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是大势所趋,苹果出超小屏旗舰是逆潮流的做法。
国产厂商的掌舵者只要具有正常思维,在现在这个时代,都不会这么干。
跟风跟风,首先需要有风。
苹果逆大势而动,不但扇不起什么超小屏旗舰之风,反而会被大屏之风给扇飞。
苹果扇风的能力,越来越小了。
苹果扇起来的风,越来越没有力度了。
相反,国产厂商掀起来的影像系统革新之风、快速充电解决方案之风、手机设计潮流引领之风等等,诸多长足进步与巨大变革,未来极有可能被跟风,包括苹果。
不管怎么说,苹果12mini还是比较独特的,这个世界上有多数就有少数,有潮流就有不喜欢潮流,有喜欢大屏的就有喜欢小屏的。
素客作为一个小屏用户,认为国产厂商大概率不会跟风发布小屏旗舰机。
其实对于小屏旗舰机,国产厂商并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生产小屏旗舰机非常困难,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而且所付出的成本也极高。
曾经小米9 SE就是一个例子,林斌曾在微博上表示,他们做小米9 SE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是它也仅仅搭载了高通骁龙712中端处理器。并且在当时表示小米9 SE或许成为小米公司的最后一款小屏“旗舰”(其实这款手机只能算中端机,算不上旗舰)。
纵观2020年的国产旗舰市场,除了华为P40能算一款小屏旗舰,其它手机真的是一款比一款大,一款比一款厚重,疯狂堆料,可以说失去了手机的本质。
而iPhone 12系列,除了iPhone 12 Pro Max这一款手机专为大屏用户设计,其它三款产品,均是根据手机的本质来设计的。毕竟手机的便携性是非常重要的,动辄8.5mm,200g+的重量,显然没有便携性可言。
再来看一下全球手机市场,除了苹果在做小屏旗舰以外,三星Galaxy S20也是一款小屏旗舰,69.1mm的机身宽度,比5.8英寸的iPhone 11 Pro更窄。
这样来看,小屏旗舰对于技术的要求极高,生产成本也极高,只有苹果、三星、华为这种世界巨头厂商才有能力去做。并且如果其它国产厂商想做小屏旗舰,早就拿来抄作业了,毕竟苹果每一年都在做小屏旗舰。
比如说2017年的iPhone 8、iPhone X,2018年的iPhone Xs、2019年的iPhone 11 Pro以及2020年的iPhone SE(第二代)、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都是小屏旗舰,至今素客没有发现国产厂商跟进。
甚至是百元机,国产手机为了和旗舰机缩小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比如说红米A系列,红米7A的屏幕尺寸为5.45英寸,属于小屏手机,而红米8A则增大到了6.22英寸,红米9A更是进一步增加到了6.53英寸。真的是旗舰机不能给你小屏,就连入门级也给你做成那么大。
最后总结一下,素客认为国产厂商不会跟风发布小屏旗舰机,最多就是华为P50正常迭代,成为一款小屏旗舰机。如果想要小屏旗舰机,iPhone恐怕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喜欢iPhone,你只能选华为P40和三星Galaxy S20了。
以上就是素客对这个问题的全部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到评论区留言互动。
拿着小米9se来回答:
所有电子设备都有一个特点:越小越难做。所以,要想各方面都和大屏一样,就算技术上可行,那在成本上也必然会高一大截,而且可能是很大很大的一截。
而现实而言,小屏往往还要比同系列的大屏售价要低(最最起码是齐平),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裁剪。而做过设计的都知道,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太难。
因此,在“性价比”大行其道的手机市场,这注定是一个小众市场。而厂商的投入和产出也必然不成比例,因此自然不会得到什么关注。
所以,跟风小屏旗舰是不可能的,能有一两款像小米9se这种次旗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让任何一个国产厂商发布一个133克,骁龙865,三星柔性AMOLED FHD+,JNCD<0.3,IMX689+IMX586双摄,IP68防水,单卡,2200毫安时,高达27W PD快充的小屏旗舰试试看?
如果这都能接受,那请立正站好,给人小米9说一声对不起,我喷你喷错了。
不需要,我已经几乎两年没用过有线充电了。
把常用场合都部署好无线充电以后,真的不用操心换手机换充电器之类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取消耳机口之后,各位是改用L口耳机C口耳机,还是改用无线耳机?我曾经以为会普及L口或者C口耳机,然而现实就是无线耳机开始普及。
无线充电座普及之后,由于它没有插拔,所以她的寿命其实远比手机要长。
--
所以,如果你没有无线充,强烈建议你尝试无线充。
不请自来。
我觉得这个问题真是太刺激了。
为啥,一群连吉利都开不起的,在这里讨论开奔驰宝马的都是。
这年头真是太魔幻了。
前两天本王回答了一个问题。
一个买保时捷macan的车主被鄙视了。
还是被一群连破车都开不上的屌丝给鄙视了。
说人家没钱就别装逼,买个最便宜的保时捷,要买就买贵的。
MD,我当时就开喷。
老子就算开个奥拓,那也是自己花钱买的。
关你们屁事,老子乐意喜欢,你们管得着吗?
更何况再便宜的保时捷,落地那也得六七十万。
开个六七十万的车还能被鄙视,他娘的,难道真的是人均年入百万吗?
这个什么J8名媛群,成天拼单,他娘的把名媛这个词都给玩坏了。
幸好,本王平时都骑公共自行车,入不了这群名媛的法眼。
依我看,这群改个名字。
多么威武霸气,那出来人均大吊车啊。
厉害,甘拜下风。
对了,不要租车,弄个车模,拍照更方便。
天天拍,想怎么拍都行,还不带重样的。
怎么样,这个主意好吧。
反正在照片上,谁能看的出来,对吧。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喷人大帝,立志把自己活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SLS,这个项目什么都推迟,推迟,再推迟,只有试车是提前结束的。 2333333
PS:别的答主有说SLS是鸽王的,你们不要搞篡位,把我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置于何地?把鸽王中的鸽皇毛子的科学号实验舱置于何地?[手动狗头]
如果简单计算一下,SLS Block I 理论最大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时的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249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81%
而被批拉跨的长征五号,理论地月转移轨道运力9.4吨,此时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861.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90%
是的,SLS Block I 地月运载系数还不如长征五号,用固体燃料就是这样,高比冲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高推重比发动机,高干质比都救不回来,不过起飞级固体燃料的比冲劣势影响其实并不大,运载系数其实也没差多少。
SLS的一级发动机也不是史上最强大的,只能说是NASA或者美国史上最强大的起飞推力。
SLS起飞推力 固体助推器 1490吨X2 + RS-25 190吨X4=3740吨,航天飞机起飞时RS-25长时间处于104.5%的工作状态,按照这样计算3774吨,超过了土星五号(土星五号第一级F-1发动机有两个版本,按照自从阿波罗9号起启用的稍微增推版本,起飞推力为3582吨),不得不说,大型固体发动机是真的大力出奇迹。
相比之下,苏联发射过2次的能源号运载火箭RD-0120X4+RD-170X4起飞推力3547吨,甘拜下风。
但N1运载火箭靠30台NK-15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达到了4633吨,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的世界纪录。当然四射四败的实战记录让人有点不好意思提起它,但它的确是记录创造和保持者。
目前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最高的将是SpaceX的星舰,一级28台猛禽,可以提供225X28=6300吨的起飞推力。
起飞推力第二高的是长征九号,一级和助推12台YF-130,提供5873吨的起飞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