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但机会不大,不然情报机关纷纷安排高级间谍当小学老师,孩子们的小升初竞争该多剧烈?
肯定是重要职位获得的情报多啦,譬如社会部局长、中办副主任、军委秘书啥的,一是机会极小,二是风险极大,别说被抓,彻底破坏,万一给你几份假情报,就此亡国了就。
当年我方在对方安插的熊向晖沈安娜等人,都是一再告诫,一,我不找你你别找我;二,轻易不送情报,直至你觉得极端重要的情报非送不可。
顶级情报工作者,必然是信仰支持的,譬如剑桥五杰,而且有张大网在支撑。
所以小学老师就只是退而求其次了,聊胜于无,但小学老师猴年马月搞到大情报,搞到了,国军渡江去台北了。
你看,这就叫戏剧化编排嘛。
佛龛只要每个月提交一份简报就很有价值了:
说的简单点,只要他一直听,这就很有价值了。此外,他的学生的家长都会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他得到了信任之后,就是这些家长的关系就很可怕了。而他借着招生、升学、和学生聊天等机会把所有学生的家长的动态半年了解一次,这个情报的严重程度比余则成搜集的那些情报可怕的多了。
如果他善于交际【和左兰在边区交际处有了接触,说明他已经逐渐或已经得到了信任开始逐步加强这方面的活动了】、能力又强【能力不强、智商不够、见识不足也当不了间谍啊】,那他最缺乏的就是信任,所以他只要熬过前几年的冷落【就是组织对不信任者的观察】,在那个连小学生都会成为大师【钱穆,小学四年级学历】的年代,他得到重用是肯定的。
而戴笠所说的【待战时,见奇效】的奇效就是大战一起人力紧张,他大概率就会被重用,而在关键时刻传出一个关键信息或给一个误导,那就可能会影响一场战役的结局,而gmd势大,这就很可能导致我军局势大坏。
而这种重用也不需要是什么非常核心的军事职位,我军处于弱势,所以多为内线作战,而且战法是轻装前进、大踏步进退,这里的一个核心就是轻装,就是在地方动员老百姓支持下的轻装前进,如清风店战役,我军一天内奔袭120公里,打了蒋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华北野战军之所以能创造这个步兵奔袭的记录全靠地方组织民众解决了沿途的后勤保障工作。
假设此时李涯未暴露,是华北清风店附近的某个民政科长,在接到组织动员命令后,作为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间谍,他一定会立刻判断出我华野的真实作战意图,那在17日晚就会向蒋军预警,而蒋军有了这一天多的时间做准备,那很可能就真的实现了南北夹击将华野主力击溃的。
也就是说,哪怕李涯一直未得重用,因为延安属于重点进攻,其会被疏散到华北的,以清风店这种拼尽全力的战役,如果他当时的位置就在附近,那也必然是会被动员起来去组织民众进行保障的,那他最迟在18日中午前也能得出判断,那么蒋军起码也得到了一个晚上加上午的预警时间,面对有了准备的罗历戎部,劳师袭远的华野必然是难以得手,如果久攻不下,想撤再被罗历戎黏上,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说起来,这就是佛龛,在无数想渗透进延安的军统特务里,能唯一成功潜伏下来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个人身上最精明最狡猾的地方,当然,对我党的危害性也最大。
回答问题之前,大家先记住一个词,“阶级”,这个词非常非常重要,佛龛正是参透了这个秘密,才能在延安成功潜伏下来,不仅成为九个渗透特务里硕果仅存的那个,还能源源不断获得重要情报。
1、
第一、他怎么获取情报的?
答案:他教的学生们就是最好的情报来源。
有部美国电影《真相至上》,说美国总统遭遇刺杀,而白宫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派出特工跑到南美某小国,秘密展开军事报复行动,包括杀人放火、政治暗杀及秘密颠覆等很多见不得人的事。
而一个女记者从“可靠的线人”那里得知了一条重要线索,于是写文章公开披露了这桩政治丑闻,搞得白宫狼狈不堪。
于是多方施压,一再逼迫女记者,让她交代情报来源,及那名“线人”的真实身份,政府要揪出这名告密者,杀鸡儆猴。
总之这部戏的焦点矛盾就是紧紧围绕着“线人”的真实身份而展开……
影片最后,最具戏剧性,也是最出人意料的是,“线人”不是白宫高官,也不是政坛显贵,甚至都不是成年人,而是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跟政治八竿子打不着。
孩子“泄露情报的过程很简单”,从头到尾,只拿女记者当个知心大姐姐,倾诉了一点小苦恼,说了寥寥几句心里话,而女记者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拽着线头,抽丝剥茧,最后发现一个超级劲爆的惊天秘闻。
也就是说,小孩子无意中成了她情报来源的“线人”。
(电影是根据诸多真实事件糅合改编,并非胡编乱造)
小孩嘛,藏不住心事,童言无忌,一个合格的间谍,只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就能从普通的日常沟通里,提取有价值线索,再结合家长们的工作性质,从而分析甄别出重要的一手情报。
女记者从小女孩的话里只提取到两个重要线索点,一是母亲长期驻扎国外,二父母争吵,争吵的源头是母亲要参与一系列秘密行动,凭着这两点,再综合该国最近形势,很快都能猜到背后隐藏的秘密。
别说经过专业训练的记者和间谍,就一个普通老师,都不用专门打听,光每天听学生们的叽叽喳喳,就能知道很多他们家不为人知的“家丑秘闻”。
也就是说,佛龛作为小学老师,手里掌握着至少三十到五十个能提供可靠情报来源的“线人”,而且质优价廉,量大管饱,他竖起耳朵听就行,跟老鼠钻进粮仓里一样,进了情报的海洋。
2、
情报来源清楚了,跟着是第二个问题,不是所有情报都有价值,怎么从小学生身上获得“重要情报”?
