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觉得狼给人的压迫感大于老虎和狮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拉倒吧!

你只要去过小城市的动物园就知道了。

我老家四线城市的动物园,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一个铁笼子。里面关几个动物。

我去看狼,感觉和看比较凶猛的哈士奇差不多。感觉眼神有点凶。但是打起来我顶多就是受伤。

至于看狮子的时候,感觉这货惹不起。但是能保证站着死。

等到了东北虎的时候,孟婆汤是啥味道的,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一秒钟都坚持不下去。

狼和老虎的区别就好像吴京和泰森的区别一样,你和吴京打一架,你会出拳,你会头破血流。你和泰森打一架,你不会活过三秒钟。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主要是“恐怖谷”效应的动物挪用造成的。


跟老虎和狮子不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里,或多或少都会至少见到一次狼。狼跟我们的生活联系是如此的紧密,甚至都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协作关系,而上升为感情联系。狼是唯一一种用经过人类驯化后的专有称呼来作为整个科的代称的动物:犬科


其实说老实话,我觉得人家更应该叫“狼科”或者“狐科”的……


狼和狗在生物学上就是一种动物,它们互相之间可以愉快的啪啪啪并且生下可以正常繁殖的后代,不像马和驴啪啪啪生下的骡子是不育的,狗和狼之间不但可以怀孕,后代还继续具有繁殖能力。


所以说狼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动物之一,一点都不为过。我们使用狼作为工具动物,看家护院拉雪橇什么的;我们与狼建立感情联系,陪伴、依赖甚至于互相结成家庭成员。不光你自己把狼当成你的“狗儿子”,狼心里也是认为你是“狼群的一员”的。

这位是挣点力钱的莽汉狼;


这位是千娇百媚的宠物狼。


这跟家猫与老虎狮子的关系不同,家猫和狮子老虎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它们都是猫科但是并不是一个属一个种,血缘关系相当远,更不可能愉快的啪啪啪。





恐怖谷效应,指的是跟人长得很像但是又似是而非的某种东西,会让你产生很强烈的恐怖心理。很多电影电视作品都在利用恐怖谷效应,制造恐怖效果,比如安娜贝尔小姐。


那么预警就来了:

安娜贝尔小姐长得像那么个人,但是也只是像,她老人家身体里可不是什么正经人,大家不要跟她一起玩。


狼,我说的是野生的狼,带给大家的压迫感其实就来自于“恐怖谷”效应:某种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动物,突然具有了威胁性,样子看起来很像很像我们平时揉肚子玩儿的狗子,但是你心里知道它会威胁你的生命。所以尽管野狼战斗力远不如老虎、狮子,你心里却更害怕。


实际上你在野外遇到狼,压迫感远远没有那么强,如果你经常在户外跟野生动物接触的话你就会发现,狼根本就不会带来什么“压迫感”,或者说狼给你的惊吓,远远不如老虎、狮子、熊甚至是某些大型食草动物。


这家伙看见我以后刚开始还犹豫了一下,准备摆一个攻击的架势,姿势都没摆完就怂了……


少看一点各种似是而非的文学作品里面渲染的狼,那玩意儿跟实际野外的是两种东西,前一种准确的说叫做“狼神”。野外的狼对于人类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少主动攻击人类,大部分是把目标对准人类饲养的其它动物,比如牛羊鸡鸭之类的。


狼也不是随时结成狼群,家庭关系远远算不上最牢固的,什么“至死不渝”那都是人类的想象。狼当然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是其社会性远远比不上“真社会性动物”像蚂蚁、蜜蜂等等,也比不上很多群居动物像猴子、猿类、鸟类。狼在食物充沛的夏季往往更多以狼群的形式统一行动,到了食物匮乏的冬季,为了提高整体存活率就会解散狼群,以个体或者家庭群的形式活动。


狼不管是狼群还是个体,在野外也相当的谨慎,一切以逮住食物不受伤为原则,很多文学作品里渲染过头了。狼没有那么英勇无畏,面对体型更大的人类,他们基本上是以躲避为主,至多也就井水不犯河水。遇到两个以上的人群更是退避三舍,像什么“纠集上百头狼发起进攻”更是胡说八道,狼群既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莽。


狼表现出一定的高级情感,比如说会“物伤其类”,会对死去的狼群成员表示哀悼,会撒欢高兴甚至集体庆祝,会百无聊赖,会表现出好奇心,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有些文学作品里渲染得,狼群都开始有宗教意识了!那属于是纯胡说,照这么下去,过不了几年狼是不是都要搞文艺复兴开始工业革命了?


