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这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以下仅以自己粗浅理解介绍
0、这个标题可能需要修改一下
fcc不发生DBT比较确定;bcc未强化的材料DBT比较严重也比较确认
但hcp比较复杂,得单拎
hcp里包含11个元素,能用做结构材料的就仨,Ti,Mg,Zr,平时能见到的就俩,Ti和Mg
前者涉及到的应用包括球鼻艏,就是船下面那个大鼻子;后者的应用包括卫星等外层空间飞行器
都需要在使役环境下考虑DBT
现在说DBT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高温塑性好,低温塑性差
且存在那么个温度DBTT,在这个温度下,塑性发生断崖式下沉
1、从结果上看,做hcp的人不care DBT
Acta, Scripta,MMTA从创刊到现在的论文里,涉及到Ti和Mg的DBT现象的论文
到现在,只有下面一篇,还是因为Mg里加Li,形成了部分bcc,才有了上述对DBT的讨论
问题来了,请问下面这种图算不算DBT,存不存在DBTT?
这篇论文的作者认为DBTT是50°C,大家以为如何?
这是hcp的常态
即,相对于fcc,变形机制的启动对温度敏感,导致塑性也对温度敏感
但这里的是否存在明显的突变,是否称得上DBT,难说
从论文检索结果上看,做Ti和Mg的人认为,我们跟DBT没关系,我们不打算参与DBT的讨论
2、但我们想讨论下与DBT精神内核相关的细节
那就是不同变形机制对温度的不同依赖性
基面<a>位错,最容易启动的机制,热激活型,但激活温度低于室温,取向合适时塑性30%以上;{102}孪生,非热激活,能有效执行的塑性只有10%;柱面<a>位错,Mg制品高强度的主要责任人,热激活,激活温度,我自己的数据判断,大概在150°C;<c+a>滑移,激活应力很高的机制,热激活,且激活温度大概在225°C,低于这个温度,塑性基本以1%为单位,高温时可以趋近于无限大。
现在问题来了,我可以让同一个材料形成织构,即,沿着某个方向拉伸或压缩时,以某一种变形机制主导变形,从而让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塑性-温度图谱,其表观DBTT可以在横跨300°C(假如<a>滑移的激活温度为70°C)的区间内反复横跳
为什么呢,因为hcp是三种结构中对称性最低的结构
其变形机制也具有最强的各向异性,最终导致各种力学属性也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
所以,请问,这时候,我们还能快乐的讨论DBT么?
不能
作为一个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科研工程师,这事儿,没法儿干
因为bcc金属比较“硬核”。
真的,不骗你。在以钢为代表的bcc金属中,其低温脆性主要来源于一种名为“硬核”结构的螺位错,这类位错的存在使得螺位错很难滑移,需要通过热激活形成扭折才能移动,因此低温下很脆。
位错是一种晶体缺陷,经常是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载体。螺位错的结构如下图,当你对下图中材料的左边施加一个剪切变形时,材料中的原子会发生错位,因此这类缺陷被称为位错。此时如果你绕着变形/未变形的边界线(称为位错线)跑,你会获得一条螺线上升的曲线,螺位错中的“螺”就来自于此。
bcc晶体中,螺位错的能量跟位置有关,并且存在两种不同能量的位置。因此当螺位错尝试滑移时,能量高的位置就成了滑移的阻碍。
沿着111方向看,bcc晶体的结构如下图[1],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bcc原子,节点上的数字代表原子在垂直纸面方向上的高度(单位为<111>/2,这里只画了一个周期单元)。
上图中三角形并不是三角形,而是一条垂直纸面的螺旋线(具体结构见下图)。可以看出,螺旋线有A和B两种结构,对应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螺旋线。
在理想晶体中,这两个螺旋线是等价的。但当体系中螺位错时,螺位错本身会带来一个螺旋错位。由于螺旋错位是有方向性的,它会和原本的A/B型螺旋互相叠加/抵消,导致A/B处螺位错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下图(a)代表螺位错在A点处的结构,(b)代表螺位错在B点处的结构[2]。由于(b)中理想晶体的正常螺旋跟螺位错的螺旋正好抵消,导致原子距离更加紧凑,使得螺位错在B处的能量通常要高于A处。因此,当螺位错尝试滑移的时候,B点的高能量就会对滑移产生阻碍
注: B处螺位错的结构也被称为硬核(hard core)结构,A处的则称为easy core结构。
由于跨过这个阻碍的能量很高,螺位错很难进行整体滑移,只能化整为零,先牟足了力气滑移一小部分,形成一对扭折,再将扭折扩大完成整体滑移(见下图[3])。
由于扭折的形核是热激活的,因此低温下扭折很难形核,螺位错基本上动不了。虽然刃位错低温下还能动,但在缺少螺位错参与的情况下,很多位错增殖机制(例如FR源)都被冻结了,塑性变形难以维持,所以材料在低温下呈现脆性。
fcc的晶体结构不同,并不存在上述螺位错运动的阻碍,因此fcc金属通常不呈现低温脆性。
hcp体系不太熟悉,就不班门弄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