或者说,佛龛从什么家庭出身的小学生身上,才会挖出“军国大事”?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出身我党高级干部家庭的孩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层次不够,脑子里只有鸡毛蒜皮,不可能有别的。
就像《真相至上》里那个小孩的母亲是美国情报机关的高级特工一样,出身越高,听到的情报价值越高。
到这儿,难免就要说到“二保小”究竟是个什么学校。
这事好像有点敏感,我找二保小的资料,看到某些回忆类文章被404,这儿就不详细展开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搜。
一句话概括,延安的一保小和二保小,是当时为我党中、高级干部家庭的子女,以及照顾牺牲烈士的遗孤而设立的两所专门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学龄前及小学教育。
在间谍眼里,这些学生当然是非常有价值的“重要线人”,如果说他们的父母是装满情报的钢制保险柜,那孩子就是打开这个柜子的“钥匙”。
理论上,佛龛能“哄骗”多少个孩子,就能打开多少个秘密保险柜。
3、
你看,佛龛潜伏进延安,混入专门的学校,掌握特定的孩子,剩下的就很简单——怎么拿到重要情报,也就是怎么掌握孩子。
这是第三个问题,老师那么多,学生对老师印象有好有坏,有特别亲近的也有疏远的,他怎么保证自己俘获孩子们的心,成为他们愿意倾诉烦恼和心事的知心人?
佛龛是教什么课的——自然课教员。
一半课程在教室里教,另一半肯定要带着孩子们去野外,去大自然里亲身感受,山川河流,花鸟鱼虫,进行实地教学。
这对小孩子的诱惑力无比巨大,既能玩又能学,有趣不枯燥。
他们天性爱动爱闹,不喜欢在教室里听闷课,对其他老师未必多喜欢,但一定对自然课老师喜欢的不得了。
别忘了李涯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这货在信仰问题上,实际比余则成还坚定,勤勉、忠诚、执着、坚韧,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一干蝇营狗苟的军统特务里显得很另类,格格不入。
我运即国运。
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已经做好准备被报复了。大不了押送我到南京,上了军事法庭我也要说:党国不公,为党不义。我李涯一片赤诚,问心无愧。
你瞧,这货还发自肺腑的贼真诚,不虚伪,不矫饰,坦坦荡荡。
我的理想,是想让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
这么一个三观正、有理想的另类特务,如果不是出于敌对阵营,绝对算得上一个君子,有传统旧文人的风范。
那他当老师,必定带着赤诚之心和满满的爱,对孩子精心呵护,关怀备至,俘获他们手到擒来,能得到学生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依赖。
这就要了命了。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佛龛三者都占全了,这就是他,为什么只是个普通小学老师,却能获得很多重大情报的原因。
你以为这就完了,没有。
如果只有以上几点,佛龛充其量只能算“精明”,还谈不上“高明”,更没资格成为余则成需要全力以赴,务必除之而后快的大敌。
也许你会想,他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当老师利用小孩嘛,听上去太简单了,余则成一样干得了,大字不识的翠屏也能做到,甚至女性的身份更有优势,能比他做的更好。
你要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你要是军统特务,骨头早烂了。
4、
如果二保小是粮仓,孩子们是米,佛龛是老鼠,那么第四个问题来了,也是最至关重要的:
——老鼠进了院子,是怎么从一堆房间里准确找到粮仓的?
——佛龛是怎么从延安那么多的单位里,一眼准确判断出“二保小的情报价值最高,进去当老师下手最容易”?
记得我前面说的“阶级”吗,李涯正是参透了这个秘密,从而掌握了“财富密码”。
具体来说,解放区和国统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阶级”。
解放区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都是同志,不存在剥削现象。
而国统区则不同,阶级森严,人分三六九等,剥削无处不在。
两种社会制度,“新旧两重天”。
延安没有剥削,也就不存在保姆老妈子等下等人,不管多高的干部多大的官,儿女都是父母亲力亲为,亲自照顾的,家庭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密而亲密。
人人平等,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高,妇女能当半边天,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双干部。
革命年代上下干劲十足,父母通常醉心于革命事业,回到家也会讨论工作,丝毫不避讳孩子,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完全避讳。
孩子无形中被父母纳入了“情报共享范围”,每天耳闻目染,自然听到无数秘闻,天然就是个情报资料库,间谍最喜欢利用的“线人”。
攻略小孩子,一定比攻略成年人简单。
混进学校,成为儿童除父母之外最信任的老师,一切就唾手可得。
这就是李涯掌握的“财富密码”。
反观余则成在国统区就玩不了这套。
一个旧式家庭里,父亲是国府高官,随随便便就能雇佣十个八个乡下的老妈子、保姆、仆佣、司机、保镖,围着小少爷小千金团团转,提供各种服务,小孩周围天然就形成了“情报隔绝圈”。
他们的父亲每天除了上班,下了班就是出去应酬,酒楼吃喝,戏园子听戏,妓院招妓.......
孩子放学回家都未必见得到他人,偶尔见到一两次也可能在抽大烟。
而母亲呢,不是出门买买买,就是搁家打麻将。
就全家围桌吃饭也是闹哄哄,什么二姨太三姨太,周围还有一帮仆佣服侍,人多嘴杂,父母通常不会在席间谈论什么敏感话题。
小孩上哪儿接触情报去?
