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战给南德留下的基础较德国其它地区更好,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长期维持了高于全国的增速,从而形成了今天“内陆比沿海更发达”的局面。
我们以巴伐利亚为例,二战给巴伐利亚带来的不只有制造业的获利,还有东部出逃企业带来的加成。巴伐利亚的企业多集中于机械、车辆、钢铁、光学和精密工程行业,这些行业在纳粹时期一直发展迅速,许多公司从武器合同中获利颇多,并将其利润用于投资。在二战将要结束时,很多大公司预计苏联无力将巴伐利亚纳入势力范围,因此他们都在东部沦陷前将工厂和总部搬到了巴伐利亚。从1945年5月到1955年,总共约有800家公司将总部或生产基地迁到了巴伐利亚,其中包括西门子的工厂(以前位于柏林)、宝马汽车的生产厂(位于东德的埃森纳赫)和安联保险(以前位于柏林)。
因此,尽管遭受了战争破坏,但巴伐利亚的工业固定资产水平仍显著高于1939年。到1945年,重要的战争工业部门几乎都增加了新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其中很大一部分面临被拆除的风险[1]。 但是因为世界局势的迅速变化,美国改变了摧毁德国工业的计划,转而扶植德国来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因此美国只在美占区部分执行了这个计划,巴伐利亚的工业并未遭受太多损失。相比之下,法国和苏联都在法占区和苏占区频繁拆除工厂、掠夺矿产和林业资源,他们不只是在推动德国去工业化,还需要这些资源来弥补本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从国家层面来看,二战使1945年的德国经济退回了1908年的水平,而没有受到太多冲击的巴伐利亚仅仅是退回了1939年。
同时,苏联和波兰驱逐了奥德河以东的德意志居民,他们被迫前往西部。很多人的第一站便是巴伐利亚。这些难民填补了巴伐利亚迅猛发展的工业所所急需的人才缺口,其中的最高点出现在1950年2月,有足足52.5万人。由于巴伐利亚吸收了许多难民,因此人口增幅领先于全德平均水平,这刺激了巴伐利亚的内需,而强劲的内需被认为是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的原因之一。这也促成了购买力的增加和巴伐利亚经济的提振。
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导致巴伐利亚GDP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虽然农业和林业的份额从1950年的14.5%下降到1960年的9.4%,但是工业的份额从45.2%增加到49.6%,第三产业的份额也从30.4%增加至32.1%。在此期间,农业损失了约36.9万个岗位,而工业创造了约57.3万个岗位,第三产业创造了约39.7万个岗位。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其它州都开始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巴伐利亚的工业却可以通过庞大的农业人口加以补充。这使得很多公司搬到巴伐利亚,从而让巴伐利亚能继续维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结束了德国战后的“黄金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剧烈波动的“危机十年”。能源成本的急剧上升加速了发达国家经济重心从能源密集型传统产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但因为采矿业、钢铁和原材料等夕阳产业在巴伐利亚的重要性一直不高,因此与其他联邦州相比,这里的结构转变进行得更加顺利:从1970年到1992年,巴伐利亚州的就业总人数从490万增加到580万,商业部门从业人员的比例从47.1%下降到42.1%。纺织、服装、皮革、高级陶瓷和玻璃行业都有相当程度的岗位流失;电工、机械工程和许多小行业维持稳定;汽车制造业实现了近100%的增长,是该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该行业占制造业雇员的12%;化工、塑料以及食品行业的增速都较低。
这一场危机也扩大了巴伐利亚州内的“南北经济鸿沟”,因为主要的岗位流失都出现在经济结构薄弱的北方地区,而服务业的新增岗位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尤其是在多瑙河以南的地区。这导致了巴伐利亚州内人口进一步向以慕尼黑为主的几个主要城市转移。
在80年代,巴伐利亚的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甚至在1985年和1988年低于全德平均水平。之后随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欧盟东扩和经济全球化,巴伐利亚突然从欧洲经济区的边缘变为中心,以前的位置劣势现在变成了位置优势,随之而来的是巴伐利亚吸引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在90年代,巴伐利亚的制造业在总产值中的份额显着下降,而服务业份额快速增加,由此带来的是繁荣的经济增长:从1993年到2002年,巴伐利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而全德平均增长仅为约10%。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