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雷霆战将》突遭停播下架,剧集官方发长文回应差评:「本剧的主要剧情都经得起历史考证」,如何看待其回应? 第2页

           

user avatar   withnag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诶……朋友们好啊,我是《亮剑3:雷霆战将》的导演——金沙。
刚才有个朋友问我,金导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怎么回事,给我发了几张截图。
我一看!嗷!原来是昨天,有两个热榜。
一个热度,五千多万;一个热度,三千多万。


他们说,诶...有一个说是我的剧太雷人,演员们抹发胶,住别墅,端着机枪冲锋。金导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历史?
我说可以。我说你在其他抗战剧里看到的那些,不是全部的真实,他不服气。
诶...我说小朋友,你看这张照片里民国的雪茄,它很普遍。
他说你这也没用。
我说我这个有用,这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民国历史中,果军高层军官抽雪茄是很常见的。投资五千多万的剧,服化道不是你们随便可以黑得动的…哈!


他非要和我辩论试试,我说可以。诶…我一说完,他啪就发过来图了,很快啊!
然后上来就是说演员太年轻,吭,又说穿裙装,又说喝咖啡,我全部解释清楚了啊!
解释清楚以后,自然是传统文化以点到为止,一张科普长图放到聊天框上没发过去。我笑一下准备结束话题,因为这时间,按传统文化的点到为止,他已经输了。如果这张长图发出去,一下去就把他信心打崩溃了。他也承认,我讲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他以前不知道这些是真实的历史,但他承认我讲的都很对,啊!


我不跟他辩经了,他突然袭击,说我的演员们抹发胶、住别墅、端着机枪冲锋。啊,我大意了啊,没有准备资料照片,诶…我一时说不上话,结果剧就给下架了。但没关系啊!两天以后,电视台也给停播了,我当时就流眼泪了,捂着眼,我说停停。然后两个亿的进账就打水漂了,就打水漂了……我说小伙子你不讲文德你不懂,他说金导对不起,我不懂演戏。啊,他说他是乱喷的,他可不是乱喷的啊,发胶、别墅、机枪冲锋,历史资料准备齐全。后来他说他看过三四年抗战剧。啊,看来是,有备而来!


这一代年轻人不讲文德,来喷!来偷袭,我三十九岁的女同志。这好吗?这不好!
我劝!这样的年轻人耗子尾汁,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耍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啊,呃…电视剧要以和为贵,要讲文德,不要搞窝里斗。
谢谢朋友们!


user avatar   raullinou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插播一首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首歌是电视剧《井冈山》主题曲,姚贝娜等人都唱过,旋律动人、忧伤,甚至带着凄婉的情愫。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革命胜利呦你回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以老妹与阿哥的“小情”,衬托革命之“大爱”,说其哀伤凄婉,在于革命之中的情情爱爱本就艰难不易。而且所谓的情情爱爱,不一定指男女之爱,更是柔弱的人民群众对刚毅的红军阿哥的尊崇和喜爱,这样的“红歌”非常值得传唱。