线人资料库本就空空如也,老师再神通广大也无计可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同的社会制度缔造了不同的社会生态和家庭关系,情报人员自然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要入乡随俗,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环境使用不同手段。
所以余则成在国统区搞情报,走的还是我们熟悉的间谍老路和套路,一直在“社会层面”,跟老奸巨猾的成年人斗智斗勇,硬碰硬的搞情报,要挟恐吓、挑拨离间、贿赂收买、刺客暗杀……
他遵循的始终是国统区的社会制度,在旧规则里玩。
他去学校当老师哄小孩,完全没卵用。
而佛龛在解放区就玩不了这套把戏,“社会层面”根本走不通,只能针对解放区与众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症下药,触角侵入到情报对象的家庭成员身边,从“家庭层面”来窃取情报。
几乎等同贴身窃听,轻松、简单、润物细无声,不用绞尽脑汁,不用打打杀杀,不用步步危机,难度不高,危险不大。
后者看似比前者高明,实际上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环境不同手段而已,不管黑白猫,抓住耗子就行。
5、
可能还有人觉得李涯这一套小儿科,谈不上高明,那是因为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体验过真正的“阶级差别”,没有感受过解放区和国统区“新旧两重天”的激烈对比。
举个现在的例子,你在国内想雇佣个专职司机,最好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那就要给司机在别墅里专门腾出一间“司机房”,这是最基本的。
可一个印度富翁如果雇佣个低种姓司机,那跟咱们国内完全两回事,院子狗窝旁边搭一个比狗窝大的窝棚就行。
司机载着主人回家,主人下车进别墅睡觉,司机停好车直接进窝棚睡觉,俩人都觉得天经地义,主人就该睡别墅,他只配睡大狗窝。
这就是“阶级”,我们不去印度是体会不到对我们既有观念,那种强烈的震撼和冲击的。
军统特务们的认知跟低种姓印度司机一个层次。
他们从小生活在旧社会的森严阶级里,处处讲究上下尊卑高低贵贱,没有接受过任何平等观念的熏陶,是典型的传统而愚昧的“旧时代人”。
思维形成了固定模式,认识不到社会制度不同而导致的核心底层规则的巨大差异性,到了解放区搞情报不知变通,还是传统模式老思路,从社会层面斗智斗勇,非常容易露马脚。
就像一个从小习惯种姓制度的印度人,跑中国这种社会主义环境里当间谍一样,来了就懵逼,懵逼就露馅,露馅就吃枪子。
反观李涯则不同。
他一定事先对解放区的方方面面有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及思考,靠强大的洞察力,参透并掌握了“阶级”这个密码,突破自身“旧时代人”的固有思维,对解放区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态和家庭关系有足够透彻而清醒的认知及了解,并完全摒弃了老一套思路,玩出了新花样,敏锐抓住了解放区因社会制度而暴漏出来的“情报层面”的薄弱之处,制定了缜密的计划,最终成为唯一渗透进去,并成功潜伏下来,甚至顺利拿到无数重要情报的那个成功者。
这种敏锐和洞察力比有些社会学家都强,接近半个学者,而且他身上那些特质,清晰而坚定,不是鱼目混珠,他比那些意志不坚定的革命者,更像革命者。
一条鱼,不仅能突破自己的局限,跳出河面,还能看到河水与陆地的不同,并离开河流跳到陆地上,顺利混入羊群,掌握陆地生存技巧,成功在羊群里生存下来……
你说这种人多厉害多危险,又多可怕,这水平跟“在国统区玩蝇营狗苟”那一套的余则成不相伯仲,极厉害的间谍高手。
如果任其潜伏下去,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一定是心腹大患。
可惜聪明人大多固执,越聪明越顽固,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理想纯粹的人尤其喜欢从一而终,“认定一点,愚忠到底”,执迷不悟,至死不改其志也不悔。
不说别的,他至少在解放区潜伏了好几年,每天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都没能让他修正思维,及时醒悟,一条道走到黑,这…….我是没法理解,反正挺可惜。
6、
虽然《潜伏》的剧本很扎实,但我不太相信编剧能把人物挖掘的这么深,还无比贴近当时现实,设置的真实合理,太费功夫了,最大的可能,李涯这个人在历史上有真实的原型。
(匆匆而就,泛泛而谈,好像还有一个重要的点给忘了,啊西,死活想不起来,忘就忘了吧,你们凑合看,改天等我想起来,有时间了再改改)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 @刘震撼 】
很多人受谍战剧的影响,觉得情报工作是去偷各种机密资料。很多情报其实是公开的,只是大部分人视而不见。
佛龛在二保小当老师,首先在二保小上学的孩子都是干部子弟和烈属,能在45年有孩子上学,最晚也得在37年当团级干部,要知道37年中共就三个师。作为老师了解到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不在延安很容易吧?都不说故意去搜集什么,每天看看延安公开发行的报纸有问题吗?显然没问题吧。
那报纸上有什么东西呢?抗战时期延安报纸是会发捷报的,公开的捷报配合团级干部的去向,可以分析出的东西就多了。
而且仅靠报纸一样可以分析出很多重要情报,举几个不同时期的例子好了。
长征时期:
长征最后阶段,中央红军最后决定前往陕北,原因是当时一个侦察连长跑去哈达铺找到了一批报纸,其中一份报纸透露出一个消息,那就是陕北还有一支红军,而且这支红军是有根据地的。
建国初期:
在功德林大学进修的杜聿明看着国内发行的报纸,在局势还不明朗时就判断解放军大概率入朝作战,而且判断出是哪支部队要入朝作战。
杜聿明看到的报纸上有这么一条新闻:“军区首长慰问东北边防军,询问有什么困难,东北边防军指战员表示东北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有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这是公开发表在报纸上的新闻,是任何一个当时可以读报的中国人可以轻松接触到的东西,不关心此类消息的人看了也就看了。那这则新闻里有什么呢?