狼也远没有渲染的那么桀骜不驯,实际上野狼是非常容易接近的一种动物,在野外的接近相当容易。比如同样属于犬科的狐狸、豺就要警惕得多,不是非常巧合,很难接近撸到。食草动物就不说了,除非是像野牛、大象这种体型明显大于人类的动物,否则你想接近是很难的。其它大型食肉动物也不容易接近,像喜马拉雅棕熊,你只要进入了它领地,它发现了就会开始警戒性的吼叫驱赶你。狼就不一样,我以前在西藏部队里,边防巡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狼群,只要没有把枪拿在手里,它们都懒得跑,即使跑了也会好奇的看着你,你拿食物很容易能够诱骗过来撸。


狼更没有那么聪明,有时候那点小机灵反而让你觉得蠢萌蠢萌的。这些家伙很容易把自己弄丢,狼群集体捕猎的时候经常有把自己弄丢的个体,拿鼻子嗅半天才能找到自己的狼群。

比如这个家伙,被我吓得不轻却又故作淡定,却跑到了冰面上。狼爪子根本不适合在光溜溜的冰面上行走,冰面上也没什么东西值得它跑上去。




老虎、狮子是另外一种东西,那是压迫级别的存在,单个人类在野外遇到狮子老虎,凶多吉少。


你见过驯化的狼,你见过家养的老虎、狮子?


所以你这种“压迫感”,其实是来自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导致你对日常所见的“狼”产生了恐怖谷效应而已。多出野外去接触真正的狼群,少看些神神叨叨的文学作品。


当然了,安全第一,野狼也是有一定真实威胁的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犬科和猫科在生存竞争上各有优劣,无论有人觉得狼给人压迫感更大,还是虎给人压迫感更大,都没毛病,侧重点不同而已。

接下来详细比分析一下:

生理特征

嗅觉

猫科的嗅觉是人类的六倍,但不如犬科。嗅觉对于猫科还是犬科来说,都是极其的重要。

但由于犬科需要搜索和追踪,比起单单对领地、亲属、同类进行辨别的猫科动物来说,有着更高的需求。

  • 嗅觉威胁度:犬科>猫科

视力

和灵长类相比,无论猫科和犬科都是色盲。猫科利用色盲换来了无与伦比的裸视和夜视能力。而犬科,则是没有较强视力的需求,甚至还有一点点近视。

那么,导盲犬如何辨别红绿灯?(答案:光线亮度)

  • 视力威胁度:猫科>犬科

耐力&爆发力

对于犬科来说,耐力甚至是比嗅觉更加重要的东西。对于豺、狼等大型犬科动物,长距离追猎动物,耗尽猎物体力,是最常见的狩猎方式。狼群追踪人类过程中,长距离的消耗,会带给人莫大的恐惧。

而猫科,主要利用伏击,通过短程爆发力狩猎,这就决定了猫科动物耐力不高,稍稍长距离追捕,便累得气喘吁吁,只能放弃捕猎。狮虎虽然给人的压迫感不亚于狼群,但是短促的,要么直接死亡,要么早早远离。

  • 耐力威胁度:犬科>猫科
  • 爆发力威胁度:猫科>犬科

爪子

猫科为利爪,犬科为钝爪。猫科的利爪对动物具有很强的杀伤能力,而犬科的钝爪更方便拿来长距离奔跑和刨坑,而刨坑能力对狐狸等小型洞穴犬科动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除了猎豹之外,猫科的爪子具有收缩性,善于爬树,而犬科则没有这样的能力。

即便是狮子老虎也是会爬树的,但由于体型过大、过重,爬树能力并不强。当然,因为猎豹爪子不能收缩,它们也没有爬树的能力。利用惯性冲上低矮的树木,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 爪子威胁性:猫科>犬科

舌头

猫科只食肉,所以尝不出甜,不需要咀嚼,所以臼齿退化。布满倒刺的舌头,专门为食肉而生。

犬科则没有。

  • 舔舐恐惧指数:猫科>犬科

牙齿

猫科的犬齿尖长而平行,在致死性上,具有极强的优势。

而犬科的牙齿,有些外八字,极其适合长久的撕咬。

前者体现在攻击效率上面,可以对人类生命造成最快的威胁;

