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关于唱歌气息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zhen-shi-bo-he-yin-s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气息的第一步是呼吸,那么关于呼吸大体分为三种(胸式,腹式,胸腹联合),胸式呼吸属于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呼吸方式,也叫肩式呼吸,缺点顾名思义吸气很浅,胸口肩部肌肉容易紧张,整个人上浮状态很难控制声音,甚至有些人吸快了会头晕!

然而腹式呼吸其实属于做的并不太标准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有一些学生可以做到吸气时小腹外扩,但会存在吸气后顶个肚子,憋住的情况,这样吸气有了保障,但是在发音时同样不能起到一个控制的状态。

而胸腹式呼吸的优点在于,吸气时整个人的状态比较自然,吸气比较深比较快同时在吐气发音的时候可以快速启动横膈膜找到支撑,让声音能搭上气,可以放松喉部,肩颈部肌肉。


胸腹式呼吸,气只能吸到肺里,腹部外扩的原因是在于横膈膜的下降,将胃等器官向下推腹部才会扩张,此时肺的空间增大,横膈膜下压有了支撑,进一步才能更好的控制声音,就是这样的原理。所以我们人体的构造从上到下,依次是肺,贴在肺的下面就是横膈膜(膈肌),我们两肋“人字形”交叉点,这个周边贴近我们胃的位置我们称为(上腹),再向下到肚脐小腹附近我们称为(下腹)。


在我们吸气时毫无疑问整个腰腹包括上腹下腹都是一个扩张状态,包括后腰,整个360°想象成一个皮球一样,如果能做到这说明你的吸气足够放松,不放松的同学可以躺在床上把手放在腹部找感觉。

做到了“吸”然后是“呼”,也就是吐气,很多同学会在这一步出现问题。当我们完全放松吐气的时候,整个腹部包括上腹和下腹同样是回缩的,原理很简单因为吐气时声带没有阻力,横膈膜就松了,慢慢回收,腹部也跟着回收。

那么在发音的时候,上腹和下腹有哪些变化呢?可以做个实验,先吸气上腹下腹膨胀,然后大拇指按住两肋“人字形”之间(横膈膜)的点,保持一定憋气的状态发“SI”音,也就是弱延音,在过程中你会发现,上腹是保持支撑的(相对较硬)的状态,下腹是慢慢回收的!

其实这就是大部分我们在歌唱中的气息运作原理,上腹保持一个支撑,下腹被动回收把气推上来。道理很简单,我们吸气后发声 ,要先找到支撑点这个毫无疑问,没有支撑点声带必定会漏气,一系列声音问题就会产生,支点是为了更好的发声,那么横膈膜就是支撑点也就是需要一直配合发声去用力的,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气息控制的问题减轻喉部负担。


在我们了解到气息发力时整个呼吸器官的运作原理后,就是要掌握这些动作。当我们习惯了上腹横膈膜周边肌肉的运动后,尝试用这种力量去带声音。同样用大拇指按住两肋交叉点,有爆发力快速的发“四”音,会感受胸口明显的扩张和弹跳,类似咳嗽的动作,当有了这个感觉后说明横膈膜已经激活开始发力,然后带声音,可以发“嘿!”或“一,二,三!”很像军训报数时,启动腰腹力量比较有爆发力的把这个声音送出来,喉部不要想处于被动的状态,此时你的声音会很通畅而且带有气息的支撑感。

我们所要达成的目的“自如的气息控制“,就是由基本的吸气吐气原理得来。吸气吐气中产生的 “一上一下两个力”就是控制的核心内容。上腹腔的保持压力让肺部得到最大的扩张,不受到外力的挤压,储存最多的气息(横膈膜往下),下腹收缩力量让腹腔压力继续增加,起到吐气的动力作用(横膈膜往上)

两股力量上下之间的平衡加强了对于横膈膜的控制(也就是气息的控制)

这种平衡的气息控制,能让气息达到我们唱歌所需要的自如状态。

这个力量先习惯半个月到一个月,你会感受声音稳很多,同时吐气发力感会很明显,有了这个感觉后在你之后唱歌路上一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附一个小技巧,当你某个音觉得喉咙上提,搭不上气的时候,就把这个字变成“四音”,比如一个比较高的“MA”音,在你发不上去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音想象成“骂”字,找到四音向下向下发力的感觉,即可让声音搭上气,在歌曲中同样有效。




  

相关话题

  每天在全民K歌练歌半小时,一年后唱歌会变好听吗? 
  在房间放肆唱歌 突然被妈妈撞破 是什么样的体验? 
  父母同学聚会去 KTV 唱歌,我唱什么歌能体现高逼格? 
  每天在全民K歌练歌半小时,一年后唱歌会变好听吗? 
  身为男生喜欢梁静茹正常吗? 
  有什么KTV里适合唱的,逼格比较高的歌曲? 
  唱歌的时候发音是否标准对于演唱表现来说重要吗? 
  关于唱歌气息问题? 
  怎么学唱歌? 
  之前一直把唱歌当作兴趣爱好 也唱得蛮好 但是去上声乐课之后 发现自己突然就不会唱歌了 为什么会这样? 

前一个讨论
唱歌吸气后容易憋着唱不出来,请问怎么把气息放下来?
下一个讨论
python到底学什么?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