首先,据新闻可知有一支军队叫东北边防军,杜聿明与解放军和其前身们打了半辈子交道,知道之前解放军里没这么一支部队,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应是最近新组建的,从军区首长的慰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而东北边防军表示“东北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由此可知东北边防军的骨干是曾在东北驻扎、战斗过,那显然东北边防军是以四野为骨干组建的,由此即可推知该部队的规模。同时,在局势不明朗时就有一支大军已到东北,显然是在做入朝作战的准备。
到现代也一样,直到今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人民日报过海关是会被拦下来的,这是前几年的新闻,一老干部带着一副自己画的画出海关时被拦住了,原因为卷这幅画的报纸是人民日报。
ps:评论区不少人纠结人民日报的事,首先人民日报有海外版的,我们常见的人民日报是无特别标注的。因为画用人民日报卷而被海关拦下的事情,我只能确定大约是2014年以后,因为我记得看到这东西是在智能手机上,我是2014年从功能机换智能机。至于后面有没有变化,这个就没留意了。
都说了,是二保小的老师。
何谓二保小?
都是党内高级干部的子女,年龄小,思想单纯,保密意识不足,随便套一套都能套出来大新闻啊!而且安全系数绝对高,比那些混进军队系统内的特务安全多了。这也符合戴笠对佛龛“只蛰伏,不启用,待战时,见奇效”的定位。
一个去边区交际处活动给左蓝这种老地工留下印象的人,怎么可能是普通小学的老师啊
这样吧,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情报来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请看图:
这是我闺女幼儿园班级QQ群里面,班主任老师发的一则通知。是疫情期间排查图中地区来(返)湖北(鄂)人员的。而老师之所以发这个通知,肯定是有更上层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
那么,这跟情报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官方媒体实施新闻管控,不对外公布疫情数据和动态呢?
也就是说,当你从外界公开的渠道无法掌握信息的时候,上面那则通知就是难得的情报来源(线索)了。
“1月3日,5日,6日”,这可能是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时间。
“大兴,长春,松原,梅河口,大庆”,这可能是疫情波及的范围。
而之所以排查“上述地区来鄂返鄂人员”,应该是为了阻止疫情向湖北蔓延。
老师之所以给家长发这样的通知,是因为有“更上面的”给老师也发了“由老师通知家长排查的通知”。“更上面”之所以给老师发通知,是因为老师既然处于这个体系内,就得做这个体系内的事情,既然做事情,就不可避免会知道一些圈外人士不知道的。
想象一下,若你是“佛龛”,当双方战局一开,你作为学校老师,收到了一份“关于落实xx战役烈士子女在校期间待遇的通知(后附名单)”的时候,这里面可以挖掘出多少内容?
“间谍不用枪,社会工程学是黑客经常使用的攻击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我个人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以说明佛龛的工作成果。假设佛龛在这工作,那么他的情报记录里可能会以下一例:
XX,男,身形不低,有车,对住所周围养狗人士的陋习很反感。初中理想是当钳工,高校期间就读理工科,现从事IT相关职业,忙时要外地出差,厌恶酒品不好的人。
在思想认识上科学唯物,认为文化产品要符合时代规律,对一些还在现代社会流行的,但本质陈旧的文化产品持反对态度,如各类宗教、作坊式手工艺、徒手格斗术等。同时认为科学并不万能,直言:科学是发展的、动态的,发展不是一条单纯向上的直线,今天的科学理论到了明天可能会被“修正”甚至抛弃。
认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日常交往广阔,不局限于自身工作及学历,会同历史地理很差的人一起聊天。
对间谍工作有清楚的认识,但也会通过公开讨论形式,了解其他人对间谍工作的看法。
==记录结束==
通过上述记录,我们对这个人的性格喜好会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为我们如何迅速有效地接近这个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这就是一个人员的基本情报。
情报部门的“正经”工作是广撒网,以各种低调手段搜集对手的“大数据”,用数据趋势和异常数据来判断对手的重大行动。影视作品中刺激眼球的秘密行动和特种作战只在极端的情况下使用,是用来验证情报、填补特定环节的非正常手段,是最后的选择。
1941年,我党档案工作的创始人亲自起草了一份情报工作指南,大家可以对比下他指导的情报工作和影视中有什么不同。
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
二十年来,我党对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与国际情况的研究,虽然是逐渐进步的,逐渐增加其知识的,但仍然是非常不足;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仍然在党内严重地存在着。抗战以来,我党在了解日本、了解国民党、了解社会情况诸方面是大进一步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也减少了。但所了解者仍然多属粗枝大叶的、漫画式的,缺乏系统的周密的了解,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作风并未彻底消灭。对于二十年来由于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由于幼稚无知识,使革命工作遭受损失的严重性,尚未被全党领导机关及一切同志所彻底认识。到延安来报告工作的同志,其中的多数,对于他们自己从事工作区域的内外环境,不论在社会阶级关系方面,在敌伪方面,在友党友军方面,在自己工作方面,均缺乏系统的周密的了解。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还不知道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情况如不了解,则政策势必错误。还不知道,不但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调查研究,是如何的无微不至,就是国民党对于国内外情况,亦比我党所了解的丰富得多。还不知道,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我党现在(1941年)已是一个担负着伟大革命任务的大政党,必须力戒空疏,力戒肤浅,扫除主观主义作风,采取具体办法,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方能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推翻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为此目的,特决定办法如下:
(一)中央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
(二)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独立区域的区党委或省委,八路军、新四军之高级机关,各根据地高级政府,均须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有关该地敌友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材料,加以研究,以为各该地工作的直接助手,同时供给中央以材料。
(三)关于收集材料的方法,举例如下:
第一,收集敌、友、我三方关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的各种报纸、刊物、书籍,加以采录、编辑与研究。
第二,邀集有经验的人开调查会,每次三五人至七八人,调查一乡、一区、一县、一城、一镇、一军、一师、一工厂、一商店、一学校、一问题(例如土地问题、劳动问题、游民问题、会门问题)的典型。从研究典型着手是最切实的办法,由一典型再及另一典型。
第三,在农村中,应着重对于地主、富农、商人、中农、贫农、雇农、手工工人、游民等各阶层生活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调查;在城市中,应着重对于买办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贫民群众、游民群众及无产阶级的生活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调查。
第四,利用各种干部会、代表会收集材料。
第五,写名人列传。凡地主、资本家财产五万元以上者,敌军、伪军、友军团长以上的军官,敌区、友区县长以上的官长,敌党、伪党、友党县以上的负责人,名流、学者、文化人、新闻记者在一县内外闻名者,会门首领、教派首领、流氓头、土匪头、名优、名娼,以及在华外人活动分子,替他们每人写一数百字到数千字的传记。此种传记,要责成地委及县委同志分负责任,传记内容须切合本人实际。同时注意收集各种人员的照片。
第六,个别口头询问。或派人去问,或调人来问,问干部、问工人、问农民、问文化人、问商人、问官吏、问流氓、问俘虏、问同情者,均属之。第七,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
(四)除中央及各地的调查研究机关外,必须动员全党、全军及政府之各级机关及全体同志,着重对于敌友我各方情况的调查研究,并供给上级调查研究机关以材料。
(五)向各级在职干部与训练干部的学校,进行关于了解客观情况(敌、友、我三方)的教育。鼓励那些了解客观情况较多较好的同志,批评那些尚空谈不实际的同志;鼓励那些既了解情况又注意政策的同志,批评那些既不了解情况又不注意政策的同志。使这种了解情况、注意政策的风气,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风气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反对不管实际只记条文的风气,反对将学习马列主义原理原则与了解中国社会情况、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互相脱节的恶劣现象。要提倡干部与学生看报,指导看报方法,指导他们分析时局的每一变动。要供给干部与学生关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各种情况的实际材料,把讲授与研究这些材料及其结论当作正式课程,给与必要时间,并实行考绩。
(六)责成各级党部将本决定与中央七月一日所发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联系起来,向党的委员会及干部会议作报告,并讨论实施办法。
相关回答
我是一个专注于解读《潜伏》的up主。
先说结论,佛龛是一个战略级卧底,他潜伏的单位是中共后勤系统很重要的一环。
而且,佛龛潜伏的非常成功,他是戴笠的一枚重要棋子。
他是军统安插在延安的一颗钉子,他的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佛龛所在的延安第二保小,并不是普通小学,而是一所干部子弟学校。
1945年,孩子在6-12岁的中共干部是什么级别?
八路军的结婚政策:二五八团了解一下!
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详细解释:
1 佛龛的含义和任务
2 佛龛的战略意义
3 佛龛的潜伏效果如何?
4 佛龛的历史原型
剧中通过一段对话引出的佛龛。
电视剧中引出佛龛的对话
1.1 佛龛名字的含义
先说名字。
龛这个字,起初的意思是承受、容纳。
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龛这个字的具体指象,就变为悬崖石壁上凿出的空间,用来安置佛像,所以都称为佛龛。
号称中国四大石窟的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石窟,其实都属于这种。
再后来,佛龛一词主要指的是供奉佛像的木制盒子。
如图所示:
佛龛这个代号,余则成在后来曾经简单的解释过。
可见佛龛这个代号在军统局的地位。
而事实上,这个寓意并不限于此。
佛龛最初就是在石壁上凿洞,而潜伏在延安的佛龛,就像是在中共的堡垒上挖掘的洞,还要受人敬仰跪拜。
龙门石窟
而在军统内部看佛龛,也是如同供奉的神灵一样。
能够打入中共的腹地延安,并且安全的潜伏下来,还能传回情报,这本身就已经展现了他的战略价值。
1.2 佛龛的任务
起初,佛龛只负责潜伏,并没有任何任务。
他的暴露,其实就是因为天津站的猪队友的操作导致的。
戴笠生前对佛龛的指示:只蛰伏,不启用,待战时,见奇效。
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很深。
我们来分别解读:
只蛰伏,不启用。
戴笠希望佛龛潜伏下来后,保持静默,不要有任何行动;
毕竟,谁家的佛都是请回去后供奉起来,没有天天搬来搬去的。
因为一旦启用佛龛,或者与佛龛联系,那么就很容易被中共的反特部门发现,进而暴露。
比如我们在《第13期》视频提到的边保,也就是边区保卫处,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反特。
第三期视频,我们也提过“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只要你有行动,就一定会留有痕迹。
《白夜追凶》里对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描述
以中共情报单位的高效和能力,佛龛任何行动,比如打探消息、地下接头、收发电报,都很容易暴露。
所以戴笠提出的不启用,实际是在保护这枚棋子。
而后面两句话:“待战时,见奇效”, 更是点睛之笔,点明了安插佛龛的初衷。
1.3 佛龛的初衷
戴笠对佛龛的安排,堪称是战略级的谋划。
因为,佛龛潜入延安是1944年,而当时尽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
但中国战场,日军其实仍然占优势。
最著名的就是豫湘桂战役,这场历时8个月的战役,贯穿河南、湖南、广西三省,国军伤亡了超过50万,丢失了146座城市,后来被称为豫湘桂大溃败。
而就在国军正面战场如此溃败之时,戴笠却已经开始布局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的棋子对抗。
这一方面是因为戴笠本身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特务组织头目。
在第四期视频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戴笠在抗战时的权力之大。
以他的权力和所管辖部门,各方面的情报应有尽有。
况且当时,中美合作所已经成立,戴笠早已获悉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步步反击,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盟军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中美合作所遗址
另一方面,这也是戴笠独到的战略眼光,在一场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提前布局下一场战争。
他定下规矩,只有战时才能启用佛龛。
而天津站吴敬中和军统的毛人凤,就比他差一截。
两个人分别都想曾启用佛龛,一个是查左蓝,一个是查飞机下落。
以佛龛这种战略级卧底,他的活动越少才越安全。
退一万步讲,吴敬中启用佛龛,是为了天津站的安全,去调查左蓝;
但毛人凤用佛龛查戴笠的飞机,就太离谱了。
我简单分析一下:
蒋介石当时担心戴笠飞机去了延安,所以让毛人凤调查。
如果戴笠飞机真的去了延安,这种绝密的行动,延安怎么可能大肆宣传?
