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认为寂寞大师写作粗糙,但需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写作粗糙和会不会细腻的写作是两回事。我觉得寂寞是会的,只是很多时候出于艺术表达或时间成本的考量,粗糙的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就像我们录音的时候有时会可以选择旧型号的话筒一样,虽然很多指标一塌糊涂,但它的粗糙质感确实后期难以复制的。
电影作曲会经常的模仿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质感,这些音乐很多时候都是粗糙的甚至是lofi的,我们需要在电影里出现的时候观众不会有意识的觉察到这是一段作曲家新创作的音乐。也有很多时候需要粗糙的写作,去营造某一种大线条的质感。所以我认为很多传统意义上的粗糙可能正是汉斯写作的精妙部分。我认虽然约翰威廉姆斯对汉斯的影响很大,但反过来汉斯季默也影响了威廉姆斯的,如电影《尽善尽美》中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威廉姆斯在《幸福终点站》中的创作....或是最近的《华盛顿邮报》都有汉斯季默的某些常用的技法出现。
汉斯的写作是多样而善变的,他并不只有标志性的烂大街的那种矩阵排列,他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写作,忽略了这些说明研究的还不够细。我看到更多的是汉斯会根据电影本身的质感和风格选择一种配乐的表达方式。结果几乎都是成功的。是电影本身的音画结合的成功,但这不意味着买张原声碟回家听会和看电影一样的值得。
抛掉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观念,同时尽可能的用到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技术的同时,开发新的技术,是成为一个合格电影配乐作者的必要条件。不幸的是现实中很多人是反过来的,他们可能是未来我们在创作中需要参照的失败案例。
因为电影配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作品,而是从属于电影作品的一项元素。也就是说,针对电影配乐——要求作曲家能理解导演意图和回应影片需求的能力是占首位的。至于作曲能力只要能满足导演和影片需求就可以了。
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大概是什么意思。李安在卧虎藏龙(还是与魔鬼共骑)的后期时,遇到有一个桥段的叙事,无论他怎么剪,都觉得转折太突兀了,(简单说,就是观众看到这里很容易跳戏),怎么办?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靠配乐来补:用音乐(音效)制造出画面所无法提供的效果,引导/转移观众的情感和思维的焦点。这一笔也许单从音乐作曲的角度是违规的(甚至粗糙的),但对整部电影而言却是很大的加分。
实际上,真正优秀的作曲家往往很难胜任电影配乐的工作,就像真正优秀的作家基本很难成为优秀的编剧,因为在一门艺术创作中,只有一个人的灵魂和意志居于主导地位,越是优秀的创作者,控制力越强(大艺术家都是控制狂),好的音乐家、作家、导演、画家都是如此——把两个TOP的脑袋放到一起,大概率就是车祸现场。比方黑泽明和武满彻在片场几乎打破头的搞笑事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HZ能服务于各种风格迥异的大导演,他的作曲水平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他能明白导演各种奇怪的善变的词不达意的要求,并最终提供令他们满意的解决策略(不管是他个人还是团队),光是这一点能力就是这行里万里挑一的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