越听,越想掉眼泪。致敬先烈。歌词简单而有力,听者伤心,闻者落泪。这样的歌曲,只有饱含生命的热情,才能唱出它的内涵和思想。

回归正题。

有一部电视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生活水平。

《长征》。

军民的衣服都没有光鲜亮丽的,都是各种的磨了边,修了补的。

《雷霆战将》剧组所提到的李先念同志,看他的嘴唇的干涩,看他经历长期奔波后的肤色、气色,这才是真实的大部队的状态。

看那些磨花了的衣角,看那些脏兮兮的衣物,但无法掩饰他们心中的一团革命之火。

《雷霆战将》剧组所提及的肖华同志,瘦削、尘面、不畏风雨,擎着火把,那才是恰同学少年的模样。

面黄肌瘦,是那个年代的象征,更是那个年代里勇于探索中国道路的斗士的必备特征。

生活,活的是靠脊梁。

就算住在茅草堆旁,又何妨。

士兵们吃穿住行在农家,领导人自然也在农家。

这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当然贺龙同志的发质还是不错的。

战争年代,女同志,更是一种骄傲的形象。

她们的美,美在自信和坚毅。

美在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

在尊重观众和尊重历史之间,应该有起码的平衡。

就算是爱情,这样的才比较可信。

每个人身上风尘仆仆地蒙上了一层灰尘。这才是那个年代的应有之义——那才是时代的尘埃,那才是大变革的风霜。

为了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好看的是其中的精神气质,而不是五花马、千金裘。

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共产国际的李德同志,也入乡随俗,衣着简朴。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嘘嘘的胡渣子。

他们不修边幅,实则是为了民族大义。

至于普通的士兵,真的是可爱的人。

每个人,上到长官、领导,下到基层士兵,都需要适应战时的野外生活。

这才是“革命”精神。

去看《长征》吧,那才是历史剧。

而这部电视剧是——用“长征”精神拍摄长征。

据央视相关资料,唐国强自导自演的《长征》,据不完全统计,共拍摄600余场戏,行程上万公里,足迹踏过江西瑞金、贵州云顶高坡、遵义、四川马尔康、小金、红原、阿坝、陕北等当年红军走过的地区,经历了大雪、冰雹、雨水、烈日、严寒、高原、草地、大渡河、卢定桥、腊子口 。最高处达海拔4480米的缺氧雪山,拍出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湘江战役、抢占大渡河的壮烈画面。

真正做到了用“长征”来拍《长征》。

一些女同志女演员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爬雪山、过草地,后来特别后悔,一直问唐国强能不能再拍一次。

这是什么精神啊!

饰演朱德的王伍福为了拍摄“雨中打马飞奔”的戏,摔折了左手指。

拍过草地,上边人工降雨“哗哗”浇着,下边是齐膝的泥泞,一声“实拍——”

拍爬雪山,有演员发明了一个新式穿鞋法:先将宾馆的浴帽套在脚上,然后用塑料袋紧紧裹住,接着穿上鞋,外边还要再绑一层麻袋片,如此一来,脚丫子就免了受冻之虞了。

这才是拍戏的“长征”。


user avatar   wae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告诉我这符合历史?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八路军其实有两种,一种叫做“老八路”,属于精锐部队,指战员大多是经过长征考验或曾在陕北打游击,最初编成115,120和129三个师的老红军。这样的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斗志顽强,战斗力连日军都非常推崇。

但因为根据地经济被封锁,所以就算是“老八路”的服装、武器、装备都不充足,一部分靠自己生产,一部分靠缴获,所以八路军的军装其实也不完全统一,有的时候五花八门,士兵们经常用缴获的日式装备,许多干部经常穿缴获的日军大衣。很多人更是衣服破破烂烂,补丁上打补丁,绝不可能出现电视剧中衣帽整洁、制服笔挺、一尘不染的情况。

八路军里的非正规作战部队叫做“土八路”,他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兵和游击队,平时看起来就是北方的农民,不穿军装,武器简陋,但是游击战争经验丰富,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你要说八路军“土”,其实真的不土,他们“洋气”得很,高级军官很多都有大学问,军队里长期进行扫盲教育,从红军时代开始,小战士就要接受文化、军事、自然科学教育,他们很多人不但读书识字,甚至还懂点英文,学过几何、代数知识,根据地有图书阅览室,有各种体育场,他们还会举办运动会。

但是他们真得又很“土”,因为国民政府不发军饷,也无法依赖上级供应,所以,八路军还要自己一边打仗,一边生产建设。同时,他们深入群众,和人民在一起,甚至帮根据地人民种地、劳作,有的八路军战士,甚至给缺乏劳动力的老乡挑水干活,他们是“人民的军队”,加入红军、八路军,就是为了保护人民、解放人民,这就叫“鱼儿离不开水”。

