如在同样的位置,有时上一秒702.0Mbps,下一秒可能是866.7Mbps,这就是协商速率。

协商速度的变化原因来自于,路由器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状态会随电磁环境变化。在标准支持的情况下,实际协商速率与信道调制方式(多少QAM)、码率、OFDM信号保护间隔、频宽都有关系,也和环境造成的散射路径有关,不过这些超出了本题范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询。

上述讨论旨在说明,选择路由器的时候无法预测接入终端,路由器的实际速率受协商速率影响,大部分路由器直接买回家都不能达到标称峰值速度,这很正常。

因此,目前路由器协议的选择余地不大,直接参考在支持协议和标称MIMO就好。通常直接选择802.11ac/ax版本的路由器,同时它所标注的AC1900M/1200M速率,只是代表着路由器支持协议,是一种参考而非实际。另外,想要达到高速率,最起码需要路由器支持4x4 MIMO以上(目前旗舰手机支持4x4MIMO,其他基本支持2x2MIMO,低端手机可能也不支持MIMO。感谢 @不可抗力

b.干扰。路由器是一种非合作设备,这意味着对路由器来说频谱资源有限且难以复用。假设邻居和自己的路由器都工作在同一信道,且不相互协商,那么两个路由器的信号会相互干扰,这时两个路由器之间会进行频域资源竞争,竞争原则是先监听频段,如果频段存在占用则不传输,如果没人使用,则开始传输,这种原则被成为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Detection,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址接入)。

也就是说,如果周围路由器较多时,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会显著降低,即从这里的上半图变成下半图:

图里同样时间内的下图Wi-Fi因为排队等待信道空闲,速率降低了1/2。在更加极端情况下(比如空口冲突和空口过于繁忙),无线电干扰都可能会影响到报文重传:

干扰问题是无线路由器无线速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没有之一。 干扰不仅仅会导致数据传输速度下降,更会因为重传和排队导致数据时延上升。 但是,因为频谱非授权是Wi-Fi的根本问题,干扰问题只能减轻,不可避免。

目前2.4GHz频段是2.412-2.461GHz(其它国家可能会有变化),被划分为1-11, 11个20MHz频段(其实是14个,不过后三个有些国家不支持)。

很多人说可以通过选择1,6,11三个频段来避免干扰,但干扰并不能完全避免,只能减轻者避免组网的同频干扰 ( 即在多AP组网中保证同一个网中的AP之间互不干扰)。比如如果我们选择频段1,依然会受到 2,3,4,5 信道里设备的邻频干扰。

目前大多路由器都可以选择信道带宽,比如20MHz或者40MHz。大带宽会带来更多干扰,比如如果我们开启某些路由器里的高带宽模式,选择40MHz信道,会受到2,3,4,5,6,7,8,9,10共9个信道的邻频干扰。所以,如果希望追求低延迟,建议手动选择20MHz,这样会减少因为干扰带来的重传,降低路由器无线延迟。

实际情况上,因为每个路由器所处位置的电磁环境都不同,很可能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图里不论1,6,11都始终会很严重的干扰,因此很多公司推出了动态信道选择,用来增强干扰躲避能力,这种的远比手动制定1,6,11频段更好。同时,因为2.4GHz已经完全拥堵不堪,继续强烈推荐把5GHz覆盖指标当做路由器选择主要方式。

       结论3: 干扰不可避免,且非常不推荐手动选择频点。 如果路由器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建议开启,它通常在无线设置部分。 如果追求低时延的话,在干扰严重的频段比如2.4G推荐选择20MHz带宽。 同时,考虑到2.4GHz的拥堵问题,建议选择5GHz作为主力频段。     

1.1.3 无线路由器内的其他无线因素:无线接入容量和天线选择算法、波束赋形(beamforming)


关于无线部分,另外两个需要提到的是天线选择和波束赋形,现在802.11ax标准中最高支持8x8 MIMO,但是终端几乎没有支持,所以基本没有应用。目前的路由器一般最高支持 4x4 MIMO。既然4x4 MIMO最多需要4根天线,那为什么有些高端路由器需要放置多达8或者12根天线呢?

是因为可以做天线选择。比如一个路由器有4根天线,需要组成2x2 MIMO服务某用户,理论上我们可以随机选择两根。但是现实中可能会因为路由器放置问题,导致其中2根天线朝向不对,天线增益很低。那么通过天线选择算法可以选择方向增益比较高的天线组成 2x2 MIMO,下图是一个类似的例子:

当然,因为这类信号处理算法一般不对用户透明,具体实现好坏/甚至是到底有没有实现我们无法判断,所以在本文一律不考虑,我们只考虑宣称的MIMO数目,不考虑硬件天线数目

波束赋形同理,beamforming其实是多天线收发系统里一类很基础的信号处理算法,但是因为算法实现不同,性能差异很大,一些公司比如TP把它作为宣传卖点,这其实并不合适。本文中同样不考虑beamforming算法问题,我也建议各位消费者忽略天线和波束赋形相关宣传

1.2 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和控制功能:基础功能和软件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路由器第二个功能,路由。如果大家明白OSI网络参考模型,会知道路由功能主要发生在三层(网络层),而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需要负责网络层数据包解析和转发。

局域网内的数据转发其实相对简单,但是因为家庭网络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家庭路由器和其它运营商骨干网路由器相比,多了更多功能要求和特殊使命:

  • 负责家庭网络里的访问控制,不仅是外部网络数据向内传输、外部网络设备接入还是内部数据向外转发,都属于访问控制的范畴
  • 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路由器可能会向家庭物联网设备控制中心发展,我们称为家庭网关。

我这里对目前路由器的无线功能再做一点点补充,以强调目前家用路由器里软件的重要程度。

事实上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目前家庭无线空口接入容量不是瓶颈:得益于802.11ac wave2和802.11ax (Wi-Fi 6) 引入的MU-MIMO和OFDMA通过空分多址/频分多址大幅度提升无线部分的接入容量。如下图中的资源分配:

那瓶颈是在哪里呢?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说的路由器两个基础功能(无线AP功能和Router功能),目前家庭路由器的连接容量主要是受到Router功能所需要的硬件计算能力限制。