敌方的特务首脑,中共肯定是小心谨慎的保护,利用思想政治攻势去策反劝说他。
不是核心人员的佛龛,根本都不会知道这种绝密信息。
相反,如果戴笠飞机没去延安,让佛龛贸然打听消息,岂不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所以,毛人凤让佛龛去查,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
相比之下,毛人凤与戴笠的差距太大了。
因为他根本不理解戴笠设置佛龛的初衷,更不懂佛龛的战略意义。
那么,佛龛的战略意义到底是什么?
左蓝曾经对佛龛有一个简短的描述。
佛龛的简介
李涯,化名冯剑,32岁,军统青浦特训班的,37年参加过金山卫战斗,深受班主任余乐醒重用,41年推荐给吴先生。
44年他从天津成功进入延安,任延安第二保小的自然课教员,代号佛龛。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佛龛就是自己一个人潜入延安。
但我个人认为,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就是说他是有团队的。
2.1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严格来说,佛龛的代号并不是李涯自己,应该是他和他的报务员。
在交换佛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李涯旁边还有一个人,手里抱着电台。
佛龛李涯和他的报务员(红框内)
按照潜伏工作的惯例,这显然是他的报务员。
无独有偶,中共的秋掌柜也有报务员,那就是汤四毛。
所以,佛龛是一个潜伏小组,李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个小组的分工应该很清晰:李涯负责窃取情报,报务员负责通过电报的收发。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小学老师,能窃取什么情报?
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佛龛在延安的身份——二保小老师,这背后的战略价值。
2.2 佛龛的身份:延安二保小老师
延安保育院小学
抗战时期,除了延安二保小,还有一保小。
这两个学校,都是为了解决八路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在后方的上学而设立的。
注意,这两所学校,只收干部子弟和烈士子女。
一保小是1939年成立的,全称是: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小学部。
二保小是1945年成立,全称是:保育院第二小学。
延安的这两所保小,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学。
因为他们都是八路军党政干部子弟和烈士子女。
延安保育院学生
细品一下,能在抗战时期有孩子,并且到了入学的年龄,这得是什么年龄、什么级别、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领导?
显然,是中高层的领导。
我们要先说一下,抗战时期八路军的结婚政策,这个政策曾被简单概括为:二五八团。
也就是年龄要25岁以上,参加革命8年以上,团职干部以上。
我们来按照时间倒推一下:
假设一个小孩,1945年入学,那么他应该是1939年出生;
父母结婚的时间应该最晚也是1938年;
按照1938年来算,那么参加革命最晚也要1930年以前。
这样的资历是什么级别?
往大了说,很可能是参加过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党元老;
往小了说,至少也参加过农民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的建设。
要知道,蒋介石的5次围剿也才是1930年底开始的。
所以,能在中共反围剿之前参加革命,并且一路幸存下来,跟随红军长征到达延安,这都已经是革命资历非常老的党员了。
我举个例子。
《亮剑》里的李云龙,鄂豫皖时期的老红军,参加过长征,他和秀琴结婚时,已经是1944年了。
《亮剑》李云龙
当然,电视剧里说了,李云龙一直无心婚嫁。
但是,这就可以看到,能在1945年孩子上延安二保小的,都是中共的重要党政、军事干部了。
那么,在二保小当老师,能刺探什么情报?
2.3 佛龛如何获取情报?
佛龛,在这种的干部小学里当老师,简直就相当于现在的机关单位重点小学。
学校里的孩子都是各单位、各部队的领导子女,平时没事迎来送往或者是家访或者其它,都能接触到这些中共中高层领导的动向。
举个例子:
你们小时候也没有被老师要求叫家长去学校?
有没有老师家访?有没有家长会?
是不是填写过家庭人员基本情况?
这些对佛龛来说,都是很有用的信息,因为家长都是中共党政军的领导干部。
如果一旦国共开战,这些团长、师长、司令员的孩子,无意中就可能说出父母在哪工作,这对了解中共军队的动向很有帮助。
要知道,在普通人眼中,这些情况可能无足轻重,但是在特工眼里,这背后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如果不相信,请看《风筝》里,郑耀先一个调令,就让中共情报部门觉察出国民党军队的动向,进而分析出可能会对西柏坡有军事行动。
《风筝》郑耀先
2.4 佛龛如何传递情报?
剧中,站在李涯旁边的这个抱着电台的人,应该就是他的报务员。
按照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我们目前可以推测:
佛龛将情报给他的报务员,然后再通过电台传递给外界,这也是地下工作常用形式。
因为如果佛龛自己存有电台,既危险又难以保证时效性。
危险是因为家中的电台很难藏匿,一旦被发现就必死无疑;
而且情报最讲求时效性,同样一则消息,早1天都非常重要,就像彩票。
如果我告诉你明天的中奖号码这就是情报,但如果我后天再告诉你,这还叫什么情报?
