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真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过呀。开篇先讲讲十多年前在留学生群体较为流行的几个黄段子。
段子1:美国女孩初夜的表现:对不起,我还是个处女。中国女孩:对不起,我不是处女了,但是我那次是被强迫的,人生谁不遇见傻X渣男。
段子2:日本男生看着身下的女孩,气喘吁吁的问:妹妹,我和爸爸比,谁更厉害?日本女生(害羞脸):那肯定是你。日本男生:恩,昨天妈妈也是这么说的。
中国男生:我要进去了,你痛么?中国女生:痛。男生:那不要了。中国女生:不,你继续,你开心就好。
这些段子,十多年前,在留学生的饭桌酒局,三国杀或者其他桌游聚会,经常有些小朋友,在有姑娘的情况下,借着酒劲,开始扯几句。调戏下。当然,段子只是段子,现实是现实。当很多年以后,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直改变的观念,十年前的中国文化跟现在在很多方面不同的,性观念也是,婚姻观念也不例外,在不断进化。2000年的时候,别说同居,婚前初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全社会都在提倡。给你看看当年的新闻:
这个运动后来发展成为一场全国性运动,中国加入的大学后来发展到100多所,知乎上84,85,86,87,88年这几年的出生的女大学生应该还有记忆,最后统计出是几十万名女大学生都在上面签字过,大概意思是保证自己结婚前还是处女。
在那个年代,能同居的人是相对少数。大学生同居数量肯定比现在少很多。性观念态度也是非常的保守。性观念发展到今天,别说60-70年代的人(既90后,00后的父母辈)觉得匪夷所思,80后群体应该都觉得过快。
如果客观的分析,性观念的转变这其实是一系列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赞们分析的切入点过于的男性视角和低龄化,这些“完全对女性不利”的视角无法解释为什么女性都知道同居会在婚姻市场上贬值,但是同居的群体数量比例在这10-15年人数增加。就说,高赞无法解释:女人们知道这点对自己不好,但是还是要这么做?
如果无法解释,就证明高赞们的角度过于单一,忽略了很多因素。别说什么爱不爱的,爱情是非理性的,女人就是会为爱情献身的——虽然这是一部分理由,但是成人世界的大部分决定都是理性博弈后的结果。充满了妥协,更是充满了对预期利益的憧憬。
女性选择同居,是因为同居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一般来说,同居可以让女性:1.经济上得到支持,比如大多数是由男性来支付房租,水电,所以经济上来说女性会较为有保障;2.情感上得到满足;3,女性可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等等构成。4.鉴别男性的性格,状态(是否生理健康,是否有精神类或者身体类疾病),财政情况等等会影响到未来婚姻质量的机会。其实收益中的大部分,也是婚姻中的收益。只不过很多条件的限制下,女性无法一步到位的选择婚姻。比如结婚的经济成本上升,让很多年轻男性无法在24-28阶段完成20-100万的财富积累,使得婚礼布置,酒店,房车,蜜月,彩礼等等等等,所以必须需要时间来赚钱。而在此阶段,女性也是需要满足自己精神上,和身体的需要,所以选择同居,是理性的选择。
至于是否同居会给女性带来的实质性损失。比如财产上的损失,身体上的损失,婚姻价值的损失——在没有看到统计数据以前,我个人的目前的观点趋近于不会。因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选择未婚同居女性的数量的快速增加。比如身体上的损失,无论是怀孕,还是频繁发生性关系造成的身体变形,不需要同居,经常出去跟人开房其实是同一效果的。同居反而伤害较小。女性都是很聪明的,如果越来越多的女性群体都选择了同居,反而证明”同居的收益大于损害“
理论上按照很多男人所谓“要平权不要女权”的观点来看,女性确实没吃亏。
然而,这是个男权社会,女性同居后在择偶市场上的价值就明显降低了,这件事男人是不会承认的。
为什么女性吃亏?
因为两性同居,女性付出的机会成本远高于男性。
而且还有个非常可笑的事实,那就是这只是针对两性同居的观念。
我假设一个女性双性恋和另一个女性同性恋同居,这个女性的男性择偶价值也会降低,但是远不如和男性同居降低的多。
现在我请问你,你真的觉得男权社会“只”压迫女性么?