这也是我们下边要谈到的。

1.2.1 WLAN与互联网的数据交互:目前的基础硬件要求

家庭路由器最繁重的任务应当是数据转发,很多人以为数据转发不需要太多硬件支持,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简单的转发协议需要内存一般会低于256MB,并不多,但是鉴于目前对家庭路由器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真实的硬件追求其实已经大于256了。

我们先从基本的谈起:

对一个路由器来说,比较重要的硬件参数是CPU内存网络接口数目

a.CPU

无论是在中端还是高端路由器中,CPU都是路由器的计算核心,在低端家用路由器中,CPU负责路由表查询(会影响路由器数据转发速度)和转发数据包。而在目前的中高端家用路由器中,CPU负责操作系统运行:包转发和查表主要由ASIC芯片完成,CPU负责运行操作系统中的各种附加功能。

所以,CPU是一个可以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指标。不过鉴于目前路由器CPU制作公司较少,品牌倒是一种参考因素,目前常见的家用无线路由器CPU厂商主要是这么几个:Broadcom,Atheros,Ralink,Realtek,对于动手能力强,想要直接上手硬件改造,刷新第三方固件的用户来说,CPU的品牌和信号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通常认为博通>高通>其它。

b.内存

目前来说,路由器里存在这么几种内存:Flash(闪存,固件),ROM(只读内存),RAM(随机存储),NVRAM(非易失性RAM)几种。

路由器上标注的内存大小具体属于上述哪一种,还是标注数目是全部加起来,京东和淘宝标注都比较模糊,具体需要查询产品说明书。

通常我们认为RAM和Flash大小非常重要

  • RAM主要用在储存路由器操作系统(Run from RAM类型)和指令储存动态数据(比如路由表,OSPF的链路状态库),和用来储存缓冲报文。通常来说,路由器内存越大越好,但是内存大小并不能代表路由器会更好,因为高效算法和软件同样可以大量节省内存。
  • Flash主要用来储存操作系统。通常来说,路由器操作系统都不会很大,一般在几M到几十M之间,附加功能/魔改比较多的路由器可能会上百M,这种的一般很少。

常规路由器中最占用RAM的是数据转发(NAT)所需要的数据缓存(buffer)。通常来说路由器缓冲区大小等于 链路速率(数据传输速率) X 报文往返时间。举个例子,如果路由器上只有一个1G的网口(1GE),RTT往返时间250ms,那么缓冲区大小需要 (1G bit/s *0.25 s)/8 = 32MB。

如果这样的话,家用1G宽带只需要32MB RAM就可以满足,但对于无线网络却不能完全从网线接口来考虑,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待机量、空口速率和物理层的信号处理算法消耗。

比如如果家庭准备采用NAS配置高清影院,视频格式为4K分辨率100-120帧,12bits彩深,如果考虑HEVC Range Extension视频编码的话,需要支持25-40Mbps速率,未来8K视频可能要考虑接近100Mbps的单路净荷带宽,往返两路200Mbps。

这样我们可以粗略估计一下,假如一个路由器上有4个GE网口(现在是标配),2.4GHz+5GHz 总速率1900Mbps,即使是buffer部分也需要占用200MB内存。虽然说大部分路由器空口网口全部满载是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不过考虑到越来越大的各种魔改路由器操作系统,3口之家保守估计需要有3-4部手机、1-2部pad、1-2部笔记本电脑、1台电视机和5-6个智能家居(音响、扫地机器人等),那么如果考虑未来路由器的规格要求,应该需要RAM 128MB以上。

因此个人以为3口之家选择路由器的话,RAM > 128MB比较正常;

人数再多的话,需要考虑256MB。

c.网络端口

网络端口是路由器上的一个基础设置,不过在现阶段看,选择网络端口速率非常简单:无脑千兆网口就好了。不过要考虑一点:自己需要几个网口来布线,同时注意不要被配备百兆网口的千兆路由器欺骗。对于二室四厅的新家,考虑有线中继,那么至少需要2个千兆网口来连接中继器;如果不是对网线实在忍无可忍,非常不建议采用无线回传的方式作为中继。

       结论4: 我们通常认为路由器cpu博通>高通>其它; 路由器内存RAM至少需要大于128MB,越多越好; 建议在装修时就安装好网络接口,非常不建议采用无线回传作为中继。     

1.2.2 WLAN的家庭网关:目前路由器的基础软件要求

目前路由器的软件发展来看有两种趋势:增强系统易用性和增强功能多样性。以小米和google为代表的路由器厂商希望尽量减少繁琐的配置操作,让用户可以买来一键可用;而华硕、Netgear等传统路由器厂商倾向于完善路由器更多控制功能。

所以同样的价格,买到的产品可能定位完全不同,到底要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品牌

a.操作复杂型路由器

如果只考虑满足路由和无线功能的话,路由器的基础软件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网页作为控制平台,同时完成路由器的无线接入和转发控制就行,但是目前随着高端路由器越来越发达,差异化竞争越来越严重,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功能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另一个领域来看,因为很多厂商软件不会提供更多商业功能(需要作为品牌产品定位区分),所以第三方开源固件可能是一种趋势。比如如果需要使用“强制网络门户/或者门户隔离”,或者如果想要在路由器上直接屏蔽广告,那最经济实用的方式是给路由器更新DD-WRT/openWRT或者其他的第三方固件。

一般来说最简单的路由器配置页面可以配置接入方式无线参数/协议/信道是否桥接简单的网络流量控制(比如设置限速门限)无线接入设备的管理和一些出厂参数。

  • 接入方式:最基础的上网方式选择界面会有PPPoE、静态IP和动态IP三种,如何选择需要跟随运营商的指导,一般情况下是选择PPPoE没什么问题,如果小区运营商比较奇葩,也可能会需要选择动态IP才行。
  • 无线参数选择:在安全性选择中可能存在数种加密方式,比较常见的是WEP/WPA/WPA2-PSK等,直接选择WPA2-PSK模式比较好,如果秘钥足够长,那么几乎无法破解;而无线参数就像上述说的那样,需要考虑2.4GHz频段无线频段复杂,以降低干扰为主,建议选择20MHz带宽,5GHz信道建议选择80MHz或160MHz带宽。
  • 是否桥接需要看家庭WiFi如何布置,在使用一节会介绍。
  • 流量控制:有的路由器可能能选择是否控制单个终端的数据速度上限,这个考虑根据家庭接入带宽自行设置,一般家庭内部不需要考虑限速。
  • 无线接入设备管理同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设置黑名单或白名单,如果需要防止蹭网,可以直接设置某个终端为黑名单,这个功能是大部分家庭是没用的。