所以佛龛的工作模式是相对安全的,他只负责获取和分析,收发报由报务员完成。
如果不是余则成意外发现,谁也不知道佛龛还会潜伏多久。
从这也能看出,戴笠和吴敬中对佛龛的安排是深思熟虑的。
从剧情看,佛龛最终是被捕。
但这并不是他的失误,而是因为余则成的存在。
但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佛龛的潜伏非常成功。
有三点很重要,我们逐条说明:
3.1 边区交际处的联欢会
左蓝曾经说过,她在边区交际处与教育界和文艺界的人联合会。
这就说明,佛龛已经融入了那个圈子,并且得到了接纳。
这里的边区交际处,全称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是中共于1938年设立的一处专门的对外接待机构。
那么,为什么左蓝会在边区交际处参加联合会?
在第13期视频中,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中共的情报部门:边保。
边保的反特、反渗透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对外来人员的审查。
左蓝从重庆到延安,属于从国统区来的,肯定要接受政治审查。
在此期间,外来人员一般都是住在边区交际处。
所以,她才会参加到教育和文艺界的联欢会。
而这种联欢会,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因为涉及到对外交流和形象,所以一般都是有名气或者政治可靠的干部才能参加。
佛龛能参加这种联欢会,足以说明他在二保小的工作很好,接受度和认可度很高。
3.2 抽调边委宣传科
剧中,边保的郝和平提到过,佛龛曾经在边委宣传科借调帮忙。
这么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其实暗含了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佛龛在二保小混的很好。
边委宣传科是什么单位?
这是陕甘宁边区党委的重要部门,宣传科主要干什么?
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
不仅负责中共相关的理论宣传工作,同时还负责思想、舆情、言论的监督和引导。
这种部门抽调人员,一向选择相对严谨认真、有一技之长、并且政治可靠的人。
佛龛能够被抽调边委宣传部门,说明他在延安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3.3 三张电文显露实力
剧中曾经有三张电文,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第一份情报:查左蓝
佛龛发回的第一张电文
电文如下:
左蓝此人我在延安边区政府交际处见过,从重庆来,后去了苏联,懂外语,前不久回到延安,后又派往北平,现下落不明。
与天津方面有无联系,暂时不明,待查。
另此女人在重庆期间,跟共党间谍峨眉峰有关,曾与总部外勤余则成恋爱。
第二张
这应该是跟前面一张一起发来的。
佛龛发回的第二张电文
电文内容如下:
延安边区政府交际处开教育联欢会,延安教育界主要人员全部到场,当时延安教育处处长张和林先生特别介绍左蓝,来自重庆,懂外语,对共党之信仰极为推崇,曾翻译过多篇共党言论,为共党之急需人才,颇得器重,我曾与其正面接触,以上为我所知之全部情况。
第三份情报:查峨眉峰
佛龛发回的第三份电文
电文内容如下:
就前日询问之事,经调查,结果如下:余则成于南京刺杀李海丰时,曾身受重伤,期间其行动不明。
与此同时延安方面往南京派遣多名人员且情报往来频繁,其中有提起余则成之情况,具体内容不详。
故余则成嫌疑很大,另吕宗方在共党方面的代号并非为峨眉峰,故峨眉峰另有其人。
通过这三页纸的情报,我们可以看到,佛龛在延安的工作效率很高,记忆力很强,而且获得的情报普遍都很有价值。
他不仅调查出了吕宗方不是峨眉峰,还知道余则成与左蓝恋爱的事,并且对左蓝的基本情况也非常了解。
所以我才说,佛龛的战略意义超乎寻常。
用这种级别的卧底去查左蓝,查戴笠飞机,真的是大材小用。
然而在历史上,军统真的曾经在延安安插过一个卧底,并且成功潜伏2年后,返回重庆。
剧中,左蓝曾经说过一句话:佛龛是这些年军统往延安最成功的密派。
按照目前官方公布的资料,这个原型应该就是沈之岳。
沈之岳,1913年出生于浙江,曾经先后考入中央军校和上海复旦大学。
早年间曾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革命运动。
后来国民党抓捕,随即因自称是国民党高官的亲戚,甚至一度瞒过了关押他的特务。
随后,经调查证实他说的是假话。
而这一段,被戴笠知道后,认为他具有先天的特工潜质,善于应付各种困境并且临危不乱。
终于,他在戴笠的劝说下加入了复兴社(军统前身)。
他曾经系统学习过特工的相关课程,由于他既进过军校,也读过大学,所以学习能力很强,军事素质也极高,被称为文武全才。
沈之岳
而且他天生就是一个特工,不仅善于伪装,还熟读中共的理论著作,通晓英语和俄语,是戴笠都看好的优秀的特工。
1938年,沈之岳秘密潜入延安,并通过了边保的审查,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在抗大期间,他充分发挥了特工的潜质,表现非常出色,不仅骗过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甚至还曾一度得到抗大校长罗瑞卿和中共社会部部长康生的表扬。
毕业后,沈之岳先在某部队任参谋,后来曾调任中央军委办公室,担任秘书。
1941年,沈之岳因其他人暴露,被迫返回重庆,结束了为期2年多的潜伏。
他的回归让戴笠喜出望外,并且曾经引荐给蒋介石,受到了特殊嘉奖。
沈之岳与蒋介石合影
由于他在延安的潜伏真正接触到了中共核心部门,所以一直被军统局视为最成功的卧底。
后来,他一度为军统培训了大量派往延安的特工。
1949年,他随国民党败退台湾,深得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重用,一度曾担任情报局副局长,司法部调查局局长。