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对于猎物体力的消耗上,会给未死亡的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恐惧。

  • 撕咬致死指数:猫科>犬科
  • 撕咬痛苦指数:犬科>猫科

咬合力

从裂齿咬力的咬合力来说,犬科是数一数二的,虽然不如非洲二哥(和猫科关系更近),但却是动物界前茅的存在。猫科没有传统臼齿,但是存在裂齿。犬科和猫科的咬合力,根据体型不同各有优劣,但不少大型猫科动物的裂齿咬力,大于犬科的裂齿咬力。

而且,对于动物捕猎来说,关键的咬合力在于前段,也就是犬齿的咬合能力。在这方面,个别猫科动物的犬齿咬合能力是大于犬科,尤其是美洲豹甚至能够轻松咬穿头骨,这也是为什么美洲豹捕食鳄鱼很轻松的原因之一。

不过,从耐力上,也就是咬力的持久性,犬科又是大大优于猫科。它们的下颚肌肉的耐力,强于猫科。

  • 咬合强度:猫科>犬科
  • 咬合耐力:犬科>猫科

智力

以前大多有狗比猫更聪明的说法,因为猫奴的增多,现在又有了猫比狗更聪明的说法。但实际相关的研究,往往得出二则智商差不多的结果。

  • 智力对比:犬科=猫科

灵活性

除了猞猁,猫科动物的尾巴都很长,甚至云豹和雪豹的尾巴能够达到身体的长度,极其的灵活。除了狮子之外,绝大部分都能在捕猎的时候灵活改变形状以协调身体的突然变化。而犬科的尾巴,主要还是社交作用。

敏捷、柔韧,强大的肌肉协调能力,都令猫科有无与伦比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这些,都是比犬科更有优势的地方。

从单体狩猎的角度来说,猫科动物几乎是进化到完美的存在。

  • 灵活威胁度:猫科>犬科

群居威胁度

猫科除了狮子是群居以外,其它基本都是独居。

而犬科,尤其是大型犬科,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群居。

  • 群居威胁度:犬科>猫科

其它

除此之外,突出的胡须、骨关节、掌垫,也是适应环境的进化策略。

而犬科的其它优势,还有极强的耐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超强的意志。

  • 其它威胁度:猫科=犬科

总的来说:

犬科在团体协作和耐力狩猎方面的能力,是其他野生动物难以企及的。

从单体狩猎的角度来说,猫科动物几乎是进化到完美的存在。

生理角度优劣性总结:

犬科>猫科:5次

猫科>犬科:7次

猫科=犬科:2次。

单纯从次数来说,猫科略胜一筹,但以上各部分优劣在生存竞争中的优劣性,以及对人类的威胁程度,并非完全相等。每个人的感受各有差异,这并不影响题主有狼给人更强压迫的感受。

捕猎技巧

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捕猎技巧,因此造成了猫科和犬科生理上的不同。同时,因为生理上的不同,也会固化它们各自在不同环境的捕猎机巧。

猫科缺乏耐力,捕猎讲究一击必杀,所以主要侧重爆发力。

犬科,主要消耗猎物,故而侧重耐力。

猫科可以在短至数秒的时间解决猎物,犬科则可以为了狩猎,锲而不舍地坚持数个小时的追踪,或者围猎消耗。

这也决定了猫科动物主要攻击脖颈,而犬科动物主要攻击下半身,主要位置是下腹到肛门。经常会见到野生动物开膛破肚,被犬科动物活吃的现象,非洲野狗便是此类捕猎方式的老手。

不过,和非洲野狗相同生态位的鬣狗,则把此类捕猎方式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基因上鬣狗和猫科动物的关系更近,但从一些生理特征和生活方式来说,它们却是更近于犬科。

相比较犬科更加残酷的攻击方式,猫科则高效果断很多。通过锁喉,或者直接咬断颈椎、脊椎,大大缩短了捕杀猎物的时间。一般、虎杀野牛、美洲狮杀狼都是直接咬断颈椎的方式。另外,狮子的咬鼻窒息,老虎掌击,直接拍断脖子,还有之前提到的美洲豹牙齿咬穿头骨的方式,都是猫科动物在狩猎过程之中,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捕食策略。