比较贵的路由器,可能会有更多高级功能,比如URL过滤(过滤某些URL地址,防止孩子乱上网),应用限速(防止视频应用占据更多流量),DNS负载均衡,ISP选路(选择运营商ISP路由),固定某些终端的路由策略(子网中某些设备的端口数据直接映射)等等。

甚至,在DD-WRT等第三方固件里,可以设置IPV6隧道支持(用来支持家庭设备的IPV6,但是需要运营商支持,或者某些应用支持),支持VPN,SS,V2Ray等软件(用来做透明代理,不需要在子网中的每个设备上都设置VPN客户端),支持应用层的应用封杀,802.11X等企业级认证协议。因为有些高级商用功能可能会因为家用路由产品定位而被厂商取消(比如对802.11k/v等漫游协议的支持),所以在选择路由器时,是否可刷第三方固件是一个需要参考的标准。第三方固件的刷机和使用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放在第三部分路由器的使用中统一解释。

       结论5: 如果比较喜欢复杂操作,喜欢折腾的用户,是否可刷第三方路由器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是否可以刷第三方固件,主要取决于cpu型号,这可以上网看一下。     

b.简单易用型路由器
如上所述,另外一种路由器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尽量减少用户需要考虑的设置,这些以各种mesh路由器为主,只需要开机,即可通过手机App直接一键连接,输入账号密码即可上网。


如果我们考虑大别墅(大于三个房间)的广域覆盖,那么可能会需要考虑路由器是否支持802.11k/v/r等WLAN用户快速漫游协议。

简单说,这三个协议分别做到的是:

  • 802.11r Fast Transition Roaming:省去AP间漫游时所需要的完整秘钥认证流程,针对802.11x认证,
  • 802.11v Network Assisted Power Savings and BSS Transition :实现接入AP的负载均衡,一般家庭用户用不到,也可以协助客户端做更快速的频谱测量
  • 802.11k Assisted Roaming:允许AP向客户端发送周围可作为漫游目标的邻居 AP 列表

当然除此之外,也存在类似微软的OKC(Opportunistic Key Caching)之类,用以避免复杂的802.1X认证过程,做到快速漫游。其中OKC, 802.11r是快速漫游的基础,而802.11k,v是辅助。

更详细的Wi-Fi组网可以参考我的这个答案:



       结论6: 选择路由器时,无线部分我们主要需要考虑的是 路由器覆盖范围(主要是天线增益)、  所支持的Wi-Fi协议、标称MIMO数目和是否支持动态选择信道。 在使用买到的路由器时,我们同样要考虑路由器放置位置来完成尽可能广的高速率覆盖。 硬件部分我们需要考虑RAM大小,LAN口数目不能低于真实需求,这些参数过高意义也不大。 软件部分我们需要考虑该型号是否支持第三方固件; 如果家里需要超过1个以上AP部署(可能是mesh路由或者AC+AP,或者中继方案)的时候, 需要看该路由器是否支持802.11k/v/r等快速切换协议。     

1.3 Wi-Fi 6 目前到底怎么样?(施工中)



2.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路由器?

路由器选择需要从上述几个维度来匹配自己的家庭需求,而通常来说,目前家庭网络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覆盖范围:公寓面积有多大会直接影响到覆盖范围、是否需要组网和是否需要支持快速漫游协议

其次,考虑到目前的联网设备数目基本与使用人数成正比,那么人数不同,路由器所需要的硬件需求也有不同

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划分:

  • 小户型:一室一厅(2人以下/3-4人)
  • 小户型:小两房(2人以下/3-4人)(60平米以下)
  • 中户型:大两房(2人以下/3-4人/5-6人)(已布置网线/难以布置网线)
  • 中户型:三房(2-6人)(已布置网线/难以布置网线)(120平米以下)
  • 大户型:大户型平层(2-8人)(已布置网线/难以布置网线)(120平米+)
  • 大户型:多层及别墅(2-XX人)(已布置网线/难以布置网线)


2.1 小户型:一室一厅(2人以下/3-4人)/小两房(2人以下/3-4人)

一室一厅应当是目前年轻人公寓的主流选择,当然只有一厅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

如上图,单房或者一室一厅这种户型因为隔断少,所以总体上找到合适位置放置一个足够强的无线路由器即可满足需求,通常考虑信号穿墙衰减,如果是上述户型我会考虑把路由器放在红圈处,让厨房和卫生间,以及主卧都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当然放在墙上预留网口附近也是可以的。

小两房同理,这类房间布置一个足够强的路由器就足够。

针对这一市场的家用路由器产品是最多的,如果我们从稳定性开始考虑品牌的话(以下推荐顺序按品牌):

网件(netgear)/华硕/linksys 大约在第一梯队,前两家的稳定性和设计方案在同价位差距都不太大,华硕的优势是爱折腾的同学可以刷梅林固件,相对而言网件会更便宜一些,不过这些都很贵。

华三/华为/小米大约在第二梯度,华为虽然是数一数二的通信设备商,但是家用路由器市场上表现并不强势,小米的优势主要不在信号和功能,而是在小米的一堆智能家居生态,是需要一个网关来控制的,所以如果你家有很多小米家居,那么直接买小米会方便很多。

腾达/TP-Link/水星/D-link/迅捷 这几个属于比较便宜的几种,如果单纯想要找个能上网的WiFi,那选这几家的低端产品还是可以的,相比来说腾达和TP-Link这两家质量好一些。

嗯....还有几个奇葩的牌子,神路由器斐讯(K2P)、极路由等一系列挖矿路由器,属于剑走偏锋型,如果自己有能力刷机,可以买个K2P来玩玩,目前拼夕夕价位大约180左右,性价比不如以前可以0元购的时候那么高了。