1990年,他曾来大陆治病,邓小平曾接见过他;他的同学——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也曾见过他。
1994年,沈之岳病逝,终年81岁。
沈之岳
几十年来,沈之岳的身份一直成迷,有人说是他是国民党最成功的密派,也有人说他是中共的卧底,甚至有说他是双面间谍。
到底是国共哪一方的卧底,我们也只有等相关档案资料解密后才能知晓。
“我在一次联谊会上见过左蓝。”
这句话让左蓝陷入沉思,但是始终想不起来是那次联谊会。这种联谊会有许多次,每次人都非常多。
延安是个小地方。
中间一条延河,两边是山,沿岸有一些平地,平地往山上延伸修建了马路和房舍,山壁上都是窑洞,分布在几十公里长的延河两岸,这就是延安。
去过延安的人都知道,延安还保留了很多当时属于中央机关的建筑物,这些单位非常密集,几乎是挨在一起的。属于不同单位的人大多住在附近,甚至于混杂着在同一个窑洞里。
延安就是这么个条件,只能做到将大人物安排到一个单独的地方,比如杨家岭。其他人员就没办法,只能将就。
当时的延安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这个地方的繁华和富庶,而是因为延安自由的空气。
全中国只有这么一个地方,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封建主义,没有压迫,甚至于没有家长。
志同道合的青年男女来自祖国各地,有着相同的理想和抱负,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这里。白天生产劳动,学习文化,军事训练。当夜晚来临,大家在延河里嬉戏,在各个单位的礼堂里演出,开交谊会,舞会,畅谈人生理想。一个男青年邂逅了一个女青年,电光一闪,于是相约延河岸边,吟诗作对,然后走向小树林。
在这么一个自由的地方,军统所谓的重要情报,在这里随便闲聊一下,就知道了。
延安的安保措施就是外紧内松,注意甄别。
解放区和国统区森严壁垒,无法自由通行。军统特务只要顺利打进来了,要探听消息并非难事,难的是容易暴露,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和你住在同一个窑洞的人是普通的同事,还是边保的干部。延安只有大人物才是住一个单独的窑洞,其他人都是集体住在一起。要想送情报出去,更非易事。所谓的发报机,真的很难藏,延安没有城市电力供应,干电池是非常紧俏的商品,要凭票特供。手摇发电,总之很麻烦。
延安看起来人人都很自由,但是身边又好像全都是眼睛、耳朵,在盯着你,监视你。套别人的情报,可能会把自己给套进去。
因此佛龛不能轻举妄动,启用佛龛风险巨大。
二保小的老师根本不敢和学生家长套词。
八路军的结婚规定"二五八团"符合这个条件的大多数是长征干部,刘伯承这样的骁将才是个师长。这些人的斗争经验丰富,趟过死人堆,家属都是经过组织批准才能结婚,政治素质很高。套词必露馅。
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去参加各种联谊会,和一帮子二杆子革命青年聊天,既容易又不会暴露。
总的来说,李涯搞不到最高层的情报,但是打听一个人,了解一下延安的一些动向,部队调动情报等倒是不难。佛龛的重要性并不是他有一个多么重要的位置,能够知道延安的重要情报。而是这个人在延安坚持潜伏一年多没有暴露,这个经验很重要。
佛龛价值连城,就在于他是怎么潜伏下来的,这为军统后续的情报员提供经验非常必要。按照这个思路,李涯不应该去天津站,而是去南京总部搞培训。不过这不利于剧情发展。
涉及到公司、职业和岗位因素匿名了。
我本人就是在一个咨询公司任职,主要负责对某个传统制造行业的各大主流公司进行情报调研和分析,再加工整理后输出给甲方客户,让其了解到当前精确的竞争态势。可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专业商业间谍、情报师。
情报能达到非常具体的程度,甚至被调研的公司本身都对自己的情况不清不楚,我们反而可以帮助对方搞清楚。比如市场的分级,能精确到这个公司的产品能覆盖全国的地市,配送线路如何运营。涉及到生产和研发方向的,能精准了解到配套的生产线和关键截点的机器型号,最终得到精确产能。公司的营销方向,基本可以站出来最主要的经销商以及销售额占比,公司的销售管理模式、架构、奖金和考核情况。产业链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基本都能查个一清二楚。
而所用的手段,其实说来很搞笑,或者看起来非常容易,一个是直接在公开渠道查,基本能把一个项目50-60%的信息搞定了。各种新闻媒体、上市公司的公告、国家局的公开信息、各地方的招标采购信息等。第二个就是专业的数据库,会用他们自己的模型分析市场情况,这个其实精确度比较差了,但好歹作为参考,可以补充大概10%的信息。剩余的30-40%,就靠一手调研。
一手调研操作很简单,打电话去问,白嫖,打通对方公司某个副总的电话,直接去问,你们公司xx现在是什么情况,去年卖了多少钱,今年计划卖多少。有的会傻不愣登直接讲,但一般都有防备。这算是白嫖,能嫖多少是多少。再有就是做访谈,给钱,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商业贿赂了。以行业研究的名义,给你一些钱,耽误一些时间,做个行业交流。其实跟项目额度比,这几千块钱的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各种招聘网站,基本能把全国各个公司各种工种的人找一个遍。这样把剩余最关键的30-40%的信息补充完整,最终给出来的报告就是一个非常经得住推敲,以及准确反应市场情况的。
其实全国做这个方向咨询的应该有不少公司,难度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大。自古至今都是这样。只要有渠道,信息有一百种方法拿到手。以前手段简陋,就要在地理上接近对方。现在互联网发达,天下基本没有不透风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