从捕猎技巧来说,猫科在体型和力量上,更容易令人感到压迫感。而犬科在追踪方式,食用方式,可能给人更强的压迫感。

每个人对不同形式压迫感的敏感性不同,对猫科和犬科,会有不同的判断。

生活习性

猫科纯肉食动物,这就要求野外生存,必须具有较高的捕猎能力。对于食物要求较多的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来说,有着食腐的现象,但对于食物充足的中小型猫科动物来说,对肉食的新鲜度具有一定的挑剔型。

狮子的群居行为,则是环境造成的。非洲大草原上,曾经也有其它的超大型猫科动物,但没有群居的都已经灭绝了。大草原上,伏击距离过远,需要更大的消耗。同时还要和鬣狗、非洲野狗进行竞争。加上不能像非洲豹那样轻松爬树,最终不得不选择了群居。同时,猎豹选择了速度的进化策略,身形则更加的纤细苗条。

除了狮子以外,猫科主要都是独行猎手,这方面,就必须要求猫科具有高超的捕猎机巧,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之中生存。

  • 猫科这样的生存策略,也决定了人类遇到大猫的时候,基本上具有最高的生命威胁度。

而犬科则是来者不拒,除了人类的各种食物、腐食,甚至还有尸体、粪便,甚至素食也可能是犬科的食谱。属于犬科的貉,吃掉的植物比肉食还要多。而且由于有着发达的臼齿,犬科也会比猫科吃得更干净一些。这就决定了,相比起猫科,犬科对肉食的需求会更低一些。

除了狐狸、郊狼等个别独居犬科动物之外,绝大部分的犬科都是群居动物。豺、狼等大型犬科都是群居动物,灰狼和非洲野狗是其中的典型,这是它们围猎的生活方式决定。

狐狸虽然独居,但可以通过洞穴进行保护,而食物的广泛和行为的投机性,让其在自身的生态位上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 犬科的生活习性,令它们常常在人类集聚区附近活动,会对人类造成更多的生存压力。

本性上来说:

犬科通常团结协作,不会出现争斗,但一出现争斗,往往则是赶尽杀绝。所以,通常情况下失败的狮王可能会活着离开,而失败的狼王,往往只有死的一条路。

猫科则个性独立,驯化比犬科困难很多。虽然一般意义上,认为家猫是被驯化的。但也有人认为家猫从来没有被真正驯化(驯服)过。

而对于流浪猫狗来说,流浪猫并不像真正的流浪,而是单纯的回归自然,甚至可能是回归到了狩猎乐园。高超的捕猎机巧,对于老鼠、小型鸟类汇聚的城镇来说,简直是野猫的天堂。而对于流浪狗,则大多数看人类脸色,甚至被驱赶、嫌弃的命运。除了进入草原、旷野的大型流浪犬之外,小型家犬的野外适应能力极差。

因为人们对猫科和犬科不同个性的认识侧重点不同,可能会对猫科和犬科,形成不同的刻板印象。狼性和猫性,几乎有不同人群各自追崇着。

  • 总的来说,从生存习性上来说,猫科对人类有直接的生命威胁,恐惧值高;犬科虽然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性更低,但存在与人类更多摩擦带来的恐惧。

竞争力对比

可以这么说,在进化之路上,为了适应相应的环境,猫科和犬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所以点开了不同的技能。

如果单单从捕猎的成功率来说,非洲野狗成功率大于70%,而成功率最高的猫科动物为薮猫和猎豹,只有50%。狮子和狼群则为10%,老虎则只有5%,但驯养的猎犬能高达40%。

大致可以看出这么一个现象,食物链越高的动物,捕猎成功率越低,这恰恰是各自生态位所决定。

老虎一般捕猎野牛等大型动物,只需要很低的猎杀率便能保证种族繁衍下去。而捕杀小型动物的中型猫科动物,则必须提高足够的捕杀率才能满足食物要求。对于豺类的非洲野狗这样的群居动物来说,它们往往拥有大型种群,自然需要极高的捕猎成功率,来提供大量的食物,才能养活整个种群。

任何动物所具备的能力,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然后因为体型、食性、生活方式的差别,令它们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对于生物链的环节,它们其实都是缺一不可的。