2.1.1 【价格区间100-200】 小户型:一室一厅(2人以下/3-4人)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个预算,不过讲真,考虑未来几年家庭物联设备数目可能会飞速增长,这个价位的路由器并不怎么推荐。这个价位也没有Wi-Fi 6可选。考虑到市场很大,那么按照刚才说过的品牌来排序:

网件(netgear)/华硕/linksys 这三家在这个价位没有产品,唯一价位合适的是华硕的RT-AC1200,这款路由器是百兆网口,不推荐。

华为荣耀系列勉强可以推荐的(请注意勉强两个字,如果确实对品牌有好感可以考虑)

X2增强版(2019年4月上市)和X2的亮点:

  • 不区分WAN口和LAN口,不用担心网线插错,支持双宽带接入(如果家里有联通/移动两条宽带线可以考虑)
  • 信号强,X2+ 2.4GH和5GHz天线均有2个额外的信号放大器;X2在5GHz频段有2个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可以扩展覆盖范围。可以看站内有各种测试。
  • 造型不错,有荣耀插件市场,支持荣耀手机加速,支持IPV6
  • 在这个价位支持华为的一系列物联协议
  • 便宜,不翻墙的话系统也很不错

缺点:

  • 日版switch连不上(5GHz频段日版switch需要指定36-48信道)
  • 插件不够丰富,一些插件需要收费,不支持第三方插件,一些你想要的功能没有;当然海思芯片也意味着你刷不了第三方固件
  • 作为AP不稳定,以及存在其他的一些bug


水星D19G/D196G(公认性价比最高的低价位千兆路由器,不在意QoS的话,100-200预算可以直接买):

水星D19G/D196G据说规格和TP-LINK的WDR7660/WDR7610/WDR7620等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最便宜的千兆AC1900M路由器之一了。最新水星出了个D191G,似乎阉割了一些无线功放,去掉了一个LAN口,覆盖会差一些,价格降了10块。

亮点:

  • 便宜,价格真香
  • 在100-200价位支持3T3R,可以组成3X3的MU-MIMO(比如单天线连接pad,另外一个2x2MIMO连接手机 ) 注意,现在手机是没有支持3X3 MIMO的,所以它只能通过MU-MIMO实现自己的AC1900价值。

缺点:

  • 很简单粗暴,就是个无线AP,不存在家庭网关需要的各种功能,比如应用的QoS,USB口连接外置硬盘等等
  • 刷不了第三方固件,不支持动态信道分配
  • 这么便宜就不要想做工了

不过这个价位有必须提到的产品:裴讯系列。自从裴讯0元购暴雷了以后,它的路由器价格不能在京东卖了,不过价格不降反升........也是神奇。大家可以在拼夕夕找到各种二手的裴讯K2P/K3如果你还有点折腾能力,那不用多说,直接买来刷个固件,比上述都强

另外这个价位还值得提到的是腾达AC10和AC11,

腾达采用的是博通的解决方案,可以刷上一些第三方固件的简化版(因为这个价位的Flash大概都是8-16M左右,不支持完整版)。对于小米用户,还是那句话,如果家里都是小米的智能家居,那还是考虑买个小米4A或者小米4pro吧。

2.1.2 【价格区间200-500】 小户型:一室一厅(2人以下/3-4人)/小两房(2人以下/3-4人)

200-500的价格对一室一厅这种小户型来说是中端偏上价位,而这个价位也是各大主流路由器厂商开始发力的区间,如果说200以下你买的要么只是个无线ap,要么只是在各个方面有妥协的家庭路由器,那200-500才是现代家庭网关的入门价位。在这个价位上,我们也有资本考虑一些高级功能和路由器的可玩性。

还是按照之前的厂商排序:


红米AX6:

今年发售i新品,继承小米的一贯传统,性价比无敌,采用高通解决方案,cpu四核1.4GHz,内存在512MB左右,外观简介朴素,支持160MHZ频宽,但是还是那一句话,便宜就是王道。

最便宜,硬件也可以接受的Wi-Fi6路由器之一。


TP-LINK TL-XDR5430 (去年推荐3230,今年推荐5430,都是最便宜的Wi-Fi 6 路由之一):

亮点:

  • 目前见过的最便宜的支持160Mh 4x4MIMO Wi-Fi6路由器,规格是AX5400(573Mbps+4804Mbps),毕竟我大TP,如果家里有急需的Wi-Fi 6设备,可以考虑购买
  • Intel芯片做的802.11ax (我也不知道这一条应该放在优点还是缺点里)

缺点:

  • 双核1.5GHz,内存256MB,硬件较差,无线规格过高,以至于会限制无线性能,但是它便宜呀
  • 没有USB
  • 不能刷梅林,网关相关功能也不多,但是拿来做个wifi 6的 AP还是可以的


NETGEAR R6400:

网件R6400已经上市很多年了,口碑一直都很好,特别是稳定性突出:「网件永不断线」。R6400是netgear的低端价位的中流砥柱,最重要的是,它的芯片组是博通4708A0(双核800MHz),可以刷完整的梅林固件,芯片组继承自原本的明星型号R6300v2,USB和家庭网关等功能都足够丰富;配合优惠券,京东史低在400以下,不知道今年双十一能不能到这个价位。R6400和更高价位的R7000区别主要是无线速率和CPU,一般小户型用R6400足矣。

亮点:

  • 信号强,有Super WiFi功能,基本无死角(实在不行还可以刷固件改国家)
  • 内存128M, 可以稳定支持20+终端(支持一家三口)
  • 有游戏QoS延迟优化、端口映射、VPN、访客网络、IPTV、NAS外连等高级功能,但是这个QoS不是动态QoS
  • 可刷梅林固件(意味着太多东西了),不过不如华硕系列刷机傻瓜

缺点:

  • 不支持WiFi6
  • 因为发布时间很早,不支持MU-MIMO(如上文所属,我觉得MU-MIMO在人少的时候用处不大)
  • 原生系统垃圾,没有插件市场


华硕AC66U B1:

A66U B1是原本A66U的升级版本,新增了一个USB3.0接口,然后又重新拿出来卖了。这个和R6400一样,都是爆款的升级刷新,刷新完就成了新的爆款(:不过因为AC66U B1其实已经挺老了,虽然目前价格依然坚挺在500-600之间,不过我觉得它在500以下价位有很大推荐价值(史低也大概在这个价位),所以把它放在200-500这个区间。A66U B1其实就是68U把CPU阉割一下,降降参数。

