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近十载,我也发现我们教育中的一些后遗症。
家长,老师,学校各自为了需要「名校、奖金、升学率」,早已放弃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家长不断给孩子创造一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氛围,老师给学生灌输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学校给学生一种十年寒窗苦读一战终定乾坤的憧憬。
于是塑造出一批沉迷在高考分数下的神经敏感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竞争大于合作。内心不服输,永远跟身边可见的人比拼,明面上可以合作,但暗地里永远是竞争关系。
二,无法发自内心的为自己同学或者朋友的成功高兴。在他人成功之际,自己的内心却是失落与不甘。
三,社交生活中万事万物要跟高考分数有关系,用高考相关的事物去判断一切。你觉得和自己差距几分的人和自己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如果众人各抒己见过程中,发言人出身学校不如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任。在同职位的同事中,潜意识谄媚分数高的,下意识嫌弃分数低的。
四,万事万物喜欢设定门槛,以门槛高低决定事物好坏。毕业的时候,喜欢去面试很多轮,万一挑一的工作。读书时候认为录取率最低,学校与专业越好。
五,用分数高低合理化自己职业发展的不同。遇到当下比出色的人,如果分数比自己低,则更多表现出不屑。遇到分数高,则表现为理所应当。遇到不如自己的人,分数比自己高,则更多惋惜,分数低则无感。
六,内心脆弱,保守过去。如果事业没有其他起色,往往频道讨论自己初高中大学生活。热衷于对比学校专业。对于高考省份公平尤为敏感等。
七,总是简单的把对于成功失败与高考挂钩。尤其失败,原因总是归结于学校不好,专业不佳等。
八,对于学校与学历有近乎疯狂的追求。对于学校等级划分十分敏感。由于高考是零和游戏,部分曾经高考失败会对研究生的产生近乎狂热的追求。
还有很多特点,就不一一总结。
值得一提近年来的新生,这种后遗症的现象就越发明显,不得不让我觉得和学校老师教育甚至洗脑有关系。
最后补充一下,唯一让我能觉得老师真正有育人的作用是在我小学(近年小学也不育人了,因为答主初中才去的重点)
————————————————————————————————————————
今天和朋友聊天,忽然又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供大家思考观察:
我有一个朋友是抚顺石油学院的,因为负责校园招聘,就吐槽了一句,现在石油系统都不去石油院校了,你说不去其他院校也好,现在有些连石油大学(一般特制北京)都不去了。请问是为什么?
我看到他这么说,于是乎我也查了一下,发现化工,建筑,公交,市政等各个行业都发生了这一奇特的现象。
以北京为例,很多清北的宣讲会,压根没有一个清北的人去,全是其他学校的可是宣讲会一定要在清北开。
原化工部的单位,不去北化工了,去清华大学。
原地质部的单位,不去地质大学了,去北京大学。
反正不管我目标学院是那个,宣讲会去的地方一定不能Low。
至于为什么,我听说加猜测乱讲一些:因为学生应聘的时候会打听一下,一起应聘的学生都是什么学校的。因为在本校的学校宣讲会一般情况下,本校生都比较多(因为距离近),如果把宣讲会设定在好的高校的本部,会让应聘者觉得一起应聘的学生水平很高,更容易签合同,也不容易跑(因为很多学生都是签了合同,进了新生群各种千奇百怪的感觉出现,中途跑路了)。
其实学生们都陷入了一个精心靠自己维护怪圈——即自己给自己内心设立一个愿景,然后实现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感动和自我升华。
于是应运而生,不少企业也顺学生的思维,设置相应的招聘流程。比如部分企业钟情彩虹面一样,找一堆陪跑学生,给获胜者创造一种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就感,但是现实中可能在初面目标学校的群体早就被确定了。
所以说,究竟把宣讲会设置到清华大学,这么做,到底会不会增加录取的清华大学的学生,我想应该会,但反观整体,化工部的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沿袭原来的路线,大部分对口进入了化工领域,我觉得影响并不会很大。究竟彩虹面试,到底能不能筛选出部分根本不是企业需求和有意向的学生,我想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应该也会把,但相比结果,我更相信这是为了头部目标学生群体的作秀?
这无意批评学生,只是意图剖析一下背后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请不要对号入座。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