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存在越老越吃香的行业,那么医生一定是其中之一,这是职业特性决定的,无需多说。
在行业发展稳定的情况下,但凡年轻人能快速出头的行业,一定会面临巨大的中年危机,比如互联网,比如模特网红。而想要越老越吃香,自然就要接受年轻时受到压制甚至剥削,最典型的就是传统体制内的师医公。
而除此之外,是大量从年轻到年老都毫无希望的工作和专业,我想知乎已经讨论的够多了。
为什么年轻人都在吐槽这点,参考知乎上很著名的回答「中国用3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路」,大量年富力强的前辈占据了实权岗位,同时房价暴涨也导致移民定居大城市的「中国梦」难度指数升高。这种年轻人无法出头的问题,不完全是医生的职业性导致的,而更应该归结于普遍的社会问题。
其实对于这一代医学生来说,并不是这个问题最大的受害者。
国内传统行业,绝大多数都是恢复高考的60后一代(尤其是60-65年),借着十年的人才断档,迅速上位,然后把持至今。
不信的话,看看各大医院主任院长,是不是都是这样?许多主任都是在上世纪末,三十几岁就被时势所推上了科室主任的宝座。
甚至在顶级医院,由于90年代广泛的出国潮,导致了有的不那么出色的人才,由于人丁凋零,连手术都不太会做就被迫成为了外科主任。
而真正在医生职业生涯角度最凄惨的,是70后一代,尤其是75前,绝大多数整个职业生涯都被上述的主任彻底压制,而且由于年龄相近,会被主任视为威胁,遭到刻意打压。
而到了60后主任退休的时候,大多数70后也过了适合接班的年纪,再加上主任的有意压制,以及培养80后一代的自己嫡系弟子,即使70后当了主任,也很可能只是过渡的结局。
这就是一代人的命运,在时势的影响下无比飘摇。尽管也有许多大牛通过努力脱颖而出,但是难度无疑高了几个数量级。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最后,还是要吐槽下医学生的一句经典名言:
「人二十几岁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年纪大了要钱有什么用?!」
年轻的同学们,有兴趣看看隔壁中年人吐露心声的帖子,父母年迈,子女幼小,自己成为了家庭支柱,才知道有一份稳定而可以预见收入逐步增长的工作,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哪怕是王道无敌的计算机,都要面临巨大的35岁焦虑。
当然,也许很多人觉得自己搞互联网,肯定28岁就财务自由退休了,不过我这种俗人自认没这种能耐和运势。
在这个连清北学子都为了当公务员/老师挤破头的时代,二十几岁干啥能够赚到你想象中的大钱呢?
谢绝转载
我说你们这些医生,一个个藏头露尾,说话遮遮掩掩,何必呢?
明人不做暗事,打开天窗说亮话:
要当一个医生是很苦的。无论是入行的门槛还是前期的投入都非常高,对于高分考生性价比极差。这些年医疗行业还有吸引力,只是因为给了年轻人一个隐性的承诺:现在做牛做马没关系,等你到了中年,大把商业贿赂等着你,脏活累活推给下一代,下半辈子就可以过好日子了。
这就是“医生越老越吃香”的真相。说难听一点,没有以药养医背后的腐败诱惑,就这点台面上不咸不淡的收入,想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来卖命,简直是做梦!
然而年轻医生进了这个坑,发现情况不对了:
年轻的主任们先占了位子,挤破头都未必上得去,等他们退下来自己都老了;抗菌药物品规管制开始了;中药注射液禁了;辅助用药大刀阔斧地砍;门诊急诊抗生素限制了;药品零差价来了;越来越多的好药国产降价了;4+7开始推行了;DRG付费来了;商业贿赂监管也开始收紧了;收红包的风险还越来越大。另一边规培越来越严,学历文章越来越卷,医疗文书越来越多,检查考核越来越频繁,临床试验越来越繁杂,最后工资奖金能不降就不错了。
行业还是那个行业,可是时代变了。说好的饼呢?饼呢?这是把猪骗进来宰还差不多。
现在再阴阳怪气地拿上一代医生的例子对医学生说越老越吃香,他们掐死你的心都有。
对了,前两天值班的时候,心内科有个老熟人来会诊,这货今年刚下完乡,我看他微微有些谢顶,便揶揄他支架几百块一个,他哈哈笑了几声,然而分明透露着几分mmp的味道。
任何领域,都不存在越老越吃香。
所谓的越老越吃香,只是60、70一代既得利益者,在自己的40岁收割人口红利的香。
官员、医生、教授、会计师、律师、金融经理,各个领域都是这样。
他们吃干抹净后,85后90后就是彻头彻尾的打工人。
随着85后逐渐占据社会要职,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85年出生的学霸,一路靠自己40岁干到了处长,把一辈子白色收入、灰色收入攒起来,也就是买了内环线一套房子。
而65年出生的王大锤,靠着包分配进局里,一辈子科员,靠各种福利攒了4套内环线房子;王大锤的儿子,95后的王小锤,每天混日子,每月收租收入2万元。
85年处长,还不如无所事事的95后科员二代,这将是未来社会的常态。
社会职位等级和财富的错配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并成为常态。
6070一代既得利益者的后代,万年吃香;打工的,万年不吃香。
中途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