不过不得不提一下华硕这个品牌,华硕一般比网件贵100多块钱,这100多块钱是贵在哪里呢?就是固件。如果买了华硕的路由器不刷固件的话,几乎等于自刀100块。同价位华硕有一款ACRH17,比回答里推荐的AC66U B1要便宜70元左右,但是因为它采用的是高通芯片,目前刚发布对应的梅林固件,可以刷机但不太稳定,如果这里推荐的AC66U B1没有降价,可以入手。

亮点:

  • 华硕家的,傻瓜式梅林固件+第三方插件中心,可玩性max,A66U B1因为硬件有锁,所以特别适合刷梅林获得600M 2.4G信号和提高主频(现在需要降级原厂固件后才能刷梅林)
  • 华硕全系支持aimesh,可以自组mesh网络,刷上固件后可以开启801.11k等一系列快速漫游协议
  • 内存256M,带机量不会有问题
  • 该有的高级功能都有,比如游戏加速,VPN等等,信号也还不错,支持双ISP接入

缺点:

  • 不支持WiFi6
  • 因为发布较早,AC66U B1不支持MU-MIMO,原因同上
  • 天线不可拆卸,材料不是很扎实
  • 相比网件原厂固件,网上有反馈说不是很稳定
  • 原厂固件比网件功能丰富很多


华为AX3 Pro:

AX3 Pro是华为最新出的一款路由器,主要卖点Wi-Fi6,支持华为家传一键连,优势其实是华为的Wi-Fi 6是(内部)加强版的,对华为手机有加成,且内置鸿蒙系统。这一代的一个显著亮点是高通芯片,4个独立信号放大器,4天线,考虑软件加成在这个价位是个不错的选择。

亮点:

  • Wi-Fi 6路由器,对家庭连接容量明显提升
  • 四个信号放大器,信号很强
  • 对华为全家桶加成明显
  • 鸿蒙系统(不知道优点还是缺点)

缺点:

  • 高通芯片,无法用梅林
  • 鸿蒙系统(不知道优点还是缺点)


碎碎念:200-500价位其实有很多值得推荐的,比如300以下的TP-LINK WDR8690,300左右的水星D26G pro(外壳不错),腾达MW6信号很强,360v6也可以考虑,这些都可以考虑购买,不过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了。另外,如果非常注重系统易用性,而不是可玩性的用户,推荐小米路由Pro,系统操作比华硕和网件的简单的多,当然无线、稳定性等是肯定比不上R6400 和A66U B1这样的,主要是生态和易用性


2.1.3 【价格区间500-700】 小户型:一室一厅(2人以下/3-4人)/小两房(2人以下/3-4人)

小户型用户不太推荐500以上的路由器,不过如果实在是很喜欢,或者户型相当奇葩。那么也可以考虑以下这些:


TP-LINK TL-XDR6030 (今年TPLINK在WiFi6路由器里声音很大)

新款WiFi6路由器,这个是5430的升级版,采用博通BCM4906(双核1.8GHz)+两颗BCM43684,支持完整的4x4MIMO+外置独立功放,内存512MB,ax6000,最高规格,可以说千元以内非常值得购买的一款。

亮点:

  • 做工很扎实,简单可刷梅林
  • 在WiFi6路由器里,属于硬件和无线都还不错的类型,不会相互限制
  • 信号会还不错,8颗外置信号放大器
  • 支持TPLINK自己的组网协议

缺点

  • 会比较热
  • 软件和生态比较弱


R7000:

比R6300和AC88U B1都贵一些的产品,也是爆款之一,各类体验满天飞,2019年出了个新版......各类评测博主常年使用机型,这款路由器600这个价位已经值得入手了,如果双十一再降价的话,那么预算在这个区间的用户相当推荐;芯片是双博通芯片BCM4709A+ BCM4360,256M内存和128MB闪存,4LAN口设计。

亮点:

  • 简单即可刷梅林
  • 颜值不错,做工扎实,信号很好
  • 内置固件提供Netgear Downloader下载,不用刷固件直接外挂硬盘就可以完成离线下载操作
  • 带机量足够,支持特有的beamforming,稳定性强,支持双拨,动态QoS(比较适合游戏用户)

缺点:

  • 不支持Wi-Fi6
  • 发热量比较大,不过是高端路由通病
  • 比较老,不支持MU-MIMO


华硕AC68U(这个是68不是86):

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可以概括这款:目前某站体验贴最多的中端路由器之一,除了发布时间长点外没啥缺点,如果双十一降到600左右,毫不犹豫可以买,买来以后换了大房子拿来做中继AP也不亏、

亮点:

  • 做工很扎实,简单可刷梅林
  • 细节很棒,可以关闭LED等,非常稳定
  • 信号很强,在某些体验贴里甚至可以覆盖到二层楼以及小院子之外
  • 散热也不错,满载不烫手,支持双拨
  • 华硕家的,aimesh功能自带,不过这个始终是双频的,只是可以支持,不推荐用上述所有推荐的双频路由器组mesh网络。
  • 都这个价位了那肯定该刷的都能刷

缺点:

  • USB读写速度不如同价位的R7000
  • 不支持Wi-Fi6



2.2 中户型:大两房(2人以下/3-4人/5-6人)/三房(2-6人)(已布置网线/难以布置网线)(120平米以下)

中户型用户就可能会面临单路由器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虽然高端路由器依然可以覆盖整个家庭,但是如果要追求信号质量的话,通常中等户型家庭已经需要开始考虑采用中继、AP/AC或软AC的方案设计无线网络。

如果站在设计者角度,家主要思考一个前提:我们通常默认客厅需要一个AP存在,而这个AP能不能完美覆盖各个卧室?如果不能,就需要考虑中继。

典型的中等户型是大两房/或者三房:

上图因为承重墙存在,在客厅部署AP无法覆盖角落房间,所以需要在C点部署AP补盲。

同样,在上图三房户型中,因为卧室与客厅之间的承重墙存在,客厅里的AP无法覆盖卧室,所以我们需要C点放置AP补盲。某些比较方正的中户型中,客厅AP可以覆盖所有房间,这时候就不太需要考虑增加AP组网。