八路军战士的物质条件,也确实很差,1937年,八路军挺进敌后之初,后勤部门规定从士兵到总司令,每人每月2至5元 的津贴费。作战部队每人每天1.5斤粮食,后方机关每人每天1.25斤,5分钱菜金。1938年初,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建立,八路军的供给标准调整为: 每人每天为小米1.5斤,油3钱,盐3钱,肉3钱,菜1斤。所以营养摄入是不足的,很难出现电视剧中一个个白白嫩嫩,红光满面的样子,大部分战士都面色黑瘦。

不过,和国民党基层士兵的生活水平相比,八路军战士们的生活水平其实不差,因为他们官兵平等,没有人克扣军饷,没有人吃空饷,更没有人虐待士兵。

一线作战部队,从指挥官到士兵,都在紧张的行军作战中,哪有闲工夫抹发胶、化妆、打扮得整整齐齐?八路军的指战员确实年轻,红军时代的指战员更年轻,许多军长、师长才20出头,都是少年将军,但年轻不代表就能像神剧中这般打扮,我们看老照片,就算是皱巴巴的土布军装,没时间洗澡梳头,也遮盖不住他们的勃勃英气。

关于《雷霆战将》中的八路军干部住别墅,那就夸张了,八路军干部们有时候窑洞都钻不上,偶尔打了土豪,住上了地主的房子,但在当时的中国,地主家也没有别墅啊,有过北方生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民国北方的民宅,屋子都小的很,所谓大宅院,进去三五个人就显得很挤,八路军许多指挥部旧址还存在,大家可以去看看,有的是破庙,有的就是土瓦房而已,哪来的欧式大house?

再说“抽雪茄”,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讲过,教员和李德同志的烟瘾都比较大,但是根据地一开始根本没有烟草,两个人甚至研究用树叶、野草卷起来抽着试试,结果发明失败,两个都被呛得不行,普通的八路军干部,连烟都不好找,还抽雪茄?

不要觉得国民党军队的军官生活奢靡,买房置地,养姨太太,就觉得八路军也有这种“待遇”,实际上,在整个中国四万万人都吃不饱,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情况下,追求个人的财富和享受是一种无耻的犯罪,旧军阀、国民党军官的生活条件为什么好?因为他们压榨人民、喝兵血、他们的奢靡生活,建立在民脂民膏上。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他们,就是因为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user avatar   zhao-xian-30-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民群众想看到的是当年那个艰苦朴素,不搞特殊,作风优良,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共产党。而不是如今电视剧中那个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化妆饮食不与民同甘共苦的共产党。

民国时代有咖啡,也有雪茄,但是不是人人都抽,人人都喝呢?民国时代有别墅,人民群众几个人住得起呢?广大乡村,陕北窑洞里的农民群众会不会消费这些个东西呢?有几个钱挥霍消费这种东西呢?底层老百姓享受不到的东西,为什么共产党军人就偏要享受呢?生活作风偏向城市小资,艰苦朴素优良作风不再,这支军队算不算脱离人民群众呢?

一支在电视剧平行宇宙里脱离了人民,享受咖啡雪茄等低级趣味沉迷于抹发胶住别墅打扮漂亮女兵的部队,其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革命的合法性在哪呢?共产党人革命,为的是不是自己衣食住行与底层人民隔绝,显得自己高高在上呢?

看到电视剧中的共产党高官在战争年代也搞特殊,如今和平时代的广大群众,如今住不起别墅抽不上雪茄的许多底层打工人会不会有一种正在吃二茬苦,受二茬罪,依旧有人骑在自己头上抹发胶耍酷,作威作福的感觉呢?

一部传播这种让广大打工人自觉卑微低贱,自觉红一代红二代高高在上格调优雅而不可望其项背的负面情绪电视偶像剧,是不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雷霆战将》这种垃圾片可以拍满39集,甚至过审了,而且各种无下限炒热度

同期呕心力作《战火熔炉》却被逼的从20多集剪成13集,剪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谁能告诉我?

审核口宁可给这种"玄幻抗日架空剧"开绿灯,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给真正良心制作松一点?