为什么看了女生胸口,感觉是女生吃亏?
为什么摸到了女生的手,感觉是女生吃亏?
为什么互送初夜,感觉是女生吃亏?
因为时代变得太快了,文化变得太慢了。
女性的类商品属性还没解除,作为“类商品”,那么就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价值——漂亮、新、完整等。而同居等行为,就是损害了商品崭新的价值。
男性依然像是一个购买者,通过房子、车子、票子,投入财力买女性的使用价值。同居像是试用,自身损耗并不大。
我有罪,我物化了女性。
(我个人更看重感情因素,尊重所有女性,以上言论仅分析使用)
同居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出物质或者出大部分物质,女性出身体。这么说好像显得很肮脏,但是这多半是实情。
就像前几天网上那个新闻,两人最终无法结婚了,男的索要送出的彩礼,女的不同意全退还并说,同居那么长时间,就算几天一次,都多少次了,难道我就不能要点补偿吗?
要说吃亏,难道不是女性后来嫁的真正的丈夫吗?
以“同居是女性吃亏”为前提,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娶到非处是男性吃亏。
好家伙,一波倒车退回我大清,女权威武嗷。
别挑战人性。
性是最基本的人性。
喜新厌旧是雄性的本性,也是男人的本性。
有研究表明,男人对女性的激情最多保持8个月。
8个月之后,他就厌倦了,盘算着寻找下一个目标。
过了8个月还没分手,有可能是基于伦理道德或者经济方面的考量,但是绝对不是基于其本性。
所以,女性同居超过8个月不结婚被抛弃大概率。因为仁义道德难抵男性本性。
女性的青春珍贵,最佳生育期就那么几年。稍纵即逝。
女性耗不起,承担不了这个沉没成本。
所以女性吃亏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
介意,当然介意,那些说什么再正常不过,都什么年代了,你真爱他应该包容,blabla的,那你们就再互相都和ex同居过的人在一起好了呀,挺好的,没必要还贬低一下别人。听听说的这都什么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高尚伟大。你能包容人家打过胎家里贫困又难看?如果你能,我敬你是条好汉。我没你伟大,我的爱庸俗又渺小。介意的人,或者说题主!你也完全不用管他们说什么,该介意就介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日子到头来还不是咱自己过。
呃.....
抱歉今天才看到这个问题,不过我回答不了,因为我不太懂日本娱乐界,能叫得出名字的日本演员&歌手不超过10个.....
不过你要是想听日本风俗界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讲两句......
日本风俗行业在近代有两次热潮,分别是1930~1940年,以及1980~1990年。
后者正好与日本泡沫经济期重叠。
就拿大阪的飞田新地来说,1980~1990这段时间里此处外号不夜城,每天营业到凌晨两三点。
而且店铺的名字也变成了各种“料亭”、“接待咖啡”等洋气的名字。
不是说这里不搞老本行了,而是因为发展的太好,除了不忘老本行以外还附带兜售饮食,搞“一条龙服务”,顾客累了还能去三楼休息休息吃点东西接着干。
当年据说只要肯吃苦的服务员,拿到的收入比其他地方的同职业者高2.5~4倍。
然而后面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飞田新地的生意也受到了冲击,如今正在由传统行业向旅游景点方向发展,谋求市场转型。而服务内容也由以前的持久战变成了现在的快餐式服务,甚至一部分服务员开始兼营正规性质推拿按摩.....
女人会不会出轨,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1)有没有男人来撩;
2)有没有未满足的生理欲望;
3)出轨的风险与利益权衡。
所以,性格的内向和外向与出轨本身没有关系,但是:
外向的性格,更加容易满足第一个条件,就是吸引男人来撩。
因此,在封建社会,我们把性格外向的女人戴了几顶帽子,例如:
水性杨花、招蜂引蝶等。
---
对于女人来说,年龄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四十几岁的女人容易遇见的几个问题:
1)性需求的波动比较大,这个年龄的女人是个宝藏,就看男性是否懂得开发了;
2)被生活琐事牵绊,更加需要倾诉;
3)更加理性,对两性情感的需求程度降低,夫妻关系的衍生物太多,出轨的风险与成本太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