同时,如果采用AP组网可能会存在一定布线难度,一些老旧社区无法改造线路,所以有些家庭可能会希望采用无线中继方案,这时候可能会涉及到Mesh/无线中继节点的选择,我们在这一节也会同步开始考虑。

对于中户型用户来说,我个人不推荐购买500以下的路由器,因为考虑到家里的带机量和信号覆盖能力,500以下的路由器天线、CPU和闪存比较难满足高覆盖的要求。500-700价位的路由器参见上一节,而我们这里直接介绍700以上的路由器。


2.2.1 【价格区间700-1000】【单路由】 大两房(3-4人/5-6人)/三房(2-6人)(120平米以下)

华硕AC86U:

华硕旗舰机型,上一代旗舰,史低大概在750左右,如果双十一优惠到800元的话可以考虑入手,旗舰机型特点:什么都有,什么都很全,立式放置的,颜值也很高,博通BCM4906芯片。

亮点:

  • 旗舰机型,支持AC2900M,即2.4GHz和5GHz都支持1024QAM
  • 高增益天线,256MB Flash.512MB RAM,BCM4906博通芯片1.8GHz,基本上家里不用担心带机量的问题
  • 原生系统AiMesh,自适应QoS,FTP等等功能都比较完善,APP也很好用
  • 简单易懂刷梅林

缺点:

  • 贵,这个不用多说,直接看价格..
  • 在这个价位是个双频路由器,这意味着最好不要用AC86U来组无线回传网络,会降速,如果要采用中继最好考虑有线方案


网件8000P(很神秘的今年被下架了)


2.2.2 【价格区间1000+】 大两房(3-4人/5-6人)/三房(2-6人)(120平米以下)

这个价格区间任何考虑性价比的家庭都不推荐单路由,如果是不在乎钱就喜欢尝鲜的用户(条件1),同时家里可能会购入WiFi6设备(条件2),且入户带宽千兆以上(条件3)的用户,那就只能推荐Wi-Fi 6相关路由了。虽然我不知道买2000+的路由为什么值吗....我在这里就不列优缺点了,因为这些路由器一定都是你能想到的最顶配的。

TP-LINK TL-XDR6060 (TPLINK旗舰路由器,很难想想TPLINK会存在1000左右的产品,但是它就是出现了)

WIFI6旗舰款。博通BCM4908(双核1.8GHz)CPU,它有2.5GHz网口,如果你家有2G以上宽带,一定要考虑,WIFI6,160MHz带宽,4x4 MIMO,该有的都有了。曾经历史低价999,我觉得1000一下可以入。

亮点:

  • 可刷梅林
  • 在WiFi6路由器里,属于硬件和无线都还不错的类型,不会相互限制
  • 信号会还不错,8颗外置信号放大器
  • 支持TPLINK自己的组网协议
  • 有USB-C口和A口

缺点

  • 会比较热
  • 一点点贵


华硕AX86U (Wi-Fi6 次旗舰)

如果喜欢华硕的同学可以来一套了。博通四核1.8GHzCPU;1G内存+256M闪存;满血WiFi6 4*4 160MHz;双USB 3.0接口;2.5Gbps网络接口,配置上可以说没什么破绽,对得起它1500+的价格,支持华硕自己的AiMesh,2.4G信号覆盖能力也非常强。

亮点:

  • 硬件软件都出众,非常均衡,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
  • 对得起次旗舰定位,pk TP家旗舰XDR6060硬件配置毫不逊色,软件更好,当然价格也毫不逊色
  • 2.5G网口是一个大加分,特别是对要买NAS的家庭
  • 支持WAN,LAN1 LAN2链路聚合,对家庭网络非常有用
  • 内置游戏加速

缺点:

  • 继承了华硕家的光荣传统,有点贵


华硕AX11000(最贵的家用路由器,土豪请入)

此路由器买的就是身份,Wi-Fi 6,三频AC 11000M(意味着5GHz可以支持2500M以上的入网带宽),华硕三段式游戏加速,博通1.8GHz芯片。最帅(贵)的路由器。

其它类似定位的路由还有形状很独特的网件RAX80AX,和华硕主流款RT-AX88U,大约价格都在2700左右,双频支持Wi-Fi 6,如果喜欢可以关注。


2.2.3 【价格区间1000+】【AP+AC】大两房(3-4人/5-6人)or 三房(3-6人)/ 别墅(120平米以上)

终于来到了AP+AC方案,其实中等户型采用有线中继的方案就已经足够,AC+AP的方案有些过于激进,不过考虑到有的新家布置可能会有类似需求,我们也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目前AP+AC布线是公认的中/大户型最稳妥,也是用户体验和难易程度平衡最好的覆盖方案,当然部署AP+AC也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先不考虑购买便宜路由作为中继或者刷OpenWrt组一套软AC的方案,而是直接考虑品牌成品AP+AC,这种情况下,市面上有TP-Link、Ubnt、Cisco和H3C等寥寥几种品牌可以选,当然希望便宜一点可以考虑爱快。

需要特别注意,考虑AC+AP方案必须在家中已经布好网线

一般来说,这几个品牌价位也是Cisco>Ubnt>TP-Link>爱快,选择AC和AP和家用路由器不太相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供电方案、是否支持无线漫游、AP支持的无线协议类型等。

选择任何AC+AP都需要根据住宅面积计算自己到底要购买多少个,通常120平左右的房子需要2-3个AP,再往上的话需要看户型。AP也分为挂在天花板上的吸顶式AP和做成面板的面板式AP两种。我们一般推荐在天花板上留个网线,购买吸顶式AP完成客厅里的无线覆盖,再购买面板AP补盲,这样客厅会好看。

AP和AC的供电方案也和家用路由器不太一样,有了一种新选择叫做POE供电。POE供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网线供电,不需要再给AP们拦截额外的电路。

先说最常见的TP-Link系列:

TPLink

两种AC控制器可选,单独的AC控制器和AC/POE一体机。单独的AC控制器需要搭配POE交换机和路由器使用:

就是这种的,因为带机量不同分别命名为AC100/200/300:

其实家庭用AC100就已经足够,不过AC300才能支持二层漫游和快速漫游等功能(二层漫游具体参见之前写的WiFi组网答案),但是漫游延迟依然比较高(相对Ubnt和思科的无缝漫游方案来说,但是比中继方案要强很多),表现不太好。

另外一种就是现在比较推荐的POE/AC路由一体机(请注意购买千兆版本)

这种好处是不需要额外购买POE交换机,只需要考虑路由就可以,设置也相对简单,POE可以直接驱动其他房间里的无线接入点,也不占弱电箱位置,但是缺点是功能不够丰富。

AP方案推荐吸顶式AP 1908GC或AP 2607GC:

TP link的AP命名就很简单粗暴,19XX开头的就是支持1900M的802.11ac协议,GC指的是吸顶AP,GI指的是面板AP,不用考虑同价位其他命名复杂的产品线,因为没有......如果没有3x3 MIMO的设备,可以考虑购买AC1200产品线的AP,命名类似。

此外,目前Wi-Fi6 AP已经出现,家庭使用可以考虑前者:

一般家庭3AP+1AC价位在2000左右,底端AC+AP市占率第一,所以可以考虑。


AC+AP方案另一个性能很好的是品牌是UBNT系列,当然这个价格也很美丽,UBNT一般考虑两种方案,便宜的家用AC可以考虑选择(300RMB左右):

UBNT的AP直接可以直接对比下图,我们一般推荐UAP-AC-LR或UAP-AC-PRO两种,这两者区别是3x3 MIMO。

缺点是...你们自己看价格:


2.2.4 【价格区间1000+】【mesh】大两房(3-4人/5-6人)/三房(3-6人)/别墅(120平米以上)

mesh并不能适合所有情况,如果你的家庭是老户型,面积超过120平米,且装修没有预留网线,不想重新装修,那么可以考虑采用mesh。目前的mesh品牌里,比较知名的是网件,LinkSYS,UBNT等,以及比较便宜的华为,小米;华硕部分路由器支持mesh功能,可以自行组建。

因为mesh路由器需要采用无线回传,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专用的无线频段来作为回传链路,因为无线网络收发是同频半双工的(即,同一频点同时收发速度会降为1/2)。目前市面上的双频mesh性能会因为回传和发送数据冲突而受限。如果选择mesh产品,且要启动无线回传,一定要注意三个问题:

  • 是否具有三频
  • 是否支持无线漫游,即k/r/v协议
  • 是否需要三个以上设备才能完成整屋覆盖

其实很多新出的高端路由器都支持mesh组网,但是如果一定要以mesh为主,还是要考虑专用品牌。

领势(LINKSYS)VELOP MX4200

LINKSYS的产品线有MX4200,MX8400和MX12600,都是三频WiFi6产品,适合用于mesh组网。我这里提出第一个的连接,一般来说,三层小别墅需要至少3个路由器。这些基本都采用内置天线和一体式底座设计,外观放在屋里是毫无问题的,次旗舰定位,有一个usb3.0口和四个千兆网口,采用高通解决方案,CPU4核1.4GHz,内存和Flash都是512MB,9根全向天线内置。

亮点:

  • 三频WiFi6
  • 颜值高
  • 硬件不错
  • 1500以内为数不多的选择

缺点:

  • 单个路由器覆盖差
  • 不支持160MHz频宽

网件RBK752:


网件是很早就开始做mesh的大厂之一,网件RBK752是由RBR750主路由和RBS750子路由组合来的套件,采用高通解决方案,处理器也是前边谈论过很多次的高通IPQ8074A,支持三个频点,801.11ax(WiFi 6)2.4Ghz :600Mbps;801.11ax(WiFi 6)5Ghz-1 :1200Mbps;801.11ax(WiFi 6)5Ghz-2 :2400Mbps。定位也是次旗舰,更高级的还有RBK852。这是两个套件,所以其实还需可能需要外挂一个。

亮点:

  • 三频WiFi6,无线部分三个频道均有独立WiFi芯片
  • 支持k/r/v
  • 隐藏式被动散热设计,且做工扎实
  • 支持2Gbps的WAN端口聚合,支持ipv6
  • 网件出品必属精品,毕竟次旗舰

缺点:

  • 双频合一且无法拆分,对日版switch不友好
  • 不支持扩展USB
  • 网件都有点点贵

其实单纯就mesh而言,小米,华为都有比较便宜且不错的解决方案,这里我并没有过多介绍这些,甚至,你可以买两个华硕AU86来自己组一个mesh出来。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3. 如何正确使用路由器?/如何玩转路由器?

路由器并不是买回家,接上网就可以高枕无忧,正如我在文章中说的,如何放置路由器,如何设置路由器都有很大学问。

先给出一些小F&Q。

首先一点,我们建议路由器最好放在不受墙面或者障碍物阻挠的空旷地方,路由器天线最好笔直放置,因为天线上下效果最弱,而四周场强最强。此外,不建议把路由器放在厨房,或者靠近微波炉的地方,这样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建议把路由器放在高处,如果觉得在特定方向需要增强信号,可以考虑通过自制易拉罐,把全向天线修正成定向天线。如果路由器存在混合组网方式,那么可以设置为只采用802.11ac或者802.11ac/ax混合协议。

3.1 梅林固件怎么用(私有云服务/透明代理/电源自动同步/自建NAS/种子服务器)(施工中)

在路由器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梅林固件。这是一个加拿大人在华硕官方固件上的基础上修改后,开源的固件,它保留了华硕原本的固件界面。此外,也正是因为它来自于华硕官方固件,所以对华硕系列路由器适配更好。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它可以提供很多原本低价位路由器没有的商业功能,可以游戏加速,可以设置电竞网络,也可以科学上网。

请注意:目前只有博通cpu可以刷梅林。

3.1.1 要不要刷第三方固件?