看看雷霆制作组理直气壮的样

真牛啤


user avatar   feng-ku-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天我在路边走,看见几个《雷霆战将》剧组的负责人在路边拉屎。

我指责他们说这也太伤风化了,把屎拉在路边臭烘烘的恶心死人了。

他们头头是道的和我分析:以前的古人也都是在地上拉屎的,拉的屎还是肥料,是给庄稼施肥,长出粮食,吃粮食拉屎,五谷轮回。

我跟他们说,粮食是粮食,屎是屎,两码事,别混淆了。快铲掉,别恶心人。

结果,让我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他们拿出勺子筷子就对着自己拉的屎开动了,一边吃,一边和我解释,你看,我们用行动给你证明,粮食和屎是一回事。

那一幕,比看见他们拉屎还让人恶心几十倍。


user avatar   xiaoxiaoman-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官方的长文制做得挺精美的,看起来也挺像回事。其中透露出两个意思:第一,我们这个剧是经过一番考证的,不是随便乱拍的,第二,让我们下架,我们是不服气的。

只是,这些考证,只是在吸引眼球、画面美观、场景漂亮的目的指引下,找到的一些所谓历史证据,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而且,所有这些说明,都是含糊的,而电视剧中的所有情节、人设、场景等,都是具体而确定的,把一些因素重叠的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歪曲,更何况这些因素本身就很含糊。

人们的娱乐从小说、戏剧到电影、电视,趣味从浪漫故事到今天的工业化偶像制作,这条路已经形成。到如今,两种情况非常突出,一个是电影里,时常会有一些考验观众欣赏能力的作品出现,各种高超的技巧和艺术设计,观众就是觉得看不出好来,这时,制做方会说,观众的艺术水准太低。电视剧的情况是另一个反面,粗制滥造,无人回应,偶有差评回应,却不影响这个电视剧的播放。

这次,这个电视剧被下架,好像还挺突然的,我一直以为大家吐槽一下就没事了。这样挺好的。

当然,作为这个电视剧的制做方,申辩一番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看起来勉强一些。


user avatar   hui-du-1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雷霆战将、八佰、金刚川、集结号之类的,其实都是一路货色。所不同的无非是有些片子经费充足一些,演员卖力一些,拍摄得精致煽情一些。本质其实是一样

编剧和导演是在拍他们心目中的抗战,抗美援朝这些战争,拍他们所能理解的,所幻想之中的中国革命战争史。

他们幻想中的中国革命战争,充满了欧美西式人文文化色彩,他们跪在里面无法自拔,然后半生半熟的拍出他们的作品,向欧美西方展示自己的媚态,最后那怕西方回头对他们吐上一口浓痰,他们都会视如珍宝。

可惜,大人,时代变了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能说广电总局对于如此公然曲解历史的电视剧竟然都能让上架。这不就是对审查标准最大的讽刺吗?就看官方能不能亡羊补牢,能不能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回应了!

附广电总局的“十类禁止九类应删”相关条款

十类禁止

(九) 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九类应删剪
(一)曲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严重违背历史史实;曲解他国历史,不尊重他国文明和风俗习惯;贬损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篡改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二)恶意贬损人民军队、武装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




           

相关话题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爱看主旋律了?这些作品做对了什么? 
  如何评价张楠、孙伊涵主演的电视剧《双镜》? 
  给李云龙一个满编第三十八集团军,后勤补给管够,会发生什么? 
  有哪些政治题材韩国影视剧值得一看? 
  如何评价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的演技? 
  美剧编剧是如何工作的? 
  陈文帝陈蒨和陈武帝陈霸先谁更厉害? 
  影视剧中有哪些让人食欲大开的场景? 
  怎么评价《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 
  开端第24次循环和第25次循环的时间是否有bug? 

前一个讨论
蒋介石骂他损害国家,程潜骂他汉奸还要枪毙他,胡适到底做了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真心慈善的资本家吗?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