从适应的角度来说,无论猫科和犬科的进化,都是极其成功的。

从个体来说,相似体型的犬科自然远远不可和猫科比的。

从群体来说,群居的大型犬科,对猫科具有很强的威胁。尤其是亚洲豺狼与老虎的竞争,非洲野狗和狮子的竞争。由于群居的豺类动物十分的凶猛,依靠群体的力量,在生态上和老虎、狮子达成了平衡。

相反,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狼,相比起豺,虽然体型更大,但在自然中竞争力却更低一点点。如果说豺的竞争对手是狮子、老虎等最大型的猫科动物,那么,狼的竞争对手往往是雪豹、猞猁、美洲豹等小于狮虎的中大型,甚至中小型猫科动物。同时,狼对老虎拥有本能的恐惧,而狼的近亲狗类更是如此,哪怕大型犬藏獒面对狮虎的气味,也会极度恐惧。

实际,豺性比狼性更像“狼性”。

至于小型猫科和小型犬科,大多没有什么冲突,往往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总的来说,小型猫科依然主要依靠高超的狩猎技巧生存,城市流浪猫是无数小型动物的灭绝杀手。而小型犬科,诸如狐狸,则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能力,诸如挖洞、跟在大型动物后面捡食(这也是狐假虎威的由来),或者到附近农家打秋风,或者偷食鸟类、爬行类的蛋或者各种各样的动物幼崽。

总的来说,除了群居动物,基本上没有任何独居动物能够对猫科动物的生存产生威胁。而在陆地群居动物里,恐怕也只有鬣狗能够和犬科有所竞争。

而从全球范围的种群数量来说,犬科却是优于猫科的。

但它们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进化出了超高的适应能力,从环境适应性来说,二者是相当的,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

在某些方面猫科给人的压迫感更高,而在某些方面犬科给人的压迫感更高。崇拜力量、敏捷、单体技能的,往往会偏向于猫科。而对持久恐惧、肉体疼痛敏感,以及信奉团体协作的,可能会偏向于犬科。

可以这么说,猫科对原始人类的威胁主要在于强度(几乎一击必杀);

而犬科对原始人的威胁,主要在于广度(分布广,且长期消耗)。


详细了解犬科和猫科对比之后,剩下的就是个人理解和偏好了。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的专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的,因此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谋生方式,你的专业是你的一项谋生手段。

因此当别人选会计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是在他既定的能力和资源约束下,会计作为谋生手段,是他比较满意的,而评价一个谋生手段好不好,满不满意的标准当中,并不包括自己兴趣上喜不喜欢这一条。有些人喜欢一个东西并把这个东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但喜欢并不是谋生手段成立的必要条件。我可以不喜欢这个东西,但不妨碍我用这个东西赚钱。

当我在比较高的性价比组合下赚到的钱,下了班,拿着钱去做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去真正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从事我喜欢的东西,那才是喜欢该有的样子喜欢不是把它作为自己每天吃饭的谋生方式,每天看客户和老板的脸色行事,你能喜欢的起来吗?


user avatar   yzks5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00年前的工匠不经意间在兵马俑上留下一个指纹,粗心的秦吏在验收时并未察觉。

工匠侥幸暂时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多活了点时间。每个兵马俑脚下的砖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被发现了可能就难逃一死了。

经历了2200年的岁月,被一个文物摄影师在给出土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时突然发现。摄影师热泪盈眶,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感动,这也是对自己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发现的感动。

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兵马俑制作工匠留的字样问题与为什么会刻名字,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如下: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咸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咸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user avatar   hu-qi-85-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相关话题

  养老虎当宠物需要做哪些准备? 
  9x19mm手枪能一枪放倒老虎吗? 
  百兽之王到底是狮子还是老虎? 
  以2小时为时限,老虎或棕熊是否能伤到普通轿车里的人(车窗等完好,无法启动)? 
  如果把刚刚出生的老虎幼崽换成小猫幼崽,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老虎妈妈会不会养到怀疑人生? 
  怎么看待【朋友说,只要不怕,老虎就不敢吃你】? 
  为何狮群中的狮王是公狮子? 
  猫的身体为什么这么软? 
  10个身体素质顶尖并且精通人类已知的所有近身格斗招式的亡命之徒,能否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武松打死的是东北虎吗? 

前一个讨论
25岁不甘于现状,却又觉得无力改变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互联网大厂996这么严重,为什么不多招点一般本科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