刷第三方固件必然存在风险。我们之所以一直比较喜欢梅林,是因为它在华硕官方固件改编而来,所以和华硕官方固件互刷比较容易,稳定性较强,而其他固件并不是这样,比如DD-WRT它们可能更多以实现功能为主,忽略用户的稳定性,所以对新手不太友好。

但是,即使我们说梅林比较稳定,我们也不推荐对代码一无所知的同学主动刷梅林,除了问题可能自己很难解决。

以梅林为代表的第三方固件优点:

  • 安装游戏加速器,比如网易uu
  • 可以采用双线接入/双拨,增强带宽稳定性
  • 可以在路由器外挂硬盘,搭建nas
  • 可以比较便捷的制作透明代理,实现科学上网。
  • 可以屏蔽广告和实现类似机场手机接入等商业功能
  • 支持相当多的第三方插件

所以归根到底,要问自己四个问题:对Google等有需求吗?需要用路由器挂机下载吗?需要自己DIY一个NAS吗? 需要一些商用登录需求吗?

如果以上都没有,可以不刷。

3.1.2 怎么刷第三方固件?


以网件R6900为例,只需要下载
[4],进入高级→管理→路由器升级→浏览→选择升级文件→确认即可。这段时间内不要断电。

5分钟以后进入梅林的设置向导开始设置,这是比较方便的一种。但是其他型号路由器,需要上论坛查阅相关经验,可能需要刷入中转固件,才能继续刷上梅林。

3.1.3 梅林固件的黑科技功能怎么使用?

1.双线多拨。多拨功能需要运营商支持,这样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帐号来同时使用一根入户网线,通过两次拨号登陆,实现带宽的叠加翻倍。

双拨前提:

  1. 网络运营商没有限制一个账号同时登陆,可以采用两个终端同时连接光猫不同端口,并同时拨号,如果两者都能连上,那么说明运营商没有限制同一帐号的同时登陆。
  2. 入户带宽大于你购买套餐两倍或以上。但是它也受限于入户光纤和端口带宽,所以如果家里本来就是1000m带宽,因为物理介质速度瓶颈,即使多拨也无法提升实际带宽。

基本上,刷入梅林固件之后,把光猫设置为桥接模式(这部分可能需要电信工作人员配置),把光猫上的网口1和2分别连入wan口和lan1口,就可以实现路由器的双线多拨(当然单线也是可行的,请上网查找相应配置)。

在路由器管理后台,打开外部网络-双线路-基本设置 开启双线路 选择lan1为第二wan 开启负载均衡1:1。记得如果采用单线多拨,需要选择MultiPPPd选项

此外,在互联网连接界面,分别设置WAN和Ethernet LAN,填入自己家的帐号密码,但是记得一定要在获得mac地址之后,把两个配置的mac地址修改为不同,否则会发生mac地址冲突。

这样就完成了多拨,实现了免费的双倍网速。

2.科学上网。梅林自己支持s和v等软件,可以做透明代理,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3.离线下载。这部分的前提是路由器可以连接外置硬盘,基本也是通过梅林支持的第三方插件来的,比如迅雷远程下载。安装完成之后,开启就可以在远程只会本地下载下载。

3.2 ap+ac怎么布网?

一般来说,比较推荐在装修时,给各个房间留好网口,通过弱电箱放置poe一体化无线路由ac+各个房间分别放置ap,完成无线组网。一台面板ap可以覆盖一个房间,比如五房二厅大户型:5个房间分别配1台面板AP,客厅和餐厅根据面积大小配1-2台面板AP(或吸顶式ap),共配6-7台面板AP。

在装修时组网是最简单的组网方式。

3.3 怎么让WiFi速度尽量达到预期?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wifi路由器速度如果感知到明显下降,需要从最开始的源头排查。

  1. 一般排查源头是从路由器管理后台,先查看接入路由器的网线是不是出了接触不良等等问题,或者是不是运营商帐号出现问题,如果是千兆接入网,看是否是因为超五类线或者六类线的问题被限速;
  2. 查看接入设备开始看起,先看看有没有人「蹭网」,分别查看接入mac地址与当前设备mac地址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建议开启mac地址绑定,限制外来设备登入路由器;
  3. 检查是否是因为lan口或者wan口错位;或者路由器dhcp功能未开启,或重复分配等原因导致终端地址冲突,无法连接网络;
  4. 如果没有,检查路由器信道状态,看看是不是这个信道里无线设备过多,修改一下信道编号。
  5. 再检查接入设备的连接,即网络情况,一般通过更换路由器或者终端位置,检查连接状况,如果确实是因为这个原因,可以考虑修改路由器位置,或者添加中继等。
  6. 如果上述原因都没有问题,检查终端本身的网络配置情况,是否因为代理开启等等。

完。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

参考

  1. ^弗里斯传输方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6%96%AF%E4%BC%A0%E8%BE%93%E6%96%B9%E7%A8%8B
  2. ^WLAN网络的场强计算原理 http://support.huawei.com/view/contentview!getFileStream.action?mid=SUPE_DOC&viewNid=EDOC1000038566&nid=EDOC1000038566&partNo=j007&type=htm
  3. ^ 无线模块目前难以同频同时收发,所以无线回传如果和前传同样频率的话,整体速率会因为分时传输而下降
  4. ^ https://firmware.koolshare.cn/

user avatar   pinglao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搞笑了,我说两个指标:

1. 50%升学率

2. 公务员考试最低门槛是大专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你们说上面这个局怎么破?

别跟我谈什么【减负】,谈的人麻烦先把自家孩子送去中专读两年体验一下。

慷他人之慨……真大方。




  

相关话题

  乌合麒麟就关于 14 nm芯片一事连续两次「道歉」,你如何看待此事? 
  如何看待 realme 被安兔兔爆料跑分 75W 涉嫌作弊,发长文进行「科普性」解释? 
  开发一款云排练平台需要多大的难度? 
  如何看待 realme 被安兔兔爆料跑分 75W 涉嫌作弊,发长文进行「科普性」解释? 
  对于华为 P30 系列,你有哪些期待? 
  如何评价摩托罗拉 edge 系列手机? 
  为什么 3G 在许多地区还没覆盖,4G 还没成熟稳定就要推 5G 网络? 
  2021 年双十一有哪些价格不贵但是能让你拥有「满足感」东西? 
  这种户型,想客厅放一个路由器,实现主卧手机上网不卡,宽带是联通300m,请问有没有性价比高的路由器? 
  根据往年经验,有哪些数码好物在「双十一」优惠力度是真的大?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子弹杀伤力那么大?在哪些部位受击后会立即致死,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你是怎么入的 Haskell/Scala/Scheme/OCaml这些函数式编程语言的坑的?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